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总结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的适应证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13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技巧、并发症和预后.结果 术后发生1例胰漏,1例胆漏.10例获得随访,慢性胰腺炎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明显,肿瘤患者无复发征象.结论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对于慢性胰腺炎和其他局限性良性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在治疗胰头部良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的14例胰头部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术式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4.0-6.5h,平均5.2h;术中失血100-1000 mL,平均450 mL;术后3例(21.4%)发生并发症,其中胰瘘2例,胆汁漏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住院时间12-62d,平均17d,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术后获访13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中位数为13.5个月。随访期间均无复发,均无糖尿病、胃排空障碍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是治疗胰头部良性病变安全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胰腺微创外科手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胰腺外科医生开始关注并开展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LDPPHR)。本研究总结LDPPHR治疗胰头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的相关手术经验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21年8月—2022年8月10例行LDPPHR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0.20±18.87)岁。均顺利完成LDPPHR,胰肠吻合方式均为改良Blumgart吻合方式;平均手术时间441.5 (310~54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50 (100~300) mL。1例患者术中输注2 U去白悬浮红细胞和400 mL新鲜冷冻血浆,其余患者术中均未输血。A级胰瘘4例、B级胰瘘5例、C级胰瘘1例,均在充分腹腔冲洗以及引流后出院;腹腔出血1例,在手术止血后未再次出血,后顺利出院;胆汁漏1例,在充分引流以及加强营养后出院;胃排空延缓2例,予以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并予以肠内营养对症治疗,后拔除营养管出院。根据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Ⅰ级6例,Ⅱ级3例,Ⅲb级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头肿块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9例胰头肿块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胆囊结石2例.采用剖腹探查根据术中病理检查结果进一步决定治疗方式.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月.结果 1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1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单纯剖腹探查术,3例行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手术时间为(249±140) min(50 ~ 390 min),术中出血量为(320±260) mL(50 ~ 900 mL),术后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0d(2.0~6.0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2.6 d(8.0~30.0 d).12例患者术后IgG4水平升高,平均为2.64 g/L.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胰液漏2例,手术切口脂肪坏死液化合并感染2例,胆汁漏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0 ~3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2个月.8例未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出院后开始口服泼尼松,复查胰腺CT或MRI,均提示胰头肿块减小或消失.其余1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均健康生存.结论 对不典型胰头肿块型病变比如AIP的治疗,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行剖腹探查术,术中穿刺活组织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选择手术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严重胰头十二指肠外伤的手术时机、操作技巧、治疗效果。方法严重胰头十二指肠外伤病人7例,均行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肝破裂修补、右半结肠切除1例,联合左肾、脾切除1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2例病人术后出现胆漏,经保守治疗而愈。无腹腔严重感染、胰肠吻合口漏、出血等并发症,没有二次手术和手术死亡,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饮食康复出院。结论对无法修复的严重胰头十二指肠外伤病人,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可考虑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侵犯胰头十二指肠进行根治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胃癌根治术联合胰十二脂肠切除术治疗胃窦癌侵及胰头、十二指肠病人6例。胃窦癌侵及胰头、十二指肠为本手术的适应证,第1,2站淋巴结转移者临床疗效满意,手术安全性高;第3站淋巴结转移应视为本手术的禁忌证。结果本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术后半年随访,6例病人均存活。术后1年随访,生存5例,术后2年随访,生存4例。结论严格选择病例,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适用于胃癌侵犯胰头、十二指肠的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的鉴别诊断,并选择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8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行血液肿瘤标志物等检测,肝胆胰彩色多普勒超声、CT强化、MRI、MRCP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8例患者中有长期饮酒或酗酒史4例,既往急性胰腺炎病史5例,慢性胆囊炎病史3例,胆囊结石2例。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黄疸6例和左上腹疼痛5例。术前血清化验高血糖4例,胆红素持续性增高6例,CA19-9增高5例,CEA增高2例(同时CA19-9增高)。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头部肿块。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2例。8例患者术中均行细针穿刺多点细胞学检查提示慢性胰腺炎变化,术后病理均为慢性胰腺炎。术前CA19-9、CEA单独或共同升高患者于术后1周复查CA19-9、CEA均降至正常水平。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胰漏、胆汁漏等严重并发症,黄疸和腹痛均缓解。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后3个月出现间断性呕吐,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十二指肠重度狭窄,再次手术探查发现十二指肠挛缩,以降段明显,行胃空肠吻合,症状缓解。患者术后定期门诊复查率为100%,随访时间1~6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肿块复发、黄疸、腹痛等。结论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和胰头癌患者虽均以黄疸和腹痛为主要症状,但其特点不同,前者轻微、波动性、间歇性,后者持续并渐进性加重;了解既往病史对鉴别二者有一定意义;CA19-9、CEA作为鉴别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意义不大,对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术中行胰头部肿块细针多点穿刺活检,首选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胰头肿块与周围血管粘连重呈浸润性改变患者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PHR)在治疗胰头肿瘤上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施行该术式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胰瘘2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无胰腺假性囊肿及腹腔脓肿形成,总并发症发生率28.6%.术后7例患者均随访,无术后糖尿病、胆总管狭窄、慢性消化不良发生,胰岛素瘤患者血糖恢复至正常.结论 对于胰头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DPPH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改良Beger手术)对伴胰头炎性肿块的慢性胰腺炎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胰腺外科接受改良Beger手术治疗的51例伴胰头炎性肿块的慢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病人术后疼痛症状、生活质量及内分泌功能等进行随访。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其中胰漏3例,胆漏2例,十二指肠漏1例,腹腔出血1例,切口裂开1例。术后6个月,病人疼痛得到明显缓解,EORTC QLQ-C30疼痛评分由(64.3±5.8)降至(12.5±3.7)(P<0.01),生活质量获显著提高,GLQI生活质量评分由(70.1±5.8)增至(86.4±6.6)(P<0.01);病人内分泌功能未受影响,无新增糖尿病病例。结论:采用改良Beger手术治疗伴胰头炎性肿块的慢性胰腺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5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4例行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 4例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80~450 min,术中出血250~600 mL,术后并发A级胰瘘3例,无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10~22 d。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胰头部浆液性囊腺瘤2例,导管内分支型乳头状黏液瘤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结论 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治疗胰头部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安全,有效、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LDPPHR)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5例行LDPPHR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例,女18例;中位年龄为29岁,年龄范围为14~66岁。25例病人均施行LDPPHR。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恢复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3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25例病人均完成LDPPHR,其中23例行全胰头切除术,2例行胰头次全切除术。25例病人手术时间为310 min(207~540 min),术中出血量为200 mL(50~800 mL)。25例病人中,1例输注红细胞4 U、血浆400 mL,1例输注血浆500 mL,1例输注血浆600 mL,22例未输注红细胞和血浆。25例病人中,3例发生B级胰瘘,充分引流后出院;4例发生胆瘘,2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总管支架植入术后症状消失,1例充分引流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肝周积液行穿刺引流+胆总管支架植入术后症状消失,18例无并发症发生。25例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17 d(9~27 d)。(2)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25例病人肿瘤体积为6.0 cm×5.0 cm×2.0 cm(1.0 cm×2.0 cm×1.5 cm~10.0 cm×9.0 cm×8.0 cm);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2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3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2例,胰头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真性囊肿、胰腺肿瘤结节中央胆固醇结晶及钙化、胰头海绵状血管瘤各1例。(3)随访情况:2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随访期间,25例病人中1例发生术后糖尿病,规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1例发生脂肪泻,口服补充胰酶制剂,症状改善;1例术前以间断头晕伴双下肢无力,低血糖为主要表现,术后未行特殊治疗血糖恢复正常;其余病人无代谢性并发症发生。25例病人无肿瘤癌变、复发和死亡,无胃排空障碍、胆管结石或狭窄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LDPPHR治疗胰头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安全、可行,具有保留消化道完整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头切除术治疗胰头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为4例胰头部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头切除术的围手术期资料。结果:4例患者中女3例,男1例,中位年龄22岁。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头切除术,无中转开腹。中位手术时间215 min,中位出血量200 mL。4例患者均达到R0切除。术后1例出现胆漏,予以保守治疗好转;1例发生生化漏,未发生B/C级胰瘘、腹腔出血、胃排空障碍、十二指肠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4 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头切除术治疗胰头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安全、可行的,但其长期疗效及患者远期生活质量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PHR)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09例慢性胰腺炎行改良DPPHR患者的临床资料。109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中,胰头部肿块型66例,胰头部钙化型29例,胰头部萎缩伴主胰管内结石型14例;56例患者血糖正常,34例患者糖耐量受损,19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确定慢性胰腺炎并排除恶变后完整切除胰头,术中保留胰头部至少一支动脉弓保证十二指肠血供,保留下段胆管周围薄层组织保证胆管血供,离断空肠于结肠后与远端胰腺行胰肠吻合及肠肠Roux—en—Y吻合。术后采用门诊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腹痛频率、服用止痛药情况以及内分泌功能。腹部疼痛强度评分采用EORTCQLQ—c30疼痛量表评估,生命质量评分采用GLQI评分量表评估,内分泌功能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月。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结果109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为(3.54-0.7)h,术中出血量为(3604-125)mL,输血量为(2604-220)mL。术后5例患者发生胰液漏,5例发生胆汁漏,2例发生十二指肠瘘,1例发生腹腔出血,均通过保守治疗痊愈。4例患者发生腹腔脓肿,其中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经B超引导穿刺置管引流后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3.8d(10.0—32.0d)。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8.0个月(3.0—24.0个月),随访9个月以上者102例。术后9个月,患者腹痛比例由术前的78.90%(86/109)下降至18.63%(19/102),患者服用止痛药比例由术前的76.47%(78/102)下降至12.75%(13/10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57,74.31,P〈0.05)。患者疼痛强度评分由术前的(58±36)分下降至(15±4)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9,P〈0.05)。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由术前的(694-8)分增加至(874-15)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5,P〈0.05)。术前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无新发糖尿病患者。2例患者分别因远端胰管结石复发腹痛和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行再手术治疗。结论改良DPPHR治疗慢性胰腺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Laparoscopic duodenum-preserving pancreatic head resection: A report of 4 cases HONG De-fei, ZHANG Yu-hua, LU-yi et al.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Surgery, Zhejia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Hangzhou 310014,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HONG De-fei,E-mail:hongdefi@163.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laparoscopic duodenum-preserving subtotal pancreatic head resection??LDPPHR??.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 cases of LDPPHR performed in Zhejia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between April 2016 and May 2016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Four cases underwent LDPPHR successfully. The mean operation time was 280-450 minutes??estimated blood loss was 250-600 mL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10-22 days. Three cases had pancreatic fistula of grade A. Pathologic results showed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in one case, serous cystadenoma in two cases and solid pseudopaillary neoplasm in one case. Conclusion The LDPPHR is safe and feasible to treat benign and low-grade malignance at high volume minimal invasive and pancreatic centers with minimal invasive advantag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09年1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型31例,结石位于胰头部;Ⅱ型7例,结石位于胰体尾部;Ⅲ型16例,结石分布于全胰.根据胰管结石的分型,10例患者(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2例)采用胰管切开取石+胰胃吻合或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A组),24例患者(Ⅰ型16例、Ⅲ型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B组),15例患者(Ⅰ型9例、Ⅲ型6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C组),5例Ⅱ型患者行胰体尾+脾切除术(D组).应用t检验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2.2±1.2)h,平均失血量(127±24)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4±4.3)d,平均住院费用(3.24±1.15)万元;9例获随访的患者中5例结石复发.B组平均手术时间(7.6±1.1)h,平均失血量(409±37)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8.9±2.5)d,平均住院费用(7.93±1.35)万元;21例获随访的患者中未见复发.C组平均手术时间(4.1±0.7)h,平均失血量(156±63)ml,平均住院时间(10.3±2.1)d,平均住院费用(4.12±1.22)万元;15例获随访的患者中无结石复发.D组平均手术时间(3.3±1.4)h,平均失血量(185±36)ml,平均住院时间(9.3±2.0)d,平均住院费用(3.22±1.05)万元,术后无并发症发生;3例获随访患者中无结石复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治疗Ⅰ、Ⅲ型胰管结石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43,14.099,11.550,9.103,P<0.05).结论 胰管结石分型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是Ⅰ、Ⅲ型胰管结石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改良保留十二指肠之胰头全切除术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改良保留十二指肠之胰头全切除术(DPTPHR)治疗胰头部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间10例行改良DPTPHR病人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中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52岁,手术时间平均34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485mL。术后诊断包括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实性假乳头状瘤、胰岛素瘤、动静脉畸形各1例,浆液性囊腺瘤、神经内分泌瘤、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各2例。全组中,术后发生感染、并发大出血1例,胰瘘4例,反复呕吐1例;未发生胆瘘或十二指肠缺血。随访8~56个月,无死亡病例,无肿瘤复发。结论:改良的DPTPHR是治疗胰头部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的较安全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胰腺癌根治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自2010年4月至2013年8月收治并实施达芬奇机器人胰腺癌根治术的26例胰腺导管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病人中3例因肿瘤侵犯血管及周围脏器或术中分离困难,中转开腹手术。10例胰头癌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69.3±148.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94.0±304.5)mL;15例胰体尾癌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82.0±66.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43.3±376.8)mL;1例胰腺中段切除术手术时间为240 min,术中出血150 mL。全组26例清扫淋巴结(4.0±2.1)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1.3)d,术后住院(24.1±12.0)d。1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胰漏5例,胆漏2例,吻合口出血1例,胰漏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吻合口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除1例因术后出血、急性肾衰死亡,1例行栓塞治疗外,其余病人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25例随访时间为(10.8±5.6)(1~40)个月,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死亡10例,肿瘤局部复发1例。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胰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扩大了机器人手术在胰腺肿瘤治疗上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胰头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其在手术前、后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胰头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同时监测CD4+/CD8+比值,并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结果胰头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D4+CD25+和CD4+CD25highTreg所占比例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术后则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以术后第3天下降最明显(P<0.01,P<0.05);胰头癌患者术后CA19-9水平低于术前,以术后第14天下降明显(P<0.05)。CD4+CD25highTreg与CA19-9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胰头癌患者术前CD4+/CD8+比值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手术后进一步降低,于手术后第7天达最低(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能有助于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恢复,胰头癌患者围手术期可作为免疫干预的重要窗口期,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作为免疫干预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