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道贤  宋文涛 《电子技术》1990,17(12):15-17
在与外部设备信息交换方面,8031单片机本身只能提供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信接口和一个8位数据的并行双向通信接口。本文介绍利用8031单片机构成一个通信系统,它具有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并能与外部设备进行16位数据的双向并行通信。  相似文献   

2.
采用PSD913F2扩展8031程序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8031系列单片机是应用非常广泛的MCU,但是随着控制领域的不断智能化、复杂化,程序长度可能远远大于8031的64KB限制。可以采用PSD913F2作为8031的外部存储器,其程序空间最大可达256KB,用KeilC51的BlankSwitch技术可使8位MCU运行256KB的应用程序。PSD913F2内置256KB闪存,分为8个页面,每页空间16KB,内置可选的32KB启动存储器、2KB的SRAM、27个I/O端口、电源管理单元、40个可编程逻辑宏单元CPLD,通过串口在线配置FPGA所有代码,适用于8031、MC68HC11、Dallas、Z80等20余种单片机。8031与PSD913F硬件设计在多…  相似文献   

3.
一般MCS-51单片机与10位或12位数模转换器接口时,完成一次DAC数据输出要分两次操作完成,并至少占用两个I/O口,本文以10位D/A转换器AD7520及12位D/A转换器DAC1210为例,介绍一种MCS-51单片机与之接口的新方法,可以使8位单片机一次完成向DAC输出8位以上的数据,且只占用一个I/O口。 (一)AD 7520与MCS-51接口的一般方法 AD 7520为不带数据锁存器的10位数模转换电路,在与MCS-51总线接口时需外加锁存器。8031的数据总线为8位,在一般情况下,一次操作只能传送8位数据,因此,10位数据的输出要由两次操作完成。  相似文献   

4.
扼要介绍MCS-51系列中8031单片微机所具有的功能和特点。然后通过8031通用硬件的设计和两个应用实例,说明在广播电视领域中推广单片机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简化接口硬件电路、节省单片机I/O口线资原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一种采用中断、查询相结合的8031单片机与4位半A/D转换器ICL7135的接口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绝大多数简易仿真器只能用来开发8031系列的单片机(即使用外部总线的单片机),这些仿真器将PO、P2口用作总线,使用外接程序存储器。因此它们不能将PO、P2口当I/O口使用。 过去,由于带内部程序存储器的单片机价格昂贵,所以8031系列的单片机被大量使用。现在,89系列单片机的价格已经与8031系列单片机相差无几,因而,带内部程序存储器的单片机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用这类单片机,在大多数情况下几乎不需要外部扩展,就能满足需求,真正做到“将一个计算机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7.
MCS-96单片机是继MCS-48、MCS-51单片机系列后,于1983年由美国INTEL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的16位单片机系列,其内部有高速输入输出口、定时计数器、全双工串行口、8路A/D转换、一个D/A转换及8个中断输入等,因此它的应用很广泛。但目前MCS-96系列单片机的开发装置种类较少且售价昂贵,所以本文再向广大读者介绍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用TP-801单板机开发MCS-96系列单片机的  相似文献   

8.
8031单片机的P_2口一般用于输出高位地址线,因此,那些不用作地址线而闲置的某些端口位也不能再作为静态I/O口用。本文介绍一种将其用作静态输出口的方法,并给出对此功能进行仿真调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单片机外围接口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外围接口电路的原理 1.为什么要扩展外围接口电路? 单片机芯片已经具有了计算机的全部功能,也就是说,如果在最小系统下,一片单片机芯片接入少许外围电路(晶体振荡器、复位电路)就可以正常工作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最小系统往往不能满足需要,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接口数不够。单片机的输出、输入接口数量不多,例如8031只有一个独立的8位口(P1口),89C2051也只有15条线可以作为接口,在许多情况下是不能满足需要的,这时就需要扩展接口电路;(2)部件量不够。单片机内部虽然已经具有计算机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微机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控制,微机控制系统成为众多设备的控制中心.它直接决定了受控设备的智能程度、体积、成本和可靠性.单片微机的出现,使控制系统构成更加方便,功能也相应增强.我们选用MCS-51系列8位高档单片机研制成一种新型的微机控制系统,即JL-8031通用控制器.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80年代初推出的新产品。在国外该机已在实时控制、食品仪表终端设备及多机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MCS-51 MCU是单片机基础理论教学和八位单片机应用的主流产品.但其内部资源较少的特点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论文介绍外部模块的总线复用、T/C2应用、串行接口扩展和编码外中断等方法,使MCS-51单片机内部资源得到扩展,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基于RISC技术实现单字节乘法的微控制器设计主要包括:RISC指令集的选取、取指单元、译码单元、执行单元的设计.该微控制器包含8个模块:8位指令存储器、12位程序计数器、12位地址选择器、可进行16位加法的算术运算器、16位累加器、16选8的数据选择器、8位数据控制器以及状态机.为了进行测试,又增加了3个外围模块:RAM,ROM和addr_decode.设计使用可综合的Verilog 语言描述,Modelsim 5.7 PE软件仿真.  相似文献   

13.
史江一  朱志炜  方建平  郝跃   《电子器件》2007,30(1):148-151
设计能力和工艺集成能力之间差距的不断扩大阻碍了片上系统的有效开发,为此必须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降低产品开发周期和成本.利用IP参数化技术,把设计重用方法应用于8位微控制器设计,提出了基于IP核重用的8位微控制器设计方法,重用开发人力消耗节约70%,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并通过实际微控制器系列设计实例阐述了该设计方法的实施和IP核复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工业生产及过程控制中准确测量温度.设计了一种基于低功耗MSP430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整个系统通过单片机MSP430F1121A控制DS18820读取温度,采用数码管显示,温度传感器DS18820与单片机之间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MSP430系列单片机具有超低功耗,且外围的整合性高,DS18820只需一个端口即可实现数据通信,连接方便。通过多次实验证明,该系统的测试结果与实际环境温度一致,除了具有接口电路简单、测量精度高、误差小、可靠性高等特点外,其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使其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一种高效率8位嵌入式微控制器的VLSI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侠  沈泊  吉隆伟  章倩苓 《微电子学》2001,31(6):446-448
在分析标准8位MCU流水线结构的基础上,从提高效率及降低功耗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高性能MCU的实现结构。通过流水线结构的优化,使指令执行效率提高到原来的2.5倍,在保持运算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功耗可降为标准结构的1/16左右。  相似文献   

16.
基于MAX197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数(A/D)转换芯片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和信号检测中,其精度一般在8~24位之间。主要以MAXIM公司的MAX197模数转换芯片和A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设计的12位精度数据采集系统为例,详细说明了单片机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单片机数字滤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单片机C8051F020的通用串口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即由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一对多口收发信号转换器.通过采用C51对单片机进行编程,控制与RS-232(标准RS-232电平)、RS232(TTL电平)、RS-422接口的数据通信;采用C Builder作为开发平台,通过RS-232接口实现上位机对适配器各个通信端口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张迁  常菁  卢超 《电子技术》2009,36(8):62-63,61
以74LS148为例,结合Proteus仿真软件实例提出了利用优先编码器的优先级扩展输出端(GS)与51系列单片机外中断端口(INT0或INT1)相连,用8个开关(SW1-SW8)来仿真控制编码器8个输入端口(I0—I7)的高低电平的输入,从而实现对外中断扩展的方法,并给出了参考程序。结合程序观察仿真现象,可以清楚的看到编码器已从硬件电路上实现了对中断源优先级的高低排序,以及实现了外中断的嵌套。  相似文献   

19.
一种8b RISC微处理器的综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以其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微处理器IP核的设计也随之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综合是进行微处理器IP核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介绍一种8b RISC微处理器的综合过程,着重论速ROM,RAM模块的综合方法及与其他模块的接口问题。所使用的软件为Synopsys Design Analyzer以及AVanti!的Rapidcompiler,综合库是中芯国际0.35μm的综合库。综合出的网表已通过门级验证。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功能比较复杂的数据采集系统中,通常以PC为上位机,单片机为下位机,由单片机完成数据的采集及对装置的控制,由上位机完成各种复杂的数据处理及对单片机的控制。本文利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开发设计人机交互界面,STC89C51单片机通过I/O口读取DS18B20的温度数据,上位机通过下位机的全双工串口进行实时通信,完成温度的显示、报警、制表及打印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界面形象逼真,数据准确、实时性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