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兆龙 《通信世界》2006,(33):1-2
不同的运营商对3G网络建设关注的要素各不相同.现有2G运营商在3G网络建设时,会根据新业务的需求建设3G网络;而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为了抢夺移动话音业务市场,他们与2G运营商的3G建设速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薛鸿忠 《通信世界》2005,(36):44-44
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将来拿到3G牌照后,固网用户向3G的平滑过渡和3G与固网的业务融合将是当今电信业普遍关注的课题。即一方面要解决PHS用户向3G网络迁移的业务需要,以保护客户资源,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电信竞争的日益激烈,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仅仅依靠网络规模或垄断地位,而需要更深入地细分市场,针对不同客户群提出特色解决方案。因此SHLR(智能用户数据库)的建设要能同时为固网、移动的融合业务提供支撑,实现利用现有的固网优势发展3G业务,提升中国电信的网络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固网以及尚未获发牌照的运营商,无疑是对这个新兴技术最感兴趣者.运营商基本分三种:一是固话运营商;一是移动运营商;一是新兴运营商.固话运营商有可能采用固定WiMAX作为现有宽带接入的补充方式,一旦移动的WiMAX成熟,可能运营它同移动的3G进行竞争;移动运营商尤其是已经在3G上进行投入的,会对WiMAX持排斥态度,不过有可能借其一些技术对3G进行改造;新兴运营商本来就没有电信网络资源,可以借助WiMAX来分一杯羹,但有些国家新兴运营商管制非常严格的.  相似文献   

4.
乐宁  舒文琼 《通信世界》2004,(40):22-23
随着3G的日益临近,曾经以小灵通为武器杀入移动市场的中国固网运营商在面对未来3G的诱惑时,对进一步扩建小灵通网络的热情也随之降温,转而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增加用户和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并积极谋划一旦获得3G牌照后的相关运作事宜。结合目前国内PHS发展的实际情况及3G的发展态势,本期“产业市场”栏目的两位特邀作分别为固网运营商开了两剂的“药方”,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丛亮 《通信世界》2007,(27A):16-16
对于即将上马3G、实行电信重组的中国电信业来说,FMC的意义更加重大,现有移动运营商和即将获得移动牌照的固网运营商将在固网与移动网的各个层面展开正面交锋,FMC无疑将成为各自应付未来更加激烈市场竞争的有利武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进入2006年,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3G)在中国的不断发展,移动运营商和固网运营商已开始为3G的部署做积极的准备。其中,3G传输网作为整个3G网络中的基础网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随着3G的日益临近,曾经以小灵通为武器杀入移动市场的中国固网运营商在面对未来3G的诱惑时,对进一步扩建小灵通网络的热情也随之降温,转而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增加用户和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并积极谋划一旦获得3G牌照后的相关运作事宜。结合目前国内PHS发展的实际情况及3G的发展态势,本期“产业市场”栏目的两位特邀作者分别为固网运营商开了两剂的“药方”,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固网语音业务发展遭遇瓶颈的时候,固网运营商纷纷把“东山再起”的希望寄托在谋求移动业务上。而目前根据市场上的普遍看法,想要获取移动牌照,有两条道路可走:或进行运营商之间的重组,让固网运营商收购移动运营商网络;或是政府发放3G牌照,让固网运营商也可以展开全业务经营。  相似文献   

9.
3G移动商用网的建设在全球正紧锣密鼓地展开,无论是作为已经在位的2G 移动运营商,还是传统的固网运营商,抑或是刚进入移动业务领域的全新运营商, 除了把关注的焦点放在 3G网络的市场策略、客户服务、新技术/新业务方案以 外,如何驾驭3G这样一个全新的移动网络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为在位运营商,仍然在被现有网络的运行维护捆住手脚,在资源既定的情 况下,要在快速地开通新业务的基础上,迅速建立适应新技术、新设备、新业务 的3G网络端到端的运行维护能力,保障3G网络业务运行维护的质量、效率和成 本效益,保持自己作为在位运…  相似文献   

10.
固定电话网络改造和演进的一种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字燕 《电信科学》2005,21(8):58-61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在提供新业务方面,如市话详单、全网彩铃等,传统固网存在着许多无法克服的问题,因此,传统固网运营商必须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但是,由于网上机型复杂,如果全部改造,耗资巨大。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节约改造成本,同时又能与NGN(下一代网络)、3G等未来网络相连,是传统固网运营商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郑州固网的改造实践,对网络改造的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于即将上马3G、实行电信重组的中国电信业来说,FMC的意义更加重大,现有移动运营商和即将获得移动牌照的固网运营商将在固网与移动网的各个层面展开正面交锋,FMC无疑将成为各自应付未来更加激烈市场竞争的有利武器。  相似文献   

12.
如果能获得3G牌照,对于固网运营商而言,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得到了移动业务的精英许可,可以与移动运营商在同一平台上展开竞争。当业界已经对固网运营商未来获得3G牌照没有怀疑,另外一种忧虑也同时产生:目前已经超过9000多万的小灵通用户在3G时代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3.
爱立信 《电信技术》2003,(10):38-39
目前,3G运营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拥有2G和2郾5G网络的移动运营商;另一类是新兴3G网络运营商。这两类运营商在考虑建设网络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例如:现有的移动运营商在网络建设时,考虑更多的可能是怎样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保护现有的投资。而对新的移动运营商来说,怎样才能快速地建立网络,尽快吸引新的用户,则可能是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核心网的建设上,是采用3GPPR99还是3GPPR4?对于传输网络,是采用传统的TDM网络,还是采用面向未来的ATM或IP网络?下面,我们就怎样选择WCDMA核心网络标准的问题进行分析。13GPPR99和3GP…  相似文献   

14.
以软交换和IMS技术为核心的固网3G解决方案提升了网络整体竞争力。作为固网3G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网3G综合接入方案延伸了网络智能化的应用范畴,结合固网3G整体方案,给运营商带来更多的业务领先优势,推动了运营商品牌提升。  相似文献   

15.
转型是运营商2005年的主旋律,也将持续一段时间.中兴通讯固网3G解决方案是基于已多年成熟商用的NGN技术、网络智能化技术、移动技术等,在充分考虑了网络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提出的面向新一代通信网络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兴固网3G在广州、重庆等地的应用,分析了中兴固网3G方案针对不同地区网络特点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16.
刘衡萍  杨海 《世界电信》2006,19(12):50-53
目前3G应用领域出现向生活实用型服务发展的潮流,移动服务也更多地出现与固网融合的迫切需求,为此.国内运营商面对即将来临的3G服务.都在根据自身已有的优势。采取各自的策略。中国移动可以依托已有的客户资源为重点,做好细分客户资源、开发丰富的个人服务等工作;中国联通则可以充分综合业务提供商的优势.在个人市场上开发有特色的服务.同时继续做好行业应用:现有的固网运营商则优先利用FMC,率先提供固网、移动融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3G渠道畅想     
贾进波  史萌 《通信世界》2005,(14):23-24
种种迹象表明,3G势必成为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并且,为了该行业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3G牌照也将发放给现有的固网运营商,使之成为全电信业务运营商。国家以出资人的名义,意欲在不远的将来打造3~4艘世界级电信运营巨舰,这意味着3G时代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将要到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渠道竞争尤为重要。对于现有的固网运营商而言,虽然通过经营小灵通获得了一定的移动通信渠道经验,但其渠道规模和效率与移动运营商相比仍然不可同日而语;即使是现有的移动运营商,面对3G时代的到来,其渠道体系仍有一些重大的缺陷,例如覆盖过于集中,渠道手段单一,现有渠道无法更好地体现客户服务价值,无法获取更多的市场用户信息等。另一方面,3G将促进移动通信业务进一步差异化,因此,现有过于拥挤的渠道必然不适合甚至会限制3G产品的流通和3G业务的发展;同时,一些创新的营销方式以及其他行业的渠道将被引入到3G业务中来,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全天候的、渗透性更强的渠道网络。  相似文献   

18.
成少飞 《通信世界》2007,(31B):12-13
3G的发展需要更加优化的多业务承载平台 随着3G不断深入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各大运营商越来越关注未来基于3G的各类业务及承载网络的发展、演进。同时,就运营商本身而言,随着3G牌照的发放,传统的移动或固网运营商很可能以此为契机,逐步转化成为提供多种业务、多种接入方式、多种信息服务模式的全业务综合通信运营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固定网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全球固网运营商的领袖、咨询公司的首脑和电信设备制造商巨子的共识。以IPTV为代表的各类宽带业务不断涌现和以3G为代表的移动应用日趋临近,使固网运营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固网转型也因此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通信世界》2008,(27):I0021-I0021
近几年来,全球电信业经历着一场融合的变革,原本独立的固网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逐渐走到一起,新建的3G网络也在寻求与庞大的2G网络捆绑开展业务营销。在这样的大趋势面前,运营商面临着来自业务支撑、计费等环节的诸多挑战和庞大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