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复发及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15年1月30年间于我院治疗的91例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学方法分析腹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手术的治疗效果,预后及复发和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77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副神经节瘤患者,l、3、5年总生存率均为98.5%,复发率分别为2%,4.5%,16%。手术根治度与复发相关(X~2=10.368,P=0.01),手术未完整切除复发率高。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与复发无关(P0.05)。14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副神经节瘤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8.5%、50%,41.5%。14例恶性副神经节瘤复发率分别为71%,85%,100%。肿瘤级别与腹膜后恶性副神经节瘤预后(X~2=5.536,P=0.019)和复发相关(X~2=5.734,P=0.017),肿瘤级别低,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远处转移与复发相关(X~2=4.067,P=0.044),远处转移患者复发率高;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手术根治度与预后及复发无关(P0.05)。结论:良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预后较好,手术根治度与复发相关,根治性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恶性副神经节瘤预后差,肿瘤分级与其复发及死亡相关,肿瘤分级低复发及死亡率高,远处转移与复发相关,远处转移患者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腹膜后椎前副神经节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报道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椎前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资料、CT表现、病理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位于腹膜后椎前、腹主动脉右侧、右侧肾上腺前内方.动脉期病灶实性部分呈中等程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强化更广、更均匀;延迟期病灶强化程度开始减低;坏死区不强化,于门脉期边界显示最清.2例患者手术完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随访一年患者基本情况良好.结论:CT检查尤其是双期扫描并结合临床可提高诊断率,并为手术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治方法及体会,提高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总结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患者行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成功,术后顺利出院,随访至今无转移。结论: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血尿、高血压和排尿时典型发作三联征为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主要症状,对于瘤体较小的患者要警惕CT检查漏诊的可能性,可行活组织检查进行确诊。腹腔镜下切除是目前治疗膀胱副神经节瘤最有效、创伤最小的方法,但术后要严格随访。  相似文献   

4.
鼓室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鼓室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复习临床病历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鼓室副神经节瘤的病理特征。结果:肿瘤实质由上皮样主细胞和短梭形支持细胞组成。主细胞中CgA、NSE和Syn呈阳性表达,支持细胞中S-100蛋白阳性表达。病理诊断为鼓室副神经节瘤,随访2年未见复发征象。结论:鼓室副神经节瘤十分罕见,临床和病理诊断困难,常需借助免疫组化协助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在临床上是属于极少见的病例,通常患者就诊时无明显临床症状。本文报道1例43岁成年男性的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已有研究证实影像学检查可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重要依据,节细胞神经纤维瘤的影像学检查亦具有其特征性表现,但最终本病的确诊仍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技术。影像学检查是确定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治疗计划的必要措施。目前手术已成为治疗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的首选治疗。辅以血管外科技术,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通过手术治疗后尽管有二次复发可能,但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预后仍较好。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在临床上是属于极少见的病例,通常患者就诊时无明显临床症状。本文报道1例43岁成年男性的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已有研究证实影像学检查可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重要依据,节细胞神经纤维瘤的影像学检查亦具有其特征性表现,但最终本病的确诊仍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技术。影像学检查是确定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治疗计划的必要措施。目前手术已成为治疗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的首选治疗。辅以血管外科技术,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通过手术治疗后尽管有二次复发可能,但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预后仍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并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P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6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良性肿瘤17例,完整切除15例,部分切除2例,复发4例,均再次手术;恶性肿瘤29例,完整切除10例,部分切除15例,活检2例,复发6例,再次手术4例。随访时间0.5至5年,良性肿瘤死于其他疾病3例,死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例;恶性肿瘤死亡22例,其中1年内死亡8例,3年内死亡12例,5年内死亡2例。结论: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B超、CT及MRI检查是目前诊断PRPT方便、有效的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治疗PRPT的首选治疗方式,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PRPT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复发病例应选择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儿童胸腔内巨大肿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儿童胸腔内巨大肿瘤患儿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外科处理过程,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4例前纵隔肿瘤中2例为梭形细胞瘤,另2例来源于胸腺,分别为良性畸胎瘤和恶性神经鞘瘤,肿瘤均被完整切除;5例后纵隔肿瘤均作肿块切除,最终病理结果4例为神经母细胞瘤,1例为神经节细胞瘤;2例术前诊断为肺肿瘤的患者中,1例作了右全肺切除,1例作右肺中下叶切除,病理报告均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术前诊断为胸腔内巨大肿块患儿行肿块切除后病理报告为间叶性软骨肉瘤。结论:手术指征、手术径路的把握及术后管理决定了胸腔内巨大肿瘤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颐  蒲永东  杨波 《生物磁学》2011,(2):314-316
目的:总结并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P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6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良性肿瘤17例,完整切除15例,部分切除2例,复发4例,均再次手术;恶性肿瘤29例,完整切除10例,部分切除15例,活检2例,复发6例,再次手术4例。随访时间0.5至5年,良性肿瘤死于其他疾病3例,死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例;恶性肿瘤死亡22例,其中1年内死亡8例,3年内死亡12例,5年内死亡2例。结论: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B超、CT及MRI检查是目前诊断PRPT方便、有效的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治疗PRPT的首选治疗方式,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PRPT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复发病例应选择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胃肠间质细胞瘤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问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2例胃肠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12例中,6例胃间质瘤,6例小肠问质瘤。主要症状为不规则腹痛、腹块、消化道出血。经胃镜、钡餐、CT检查发现。12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诊断。9例随访,无复发,死亡。结论:胃肠问质细胞瘤大多为恶性或低度恶性,治疗以手术切除,术后严密随访。胃肠间质细胞瘤是指一类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质干细胞并呈非定向分化的间叶肿瘤。过去受病理诊断技术的限制,这类肿瘤多被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及神经纤维瘤。近年来随着病理诊断技术的进步,这类肿瘤被统一命名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CLSTs)。我科自1995年至今收治胃肠道问质瘤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