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起落架落震试验中,投放功量与测试功量的比对用于验证测试系统是否正常,传统的投放功量的计算忽略了起落架弹性支撑质量与非弹性支撑质量重心位移不一致,导致投放功量的计算有一定的误差。建立起落架二质量模型,指出传统计算方法的不足,改进了投放功量的计算方法,并对比了落震试验中几种不同重量级的起落架在改进算法前后测试误差的区别。结果表明:测试误差修正前后的差值约0.15%~1.28%,在小型起落架落震试验中差异较大。同时,考虑了投放锁开锁延迟以及导轮与立柱摩擦带来的下沉速度损耗,对某型起落架落震试验中的下沉速度实时监测,提出了一种试验中适用的监测、修正下沉速度的试验方法,对比了下沉速度修正前后测试误差的变化,试验证明这种方法有效减少了测试误差,误差计算精度提高了约4%。  相似文献   

2.
飞机起落架着陆与滑跑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航 《应用力学学报》2001,18(Z1):198-202
阐述了一个能准确模拟飞机着陆与滑跑冲击特性的起落架分析模型,并通过落震试验的真实载荷-行程与该模型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显示了这种模型的有效性.为起落架设计与改进设计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着陆冲击力对起落架摆振特性的影响,考虑支柱缓冲器的负油孔面积,在ADAMS中建立了某飞机起落架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起落架缓冲系统负油孔面积对轮胎与地面之间接触力的影响曲线、对前轮摆角的影响曲线、在不同垂直降落速度下摆幅的对比曲线,并结合摆振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负油液阻尼孔面积减小或飞机触地垂直降落速度增大时,对应的着陆冲击力增大,使摆幅增大;当负油孔面积小于50.5mm2或飞机着陆时的垂直降落速度大于1773mm/s时,由于着陆冲击力过大,使摆振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一种自适应双腔缓冲器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基于弹簧自适应控制油孔面积的双气腔双油腔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同时也建立了一种三维摇臂式起落架着陆动力学模型.对某型号飞机起落架着陆缓冲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进行了落震试验验证,结果证明了本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工程.  相似文献   

5.
为开展小型飞机起落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工作,本文首次将有关的强度规范引入其中, 并以杆件的强度与失稳载荷作为限制条件,采用位置优化与尺寸优化进行起落架结构的最小 重量设计. 由算例可知:仿真的优化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理论分析与航模载重参赛飞行 情况也表明:此法不仅可行而且有效,可以用于类似的小型或者超轻型飞机的起落架结 构设计.  相似文献   

6.
飞机起落架着陆撞击动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志林  苏开鑫 《力学季刊》1999,20(4):410-415
根据现有沿-气式缓冲器结构形式,针对模拟起落架着陆撞击过程的落 震试验模型,考虑起落架航向刚度和阻尼的影响,依据撞击过程中各变量间的运动关系,建立了描述着陆过程中的运动微分方程组,并采用龙格库塔法对运动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最后采用该方法对K8飞机主起落架(单腔)和某机起落架(双腔)落震试验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外吹式襟翼动力增升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大型运输机短距起降、大装载、高航程等设计要求,针对外吹式襟翼动力增升构型(EBF)的增升机理和增升效果开展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本文采用二维简化算例,探讨了EBF构型在起飞、着陆状态下发动机不同工作状态时的喷流强度、翼型襟翼偏角、飞行迎角对该构型气动力特性和增升效能的影响规律和效果.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使用EBF构型后,飞机在起飞状态下可以产生51.63%的升力系数增量;在着陆状态下可以产生33.01%的升力系数增量,可以大幅度地改善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的气动力特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起落架缓冲性能的影响,以某型飞机起落架为研究对象,考虑温度对起落架动力学模型中空气弹簧力和油液阻尼力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包含温度效应的起落架动力学分析模型,并通过试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35℃~60℃)进行了验证。结合试验数据和仿真模型给出了空气多变指数、油液阻尼系数的设计指导值,并研究了温度对起落架缓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起落架缓冲性能影响显著,表现为起落架落震动载荷的变化;同时发现缓冲器腔内气体较油液受温度影响更为敏感,低温状态时气压的变化以及油液物理状态的改变会使得缓冲器性能明显恶化,缓冲支柱行程变化率达到25%;对于可能工作在复杂环境下的起落架,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温度对缓冲器内气压和油液的影响,确保飞机着陆安全。  相似文献   

9.
飞机起落架落震试验中,机轮触台时的瞬态转速变化的测试数据对起落架安全设计和强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机轮在高速旋转冲击下,震动强烈并且瞬态转速变化范围大的特点,设计了非接触式机轮转速测试系统.采用M/T转速测量方法,实现了机轮在触台全过程中瞬态转速的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10.
某新型直升机“地面共振”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金送 《应用力学学报》2001,18(Z1):118-126
对某新型直升机垂直起落状态“地面共振”初步分析,采用经典的空间动力模型进行计算.文中给出了该机“地面共振”初步计算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并得出初步计算结论.根据现有条件,该机暂时无法做起落架刚度、阻尼试验,在初步计算中,起落架的全部动力学参数都是根据理论计算或经验公式得出的,包括起落架传递系数,缓冲器和机轮的静压曲线、刚度阻尼特性等.本文推导了这些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全机平衡状态计算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