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AL)是一种以贫血、感染、出血为特征的常见恶性血液疾病。化疗是AL的主要治疗方法,而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TCP)发生率高,后果严重,故临床中早期对其进行预防及治疗相当重要。文章就AL化疗后TCP的治疗方法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近年来发现的造血生长因子,参与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并分裂成有功能的血小板的全部过程,是相对特异性调节巨核细胞系的细胞因子[1].还可以与G-CSF、EPO、IL-3等协同作用,促进红系与粒系祖细胞增殖,促进干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的疗效。方法对42例AL(治疗组)化疗后Plt〈20×10^9/L的患者皮下注射rhIL-111.5mg/d,用至Plt≥40×10^9/L停药;对其中17例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完成2个疗程化疗后统计疗效,并以35例未加用rhIL-11的AL患者和其中15例初诊AML(对照组)完成2个疗程化疗患者作对照。结果治疗组Plt升到≥40×10^9/L所需时间平均为(9.8±2.7)d,短于对照组(14.6±4.8)d(P〈0.05);治疗组在第2个疗程化疗后Plt〈15×10^9/L的患者有3例(17.6%),明显少于对照组10例(66.7%)(P〈0.05);第2个疗程化疗前Plt水平和化疗后Plt最低平均水平,治疗组为(173.7±81.2)×10^9/L和(23.5±18.3)×10^9/L高于对照组(99.6±74.5)×10^9/L和(10.2±9.8)×10^9/L(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是70.6%和73.3%,有效(CR+PR)率分别是82.4%和86.7%,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IL-11可安全有效地促进AL化疗后Plt恢复,而且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CAG方案治疗的老年AML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CAG方案为阿糖胞苷10 mg/m2,每12 h皮下注射,第1天至第14天;阿柔比星每天10~14 mg/m2,静脉注射,第1天至第4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每天200 μg/m2,皮下注射,第1天至第14天。14 d为1个疗程,1~2个疗程结束评价疗效。治疗1个疗程达完全缓解(CR)者用常规DA、HA、MA方案巩固治疗,连用2个疗程不缓解者则更换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完成治疗,其中CR 5例,部分缓解(PR)7例,CR率27.8 %(5/18),总有效率66.7 %(12/18)。除骨髓抑制外,无严重感染、出血及重要脏器损伤。结论 CAG方案治疗老年人AML疗效确切,相对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症(≤25×10^9/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9例实体瘤和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血小板重度减少(≤25×10^9/L)即给予皮下注射rhTPO,15000IU,每天1次。结果实体瘤患者用药后血小板升至75×10^9/L,所需天数平均为6.3天,用药开始至血小板升至最高的平均时间为13.5天。白血病患者用药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升高,未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rhTPO应用于化疗后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实体瘤患者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肺癌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1例肺癌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根据其血小板下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均给予rhTPO治疗,同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结果 51例肺癌患者血小板轻度、中度、重度抑制者分别有24、15和12例,rhTPO持续用药时间分别为(5.3±2.8)、(6.3±3.2)和(5.6±2.8)d,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5).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和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轻度组明显低于中度组与重度组(均P<0.01);rhTPO治疗后,3组患者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和血小板提高最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外源性血小板输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血小板减少程度的加重,外源性血小板输注比例增加.结论 rhTPO可用于治疗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减少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常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化疗所致PLT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研究,对第1个周期化疗(对照组)后PLT≤70目×109/L的25例实体瘤患者,于第2个周期化疗(rhTPO组)采用相同化疗方案,化疗结束后6~24 h开始皮下注射rhTPO,15 000 U,每日1次,连用7 d;若未见效,最多可延长至14 d;如治疗过程中连续2次检查PLT计数均≥100×109/L或绝对数升高≥50×109/L,即可停药.结果:rhTPO组化疗后各时点PLT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在相同方案化疗后,rhTPO组PLT最低值为(80.3±39.3)×109/L,对照组为(34.7±21.2)×109/L(P<0.01),PLT恢复后,rhTPO组最高值为(157.1±57.2)×109/L,对照组最高值(86.1±46.3)×109/L(P<0.01).rhTPO组化疗后PLT计数<50×109/L的持续天数为(2.9±2.6)d,对照组为(5.2±5.6)d(P>0.05).rhTPO组化疗后PLT恢复至75×109/L以上及100×109/L以上所需时间分别为(9.8±4.2)d和(12.8±3.6)d,而对照组为(19.1±4.5)d和(24.3±1.4)d(P<0.01).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在化疗后需要输注PLT,而rhTPO组无一例患者需要输注PLT.化疗后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轻微,仅个别出现发热、寒战或头晕.结论:实体瘤患者化疗后出现PLT减少时,给予rhTPO可减少PLT减低程度和持续时间,并能促进PLT及早恢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小剂量、超小剂量化疗及标准剂量化疗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寻找小剂量化疗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77例≥60岁AML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小剂量、超小剂量和标准剂量化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总样本中小剂量、超小剂量组患者的年龄较大、PS评分较高、白细胞较低,但与标准剂量组比,完全缓解(CR)率、总有效率(ORR)、无事件生存率(EFS)和总生存率(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照年龄或PS评分细分亚组,小剂量、超小剂量组在<70岁和PS评分≤2的亚组中,不论近期、远期疗效都明显优于标准剂量组;而在>70岁和PS评分>2的亚组中,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小剂量化疗并未降低化疗相关死亡,也未增加远期复发的风险。结论 小剂量、超小剂量化疗与标准剂量化疗相比可以改善老年人AML患者的预后,而且更适用于年龄较轻、一般情况较好的部分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特比澳)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PLT)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研究,对第1个周期化疗(对照组)后PLT≤70×109/L的51例实体瘤患者,第2个周期(治疗组)采用相同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24h开始,皮下注射特比澳15000U,每天1次,连续7天;若未见效,最多可延长至l4天;如治疗过程中血小板数≥100×109/L或血小板绝对数升高50×109/L,即可停药。结果:治疗组化疗后各时点PLT计数均高于对照组。(1)化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PLT最低值分别为为(79.6±32.5)×109/L和(35.3±22.8)×109/L(P<0.001),血小板计数恢复后的最高值分别为(258.7±124.5)×109/L和(139.8±75.4)×109/L(P<0.001);(2)化疗后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83±2.30)d和(5.58±5.30)d(t=1.715,P>0.05);(3)治疗组化疗后血小板恢复至75×109/L和100×109/L以上所需天数为(10.66±4.55)d和(13.00±4.22)d,而对照组为(19.33±8.72)d和(23.41±8.30)d(P<0.001);(4)2例患者在对照组化疗后需要输注血小板,而治疗组无1例需要输注血小板;(5)化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和心电图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轻,仅个别患者出现发热、头晕或寒战。结论: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时,预防性给予rhTPO可减少血小板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并能促进血小板及早恢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防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1例因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50×109/L)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给予rhIL-11预防性治疗。第1周期单用化疗;第2周期化疗联合rhIL-11,即化疗结束后24 h开始用rhIL-11,25μg/kg,皮下注射,1次/d,连续用药14 d或连续2次检查血小板计数≥300×109/L停药。结果 共入选21例患者,2例因第1周期化疗后疾病进展,中止化疗而剔除,19例可评价疗效和毒性反应。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31.9±9.2)×109/L,血小板<50×109/L平均天数(8.9±3.3)d,输注同型异体血小板7例次。研究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56.4±17.8)×109/L(P<0.05),血小板<50×109/L平均天数(4.6±2.9)d(P<0.05),输注同型异体血小板3例次。结论rhIL-11可提高血小板最低值,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IA方案诱导治疗不同预后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初治AML患者应用IA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预后良好组12例,完全缓解(CR)率83.3 %(10/12),部分缓解(PR)率16.7 %(2/12),总有效(OR)率100 %(12/12);预后中等组26例,CR率73.1 %(19/26),PR率19.2 %(5/26),OR率92.3 %(24/26);预后不良组22例,CR率59.1 %(13/22),PR率13.6 %(3/22),OR率72.7 %(15/22);三组患者O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随访2年,预后良好组无复发生存(RFS)率100.0 %,预后中等组53.8 %,预后不良组45.5 %,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未见严重的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预后良好组AML使用IA方案诱导化疗OR率和2年RFS率高,可作为首选方案,而预后中等、不良组RFS率较低,应尽早考虑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HAG预激化疗作为诱导缓解方案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MDS-RAEB)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对应用HAG预激方案治疗的21例AML和9例MDS-RAEB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包括疾病完全缓解(CR)率、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21例老年AML患者中,HAG诱导缓解的有效率为66.7 %(14/21),其中CR率为47.6 %(10/21);9例老年MDS-RAEB患者中,CR率为55.6 %(5/9);HAG预激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因骨髓抑制继发的感染,调整化疗方案后所有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HAG预激化疗作为诱导缓解方案适用于老年AML和MDS-RAEB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9例低增生性AML患者采用CAG方案,阿柔比星(Acla)14 mg/m2,第1天至第4天,静脉注射;阿糖胞苷(Ara-C)10 mg/m2,第1天至第14天,每12 h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 μg/m2,第1天至第14天,皮下注射,并于第1次注射Ara-C之前12 h开始使用,最后一次注射Ara-C前12 h停用;当中性粒细胞>10×109/L时,暂时减少或停用G-CSF。结果 2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4例(48.3 %),部分缓解(PR)7例(24.1 %),总有效率72.4 %,治疗失败(NR)7例,早期死亡1例。结论 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性AML安全有效,可有效缩短外周血粒细胞减少的时间,降低化疗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高三尖杉酯碱(HHT)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缓解率,评价AML不同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对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初治AML患者用随机信封法分为HAA、HDA、DA、IA方案治疗组,比较各组诱导完全缓解(CR)率,并将AML患者分为染色体核型“好、中、差”三组,分别比较OS、EFS。结合患者是否表达预后较差的基因突变,利用染色体与基因型两者总体评价OS、EFS。结果用含有HHT方案治疗初治AML46例,总CR率78.3%(36/46),高于DA方案组总CR率66.7%(10/15)及IA方案组的63.2%(12/19),三种方案组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染色体核型对于生存具有较大影响,染色体核型“差”者OS、EFS较染色体核型“好”或“中”者下降程度显著。结合染色体和基因型分组对于显示预后总体OS、EFS的下降趋势更明显。结论含HHT的治疗方案CR率与传统DA、IA方案相似,提示高三尖杉酯碱治疗的有效性。不同染色体及基因突变对于AML预后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在接受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化疗后骨髓抑制和恢复过程中包括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分数(IRF)在内的外周血各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动态检测30例AML患者接受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化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血小板计数(Plt)和IRF,并对各个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患者巩固化疗后,ANC、Plt和IRF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9.2±2.5)d、(11.3±3.7)d和(5.0±2.6)d,IRF恢复时间短于ANC和Plt回升时间(P<0.05),而ANC恢复时间短于Plt回升时间(P<0.05)。不同FAB分型患者间及基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危险因素分层患者间ANC、Plt和IRF平均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F是AML患者接受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化疗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对于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观察IA方案[去甲氧柔红霉素(IDA)+阿糖胞苷(Ara-C)]联合小剂量HA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 [高三尖杉酯碱(HHT)+Ara-C+G-CSF]序贯诱导治疗原发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IA方案化疗后3 d复查骨髓,骨髓增生程度为活跃或者减低,原始细胞比例≥30 %的患者57例进入开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第2个疗程化疗方案采用小剂量HA+G-CSF方案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仍为IA方案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血常规、血生化和骨髓细胞学检查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完全缓解(CR)21例(65.6 %),部分缓解(PR)4例(12.5 %),无早期死亡;总缓解率(ORR)为78.1 %。对照组CR 11例(44.0 %),PR 2例(8.0 %),早期死亡3例(12.0 %);ORR为52.0 %。研究组O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38)。研究组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中位时间(9.5 d)短于对照组(28.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5,P<0.001),血小板计数从最低值恢复至50×109/L以上的中位时间(11 d)也短于对照组(1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3.0,P=0.001)。研究组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中位数量(8 U,2个治疗量)少于对照组(16 U,6个治疗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6.5,P=0.002;U=149.0,P<0.001)。研究组应用静脉抗感染药物中位时间短于对照组(14 d比2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9.5,P=0.015)。研究组严重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发生率[3.1 %(1/32)]低于对照组[24.0 %(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P=0.048)。结论 IA联合小剂量HA+G-CSF方案序贯诱导缓解治疗原发初治AML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观察咖啡酸(CFA)对伊马替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对42例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的CML患者,血小板和(或)白细胞减少时即开始应用CFA,0.2 g/次,3次/d,口服,观察治疗过程中血小板、白细胞变化情况和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血小板减少42例,其中显效21例,良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0 %(34/42);治疗白细胞减少28例,其中显效15例,良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1 %(23/28);治疗第2周时血小板、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5,P=0.023;t=1.913,P=0.035 );CFA治疗有效患者的平均起效时间为2周。未发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CFA治疗伊马替尼所致的CML患者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是CML治疗过程中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