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通过炎症反应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在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6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 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血糖假手术组、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和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每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然后应用栓线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然后2,3,5-氯化二苯四氮唑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侧皮质NF-κB和TNF-α表达水平。结果正常血糖假手术组、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和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0.00±0.00)分、(2.50±1.08)分和(3.20±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015,P<0.001),且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显著性加重( P<0.05)。正常血糖假手术组、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和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梗死面积分别为(0.00±0.00)%、(33.09±5.17)%和(55.45±9.2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6.614,P<0.001),其中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梗死面积较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显著性增大(P<0.05)。再灌注后24 h,各组缺血侧皮质NF-κB(F=29.993,P<0.001)和TNF-α(F=28.722,P<0.001)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NF-κB和TNF-α表达水平较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显著性增高(P均<0.05)。结论糖尿病会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TNF-α和NF-κB表达上调可能是糖尿病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4和核转录因子(NF)-κB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对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吡格列酮(15 mg/kg)治疗组。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试验测定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ELASA)技术测定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脑组织TLR4和NF-κB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脑组织TLR4和NF-κB mRNA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干预组相比,吡格列酮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脑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并降低血中炎症反应相关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法舒地尔组,每组30只,每组再按照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6、1 2、24 h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RT-PCR检测缺血侧脑组织中新型趋化因子mRNA、NF-κB p65 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法舒地尔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12、24 h NF-κB p65 mRNA、新型趋化因子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法舒地尔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12、24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12、24 h NF-κB p65 mRNA、新型趋化因子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法舒地尔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组织核因子(NF)-κB p65、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治疗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模型,于再灌注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法,检测海马组织NF-κB p65、VCAM-1。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海马组织NF-κB p65、VCAM-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眼针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NF-κB p65、VCAM-1蛋白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金钗石斛多糖低剂量组(DL,50 mg/kg)、中剂量组(DM,100 mg/kg)、高剂量组(DH,200 mg/kg)以及尼莫地平组(10 mg/kg),每组15只,再按随机数字表法每组随机取5只供相应指标检测。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建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金钗石斛多糖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Bederson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的改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T-q PCR)检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BCL-2相关蛋白A1α(A1)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磷酸化抑制蛋白(IκBα)和胞核p65蛋白的表达水平。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6组间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脑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A1和GFAP mRNA转录水平以及磷酸化IκBα蛋白和胞核p65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2.24、8.699、33.89、19.26、27.53、109.5、15.28、66.86、41.63,均P0.01)。(2)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分别为(2.8±0.3)分、(86.1±3.8)%、(31.0±4.5)%,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1);脑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A1和GFAP mRNA转录水平以及磷酸化IκBα蛋白和胞核p65蛋白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DH组前三项分别为(1.5±0.5)分、(72.9±5.4)%、(17.5±4.1)%,与模型组比较(包括脑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A1和GFAP mRNA转录水平以及磷酸化IκBα蛋白和胞核p65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除脑含水量、IκBα、胞核p65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DM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仅IL-1β水平和磷酸化IκBα蛋白水平显著减少,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5)DL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高剂量金钗石斛多糖能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作用机制与抑制早期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中、低剂量金钗石斛多糖减轻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炎性脑损伤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阻断剂辛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DMSO组和辛醇组,每组18只,于建立脑缺血模型前30min,辛醇组腹腔注射辛醇溶液,对照组及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DMSO组腹腔注射等量5%DMSO溶液。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进行行为学评估,检测各组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P65、磷酸化P65、IκB-α、磷酸化IκB-α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无脑梗死灶。与假手术组比较,辛醇组、对照组及DMSO组脑组织含水量、mNSS及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加(P0.05),且对照组和DMSO组磷酸化P65和磷酸化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65和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辛醇组mNSS、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磷酸化P65和磷酸化IκB-α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DMSO组;辛醇组P65和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DMSO组(72.13±2.01 vs 50.39±1.83、49.97±1.92,68.24±2.23 vs 43.45±1.53、42.56±1.48,P0.05)。对照组与DMSO组mNSS、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P65和磷酸化P65蛋白表达、IκB-α和磷酸化IκB-α蛋白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缝隙连接阻断剂辛醇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虫草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及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96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虫草素预处理组。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ELISA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结果虫草素能明显改善小鼠的神经行为,缩小梗死面积,抑制促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而增加抗炎症因子IL-10和TGF-β1的表达,并抑制NF-κB的活化。结论虫草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抵抗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脑梗死组织水肿的关系.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n=44)和假手术组(n=40).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 h后再灌注模型,分别在再灌注后6 h、24 h、3 d、7 d通过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法确定梗死灶大小,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水含量评价脑水肿程度,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缺血脑组织TNF-α含量.结果 缺血脑组织TNF-α含量在再灌注6 h即升高,为(445.8±91.7)pg/ml,3 d达高峰,为(715.5±121.3)pg/ml,与假手术组和其他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01),此后逐渐下降,7 d时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478.1±145.5)pg/ml对(148.5±101.7)pg/ml,P<0.005];脑组织水含量的起始变化滞后于TNF-α含量的增高,脑缺血再灌注24 h才显著增高(P<0.001),3 d达高峰(P<0.001),7 d时仍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体积演变与TNF-α水平变化一致.结论 TNF-α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梗死体积变化有关,对脑组织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110只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和IP组,后2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再分为6、12、24、48和72 h亚组(每亚组n=10).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P方法为在大脑中动脉闭塞2h后实施再灌注15 s/缺血15 s,反复3次.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IL-1β和TNF-α mRNA表达.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IP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均<0.05),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均<0.05).假手术组额顶叶皮质IL-1β、TNF-α蛋白和mRNA表达微弱;缺血再灌注组IL-1β、TNF-α蛋白和mRNA在额顶叶皮质大量表达,6h开始上调,24 h达高峰(与其他时间点比较,p均<0.05),之后逐渐下降;IP组具有相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且各时间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均<0.05).结论 IP可显著下调脑组织IL-1β和TNF-α表达,缩小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提示IP可通过抑制脑组织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y drogen sulfide,H2S)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 erfusion,I/R)组、H2S 30 ppm组和H2S 60 ppm组(1 ppm=1 mg/L),每组12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 h模型.再灌注24 h后应用胶带剔除实验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应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缺血脑组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6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缺血脑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转位激活情况.结果 与I/R组比较,吸入H2S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缩短胶带剔除所需的时间[I/R组与H2S 30 ppm组和H2S 60 ppm组比较:180 s对130(113~157)s对110(87~138) s;P <0.05],缩小脑梗死体积(48.8%±9.1%对23.3%±5.1%对17.3%±3.5%;P<0.05)],下调缺血脑组织IL-1β[(39.53±6.02)pg/mg蛋白对(30.17±3.46)pg/mg蛋白对(22.69±6.09)pg/mg蛋白;P<0.05]和IL-6[(54.65±10.68)pg/mg蛋白对(37.89±4.54) pg/mg蛋白对(27.00±3.08)pg/mg蛋白;P<0.0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F-κB胞核/胞质比[4.40±1.05对3.07±0.82对2.30±0.60;P< 0.05)],抑制iNOS(4.22±0.67对3.14±0.90对2.08±0.35;P <0.05)和ICAM-1(5.45±1.08对3.45±0.67对2.21±0.39;P<0.05)]表达.结论 吸入外源性H2S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缩小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死体积和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激活,下调其下游的iNOS和ICAM-1表达以及降低IL-1 β和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对核因子(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大鼠平均分为3个实验组(n=20):假手术(SH)组、缺血再灌注(IR)组及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IP)组,相应处理后,予行为学评分,得到的标本组织通过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大鼠海马组织中NF-κB、MMP-9的表达差异。结果 SH组神经功能评分正常,少见NF-κB、MMP-9的表达;IR组较SH组神经功能学评分及NF-κB和MMP-9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IP组神经功能学评分及NF-κB、MMP-9表达较IR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抑制大鼠NF-κB、MMP-9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破坏起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从而发挥其脑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R)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小肠I/R模型,于I/R后24 h取材,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NF-κB的表达.结果 NF-κB的阳性表达位于肺泡上皮细胞胞核或者胞浆,其表达强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P<0.05).结论 NF-κB参与到大鼠小肠I/R损伤后TNF-α诱导的肺上皮细胞凋亡中的病理变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核因子(NF)-κB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2只)、模型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模型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用Ludmila Belayev 12分评分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NF-κB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脑组织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Ludmila Belayev 12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与假手术组(P<0.05),PDTC+模型组得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显著多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PDTC+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NF-κB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DPTC+模型组NF-κB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PDTC+模型组TNF-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PDTC抑制NF-κB活性可以减少TNF-α含量,降低TNF-α的表达,所以可通过NF-κB调节TNF-α表达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檗碱(BBR)对2型糖尿病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半影区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和链尿佐菌素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数字抽签随机将糖尿病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糖尿病大鼠+BBR治疗组(BBR组)、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组(MCAO组)、糖尿病大鼠MCAO+BBR治疗组(MCAO+BBR组),纳入研究每组6只。治疗组在术前48 h、24 h和术后6 h经胃灌注给予相应剂量药物。采用线拴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进行神经缺损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葡萄糖调控蛋白78(GRP78)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蛋白GRP78、胰腺内质网激酶(PERK)、磷酸化PERK(p-PERK)、核因子(NF)-κB p65表达情况。结果在脑缺血半影区,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3±0.41)分,高于MCAO+BBR组大鼠(1.67±0.52)分(P<0.05),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和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蛋白GRP78、PERK和NF-κB p65的表达水平亦增高(P<0.05)。BBR治疗亦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半影区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和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蛋白(GRP78、PERK和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论BBR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双受体激动剂(DA3-CH)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6只、模型组12只、单模组12只、实验组12只、药物组12只。后4组用改良线栓法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模型组和药物组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前先用链脲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实验组和药物组造模前给腹腔注射DA3-CH 10 nmol/(kg·d),连续14 d。测定各组血糖、体质量及Longa评分,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比,采用Western blot测定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单模组比较,模型组血糖明显升高[(22.82±7.04)mmol/L vs(5.58±1.09)mmol/L和(5.29±0.78)mmol/L,P0.01];体质量明显下降[(292.6±10.1)g vs(303.6±10.7)g和(301.2±12.8)g,P0.05]。模型组较单模组和药物组Longa评分明显升高(P0.05,P0.01)。模型组较单模组脑梗死体积比明显增大(0.44±0.02 vs 0.16±0.02,P0.01);实验组较药物组脑梗死体积比明显减小(0.12±0.01 vs 0.37±0.02,P0.01);药物组较模型组脑梗死体积比亦明显减小(P0.05)。模型组TNF-α和IL-1β及NF-κB蛋白表达较单模组和药物组增加(P0.01);实验组TNF-α和IL-1β及NF-κB蛋白表达较单模组减少(P0.05)。结论糖尿病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在糖尿病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重要作用;DA3-CH可能通过减轻神经炎症对合并糖尿病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蛹虫草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p65(NF-κB p65)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成年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蛹虫草低剂量治疗组(250 mg/kg)、蛹虫草高剂量治疗组(500 mg/kg),再灌注48 h后采用免疫印迹法测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中突触素阳性细胞,苏木素-伊红染色(HE)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0含量。结果 I/R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明显,NF-κB p65蛋白、TNF-α的表达明显增多,突触素阳性细胞及IL-10表达明显下降,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蛹虫草高剂量治疗组其NF-κB p65蛋白、TNF-α的表达均下降,而突触素阳性细胞及IL-10表达明显升高,与I/R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HE法观察海马组织结果相一致。结论蛹虫草可抑制NF-κB p65表达的活化和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按随机化原理分成三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简称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大鼠术前10天予瑞舒伐他汀(5mg/kg)行灌胃治疗,每天一次;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给予等容积0.9%氯化钠溶液,每天一次。采用改良的Longa氏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以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核转录因子NF-κB(nuclear factor-ΚB)的表达。结果瑞舒伐他汀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区变性坏死的神经元数量,空泡化改变及组织间水肿均明显减轻。瑞舒伐他汀组较对照组NF-κB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加味脑泰方通过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途径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加味脑泰方(JWF)组、JWF+EX527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JWF组给予加味脑泰方灌胃干预14天,JWF+EX527组给予加味脑泰方灌胃及SIRT1拮抗剂EX527腹腔注射干预14天,比较四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SIRT1、核因子κB(NF-κB)、叉头框蛋白(FoxO1)表达量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脑组织中Bax、NF-κB和FoxO1表达量均明显增加,脑组织中Bcl-2、SIRT1表达量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JWF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脑组织中Bax、NF-κB和FoxO1表达量均明显减少,脑组织中Bcl-2、SIRT1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JWF组比较,JWF+EX527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脑组织中Bax、NF-κB和FoxO1表达量均明显增加,脑组织中Bcl-2、SIRT1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加味脑泰方能够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可能的机制为激活SIRT1并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以及FoxO1介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灯盏花联合预适应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体内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36只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适应组(IP组)、灯盏花素联合缺血预适应组(BI组).各组分别进行心肌酶学[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检查,并采用伊文思蓝(EB)/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测定梗死面积,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R、IP及BI组较Sham组均有明显的心肌梗死(P<0.01),IP、BI组较IR组能够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1),BI组较IP组疗效显著(P<0.05);IR、IP及BI组心肌酶较Sham组均明显升高(P<0.01),IP、BI组各时间点CK和LDH均较IR组明显降低(P<0.01),且BI组较IP组降低更明显(P<0.05);IR、IP及BI组较Sham组TNF-α及NF-κB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IP组、BI组TNF-α及NF-κB蛋白表达均较IR组显著较少(P<0.01),且BI组较IP组更明显(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及灯盏花素联合预适应均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酶,减少心肌细胞内TNF-α、NF-κB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蛋白激酶B(Akt)/IκB激酶(IKK)/NF-κB通路对利多卡因(LID)保护脑出血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PF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脑出血组,低、中、高剂量LID组,联合组(高剂量LID+LY294002),假手术组,每组15只。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ELISA检测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kt/IKK/NF-κB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神经功能评分、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增高[(3.58±0.25)分vs 0分、(28.73±2.83)%vs(3.54±0.1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MPO、TNF-α、磷酸化IKKα/IKKα、核/质p65 NF-κB明显增高,磷酸化Akt/Akt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神经功能评分、核/质p65 NF-κB明显高于高剂量LID组(P<0.05)。结论 LID可能通过促进Akt活化,抑制IKK/NF-κB通路,减轻出血点炎性因子释放,实现对脑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