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福州市沿海养殖双壳类动物重金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福州市沿海养殖区的双壳类体内铅、镉、铜、锌含量加以比较研究。河口附近养殖的缢蛏体内铅和镉含量,比养殖于近海或内湾的高。内湾养殖的菲律宾蛤仔体内铜含量,比养殖于近海区的高。铅对贻贝、缢蛏、菲律宾蛤仔、长牡蛎的污染达到轻度或中度,这表明铅是福州市沿海养殖双壳类动物的重要污染因子。根据指数分析,五种双壳类受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顺序为:菲律宾蛤仔>缢蛏>褶牡蛎>长牡蛎>贻贝,但四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铅和铜的含量高低与养殖方式有关,趋向于吊养种类体内铅和铜含量较低,而埕养种类的铅含量和条石养殖种类的铜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荧蒽,菲,芘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菲律宾蛤仔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生态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三-四环多环芳烃(荧蒽、菲和芘)的混合物进行染毒实验,研究菲律宾蛤仔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污染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此三种混合污染物对SOD活性的影响为一动态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诱导反应和抑制反应阶段。  相似文献   

3.
以菲律宾蛤仔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生态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三-四环多环芳烃(荧蒽、菲和芘)的混合物进行染毒实验,研究菲律宾蛤仔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污染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此三种混合污染物对SOD活性的影响为一动态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诱导反应和抑制反应阶段.  相似文献   

4.
2003年4 ̄10月间,对山东省胶州湾内6个采样点,分4次采集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进行了Pb、As、Cu、Cd、Hg及大肠菌群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方面基本符合标准,但大肠菌群普遍超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应对超标的菲律宾蛤仔采取先净化后上市的措施,以提高菲律宾蛤仔的食用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蛤仔粘附污泥作为天然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天然絮凝活性,为研究其絮凝活性产生机制,本文针对粘附污泥中的生物因素(细菌、真菌、无菌蛤仔)和非生物因素(泥沙)等生态组成,建立5组蛤仔暂养系统,分别投加细菌双抗生素、真菌双抗生素、细菌双抗生素和真菌双抗生素联用、不加栖息地泥沙、以及正常暂养对照(加栖息地泥沙),比较各生态因素对菲律宾蛤仔所产粘附污泥的絮凝沉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是菲律宾蛤仔粘附污泥具备絮凝性能的关键生物因素,栖息地泥沙是促进粘附污泥絮凝的重要非生物因素;耐药絮凝活性细菌使得细菌双抗生素组的粘附污泥仍具备一定的絮凝活性;多糖是菲律宾蛤仔粘附污泥产生絮凝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蛤仔氮、磷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壳长及投喂不同藻类对菲律宾蛤的氮磷排泄率的影响,实验的温度范围为8~17℃,贝类的壳长为29.1~52.7mm,所有的测定均在停喂24小时后进行.实验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的排氨率和排磷率与壳长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壳长与氮磷排泄率的关系都符合如下模式:Y=aLb,并且随时间的推移其氮磷排泄率有下降的趋势.摄食不同单胞藻对菲律宾蛤仔氮磷排泄率影响不大.黑暗条件下菲律宾蛤仔的排氨率明显高于光照条件下,而排磷率的变动很大且不规律  相似文献   

7.
四种滤食性贝类滤食器官鳃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4种滤食性养殖贝类的滤食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1、4种贝类的鳃纤毛是极其发达的,鳃丝内侧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2、海湾扇贝、栉孔扇贝鳃丝的侧纤毛不如太平洋牡蛎和菲律宾蛤仔的发达,太平洋牡蛎鳃丝内侧纤毛很发达;3、4种贝类鳃线之间的距离都大于20μ,鳃丝间距排序为菲律宾蛤仔〈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从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8.
2013年10月对天津汉沽鲤鱼门潮间带的经济贝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区域经济贝类有9科10种,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微黄镰玉螺和纵肋织纹螺,其中菲律宾蛤仔为优势种,占经济贝类资源总量的91.6%,平均栖息密度为263.7粒/m2,平均生物量为916.4 g/m2.蛤仔群体结构方面,壳长小于20 mm的蛤仔数量占总数的7.7%,壳长在20~30 mm之间的蛤仔占53.1%,总商品率为39.2%.同2008年9月的调查结果相比,2013年的贝类种类及生物量增加,多样性指数降低,蛤仔大量出现,这与近年来邻近海域的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维生素D3 不同浓度0 IU/L、5000 IU/ L、10000 IU/ L、15000 IU/ L、20000 IU/ L浸浴菲律宾蛤仔96h,观测维生素D3对菲律宾蛤仔内脏团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维生素D3浸浴菲律宾蛤仔内脏团中的CAT、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比较同一时间段10000 IU/L组CAT、SOD活性均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而在试验过程中GSH-Px活性随时间延长有一直升高的趋势,但比较同一时间段15000 IU/L组活性均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 本研究表明利用维生素D3微粒悬浮于水层中被蛤仔滤食,可一定程度提高菲律宾蛤仔抗氧化活性,其剂量以10000 IU/L 到15000 IU/L范围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菲律宾蛤仔唇瓣的表面结构。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唇瓣分为光滑面和褶皱面。光滑面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表面有大量的微绒毛,纤毛较少,呈簇状分布;褶皱面具沟和嵴,嵴上被覆浓密的纤毛。光滑面和褶皱面的纤毛在末端膨大呈勺状,两面都有大量黏液细胞分布。纤毛和黏液在食物选择和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首次对黄瓜属植物小马包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K(2n)=24=22m+2sm,核型为“1A”型。  相似文献   

12.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详细地讨论了量子力学中态迭加原理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从理论到实践论述了外科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综合症,阐述了休克的分类,提出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由于感染性休克临床变化多端,治疗颇感棘手,所以掌握休克的预兆对尽早明确诊断,做好临床监护、进行积极有效地治疗,特别是控制感染,抗休克,改善微循环,预防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凡有手术指征者,应毫不迟疑地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由淀粉和丙烯腈接枝共聚制备淀粉接枝丙烯腈高吸水树脂H—SPAN的一种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优配弦的作用量,讨论了其构成。求得了m~2=0和m~2=8水平的态谱同时论证了16维空间的紧化。  相似文献   

17.
该文对山西省的狩猎鸟类、农林益鸟和珍贵鸟类的目、科和代表种类的分布、数量、居留情况以及乱捕滥猎和主要河流污染对鸟类的影响作了叙述并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提出革新课程《物理教育与技艺》,讨论其依据。运用结构方法总结教改实践经验,在分析处理课程要素关系的基础上,构架该课程的结构。介绍实施课程的《结合型并进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1975年,C.W.H.Lam推广了循环差集的概念,给出了加集的定义、性质和构造。本文对加集作了进一步地研究,得到了加集的若干新的构造和性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首先利用先本体预聚后溶液扩散链聚合的两步法合成了基于MDl,乙二胺和聚已二酸丁二醇酯(分子量1975和1228)的两系列嵌段聚酯型聚脲氨酯(PUU)弹性体,接着用元素分析,力学试验,GPC,IR,WAXD和SEM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全面表征.结果表明:PUU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由WAXD和SEM研究发现:PUU中的软、硬段都是部分结晶的,晶体的尺寸依赖于硬段含量和软段分子量的变化.认为:PUU中存在着软、硬段两相微区,硬段微区被分散在由软段形成的基体中充当物理交联作用使材料表现出橡胶弹性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