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贾琳  周青  刘杨 《广东化工》2012,39(10):198+197-198,197
给水管网中细菌再生长是管道的表面性质和流体流速特点及细菌对贫养环境的适应造成的。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余氯量、可同化尊机喳(AOC)、管材及管道特征等。余氯量是控制细菌再生长的关键因素:AOC是管网水中细菌生长潜力的首要指标;当水中的磷为l~3μg/L甚至低于1μg/L时,磷就成为管网水中细菌再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林万生 《广州化工》2013,(16):160-161
采用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选择1.0 mL/min的流速20.00 mmol/L的KOH溶液当淋洗液,测定饮用水中溴酸根,结果表明:BrO3-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6μg/L,线性范围为8-40μg/L,环境标准水样平行的相对偏差为-4.0%-4.6%,相对标准偏差为7.07%,实际水样回收率范围为97.6%-102%,完全可以满足自来水中溴酸盐检测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谭海彬  曾锦明 《广东化工》2012,39(1):99-100
采用柱前衍生-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饮用水中2,4-滴和灭草松进行检测。10 mL水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挥干溶剂,在二氯甲烷溶液中与碘甲烷、四丁基硫酸氢胺-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衍生,最后利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2,4-滴和灭草松在3.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和0.997。方法检出限(MDL)分别为:1.6μg/L和1.3μg/L。对2个添加水平进行回收实验,回收率分别为96.0%-126.6%,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4.9%-13.5%之间。本方法具有回收率高的优点,适用于饮用水中2,4-滴和灭草松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方某市给水管网10个取样点的水质分析,研究了细菌再生长所需的碳、磷浓度的临界值,利用可同化有机碳(AOC)和生物可利用磷(MAP)两个生物稳定性指标对该给水管网微生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管网水中细菌再生长所需碳和磷的临界值分别为300μg Ac~--C/L和5μg PO_4~(-)P/L。10个取样点在春、夏、秋、冬四季的AOC_(1P)相较于AOC_1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59%、3.64%、2.42%和43.42%,MAP_(1C)相较于MAP_1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6.11%、54.92%、60.83%和7.67%。在春、夏、秋三季,AOC_(1P)AOC_1,MAP_(1C)≈MAP_1;在冬季,AOC_(1P)≈AOC_1,MAP_(1C)MAP_1,表明管网各取样点水中细菌的再生长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受到碳元素限制,而冬季管网各取样点水中细菌的再生长受到磷元素的限制。研究成果可为保障给水管网供水的生物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工业水中痕量氯离子的流动注射(FIA)-在线离子交换预富集-分光光度测定法及系统,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优实验条件。氯离子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在1.0~50μg/L范围内,测定的标准曲线线性回归系数0.999,相对标准偏差5.0%,检出下限为0.5μg/L。与离子色谱法相比,当水样中痕量氯离子质量浓度≥10μg/L时,相对误差10%;当水样中痕量氯离子质量浓度10μg/L时,相对误差20%,适用于水中痕量氯离子的实验室分析检测,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在线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用5%硫脲+5%抗坏血酸及10%硫脲分别对马厂洲污水厂进出口水样和新阳桥水样进行砷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当用5%硫脲+5%抗坏血酸分析时马厂洲污水厂进口砷浓度值为1.6μg/L、出口砷浓度为1.1μg/L、新阳桥砷浓度值为0.5μg/L,用10%硫脲分析时马厂洲污水厂进口砷浓度值为1.7μg/L、出口砷浓度为1.1μg/L、新阳桥砷浓度值为0.4μg/L。因此得出结论,当水样中砷浓度较低时5%硫脲+5%抗坏血酸及10%硫脲对砷的测定影响相当,可用10%的硫脲替代5%硫脲+5%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7.
氮磷的外源性输入,对水体中磷素的形态转化、藻类生长都会产生影响。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白水河水库水体为模板,引入外源性氮磷。对模板水样中各形态磷的浓度变化、藻类含量(Chl-A)、藻类生长速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表明,该水体由于高氮低磷的特点,藻类的生长主要受磷限制,氮素的添加对藻类生长无明显影响。水样中SRP浓度处于0.105 4~0.205 4 mg/L之间时,藻类种群及数量达到峰值,生长速率达到最大[μmax=0.562 0μmol/(L·min)]。氮素的添加,提高了ALP活性和磷素的利用率,加快磷素循环。磷酸盐浓度在PO43-P≤0.025 00 mg/L时,ALP活性显著提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藻类生长过程中氮素、磷素的补偿途径及转化规律,为抑制藻华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3 L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产烃葡萄藻的培养. 批式培养时,葡萄藻消耗氮、磷的速度较快,培养液中氮、磷营养盐的缺乏限制了藻细胞进一步生长和增殖. 采取分批补料方式,使培养液中KNO3和K2HPO4浓度分别维持在100和30 mg/L,可克服氮、磷限制问题. 与批式培养相比,生物量从1.3 g/L增加到1.9 g/L,烃含量从占细胞干重的22%提高到29%,从而使烃产量从0.286 g/L增加到0.551 g/L,提高了92.6%.  相似文献   

9.
以某水库微污染水源水为试验水样,比较了以超滤为核心的不同组合工艺的净水效果,考察了各组合工艺出水氯消毒对异养菌的灭活效果、持续消毒能力,研究了余氯的衰减、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以及对水质生物稳定的影响,从生物安全性和化学安全性两个方面对不同超滤组合工艺出水氯消毒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混凝沉淀-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具有最佳的净水效果:该工艺能100%的去除水中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持续消毒能力强,72 h后水中余氯量为0.5 mg/L,对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的去除率仍为100%,且HPC小于100 CFU/mL,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控制在10μg/L以下;出水AOC含量低于100μgac-C/L,符合氯化消毒生物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戊唑醇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富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戊唑醇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方法]建立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戊唑醇在水中和鱼体中的残留量,采用静态法研究戊唑醇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效应,并评价其生物富集性。[结果]戊唑醇在10.0~50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戊唑醇在水中的添加质量浓度为20.0~200.0μg/L,其添加平均回收率为96.5%~98.3%,变异系数为1.8%~2.2%;当戊唑醇在鱼体中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25~2.5μg/g,其添加平均回收率为100.3%~101.8%,变异系数为2.0%~4.0%,该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1.6×10-11 g,水中最低检测质量浓度(LOQ)为20μg/L,鱼体内最低检测限(LOQ)为20μg/kg。[结论]受试物戊唑醇在鱼体中富集系数BCF8d为24.3,属于中等富集性农药。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预氯化+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砂滤)对某水源水中AOC和BDOC的去除,结果表明:水源水中AOC和BDOC占总有机碳(以NPOC计)的比值都在9.5%左右,AOC和BDOC含量基本相同,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16.2μg/L和329μg/L。常规工艺对AOC几乎没有去除作用,多数情况下出厂水AOC浓度在氯的氧化作用下升高,平均增加71%;出厂水AOC平均质量浓度为206.4μg/L,属于生物不稳定饮用水。BDOC的平均去除率为63.8%,偏高于一般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IC法检测乙烯利水剂中乙烯利、磷酸、亚磷酸的方法。选用SH–AC–1阴离子分离柱,淋洗液选用3.6 mmol/L Na2CO3+4.5 mmol/L NaHCO3,等度淋洗,流速2.0 mL/min,进样量10μL,抑制电导检测,样品水溶解。在此条件下,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亚磷酸、磷酸和乙烯利检出限(S/N=3)分别为12.1?g/L、53.4μg/L和73.7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2.87%和1.26%,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7.0%~100.1%,重现性好。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以用于乙烯利水剂中乙烯利、磷酸和亚磷酸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3.
以沉积速度和镀层中磷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实验分别考察了硫酸镍质量浓度、硫酸镍与次磷酸钠的摩尔比、pH、温度及EDTA-2Na对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硫酸镍质量浓度为20~30g/L、n(硫酸镍)∶n(次磷酸钠)为0.25~0.40、络合剂总质量浓度为35g/L(其中EDTA-2Na为2.5~10.0 g/L),θ为86~90℃、pH为4.6~5.0时,沉积速度为11.87~14.00μm/h,镀层中w(磷)为10.2%~12.0%;镀层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出非晶态结构所具有的典型"馒头峰"。  相似文献   

14.
以沉积速度、镀层磷含量、镀液稳定性和镀层表观形貌为评价指标,通过实验考察铈盐对柠檬酸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ρ[Ce(SO4)2]在0~10mg/L时,沉积速度为11.40~12.50μm/h,沉积速度随Ce(SO4)2质量浓度增加先增大后又下降;镀层w(磷)为10.42%~11.80%,随ρ[Ce(SO4)2]增大镀层中的磷略有提高;镀液氯化钯稳定t在3.4~4.6h,先增大至极值后又减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层表面和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镀层中不含有铈,Ce(SO4)2的加入对镀层表观形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电池用磷酸铁中磷含量的分析方法。试样经盐酸在低温条件下溶解,选择P 177.499 nm作为仪器分析谱线,铁基体效应的影响经直接稀释和两点背景校正法后得以消除。结果表明,在磷质量浓度为0~50 μg/mL时,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2%。将该方法应用于电池用磷酸铁样品中磷含量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0%,测定结果与HG/T 4701—2014《电池用磷酸铁》测定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磷建筑石膏在组成和结构上与天然建筑石膏不同,对其加以改性后能更好地代替天然建筑石膏使用.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发现磷建筑石膏颗粒分布集中,平均粒径约为30μm,晶体多呈板柱状;浆体显酸性,初凝时间短,标准稠度需水量大,性能波动不定.在生产磷建筑石膏时,通过粉磨改性控制其比表面积在3500~4500cm2/g;通过添加Ca(OH)2调整浆体的pH值;加缓凝剂对凝结时间加以改性,但需要调整浆体的pH值.  相似文献   

17.
常新强  周明  沈权 《净水技术》2013,32(3):19-22
饮用水中砷超标会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该文利用MnO:对麦饭石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高效的吸附剂;同时研究了在不同pH值、接触时间、改性麦饭石的投加量及砷的初始浓度条件下,改性麦饭石对饮用水中As(V)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在以上不同条件下,改性麦饭石对水中As(V)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当pH值为6、接触时间为60min、改性麦饭石投加量为1000mg/L、水中As(V)的初始浓度为100μg/L时,改性麦饭石对饮用水中的As(V)的去除率为91%,此时水中砷的含量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μg/L)。  相似文献   

18.
使用安捷伦TC一18(2)反相色谱柱和固相萃取小柱SampliQC18,固相萃取一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测定水中呋喃丹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能满足生活饮用水中呋喃丹痕量的检测要求,饮用水和纯水中高低两种浓度呋喃丹的加标回收率都在8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6.8%~13.5%,呋喃丹的检出限为0.033μg/L,低于国标0.125μg/L的检出限。直接进样400μL的试验结果表明,饮用水和纯水中10μg/L呋喃丹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4.8%和92.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3%和16.2%,呋喃丹的检出限为0.47μg/L,高于国标0.125斗班的检出限,但非常适合突发水质污染时的应急检测。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塑料包装饮用水和饮用水塑料接触制品中双酚A(BPA)、双酚F(BPF)和双酚S(BPS)的特定迁移量。优化比较了色谱柱类型和滤膜材质分别对色谱峰形和回收率的影响。包装饮用水样品和饮用水塑料接触制品浸泡液样品,过亲水性聚四氟乙烯针头滤膜后直接进样,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在苯基柱上梯度洗脱,BPA、BPF和BPS在9.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串联质谱在ESI-和MRM模式下进行检测。BPA、BPF和BPS在25~100μg/L范围,相关系数r≥0.999 0,定量限范围为0.07~0.52μg/kg,15、30和60μg/kg的3水平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8.3%~108%,RSD为0.32%~2.62%。该方法色谱分离效果好,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定量限满足现行标准法规的限量要求,并已用于包装饮用水和饮用水塑料接触制品中BPA、BPF和BPF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