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庆铜铁矿床系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于月山岩体与下三叠统南陵湖组碳酸盐岩之间的接触带,外接触带矽卡岩中透辉石富集,以铁铜矿化为主;内接触带矽卡岩中石榴子石富集,以铜矿化为主.岩相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含铜矽卡岩演化经历了矽卡岩期和热液蚀变期,其中,矽卡岩期包括早期矽卡岩阶段、磁铁矿阶段和晚期矽卡岩阶段;热液蚀变期包括早期热液交代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大规模的黄铜矿化发生于石英-硫化物阶段.矿物学研究表明,石榴子石均为钙铁榴石,早期矽卡岩阶段的粒状石榴子石发育韵律环带,其FeO和Al2O3含量表现为振荡变化.与粒状石榴子石相比,晚期矽卡岩阶段脉状石榴子石的And组分更高.早期矽卡岩阶段的粒状辉石为透辉石,具有环带结构,由核部到边部MgO含量减少,FeO含量增加;晚期矽卡岩阶段的脉状辉石为钙铁辉石.空间上,从外接触带到内接触带,辉石的MgO含量与石榴子石的Al2O3含量分别减少,而FeO含量均分别增加.岩相学、矿物学,结合已有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综合表明,安庆铜铁矿矽卡岩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Mg来自碳酸盐岩,由外带向内带迁移;Fe来自岩浆热液,由内带向外带迁移,由于磁铁矿阶段的温压条件改变,Fe在外接触带以磁铁矿的形式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2.
安徽池州铜山铜矿床元素地球化学分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智宇  杜杨松  庞振山  张静  滕传耀 《岩石学报》2012,28(10):3255-3270
铜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安庆-贵池矿集区中的一个中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赋存于铜山岩体与下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间的接触带内.典型剖面系统取样分析结果显示:从岩浆岩、矽卡岩到碳酸盐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总体上表现为渐变分带特征,即靠近岩体的矽卡岩富集Si、Fe、Mg及亲铁元素Co和亲铜元素Cu、Ag;远离岩体的矽卡岩富集Ca、Mn、Al、Ti、REE和亲铜元素Pb、Zn;远离大理岩带的强硅化蚀变岩富集Si、Fe、Li和Co,而强烈亏损Ca、Sr和REE.这种分带可以依据元素活化迁移理论加以解释.在矽卡岩形成过程中,岩浆热液携带Si、Fe、Mg、Al、Li、REE、大离子亲石元素Rb、Cs、亲铁亲铜元素Co、V、Zn以及高场强元素Ta、Zr、Nb、Hf、Ga、Be向大理岩迁移并富集于形成的矽卡岩中;大理岩中的Ca被活化后进入矽卡岩体系,而Sr、K及Pb则随流体搬运迁出.蚀变及矿化较弱的矽卡岩稀土总量较高(ΣREE=122.0×10-6),LREE富集[(La/Sm)N =3.99],HREE亏损[(Gd/Yb)N=2.85],Eu显示负异常(δEu =0.69),重稀土配分形式与新鲜石英二长斑岩相似,但La、Ce等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矽卡岩剖面元素分带特征及稀土配分模式指示铜山矽卡岩铜矿床为接触交代成因.结合已有氢氧同位素结果,认为铜山铜矿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在矽卡岩退化蚀变和成矿期间有大气降水混入成矿流体.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安庆铜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床由Ⅰ、Ⅱ两相连矿体组成,Ⅰ矿体发育在大理岩中,垂直分带明显,春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月山闪闪长岩体一致,是夕卡岩浆上侵贯入充填成矿;Ⅱ号矿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围岩一致,是接触热质作用和外生水特环淋滤成矿作用形成,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  相似文献   

4.
松湖铁矿床是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成矿带中的典型中型铁矿床,该矿床铁矿石资源量5506万吨,矿体品位22%~54%,平均品位42%。本文对松湖铁矿床进行了矿床地质和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查明了蚀变和矿化特征,划分了矿石类型以及成矿期和成矿阶段,探讨了矿床的形成过程。对松湖铁矿区围岩蚀变分带特征进行了仔细的划分,根据矿物相互穿插关系以及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特征,将成矿过程分为3个成矿期6个成矿阶段。矿浆期成矿温度500~650℃,而热液期成矿温度为接近400℃,蚀变矿物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平均为312℃。两种成因类型磁铁矿稀土元素特征具有专属性,矿浆期磁铁矿ΣREE值明显高于火山热液期磁铁矿,表明热液演化过程中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耦合矿床地质和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初步判断新疆松湖铁矿为矿浆-火山热液叠加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5.
雅满苏铁矿矿体的空间分布受成矿期断裂构造的控制,呈透镜状、舒缓波状延伸,分3个层位产出。铁矿的形成与火山热液活动关系密切,矿体中既有热液活动的特征又有矿质流体贯入的特征,早期热液活动形成交代充填型矿石,后期富铁流体贯入充填后形成品位较高的磁铁矿体。  相似文献   

6.
雅满苏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兴保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125-128
雅满苏铁矿矿体的空间分布受成矿期断裂构造的控制,呈透镜状、舒缓波状延伸,分3个层位产出.铁矿的形成与火山热液活动关系密切,矿体中既有热液活动的特征又有矿质流体贯入的特征,早期热液活动形成交代充填型矿石,后期富铁流体贯入充填后形成品位较高的磁铁矿体.  相似文献   

7.
鄂东南铜,铁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学全 《地质学报》1994,68(1):62-70
本文是在鄂东南地区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的实际资料基础上,按矿床类型归纳,分别建立了铁山式铁-铜矿床,铜绿山式铜-铁矿床,叶花香式铜矿床,鸡冠嘴式铜-多矿床和铜山口式铜(钼)矿床等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模式。这些模式系统地总结了该区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图示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该区今后的铜矿床研究及矿产预测、找矿方法的选择和就矿找矿等方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红山式铜铁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魏民 《地球科学》1998,23(2):205-210
云南大红山铜铁矿床为一赋存于古元古代大红山群火山沉积地层的超大型矿床.为加深已知典型矿床的研究程度,并有效地指导新区的找矿工作,在系统的原生晕采样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方法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的概率筛分模型、因子分析及元素组合模型、最优分割法及水平分带模型、标准化丰度法及轴向分带模型,以及多标高联合曲线法及主矿元素Cu的立体变化模型等.用上述模型,配合地质物探综合研究,在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疆乌伦布拉克铜矿床直接产于一套由浅成—超浅成或次火山侵入的黑云母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构成的花岗质潜火山杂岩中。含矿岩石属钙碱系列,具有低Si、低碱,富Na贫K,过铝质-偏铝质,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铕弱负异常,强不相容元素相对富集,Nb和Ti强烈亏损,Rb、Th、K、Tb相对富集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因上属造山壳幔同熔型花岗岩类,成岩时代属华力西中晚期。矿化作用以全岩式铜矿化为特征;矿石构造为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网脉状及团块状;矿石中发育交代结构和固溶体分离结构。蚀变以钾化、绢英岩化、硅化、青盘岩化广泛发育为特征。石英-钾长石-黄铜矿脉中石英包裹体水δD为-102×10-3,δ18O为8.4×10-3,均一温度为119~190℃。矿床成因属典型的含矿化隐爆角砾岩筒的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0.
新疆磁海铁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玉社 《西北地质》2000,33(1):31-38
本文通过对磁海铁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物组合、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磁海铁矿床属于次火山岩-矿浆贯入-热液交代型矿床,其成矿物质和热液来源于上地幔。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 广泛发育矽卡岩型铜铁矿床且伴生Co资源, 而成矿带内的矽卡岩型铜铁矿床中关键金属Co元素的赋存状态、分布以及富集规律研究尚未系统开展。本文以矽卡岩型铜铁矿床——安庆铜矿为研究对象, 通过系统采样、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岩化学分析及矿物原位LA-ICP MS微量成分测试手段, 初步估算矿床中伴生Co的资源量约为8769t, 达到中型规模, 查明了伴生Co的平均含量为166×10-6, 综合利用潜力较大。查明了铜矿石中Co含量(平均含量为166×10-6)明显高于铁矿石(平均含量为126×10-6), 尤其是含铜磁黄铁矿型矿石中Co元素富集程度最高, 且计算得出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铁矿和黄铜矿分别赋存矿石Co含量的45.1 %、52.8%、0.5%和1.6%。此外, 矿床内不同类型矿化蚀变岩中Co含量与磁黄铁矿和黄铁矿总量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Co主要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内, 黄铁矿中Co的含量变化范围较大, 早石英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Py1)中Co含量为258×10-6~25920×10-6, 晚石英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Py2)中Co含量为0.3×10-6~594×10-6, 磁黄铁矿中Co含量变化范围较小, 主要集中于311×10-6~1181×10-6, Co主要富集于早石英硫化物阶段, 晚石英硫化物阶段不富集。含铜磁黄铁矿型矿石中Co元素变化范围大(85×10-6~430×10-6)是由于矿石中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含量以及黄铁矿Co含量极不均匀造成的。综合前人研究, 本次工作认为大气降水混入引起的成矿流体冷却和稀释可能是导致安庆铜矿中Co元素沉淀富集在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晓彤  刘军  何军成  孙鹏 《矿床地质》2023,42(2):347-365
喇嘛苏矿床是中国西天山地区首例大型铜矿床,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矽卡岩中。石榴子石在矽卡岩中大量发育,是矽卡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分为外矽卡岩带红棕色粗粒石榴子石(Grt-Ⅰ)、外矽卡岩带浅棕色细粒石榴子石(Grt-Ⅱ)、外矽卡岩带黄绿色不等粒石榴子石(Grt-Ⅲ)3类。文章对不同产状石榴子石开展了电子探针分析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探讨了石榴子石成因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喇嘛苏矿床内3类石榴子石均以钙铁榴石为主,其次为钙铝榴石,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组成,亏损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Th、U、Nb、Ce高场强元素。3类石榴子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差别较大,其中,Grt-Ⅰ类石榴子石的∑REE为101.47×10-6~262.87×10-6,具有较陡峭的REE配分模式,LREE/HREE为3.81~68.50,具有正Eu异常;Grt-Ⅱ类石榴子石核部的∑REE为163.49×10-6~249.52×10-6,显示负Eu异常,LREE/HREE为2.00~4.71,而外环...  相似文献   

13.
安庆夕卡岩型铁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安庆夕卡岩型铁铜矿床中各成矿阶段的夕卡岩矿物、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为源自深部的岩浆热液,具高温、高盐度和富CF4等还原性挥发分的特征.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在夕卡岩期表现为高温(400~570℃)和高盐度(40%~46%NaCl)特征,代表了夕卡岩形成及铁矿化时的流体活动情况;在石英硫化物期表现出中低温(124~396℃),盐度变化较大(6%~38%NaCl)的特征,代表了铜矿化时的流体活动情况.从成矿早期到晚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都不断降低,且在铜的主成矿阶段曾发生过流体沸腾作用和混合作用.岩浆水在流体成矿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豫西南周庄铅锌银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豫西南周庄铅锌银矿床是最近在豫西南铅锌银矿集区新发现的一处矿产地。矿床形成于印支期造山后板内构造-岩浆地质环境,工业矿体主要是东秦岭二郎坪群中充填于垂直造山带走向的断裂构造中的石英-铅锌银硫化物矿脉,热液成矿作用经历了石英-黄铁矿、石英-铅锌银硫化物、石英-方解石等早、中、晚3个不同阶段。矿石中以石英为主的脉石矿物捕获...  相似文献   

15.
大坞尖钨矿床位于扬子陆块南缘与华夏古陆块的接合部位,是皖南地区典型的层控矽卡岩型矿床,近年来在该区域内钨多金属矿的找矿取得很大的突破。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的确定对矿床成因研究、找矿方向及区域成矿规律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主成矿期的石英和黄铁矿进行了氢、氧和硫同位素测试。数据显示,主成矿期石英的流体包裹体中水的δD_(SMOW)值为-98.2‰~-70.1‰,δ18O_(SMOW)值为11.5‰~13.9‰之间,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有大气降水的混合;黄铁矿的δ34SV-CDT值为4.6‰~5.2‰,硫源单一,主要为岩浆来源,可能有少量地层S混入。矿床氢、氧和硫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燕山期大钨尖地区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成矿物质,而且使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并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富集,从而形成钨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6.
边家大院铅锌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拉沐伦河深大断裂北缘.矿区侵入岩有早期的辉石闪长岩、晚期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矿化与晚期花岗闪长岩密切相关.矿化有脉状和隐爆角砾岩型2种,脉状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岩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隐爆角砾岩筒发育于花岗闪长岩体上部.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43.2±1.5) Ma,指示矿化是晚侏罗世构造应力场由挤压环境转变为伸展环境条件下构造-岩浆-热液作用的产物.206 Pb/204 Pb、207 Pb/204 Pb和208 Pb/204 Pb范围分别集中在18.1605~18.1832、15.5502~15.5534和38.2013~38.2171,平均值分别为18.1705、15.5519、38.2102.铅同位素分布集中,成矿物质来自于深源岩浆,且来源比较单一.δD值分布在-101‰~-110‰,δ18O值介于3.45‰~3.75‰,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测试分析认为边家大院是一中温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青海滩间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冈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滩间山金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中西段。金矿体产于万洞沟群碳质千岩-片岩地层中,受同碰撞造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控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酸性-偏碱性岩脉中Au与As同步富集。矿床中成矿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表明,Au主要来自岩浆热液。稳定同位素组成表明,矿床中的硫、碳、铅以及流体中的水主要来自岩浆。矿床地质特征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结果显示,矿床形成于晚华力西期。  相似文献   

18.
北喜马拉雅扎西康铅锌锑银矿床成因的多元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扎西康矿床是北喜马拉雅金锑多金属成矿带中发现的唯一一个大型Pb-Zn-Sb-Ag共生矿床.矿体赋存于SN向的高角度张扭性断裂带中, 该矿床的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硫锑铅矿和辉锑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为4.5‰~12.0‰, 多数集中在8‰~11‰, 富集重硫且变化较小, 表明其硫源是一致的, 主要来源于围岩中的海相地层还原硫.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比值分别在18.474~19.637, 15.649~15.774和39.660~40.010范围内, 并成一条直线, 具有放射性异常铅的特征, 投图落在上地壳铅演化线附近.流体包裹体的δDV-SMOW为-127‰~-135‰, δ18OH2O为-13.7‰~12.4‰, 偏向于西藏地热水的分布范围; He-Ar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壳流体和饱和大气水的混合, 没有明显的地幔流体成分混入.其多元同位素组成与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金或金锑等其他矿床具有明显的差异, 表明其成矿作用具有特殊性, 在中新世随着印度与欧亚板块后碰撞挤压向伸展走滑阶段转换, 在北喜马拉雅构造带内形成一系列的SN向高角度断裂, 并促使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熔融层, 引起局部热流值剧增, 地温异常梯度增大, 驱动地下水对流循环, 萃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一套浊流或喷流灰黑色碳硅泥岩系地层中的成矿物质, 沿着SN向断裂带充填交代成矿, 属于沉积-构造-热泉水改造的多阶段充填交代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个旧卡房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云南个旧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多金属矿田,卡房铜矿是个旧矿田主要的产铜区。卡房铜矿主要的矿床类型有两类:玄武岩层中或玄武岩与大理岩层间的似层状矿体以及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夕卡岩化、阳起石化和金云母化。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卡房铜矿夕卡岩中的辉石主要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石榴子石端元组分以钙铝榴石-钙铁榴石为主。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研究显示,从主成矿期到后成矿期,流体温度有显著降低(从260~360℃到160~280℃),而流体盐度则基本保持不变(从1.74%~12.51%到1.74%~11.93%)。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而晚期成矿流体可能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层中的大气降水相混合。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卡房铜矿似层状矿体中硫化物的硫来源于三叠系玄武岩,而燕山期花岗岩和三叠纪玄武岩共同为卡房铜矿接触带矿体提供了成矿所需的大部分的硫。铅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卡房铜矿似层状矿体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三叠系玄武岩,而接触带矿体的铅可能主要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