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应对温室效应?如何处理二氧化碳?一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头等环保命题。全世界科学家为此煞费苦心,终于发观——  相似文献   

2.
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我们都感受到炎热的可怕。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各国提出的基本解决方案都是节能减排。然而,即使现在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气中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也已经超标了。因此,一些科学家正在主动想办法,设法减少大气中已经多余的二氧化碳。除了我们常见的植树造林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方法外,一些科学家已经制造一些可以主动吸收二氧化碳的机器。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气候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光炯 《科学》2007,59(3):18-21
一个巨大的阴影正在向人类逼近。从2005年起,气象学家开始忧心忡忡地谈论,是不是气候变化快到了一个倾覆点(tipping point)?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4.
《科学24小时》2010,(5):52-53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表示,北极海底正在释放大量甲烷气体。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海底永久冻土是一个庞大但很大程度上被忽视的温室气体来源。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着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指出,数世纪以前,亚马逊河流域的印第安人曾用“生物炭”来作为土壤的肥料。而在当今世界,这种生物嵌将能帮助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大量生产的生物嶷可以吸收并存储碳,而不使其转化为被排教人空气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 ,造成了大量CO2 进入大气层 ,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些过量的CO2 被陆地和海洋以“渗漏”的方式吸收。这种渗漏会给未来的气候变暖带来什么影响 ?科学家发现 ,从长远的观点看 ,它们对碳的有效吸收要比人们想象的小得多。根据计算 ,如果不考虑大气 -碳循环联系 ,那么到 2 1 0 0年 ,全球陆地气温将只上升2 5℃ ,而不是预期的 5 5℃。目前 ,大气中每年增加的CO2 还不到所估计的排放量的一半 ,未进入大气层的碳是通过陆地和海洋的渗漏作用而被吸收掉的 ,所以气候的预测不仅要考虑未来的排放量 ,还…  相似文献   

7.
虽然科学家们一致认为,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但我们仍每天将成吨的二氧化碳排入大气中。最近,在德国弗赖堡材料研究中心,化学教授因高·克罗新(Ingo Krossing)博士带领他的科研小组,开发了一套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生产甲醇的新系统。  相似文献   

8.
渭南黄土中温室气体组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嘉麒  钟华  刘东生 《科学通报》1996,41(24):2257-2260
温室气体的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人们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积累了一些资料,但对土壤内部,尤其是土壤深部温室气体的了解还很少.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有巨厚的黄土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实际上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一种成土作用较弱的古土壤.研究黄土沉积物深部气体组分的含量与分布,有助于全面了解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机理.本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1 采样与实验方法样品的采集借助于胜利石油管理局麻花钻机进行.该钻机的主要特点是使钻头前部与钻孔隔离,以使被收集的气体不与大气混合,钻入的最大深度为2.7m,它利用钻杆中间的毛细管(下部通过钻头附近的毛细孔与土壤相通,上部出口用特制橡皮密封)负压原理,用注射器直接收集土壤气体.盛装土壤气体的气样瓶是标准的密封铝合金瓶,采样前已将气样瓶抽真空至2×1.33 322Pa.土样的采集是借助钻杆螺旋形状,将某一深度上的土样返至地表获得.我们对陕西渭南黄土地层L2~SO中的气体及土样进行了采集.采样时间为1995年2月21日~22日.3个采样地点位于桥头镇附近彼此相距10~20km的3块麦田旁.在每一个采样地点,布置4~10个钻孔(钻孔之间的距离最大不超过70m,最小为0.5m).每一钻孔中,按不同深度取1~3个土壤气体及同一深度上的土样,一般是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转暖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一种海洋生物似乎对这种糟糕的状况有解缓的作用,它就是不起眼的樽海鞘。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5,(1):6-6
科学家最近指出,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正在不断增加,这可能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要比以前预想的快。从2002年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每年上升一百万分之二,而气象学家此前预计的数字是一百万分之一点五。这一上升趋势在全球各地的大气观测中都已得到证实,但科学家现在仍未能  相似文献   

11.
石左虎 《世界科学》2005,(12):25-25
现今的世界正在逐渐变暖,人类的活动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未来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我们所在的这个星球还会热到何等程度,科学家知道这将取决于包括空气、水、地表和生物在内的气候系统对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反应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07,(3):48-48
尽管大多数人们把二氧化碳看作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之一,但科学家则认为,二氧化碳曾是保护地球的大功臣。正是因为有了二氧化碳,我们的地球才免除了陷入永久严寒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易家康 《世界科学》2005,(5):23-24,10
今年2月,参加英国埃克塞特举行的气候研讨会上的科学家发出警告。时光飞逝,情况窘迫。不断攀升的二氧化碳水平和逐渐升高的气温将迅速促进潜在地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发展,而逆转恶化的气候则要耗时数百年乃至数百万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岩溶作用与大气温室气体CO2源汇关系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徐胜友  蒋忠诚 《科学通报》1997,42(9):953-956
IPCC,田中正之以及Tans等人的研究均认为进入大气的CO_2约有10%~20%去向不明,IPCC称之为“遗漏的CO_2汇”(Missing sink).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捕捉这10%~20%的CO_2的行踪.虽然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这一“遗漏的汇”至今仍无令人满意的解释.袁道先提出的碳酸盐岩-水-CO_2三相岩溶动力系统概念模型不但清楚地表明了岩溶作用与大气CO_2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为由此形成的岩溶过程中的碳循环理论开辟了大气CO_2源汇研究的新领域.本文试图运用其理论方法,根据我国典型岩溶区的现场监测和统计资料,对我国的岩溶作用与大气CO_2的源汇关系进行初步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5,(5):79-79
人类进化到现在已完全不同于其他任何动物。人类可以借助避孕工具来控制后代的数量;人类能够制造延续生命的药物,最大限度地延迟死亡的降临;人类甚至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对自身的遗传基因进行修改。这些非同凡响的表现可能让我们有一种错觉:人类似乎已经摆脱了进化的宿命。实际上,这种充满诱惑的奇思妙想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们试图寻找消除温室气体的有效途径,目前这种想法仍存在较大争议。 当前,全世界都在关注如何消减碳排放及其他温室气体,各国科学家及工程师们正致力于研发各类地球工程技术(其中绝大部分还属于纯理论性的),以此减缓全球变暖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对此,不少科学家持怀疑态度,他们不相信技术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然而部分科学家坚持认为,技术是快速解决环保问题的一种相对廉价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科学》2009,(2):47-47
1月23日。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呼吸”号在日本发射升空——其主要使命是从太空观测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  相似文献   

19.
晓露 《自然与人》2009,(1):38-41
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已经到了异常严峻的阶段,可是目前还看不到一点转机。科学家们正考虑实施一些巨大的工程方案来缓解全球变暖,这在几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07,(10):16-16
臭氧是一种需审慎对待的气体:在同温层中,臭氧保护着我们免遭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但在地面上,臭氧却是一种讨厌的污染物。目前的研究告诉我们,臭氧还削弱植物吸收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CO2)的能力,这给满怀希望的设想(即植物会从空气中吸收足够的CO2,从而抵消一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