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分离到的鞘细菌菌株FC990 1氧化铁的生化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菌株的营养类型为化能有机营养型 ,其能源主要来自有机碳源的氧化 ,并不能从Fe2 + 氧化过程中获取能量。活性定位研究和 pH、温度、抑制剂试验结果表明 ,该铁氧化活性物质是酶 ,而且是一种胞外酶。铁的生物学氧化属于酶学催化过程 ,并遵守酶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以市售活性炭、硅藻土和氧化铝小球为载体,考察了负载铁基活性组分对催化臭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的控制情况,其中,铁基复合氧化铝小球体现出更好的溴酸盐还原特性和催化剂稳定性,证实催化剂中铁氧化物是溴酸盐得到有效控制的主要活性组分。进一步考察了铁基复合氧化铝小球催化臭氧化处理实际原水过程中对溴酸盐的生成控制,以及反应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化相比,该催化剂既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又能明显抑制溴酸盐的生成,反应50h,其活性并没有明显下降。催化剂失活主要归因于吸附位点数量的下降,可以通过负载铁氧化物来实现催化剂的再生。  相似文献   

3.
以市售活性炭、硅藻土和氧化铝小球为载体,考察了负载铁基活性组分对催化臭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的控制情况,其中,铁基复合氧化铝小球体现出更好的溴酸盐还原特性和催化剂稳定性,证实催化剂中铁氧化物是溴酸盐得到有效控制的主要活性组分。进一步考察了铁基复合氧化铝小球催化臭氧化处理实际原水过程中对溴酸盐的生成控制,以及反应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化相比,该催化剂既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又能明显抑制溴酸盐的生成,反应50 h,其活性并没有明显下降。催化剂失活主要归因于吸附位点数量的下降,可以通过负载铁氧化物来实现催化剂的再生。  相似文献   

4.
新型异养氨氧化菌的分离鉴定及氨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青岛海岸采集淤泥.通过富集培养,以硅胶平板点种分离.经纯化得到一株氨氧化菌H9菌株。该菌可以在营养培养基中生长,是一株异养氨氧化菌,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rRNA序列分析等初步鉴定该菌属于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 sp.H9)。该菌株具有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能力,明显不同于自养型的硝化作用过程需要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密切协作才能把氨氧化成硝酸的特点。此外,该菌可以在无有机碳的培养基或在有机碳C/N达7或更高的培养基中氧化氨至硝酸;在亚硝化培养基与LB的混合培养基中,在LB占15%以下时,LB越高越有利于氨的氧化和菌的生长。该菌株的生长和氧化氨的最适温度为30℃;pH5.0~10.0,最适为8.0;氨离子摩尔浓度1~40mmol/L,最适为8mmol/L;氯化钠质量分数为0%~8%,最适为3.5%。由于该菌株具有以上的特性和优点.在污水的脱氮处理以及养殖海水的氨氮处理中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是研究氨的生物氧化机制的理想菌株。  相似文献   

5.
零价铁复合有机膨润土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印染废水处理现状及膨润土在水处理中回收困难等问题,提出将零价铁复合到有机膨润土中制成零价铁复合有机膨润土(ZVI-OB),以达到高效吸附并降解污染物的目的。以染料废水(Orange II) 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废水中染料的初始浓度、pH以及吸附时间对ZVI-OB去除染料效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后降解过程中时间和pH对污染物降解的影响以及降解前后膨润土层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ZVI-OB相对于CTMAB改性的有机膨润土而言,其吸附量有所降低,但ZVI-OB在吸附污染物之后能有效降解有机物。ZVI-OB在饱和吸附Orange II后经催化氧化,总有机碳含量降低为原来的19%,可以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6.
漆酶是一类具有高效的催化氧化能力的含铜多酚的氧化酶,而固定化漆酶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比较吸附法和包埋法利用木炭(WB)、竹炭(BB)和碳纳米管(CNT)固定游离漆酶去除水体雌二醇(E2)。在25°C、pH=5条件下,固定化漆酶经120 h贮存仍保留80%的活性。经过5次循环研究,固载的漆酶仍保留了27%~58%的剩余活性。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实了漆酶成功地负载在碳基材料上。仅在8 h内,50 mg·L-1 E2通过吸附法制备的WB、BB、CNT固定化漆酶去除了42.92%、47.66%、43.92%,而包埋法制备的WB、BB、CNT固定化漆酶分别去除84.08%、87.20%、87.86%。结果表明,包埋法固定化漆酶对E2的去除效率更优,这是由于包埋固载在生物炭和CNT的漆酶更为稳定。此外,K+和Mn2+离子可能通过干扰漆酶的电子传递过程影响漆酶的活性,从而抑制E2的去除。本研究旨在为固定化漆酶在有机废水处理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从高硫油田筛选的红球菌Rhodococcus sp.FS-2可以通过专一性断裂C-S键的“4S”途径将二苯并噻吩(DBT)转化成2-羟基联苯,从而降低油品中的硫含量。利用该菌株对DBT和汽油、柴油的脱硫研究结果表明,FS-2菌株对DBT及柴油中的有机硫有良好的选择性脱除作用,而且脱硫前后的烃类组分基本没有改变。说明该菌的脱硫过程不会破坏燃料油的有效成分,可以用于燃料油的深度脱硫。  相似文献   

8.
采用铁氧酶高级协同氧化技术对制浆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运行稳定、可靠,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产生的污泥容易脱水,不仅能有效降低经过生化处理后制浆废水中的COD、色度等,而且运行成本远低于传统的Fenton氧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株碱性脱除硫酸盐细菌的筛选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化铁碱溶液催化法气体脱硫方法(简称DDS法)具有良好脱硫效果,但是DDS溶液在脱硫后会导致脱硫能力降低,为了达到使DDS脱硫残液得到再生的目的,从自然环境中筛选能够使DDS脱硫残液得到再生的微生物并对其进行了研究。通过富集培养及纯化,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口附近土样中筛选出一株碱性条件下脱除硫酸盐的菌株WT-1。对该菌株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培养4~6 h菌株进入对数期,20 h左右到达稳定期。并研究了温度、pH值和摇床转速对其生长特性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5~45℃,pH值8,摇床转速120 r/min。同时,脱硫试验表明WT-1确实具有脱除硫酸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级氧化技术是重要的水处理技术之一。以铁掺杂NaBiO3为基础催化剂,通过和氧化石墨烯负载,制备出一种石墨烯-铁-铋酸钠基复合催化剂(记为G-Fe-NaBiO3)。并选取环境激素壬基酚(NP)为底物,研究了G-Fe-NaBiO3可见光-类Fenton催化氧化降解NP的动力学过程,探究了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浓度、pH等对N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示,过氧化氢为15mmol/L,催化剂用量为0.8g/L,pH为6,温度为25℃时,对NP的降解率高达99%。本研究可为水体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洪艳  王珊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5):1113-1118
以分离自海洋沉积物中异化铁还原细菌Klebsiella sp. KB52为研究对象,分析微生物异化铁还原过程对还原Cr(Ⅵ)的影响。菌株KB52是一株非典型耐铬细菌,在Cr(Ⅵ)浓度10~50 mg·L~(-1)范围内,该菌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当将Fe(OH)~3添加至培养体系,菌株KB52能够良好生长并具有铁还原性质,同时提高了Cr(Ⅵ)还原效率。Fe(OH)~3浓度为300 mg·L~(-1)时,菌株KB52细胞生长指标OD600和累积产生Fe(Ⅱ)浓度最高,分别是1.4760±0.04和(39.79±1.45)mg·L~(-1),Cr(Ⅵ)还原率(42%)是对照组的5.25倍。当柠檬酸铁作为电子受体,菌株KB52还原Fe(Ⅲ)效率最高,Fe(Ⅱ)累积浓度达到(109.87±1.27)mg·L~(-1),Cr(Ⅵ)还原率提高至67%。上述结果表明,菌株KB52能够利用可溶性和不可溶性Fe(Ⅲ)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生长,同时其异化铁还原过程偶联Cr(Ⅵ)还原。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异化铁还原细菌还原Cr(Ⅵ)提供理论依据,拓宽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1,4-二氯苯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某污水处理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能够以1,4-二氯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DEB-1,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降解温度为32℃、最适降解pH为7.8,24 h对100 mg/L的1,4-二氯苯的降解率达94.5%。菌株DEB-1的降解谱较广,对5种氯苯类物质具有较高的降解率。并进一步研究了DEB-1的1,4-二氯苯降解酶粗酶液的性质,其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8.5。对处理含氯代芳香化合物的有机废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体扩散电极为阴极,钛基氧化物(Ti/SnO2-Sb2O5-IrO2)和金属铁构成组合阳极,构建了新型电化学氧化体系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利用该氧化体系,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考察了苯胺降解的效果与降解过程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阴极电位、铁阳极通电时间以及苯胺初始浓度均显著影响苯胺的降解效果。当阴极电位为-0.7V,pH3.0,铁阳极通电时间20min时,电化学处理200mg/L苯胺480min,TOC的去除效率达到80.4%,矿化电流效率(MCE)为8.6%,显示了该氧化体系具有良好的有机物降解能力。此外,苯胺降解过程中氨氮和硝态氮浓度的变化表明,苯胺分子中的氮主要转化为NH4和NO3^-。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的TiO2/GeO2复合膜圆形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对经物化处理后的农药废水进行降解的过程。研究表明,光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是锌片镀TiO2/GeO2复合膜、pH=6.7、过氧化氢(H2O2)浓度为400 mg/L。并对其他氧化剂对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有机废水通过该反应器处理后,其COD值降为57mg/L。能使有机污染物全部降解为小分子无机物,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催化湿式过氧化法处理蒽醌-2-磺酸钠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渡金属Cu为主活性组分,通过加入第2活性组分Mn和稀土元素Ce,研制出适用于催化湿式过氧化法(CWPO)处理含高浓度蒽醌-2-磺酸钠有机废水的复合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配比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SEM和XRD表征手段,研究了掺杂Ce对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Mn和Ce的质量比为-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在100 min内,废水COD的去除率能达到95.3%;掺杂Ce能有效提高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程度从而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能有效抑制Cu的溶出。通过LC-MS分析该催化剂催化氧化蒽醌-2-磺酸钠降解过程中的代谢产物,推断出了催化氧化降解蒽醌-2-磺酸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平菇诱变菌株(Pleurotus ostreatus SG0056)去除菲的效果、生物降解特性,并考察不同金属离子、诱导物对菌株培养过程中漆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Pleurotus ostreatus SG0056菌体对菲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贡献较小,漆酶在菲的生物降解过程中促进作用显著。(2)Cu~(2+)和木质素对漆酶分泌有明显促进作用。(3)Pleurotus ostreatus SG0056对菲的代谢途径存在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17.
TiO2/GeO2复合膜光催化氧化降解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TiO2/GeO2复合膜圆形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对经物化处理后的农药废水进行降解的过程.研究表明,光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是锌片镀TiO2/GeO2复合膜、pH=6.7、过氧化氢(H2O2)浓度为400 mg/L.并对其他氧化剂对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有机废水通过该反应器处理后,其COD值降为57 mg/L.能使有机污染物全部降解为小分子无机物,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水氧化有机废水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推流式超临界水氧化(SCWO)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动力学方程式,结合近年来超临界水氧化降解各种有机废水的实验研究情况,对超临界水氧化有机废水的反应动力学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指出了该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优势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光催化氧化法作为一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二氧化钛因其光催化活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而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该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文对影响二氧化钛催化活性的因素以及表征这些因素的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热还原氧化石墨烯在铁电极表面原位生长石墨烯泡沫的方法制得了石墨烯泡沫包裹铁电极(GS-Fe电极),并将其应用于多种染料的电解脱色。结果表明:在相同电流密度下,GS-Fe电极的电解反应速率常数是铁电极的5倍;加入电解质对电解效率至关重要,其中NaCl是最有效的电解质;对甲烯蓝而言,最佳的电解条件为甲烯蓝初始质量浓度30mg/L、pH 5~7;GS-Fe电极可用于电解脱色刚果红、酸性蓝92和活性蓝R。电解脱色的机制推测主要为间接氧化,Cl~-被氧化成ClO~-,而后ClO~-氧化染料。GS-Fe电极可通过简单清洗再生,电解的脱色率几乎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