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病死率极高。近十年我院收治狂犬病34例,现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男性 24例,女性 10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5岁,1~11岁 17例(50%);发病无明显季节性;33 例为农村居民,1 例护林员。本组平均潜伏期分别为:头颈部(4例)20天,上臂部(4例)85天,手部(11例)151天,腿部(7例)214天,足部  相似文献   

2.
<正> 我市1980至1988年共发现狂犬病66例,全部死亡。为了搞好该病的防治,有效地控制发病,我们对66例狂犬病进行了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 资料来源 66例狂犬病均经县以上医院确诊,逐个进行了个案调查。 流行病学特征 一、分布情况 全市11个县、市、区中有9个县发病,呈散发性,全年均有发生。按咬伤时间统计,  相似文献   

3.
33例狂犬病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狂犬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3例狂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死亡,与没有正确处理伤口、预防接种关系密切.结论 本病虽不可治,但于犬咬伤后正确处理伤口、及时预防接种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狂犬病是因感染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后病死率达100%,所以重在预防.在我国,1990年以前狂犬病死亡人数一直位居25种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之首,1991年开始下降,近5年我国人间狂犬病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1],为探讨其发病原因、防范对策及临床治疗,现将我院在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间收治的20例临床诊断的狂犬病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误诊为狂犬病2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其病死率近 10 0 % ,患者一般于发病后 3~ 6日内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1〕。因其早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所以易把其它疾病误诊为狂犬病 ,本文收集并分析了我院 1992~ 2 0 0 2年拟以“狂犬病”收治的患者共 5 6例病历 ,其中最后排除狂犬病者 2 5例 ,占 4 4 6 % ,现将误诊类型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1人 ,女 14人 ,年龄 7岁~ 72岁 ,均有被动物咬伤史。文化程度分布 :文盲 3例 ,小学 3例 ,初中 13例 ,高中 4例 ,大学 1例。注射疫苗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例果子狸咬伤致狂犬病死亡病例,为今后狂犬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 该病例被果子狸咬伤后未进行正规的伤口处置和免疫注射,48 d后出现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县级、省级医院均被诊断为狂犬病,于发病第7天死亡.结果 该病例被果子狸咬伤后导致感染狂犬病病毒死亡,被野生动物咬伤抓伤可能会导致狂犬病毒感染,应及时正确处理伤口,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探讨狂犬病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2—2018年天津市某院35例狂犬病患者一般资料、暴露情况、临床症状、血常规、生化指标数据。结果 35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40岁人群高发,15岁以下儿童占5.71%;35例狂犬病患者中,农村患者占65.71%,城市患者占34.29%。此外,伤口位于手部、3级暴露及未进行规范性的伤口处理、未行狂犬病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注射是狂犬病发病的常见因素。23例患者在感染后6个月内发病,从确诊到死亡中位生存期为3 d。患者以恐水怕风、烦躁兴奋为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WBC、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为主,AST、CK、CK-MB可出现升高,部分可以出现轻微的肾损害。结论 狂犬病仍以散发为主,呈季节性发病,犬是主要的传染源,农村人群和>40岁人群是防治重点对象。应加强对农村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动物狂犬病疫苗接种覆盖率,保证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率,推动自主产权的狂犬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可能是狂犬病未来防治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31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01/2008-10收治的31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3.5%的患者为农村人口,96.8%的患者未进行有效的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临床表现以发热、恐水、怕风、流涎、狂躁为主,一些少见症状如阴茎异常勃起,上消化道出血等可助诊断.多数患者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死率100%.结论 狂犬病的防治重点在农村,加强动物检疫和犬只管理、暴露后正确及时的伤口处理及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目前狂犬病的诊断主要靠犬咬伤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尚无治愈方法.  相似文献   

9.
1997~ 1999年的连续 3年中 ,我市每年狂犬病发病人数均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成为发病最多的市 ,病死率 10 0 .0 0 %。狂犬病病死率位居各种传染病病死率的第一位。为加强我市狂犬病的防制工作 ,特别是做好人类暴露狂犬病后的应急处理 ,现将近3年来狂犬病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各县 (市、区 )卫生防疫站报告的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市及县 (市、区 )卫生防疫站疫情月报、年报表。2 流行病学分析1997年报告狂犬病 10例 (全省 2 0例 ) ,发病率0 .2 1/ 10万 ;1998年 14例 (全省 2 5例 ) ,发病率 0 .2 9/ 10万 ;1…  相似文献   

10.
獾咬伤感染狂犬病六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4年8月15日~1995年7月29日,我院收治狂犬病6例,传染源均为野生动物鼬獾。现报告如下。6例患者临床资料见附表。该6例被咬伤后均未按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处理伤口,4例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其中1例父亲发病死亡之后才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2针后发病,当天送入院,例6接种狂犬病疫苗第4针后发病。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防治现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狂燥、恐水为临床特征,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其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而目前缺乏临床肯定的狂犬病成功医学治疗方法,是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加强对狂犬病的预防,关注狂犬病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抗狂犬病血清注射420例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狂犬病是最古老的人兽共患病 ,80年代中期 ,中国狂犬病例逐年增多 ,居世界第二位〔1〕。抗狂犬病血清和狂犬病疫苗联合应用 ,可大大降低暴露后的罹病率〔2〕。抗狂犬病血清系由狂犬病固定毒免疫马的血清 ,经胃酶消化后用硫铵盐析法制得的液体。被带毒动物咬伤后注射愈早愈好。咬伤后<4 8h注射 ,可减少发病率。由于其为异种血清 ,在注射过程中及注射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1 临床资料1 1 观察对象 选择 2 0 0 0年 5月 2 1日~ 2 0 0 1年 12月 2 0日 ,我院门诊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的病例 4 2 0例。其中男 2 2 8例 ,女 192例 ,年龄最小 6…  相似文献   

13.
宋晓玲 《内科》2011,6(6):592-593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狂犬病的治疗仍是难题,病死率几近100%,狂犬病症状出现后患者的中位存活日是4 d[1]。患者一经确诊为狂犬病后,多数家属会选择放弃治疗,故有关临床治疗的资料很少。2010年8月,我科收治1例狂犬病患者,经加强支持治疗,患者存活10d,之后应家属要求放弃治疗而死亡,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16,(2)
目的探讨狂犬病Ⅲ级暴露预防处置措施、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3~2014年收治的2 287例狂犬病Ⅲ级暴露伤者进行伤口处理和狂犬病疫苗全程注射,并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1 293例(56.5%)伤者的伤口得到规范处理和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994例(43.5%)伤者同时接受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所有伤者伤口愈合良好,无狂犬病发生。结论对Ⅲ级暴露伤者进行及时的伤口处理,足量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和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能有效防止狂犬病的发生;而配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消除伤者不良心理,提高疫苗全程接种依从性,对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996—2006年中国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为狂犬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6—2006年中国狂犬病疫情资料,用Excel 2003和Maplnfo 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绘制相关统计图表,对中国近11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分布特征和疫情动态特征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1年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14065例;发病人数逐年上升;2001与2003年上升幅度最大。除青海与西藏外,共29个省份有狂犬病病例;发病人数居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广西、湖南、贵州、广东和江西。占全国病例总数的68.61%。男女性别比为2.20:1;27.04%为15岁以下儿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发病居前3位,占全部病例的89.16%。62.36%病例发生在夏秋季节。结论应降低疫苗价格,加强高发地区狂犬病的防制,加强跨地区运输动物的检疫,加强农村地区犬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2006~2007年济宁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济宁市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因素,为防控狂犬病提供科学对策.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统计分析. 结果 2006~2007年济宁市发生狂犬病49例,均死亡.患者以农民为主,占89.80%(44/49),患病原因以犬咬伤为主,占97.96%(48/49),77.55%(38/49)的病例为Ⅲ级暴露,暴露后55.1%(27/49)的病例伤口未做任何处理,79.59%(39/49)的病例未注射狂犬病疫苗,无1例及时注射抗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结论 济宁市狂犬病发病以农村居民为主,与暴露人群未能及时规范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或未完成全程免疫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 借助生物制品免疫狂犬病暴露者是目前预防狂犬病发病死亡的重要手段。但因种种原因免疫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现将1983~1986年在我站狂犬病门诊就诊的暴露者经狂苗免疫后发病死亡的35例患者作一探讨。 一般资料 男30例,女5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84岁,15岁以下18例(51.43%),最短潜伏期11天,最长171天,30天内发病者24例(68.57%)。全部病例均为复杂伤,严重伤占71.43%,未作伤口处理者10例(28.5%),0~2天内就诊者32例(97.43%),未用血清者12例(34.19%),5~9月份发病25例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搞清我省狂犬病的流行情况和特征,为更好地预防狂犬病,现将1985~1988年本病流行和临床情况作一分析。 一、资料来源 统一制定狂犬病人调查表,从1985年起凡属狂犬病人一律作为调查对象。 二、流行情况 (一)地区分布:90例狂犬病人分布我省8个地区26个县(市、区),均发生在农村或城郊。  相似文献   

19.
对于犬等动物引起的暴露后三类损伤,依据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处理原则是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马)抗狂犬病血清治疗.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作用是快速中和狂犬病病毒,防治狂犬病,对伤口抗感染和加快愈合也起促进作用.本研究观察暴露后三类损伤患者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伤口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15例狂犬病临床暨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疾病 ,病死率 10 0 %。目前降低发病率唯一办法就是对受伤者实施疫苗 (RV)注射 ,但有部分受伤者对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而发生严重后果 ,现将 1991~ 1995年我站门诊部诊断的 15例狂犬病作临床与流行病学分析。1 病例15例中 ,男 10例 ,占 6 6 7% ,女 5例 ,占 33 3% ,男女之比为 3∶1。年龄分布 :年龄最小 14岁 ,最大 6 1岁 ,平均 36 8岁。2 发病区域与季节性分布  15例狂犬病均为省内部分市、县散发病例 ,其中 ,呼兰县 3例 ,兰西县、哈尔滨市郊区、海伦市各 2例 ,阿城、双城、北安市 ,延寿、庆安、木兰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