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为例,从协作学习的认识出发,提出利用Blog,Wiki等基于Web2.0的技术实现协作式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方式,并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协作学习平台"的设计,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案,提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建立多元评价方式,以提升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本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的基础课。本文分析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分级教学和分模块教学的改革法。  相似文献   

4.
用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整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用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整合,可以弥补学校现有硬件条件不足情况,用软件来实现计算机硬件条件的不足.通过整合体现现代教育的思想,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转变.所以进行具体内容整合教学,从而达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孙道层 《职教通讯》2022,(3):102-106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及新媒体技术的高度发展,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需要,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借助于超星学习通辅助教学平台建设和整合教学资源库,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阐述“课前线上预习+线下课堂面对面教学+线上巩固复习”的混合式教学过程,并结合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对实际考核需求建立了详细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机制,最后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对比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必修公共课程,也是大学生学习计算机、普及计算机知识的基础课程。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普及,本来在大学才能开设的课程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上已经开设。如何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的需求的难题,成为计算机基础课教师研究之课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实例阐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雅 《大学教育》2015,(8):120-121
PBL和LBL教学模式各具特点、优缺点。将一种全新的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通过课例详细介绍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该模式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创新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还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学水平。双轨模式的使用也是计算机教学发展和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的困境及面临计算机+新时代的机遇,探讨并实践以课程导论做铺垫,注重课下学习资源引导与课堂案例启发调动学习自主性,运用项目管理手段改进实践课堂组织,培养团队合作、沟通、时间管理等软技能,应对新时代人才需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本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进行了大量的调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特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对现代化教学条件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包括以协作教学为目标的备课资源平台的建设与管理、课堂“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及实践教学“三部曲”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llustrates a teaching technique used in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employed for designing various unit operation processes, where the students learn about unit operations by designing them. The aim of the course is not to teach design, but rather to teach the fundamentals and the function of unit operation processes through simulators. A case study presenting the teaching method was evaluated using student surveys and faculty assessments, which were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method.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conclusively demonstrate that this method is an extremely efficient way of teaching a simulator-based course. In addition to that, this teaching method can easily be generalised and used in other courses. A student's final mark is determined by a combination of in-class assessments conducted based on cooperative and peer learning, progress tests and a final exam. Results revealed that peer learning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 and enhance student understanding.  相似文献   

12.
Editorial     
The preparation of science teachers to integrate computers in their teaching seems to be a challenging task, and teacher educators need to undertake systematic and coordinated efforts for effectively preparing teachers to teach with computers. The present study implemented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pproach for in‐service science teachers regarding the pedagogical uses of computer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examined its effectiven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roach was effective in adequately preparing science teachers to design computer‐enhanced learning with various computer applications. Specifically, the majority of the teach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selected appropriate science topics to be taught with computers, transformed science content with appropriate computer tools and computer‐supported representations, identified computer‐supported teaching tactics, and integrated their computer‐enhanced activities in the classroom with inquiry‐based pedagog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rovide baseline data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and they can be used for comparison purposes in future studies, which may be conducted with the intention of further validating or even improving the suggest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pproach.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入手,改进了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并提出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如何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和强化练习设计.  相似文献   

14.
新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与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构观指导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新技术的支持,介绍在计算机环境支持下的数学教与学,并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信息爆炸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技术,只有正确认识计算机辅助地理学习(CALG)的含义和特点,把握CALG软件的类别和适应的教学形式,明确CALG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在地理教育发展中的意义和前景,才能更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地理学习,CALG才能够真正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计算机辅助合作学习模式设计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大学英语改革趋势,结合本校自身情况,设计了以建构主义和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辅助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并推进大学英语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使高校图书馆进入现代化的新时期。图书馆如何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应作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基于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通过论述合作学习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核心地位,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病,突出了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并就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郭跃进  熊坤鹏 《培训与研究》2006,23(6):95-97,10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低代价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可能,它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和瓶颈,建立将课堂教学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的新的学习模式。文章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机辅教学”的实施条件、鲜明个性及兼容特性。  相似文献   

20.
公修计算机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由于教师、教材、教法和设备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大学公修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大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提高学习效果,在分析公修计算机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展础上,为学生提出若干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