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泥鳅的成鱼健康养殖,包括苗种的选择、饲料的投喂、水质的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国内外对成鳅的养殖有多种方式。国内泥鳅健康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泥鳅套养、泥鳅流水养殖、泥鳅家庭养殖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地泥鳅价格的不断上扬,泥鳅人工养殖日渐增多。养殖过程中,投放泥鳅苗是一个最关键环节,影响到泥鳅养殖的成败、效益的高低。泥鳅苗一般在春分至谷雨期间投放,刚买的泥鳅苗身体纤弱,入池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甚至全池覆没。因此,在泥鳅苗入池时,一定要注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丰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泥鳅庭院养殖等节水渔业,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专业协会,实行全过程、一条龙服务,使泥鳅庭院养殖技术迅速得到推广和普及,养殖面积发展到40万平方米,养殖效益突破1000万元,成为丰县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并被列入农业部泥鳅苗种繁育基地。现将该县泥鳅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捕捞强度加大等原因,导致泥鳅的天然资源减少,因此,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所以养殖水质容易恶化,泥鳅养殖在病害防治方面应注意科学合理投喂与施肥,且放养密度要恰当,并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病害预防工作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网箱养殖泥鳅具有设备简单,单产高,管理方便,易捕捞,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实用养殖技术。现将网箱养殖泥鳅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田间沟渠养殖泥鳅,具有养殖周期短.投资成本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它能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的土地资源,变废为宝.致富渔农。近年来我们进行了田间沟渠养殖泥鳅试验,现将主要养殖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业内人士称,大鳞副泥鳅被誉为未来35年最具有养殖价值的水产养殖产品。原因在于大鳞副泥鳅目前的生产量还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在我国,大鳞副泥鳅养殖还未形成规模,大鳞副泥鳅目前来说还未发生较大的病害。目前大鳞副泥鳅养殖有很多方式,如池塘养殖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水泥池养大鳞副泥鳅等。而其中,池塘养殖的大鳞副泥鳅产量相对高于稻田养大鳞副泥鳅等其他养殖方式。池塘平  相似文献   

8.
<正>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往往小泥鳅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因为养殖密度过高,而需要分池养殖,以减小养殖密度,缩短养殖周期。但在泥鳅苗种分开暂养时往往引起大批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给泥鳅养殖企业或个体带来极大的损  相似文献   

9.
小水体做出大文章,泥鳅虽小翻“大浪”。泥鳅的生命力很强,对环境适应性广,只要是没被污染的水源,泥鳅就能生存。因此。可开展池塘集约化养殖泥鳅。  相似文献   

10.
<正>泥鳅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低脂肪水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泥鳅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很少有疾病,成活率也较高,一年四季全年供销。现如今的泥鳅养殖已经从单纯的苗种单养方式发展到了成鳅与莲藕、菱角等水生植物共养的高效养殖方式,并且养殖的效益也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之中。一、我国泥鳅养殖的基本现状20世纪80年代之前,泥鳅仍旧属于野鱼,还没有开展大面积的集中养殖。伴随着人们对泥鳅需求量的激增,野生的泥鳅资源不断减少,大部分的地区开始进行人工泥鳅养殖。泥鳅养殖的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投入的资金也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1.
<正>泥鳅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居高不下的利运回报催生了泥鳅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泥鳅的人工养殖产业中,养殖成功者很多,但失败者也不少,个中缘由多种多样,但苗种成活率太低是个不争的事实。本人从事泥鳅养殖多年,一直都在探索学习泥鳅的繁育养殖技术,除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外还走访了大量的养殖户和水产科研机构,个人觉得泥鳅苗种成  相似文献   

12.
池塘养殖泥鳅高产高效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誉称,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产品供不应求,泥鳅的身价倍增。由于泥鳅养殖效益看好,全国很多地区出现了泥鳅养殖热,为探索池塘养殖泥鳅高产高效新  相似文献   

13.
<正>一、湖北省泥鳅产业化现状(一)湖北省泥鳅繁养殖技术发展现状湖北省在2000年就有人开始从事泥鳅的零星养殖,由于当时泥鳅人工繁殖苗种技术不过关,没有人繁泥鳅苗种供应市场,养殖户主要是捕捞天然的泥鳅苗种养殖。同时,对泥鳅的食性研究不彻底,甚至还有误区,认为泥鳅是杂食性偏植物食性(而我们研究的结果是泥鳅属杂食性偏动物食性),  相似文献   

14.
正泥鳅养殖在闽西北山区将乐县近年来迅速发展,自2011年以来相继在黄潭祖教、南口蛟湖、古镛桃村等地发展连片池塘养殖泥鳅,养殖的品种有泥鳅、大鳞副泥鳅、台湾大泥鳅等,蛟湖百亩养鳅点开展泥鳅人工繁殖育苗供自养有余外  相似文献   

15.
泥鳅因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繁殖力强、饵料易得,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养殖前景广阔。但是,泥鳅网箱养殖的成活率一致困扰很多泥鳅养殖户,加上泥鳅是弱势群体,天敌较多,提高成活率是现今泥鳅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养殖将提高网箱养泥鳅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一、苗种选择要成功养殖泥鳅,优质苗种是前提。在挑选泥鳅苗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①泥鳅苗种大小规格相当,体色新鲜,以4-6cm为宜。②无病虫害。泥鳅常见的4  相似文献   

16.
<正>近两年来,江苏宿迁地区广大渔(农)民养殖泥鳅的积极性非常高,全市推广面积达260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两个品种。本人根据2010-2011年在宿迁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实施的泥鳅苗种繁育及养殖过程中摸索和积累的经验,将泥鳅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泥鳅出口锐减,价格一路走低,好多泥鳅养殖户纷纷转产,作为泥鳅养殖基地——徐州市铜山区潜龙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具有一定泥鳅养殖技术与经验的汤兴德理事长,大胆创新缩小主养扩增泥鳅混养面积却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有鱼种塘、藕田混养泥鳅两种模式,现将鱼种塘混养泥鳅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泥鳅无土养殖的优点是由于鳅鱼在细砂中栖息,出售时起捕效率高,味道比泥中养出来的泥鳅好,养殖密度也比泥中养殖的泥鳅提高四倍。在混泥土制成的水池中,春季孵化的泥鳅,年底时大的个体可以长到15~16cm。笔者于2019~2020年在汤泉养殖基地开展泥鳅无土养殖试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水生作物田养殖泥鳅,属生态养鳅。主要有茨菇田、荸荠田、茭白田、藕田养殖等模式。这些田中腐殖土含量一般都比较高,有利于泥鳅的天然饵料如水蚤、丝蚯蚓等小型水生动物的繁殖。由于泥鳅喜钻泥,又能促进田内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水生作物的生长;加之农作物也是很好的遮荫物,水田深度适合泥鳅生长。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0.2kg鳅种,养殖半年后可收取0.5kg成鳅,农作物与鳅兼作两相宜。  相似文献   

20.
<正>泥鳅是地方养殖小品种,先前无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市场火爆,养殖的面积就多了起来。养殖泥鳅如何赚钱?笔者认为泥鳅分级养殖效益好,广大养殖户不妨一试。下面把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鳅池建设。泥鳅养殖池的水深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