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化学和免疫分型标准。方法 对52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多种细胞化学染色和单克隆抗体免疫分型,并与以FAB为基础的形态学分型比较。结果 氯硝酸酯酶在鉴别粒细胞系统、醋酸萘酯加氟化钠抑制试验和鉴别单核细胞系中有重要作用。其中2例形态学、细胞化学不能分型的白血病,显示髓系单克隆抗体阳性,并发现5例混合型白血病同时表达粒系和淋巴系的抗原标志。结论 提示细胞化学和免疫学分型能明显提高急性白血病形态学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细胞形态学分型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被划分为M4型。这是一种影响双细胞系列的白血病病变,骨髓细胞学变化多样旦复杂,往往需借助于细胞化学和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分型作出诊断。本文分析了48例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和细胞化学特点,以期对此类型白血病复杂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有足够的认识,增加诊断的准确性。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初治病人,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15~58岁,中位年龄36岁。 1.2 形态学检查 骨髓涂片以瑞氏染色,按FAB分型标准进行分型,油浸镜下计数200个细胞,以百分数表示。M4a是原始的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的M4,原幼单和单核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初诊时外周血幼稚细胞检出率。方法在首次骨髓检查前,取指尖血涂片瑞氏染色常规检查,所检出幼稚细胞含原、早幼粒细胞及原、幼单核细胞或原、幼淋巴细胞。结果 396例AL外周血幼稚细胞检出率为91.92%(364/396)。未检出幼稚细胞者32例占8.08%。结论外周血片检出幼稚细胞对诊断急性白血病(AL)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能作为诊断白血病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氯醋酸酯酶在鉴别粒细胞系统、α-醋酸萘酯加氟化钠抑制试验在鉴别单核细胞系统有着重要作用。方法 对52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多种细胞化学染色和单克隆抗体免疫分型,并与以FAB为基础的形态学分型比较。结果 2例形态学、细胞化学不能分型的白血病,显示髓系单克隆抗体阳性,并发现5例混合白血病同时表达粒系和淋巴系的抗原标志。结论提示细胞化学和免疫学分型能明显提高急性白血病形态学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16例各类型急性白血病进行四种细胞化学染色及对58例免疫学分型检查,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引起血型抗原减弱已有较多报道,但白血病引起A、B抗原同时减弱报道较少,最近我们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男,6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慌、头晕并进行性加重.经体检、血象、骨髓象及细胞化学染色等检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在急性白血病分型中,过氧化物酶染色(POX)的阳性率是区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主要化学染色反应。通常情况下,单核细胞白血病呈弱阳性反应,有些病例可呈强阳性反应;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呈阳性反应。本文2例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的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1例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b),1例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a)例1男,77岁。排尿不畅3年,既往体健,因下蹲扭伤腰部于2012-05-25入院。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黄染,散在  相似文献   

8.
金强  袁骞 《淮海医药》2002,20(3):222-222
细胞化学染色是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 ,应用涂片染色的方法 ,观察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对研究血细胞的代谢活动、生理功能 ,而且对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血细胞的化学成分的变化 ,鉴别各种类型血细胞 ,某些血液病的鉴别诊断、疾病的疗效观察以及发病机理的探讨均有重要意义 ,故细胞化学染色是血液病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我们通过对我院近几年来门诊及血液科、小儿科 6 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病人进行了过氧化物酶染色和苏丹黑 B染色的对比 ,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 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  相似文献   

9.
细胞化学染色在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在细胞形态学分型中,将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分为M4型。这是一种影响双细胞系列的白血病病变,骨髓细胞学变化多样及复杂,往往需借助于细胞化学和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分型作出诊断。本文分析了48例急性粒一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和细胞化学特点,以期对此类型白血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有足够的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准确率随着细胞化学和免疫分型的进展,有很大提高。细胞化学与单克隆抗体(单抗)免疫分型,以及两者与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分型的关系亦为许多人所重视。我们应用6种细胞化学和一系列单抗对急性白血病分型,并与FAB协作组的形态学分型相比较,以期说明联合应用对急性白血病分型的重要性。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AMI-M^3)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殊类型,在国外APL为同期急性白血病的3.3%~17.4%。APL形态学诊断及临床治疗的资料国内外发表文章较多,但关于AML-M^3伴噬血细胞增多的报道文献介绍尚少。我们在形态学诊断过程中,发现1例APL伴噬血细胞明显增多,现将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的正确分型对临床的治疗至关重要,但仅根据细胞形态学进行鉴别分型,目前尚存在一定的困难。近来国内外采用了二种以上的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法,对急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1980~1982年收集的129例急性白血病进行组织化学染色和尿水解检查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噬血细胞增多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AMI-M^3)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殊类型,在国外APL为同期急性白血病的3.3%~17.4%。APL形态学诊断及临床治疗的资料国内外发表文章较多,但关于AML-M^3伴噬血细胞增多的报道文献介绍尚少。我们在形态学诊断过程中,发现1例APL伴噬血细胞明显增多,现将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白血病诊断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76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本组患者均接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的血常规检查,观察患者外周血三系细胞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染色处理,检查异常细胞,探讨仪器检测和手工分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组患者中,有慢性白血病32例,急性白血病44例;两类白血病患者的三系细胞有明显变化,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且慢性白血病高于急性白血病,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明显,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52例有直方图病例中,仪器警示存在异常白细胞病例有41例,其中7例仪器无警示的通过外周血涂片检测均存在异常细胞。结论:临床白血病标本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会出现一定偏差,为提高不典型白血病的诊断率,应对各种异常情况进行染色检测,并将该项检测纳入血常规。  相似文献   

1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终末期细胞形态变异甚大,单用光镜下形态学检查的方法难以对急变期细胞的类型作准确的诊断。我们用系列单抗对6例形态学疑慢粒急淋变病例作免疫学表型的观察。其中3例同时作超微结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2例为急粒变,3例急淋变,1例巨核细胞白血病变,提示CML急变患者细胞表面免疫学表型的观察有助于不同类型慢粒急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小儿急性白血病鞘内注射的副反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永生  葛娟  郭祥 《江苏医药》2001,27(6):471-471
近年来 ,小儿急性白血病尤其是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完全缓解率已大大提高 ,如何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 ,减少复发 ,是临床医师最关心的问题。鞘内注射是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有效办法。本文就小儿急性白血病鞘内注射的不良反应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1994年~ 2 0 0 0年 12月收住的白血病患儿 18例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6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2例 ;年龄 2~ 14岁 ,平均年龄 5 3岁 ,其中男 9例 ,女 9例 ,经骨髓细胞学检查及组化染色证实 ,诊断标准符合 1993年北海会议标准。二、方法 :所有病…  相似文献   

17.
林凤茹  张静楠 《河北医药》2006,28(12):1131-1133
急性白血病(AL)按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可分为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或非淋巴系白血病(AML、ANLL)两大类;按病因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病因不明,后者继发于慢性白血病急变、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MDS)转化、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转化和治疗相关性(放疗、药物)所致,均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张景荣  靳蓉  邵晓珊 《贵州医药》2013,37(6):525-526
小儿白血病因危险度的划分和细胞来源不同而采取不同化疗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对白血病进行准确分型。然而由于白血病细胞的高度异质性给骨髓形态学诊断带来困难,通过结合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分型,可以确定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和分化程度,明显提高白血病分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现  相似文献   

19.
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免疫分型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68例B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亚型,运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及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BAL患者细胞形态学以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1、M2亚型多见,免疫表型以髓系、B淋系共表达常见,CD34在BAL中表达较高。FAB诊断为AML的BAL患者中,B淋系CD10、CD19共表达的患者较多,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BAL患者中,髓系CD13、CD33共表达者较多。结论 BAL为起源于比较早期的造血细胞且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73~1985年共收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称APL)患者58例,并按照分型标准进行亚型分类,现就其与临床的关系作一探讨.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本组APL58例,占同期急性白血病的6.3%,急非淋的9.4%。其中住院30例,门诊28例,男39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2.1:1;年龄最大68岁,最小6岁。全都病例均经瑞氏染色,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检查确诊,其中6例还进行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