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中血栓素B2(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6-酮是腺素1α(6-K-PGF1α),内皮素(ET)、组织型纤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在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发病过程听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TXB2、Gmp-140、6-K=PGF1α、ET采用放射免疫法(RIA)、tPS、PAI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和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纤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比浊法和发色底物显色法,检测20例正常人和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22例无微血管病变,18例有微血管病变)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小板聚集率(PAgR)和血浆组织纤溶酶源激活物(tPA)及抑制物(PAI-1)的变化。结果: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肺癌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测定75例肺癌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浆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ebrandFactor,vWF)、纤维蛋白原(Fg)、血浆D-二聚体(D-D)的水平。结果除PAgT、6-Keto-PGF1α外其余均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01)。表明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功能增强,继发性纤溶活性亢进。及时应用抑制促凝物质活性及血小板活性的药物可能有助于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复康口服不地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栓素B2(TXB2)的影响,为治疗气虚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GMP-140、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均较健康组明显增高。心复康口服液治疗后可使血浆GMP-1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绝经对妇女血浆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研究对象按月经情况分四组,即:月经正常组(Ⅰ);月经紊乱组(Ⅱ);绝经5年组(Ⅲ);绝经>5年组(Ⅳ)。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方法集中测定各组妇女外周血浆TXA2、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含量。结果:⑴各组妇女血浆TXB2及6-K-PGF1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⑵各组妇女TXB2/6-K-PGF1α的比值较恒定(1.04±0.05)。结论:绝经对妇女体内TXA2和PGI2的水平和稳定无明显影响。有血管舒缩不稳定症状(如潮热)的绝经前后妇女,由于其血浆TXA2/PGI2总保持动态平衡,故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次脑创伤(如低血压与高热)后大鼠脑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的代谢变化及意义。方法:在Marmarou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基础上,采用抽血造成低血压,及高热形成二次脑创伤。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单纯脑损伤组、单纯二次脑创伤组及脑损伤合并二次脑创伤4组。所有动物均实施同步生理监护,伤后4小时检测脑内TXA2与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伤后4小时,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损伤组TXB2及6ketoPGF1α含量无明显变化;单纯二次脑创伤组仅6ketoPGF1α含量升高(P<0.05);合并二次脑创伤组TXB2及6ketoPGF1α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但TXB2/6ketoPGF1α比值下降。结论:原发脑损伤后,合并低血压与高热可使TXA2大量生成,通过引起脑血管痉挛及微血栓形成,增加脑微循环阻力,导致脑缺血、缺氧而加重原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对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脑组织TXA2和PGI2代谢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治疗组、采用“闭塞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体循环低血压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0min,再灌注2h,通过放免法测定脑组织TXB2、6-keto-PGFα含量及其比值。结果 缺血组脑组织TXB2、6-keto-PGF1α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P〈0.05);再灌注组脑组织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高于缺血组(P〈0.01);而治疗组脑组织TXB2及TXB2/6-keto-PGF1α比值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TXA2/PGI2比例失调有关;山莨菪碱具有抑制TXA2合成,调节TXA2-PGI2  相似文献   

8.
用四血管阻断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05h后,再灌注05h时,大鼠脑组织和血浆过氧化脂质(LPO)、血栓素B2(TXB2)含量及TXB2/6keto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比值明显增高,而6ketoPGF1α含量却无明显变化。如在大鼠脑缺血05h后开始再灌注时,用008T、2500r/min的旋磁场作用于双侧颈动脉区20min,大鼠脑组织和血浆LPO含量、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降低,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无明显变化。脑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自由基增多,血栓素A2-前列环素(TXA2-PGI2)代谢平衡失调,TXA2作用较PGI2相对增强。旋磁场能降低自由基水平,调节TXA2-PGI2代谢平衡,对防治脑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素A2(TXA2)变化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将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10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60例与未溶栓组44例;溶栓组连续3日测定外周血PGI2和TXA2的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浓度;并计算6ketoPGF1α/TXB2比值(K/T)。结果:溶栓血管再通组(42例)的6ketoPGF1α和TXB2水平均高于溶栓血管未通组(18例)和未溶栓组,以TXB2增加的幅度更大,表现为溶栓血管再通组K/T比值显著低于后2组(P<0.01);而溶栓血管未通组与未溶栓组间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另外,溶栓血管再通组中有再灌注心律失常者的K/T比值(0.77±0.07)显著低于无再灌注心律失常者(0.88±0.14,P<0.05)。结论:AMI时PGI2与TXA2平衡失调,其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冠状动脉再通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溶栓治疗时,使用药物纠正PGI2与TXA2平衡失调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血栓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脑血栓血瘀证患者急性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和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含量。结果:脑血栓血瘀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纤溶功能和血小板活化指标有明显差异。患者血浆tPA〔(1.31±0.47)kU/L〕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50)kU/L〕,而PAI和GMP140〔分别为(8.75±2.32)×103AU/L和(27.85±8.60)μg/L〕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1±1.67)×103AU/L和(13.31±3.42)μg/L〕。结论:脑血栓血瘀证的发病与纤溶功能减退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易发生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对21例PNH患者测定了13项能反映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或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水平明显增高,抗凝血酶-Ⅲ(AT-Ⅲ)和蛋白C(PC)降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明显降低,t-PA抑制物(PAI)活性增高。血红蛋白尿急性发作期上述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较静止期更显著,合并血栓形成者变化的幅度最大。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血浆内皮素-1(ET-1)和vWF∶Ag水平正常。结论:PNH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其发生可能主要与凝血机制亢进和纤溶机能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及其抑制物 (PAI -1)、血栓调节蛋白 (TM )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 (GMP -14 0 )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t -PA、PAI -1、TM及GMP -14 0的检测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较正常对照组t -PA水平明显降低 ,PAI -1、TM及GMP -14 0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的变化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及纤溶系统功能变化。方法:根据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监测结果,选择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无明显差异的OSAHS患者52例和健康者48例。以Clauss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g),以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PAI-1:A),以酶联免疫法测von Willebrand因子含量(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tPA:Ag)、纤溶酶原含量(PLg:Ag)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含量(PAI-1:A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SAHS组vWF、Fg、PAI-1:A、PAI-1:Ag水平明显升高,PLg:Ag、tPA:Ag含量明显降低,tPA:A无明显变化。结论:OSAHS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纤溶系统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栓前状态与单发骨折尤其是多发骨折早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 80例单发骨折和 83例多发骨折患者发病 2 4h内血浆α 颗粒膜蛋白 (GMP 140 )、血栓烷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 PGF1α)浓度 ;及 85例健康对照者上述指标 ,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发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GMP 140、TXB2 、6 K PGF1α均显著增高 ,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 ,单发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结果提示单发骨折、多发骨折发生的 2 4h之内已经存在血小板活化、凝血系统激活及内皮细胞受损 ,已处于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管早期再通的关系。方法: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8例AMI患者在溶栓前及溶栓后2h、6h、12h、24h分别取血测定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GMP-140),依溶栓前临床间接指标及溶栓后90min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再通组(27例)和未通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血中GMP-140的动态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AMI患者溶栓前血浆GMP-14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溶栓后再通组与未通纷呈不同浓度的动态变化,溶栓未通组,GMP-140升高;溶栓再通组,则GMP-140降低,两组溶栓后6h、12h、24h血浆GMP-140浓度差异显著(P<0.001)。结论:AMI后血小板高度活化,血浆GMP-140与AMI的血栓形成、溶解及再通密切相关,其在溶栓后的迅速下降可望作为临床判断血管再通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6.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脂蛋白(a)与纤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闫智宏  梁庆智  张效云 《临床荟萃》2004,19(13):727-729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脂蛋白(a)与纤溶活性的关系,探讨脂蛋白(a)促血栓形成和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63例心肌梗死患者、59例心绞痛患者、68例脑梗死患者及45名健康对照者的脂蛋白(a)浓度,并以底物显色法测定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结果 各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脂蛋白(a)浓度和PAI活性明显升高,tPA活性明显降低;各组脂蛋白(a)与PAI活性均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高脂蛋白(a)浓度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脂蛋白(a)水平的升高与纤溶活性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外周循环血中血小板活化及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检测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前后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的含量。结果 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后10分钟,GMP-140,tPA和vWF明显增高,术后24小时vWF仍显著增高,结论 AMI患者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和纤溶功能均出现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对恶性肿瘤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223例恶性肿瘤和80例健康者血浆血栓烷B_2(TXB_2)、11-去氢-血栓烷B_2(DH-TXB_2)、凝血酶敏感蛋白(TSP)、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环磷酸乌苷(CGMP)和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结果 1)与健康组比较:除肝癌组TSP、GMP-140、FN外,肺癌、肠癌、肝癌组TXB_2、DH-TXB_2、TSP、β-TG、GMP-140和CGMP升高,肠癌、肺癌FN下降。2)肿瘤组CGMP与TXB_2、DH-TXB_2、TSP、β-TG、GMP-140之间均呈正相关。3)肿瘤组合并感染TSP升高,FN下降;已转移TXB_2、DH-TXB_2、TSP、β-TG、GMP-140和CGMP升高,FN下降;手术后DH-TXB_2、TSP、β-TG、GMP-140和CGMP下降,FN升高。结论 1)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肺癌、肠癌活化较重,肝癌较轻。2)血小板活化影响恶性肿瘤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蛋白(a)与部分纤溶指标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及51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脂蛋白(a)浓度,并以底物显色法测定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蛋白(a)浓度和PAI活性明显升高,tPA活性明显降低;脂蛋白(a)浓度与血浆尿素氮水平、PAI活性均呈正相关;脂蛋白(a)浓度与tPA活性呈负相关。结论肾功能对血浆脂蛋白(a)浓度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脂蛋白(a)水平的升高与纤溶活性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脑梗死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超声治疗(常规药物+超声+激光),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GMP-140和vWF的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浆GMP-140和vW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且患者治疗前血浆GMP-140和vWF呈显著正相关(r=0.47.P〈0.01);超声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GMP-140和vW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接近正常对照组;超声治疗组较药物治疗组治疗后GMP-140和vWF降低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治疗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GMP-140和vWF可能共同参与了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超声治疗脑梗死的机制可能与GMP-140和vWF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