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内科》2015,(1)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论文被国内中文期刊收录情况。方法检索2008至2012年以该院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单位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并被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再与我院科教科登记的论文进行核对,分析该院各年份的论文数量和期刊影响因子。结果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该院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分别为28篇,41篇,84篇,83篇,154篇,总数为390篇。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在0.2以下的79篇,占20.26%,0.2~0.5的175篇,占44.87%,0.5~1.0的111篇,占28.46%,1.0以上25篇,占6.41%。2008至2012年发表论文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0.304±0.276),(0.255±0.255),(0.368±0.258),(0.523±0.291),(0.545±0.298)。2008至2012年共195篇被其他文献所引用,总共被引频次为465次,每篇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为1.19次。结论 2008至2012年该院在国内发表的被中文期刊收录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影响因子逐年提高,但总体的论文质量仍不高,有待今后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创刊以来的高被引论文情况,从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该刊1983-2018年发表的、被引频次≥15次的高被引论文515篇,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时间、作者、研究内容和方向。结果显示,515篇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15 496次,篇均被引频次为30次。研究内容以血吸虫病的高被引论文篇数最多,占27.6%(142/515),研究方向以免疫与诊断方面的论文最多,占75.6%(166/515)。515篇高被引论文中,只有27篇为独著,其他均为合著,合著率为94.8%(488/515)。对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所发表论文的热点趋势,较为客观地反映寄生虫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关注热点,为研究人员把握研究方向和期刊编辑栏目策划、选题组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论文分析,从一个侧面看该所的科技活动。 方法 收集2002年组建中国CDC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5年来发表的所有论文信息,检索web of knowledge,以2002年为基线,进行数量、类型及其被引频次分布的纵、横向分析。 结果 2002-2006年,在国内外48种杂志发表论文共272篇,其中2003-2006年发表论文数、在核心期刊和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数均呈增长态势。研究性、论述性和报告性论文分别占54.8%、36.0%和9.2%;研究的内容覆盖血吸虫病、疟疾、棘球蚴病、丝虫病、内脏利什曼病、食源性与土源性寄生虫病以及新发寄生虫病,由于防治工作现状与储备的需求,其中血吸虫病、疟疾分别占44.5%和15.4%;论文投向保持全国期刊>国外期刊>地方性期刊的模式,分别占87.9%、11.0%和1.1%;论文态势平衡度2002年为6.5%,2003-2006年为10.2%~15.4%;272篇论文中被SCI收录的期刊34篇,经检索web of knowledge,被SCI论文引用187篇次,平均被引5.5次/篇;被引9次以上的论文6篇,占被引总篇数的27.3%,最高被引频次为84;在各业务科室间论文的分布存在不均衡性。 结论 研究方向、内容符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的职能与疾病预防控制的科技需求,研究水平在提高,一些论文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0—2021年消化内镜质控领域发表论文的研究特征及趋势。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检索2010—2021年关于“消化内镜质控”的论文,并利用其检索结果和引文报告功能分析出版年份、期刊、作者所在国家、主要研究学者、文献机构、被引频次,并将下载的数据导入VOSviewer进行国家、关键词和引文的共现网络分析。结果 共纳入3 283篇消化内镜质控领域英文论文,2010—2021年国内外发表论文篇数呈现上升趋势,被引频次逐年攀升。发文国家主要集中于美国(1 209篇,36.8%)、英国(325篇,9.9%)、中国(324篇,9.9%)。出版该类论文最多的期刊是Gastrointest Endosc(241篇,7.3%)。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发文175篇,是发文最多的机构。全球该领域研究集中于结肠镜、腺瘤检出率、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结论 目前消化内镜质控领域研究呈现蓬勃之势,研究活跃度逐渐增加,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2006年载文被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2006年载文被引情况,以评价该杂志的学术水平和载文质量。方法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2006年所载的论文,根据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对总被引频次、自被引率、关联期刊、被引时差、作者群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该杂志2000~2005年共载文987篇,276篇503次被CNKI来源期刊237种引用,单篇平均被引次数为1.82次,单篇被引最高次数为20次;在276篇被引用的论文中,单篇被引用6次以上的论文共11篇,占被引用总频次的17.69%(89/503),占被引用篇数的3.99%。载文被引用频次最多的前3位期刊分别为《中国心血管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和《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共引用503次。结论该刊载文质量较高,引证期刊较广,载文连续性和稳定性好,是水平较高的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并分析“人兽共患病”领域的中外期刊基本情况,了解期刊间的异同,寻求中文期刊的发展之路方法 分别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为基础,检索两种期刊2007-2018年刊登论文的特点,借助CiteSpace数据分析工具,从刊文数量、作者分布、国家和机构分布、关键词、被引期刊及高被引文章维度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结果 两种期刊载文数量相对稳定,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为2007年创刊,当年刊登了581篇论文,之后发文量平均80篇,直到2018年增至144篇。《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创刊于1985年,2007年载文量为372 篇。近3年的年均载文量为212篇。作者共现分析显示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的高贡献作者为非编委会成员,《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的高贡献作者多为编委会成员。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418篇,排名第1;机构发文排名第1的是University of Guelph为76篇;《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机构发文排名第1的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202篇,两本刊物高发文机构中均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出现次数接近200次的关键词有2个:infection和prevalence。《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出现次数在100次以上的关键词有1个:结核分枝杆菌。在高被引论文的分布上,综述类文章占多数,尤其是英文刊物,两本刊物的高被引文章的被引频次接近结论 两种“人兽共患病学”相关期刊发文较多的机构均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被引文章中综述类文章较多。发文重点逐渐从传染性疾病逐渐转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目的 分析 2005-2012年血吸虫病相关高被引论文分布情况, 揭示国内血吸虫病研究热点, 为编辑制定选题组稿 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法 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 检索发表于2005-2012年血吸虫病相关论文, 根据公式计算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 筛选出高被引论文, 对其发表时间、 类型、 作者及其机构、 被引频次和载文期刊、 基 金项目和研究方向等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共检索到血吸虫病文献3 639 篇, 其中高被引论343篇(被引频次≥ 8)。《中国 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刊载高被引论文数最多, 为155篇, 占45.19%。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类型为论著(44.90%)、 综述 (12.54%)和特约专稿(6.12%), 其作者主要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7.33%)、 研究所 (22.67%) 和高等院校 (36.00%); 所获 基金项目以国家和省厅级为主, 平均基金论文比为 50.44%; 其研究方向包括流行病学与防治、 疫情分析、 疫苗、 免疫诊断、 免疫与感染等方面。结论 结论 我国血吸虫病相关高被引论文主要来自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研究所和高校, 研究热点主要 集中在流行病学与防治、 疫苗、 免疫学、 药物研究等方面, 相关期刊可根据上述作者群分布及研究热点开展选题和组稿, 以 提高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00~2009年吡喹酮抗药性研究状况。方法以美国ISI Web of Science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引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2000~2009年间SCIE收录的有关吡喹酮抗药性的文献,分别对不同国家、机构、著者的发文量、被引频次,文献来源期刊及论文学科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9年间共有吡喹酮抗药性文献212篇,分布于79种期刊,主要学科分布为寄生虫学(50.47%)、热带医学(32.08%)及公共、环境和职业卫生学(16.98%)。发文数量居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32.08%)、英国(19.81%)和瑞士(14.62%),总被引频次居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1189次)、瑞士(1032次)和英国(645次)。发文量居前3位的作者分别为来自瑞士热带病研究所的Utzinger J(20篇)、Tanner M(18篇)和意大利国家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Cioli D(14篇),文献总被引频次居前3位的作者依次为Utzinger J、Tanner M和Cioli D,总被引频次分别达到565次、493次和358次。10年间,中国共发文30篇,总被引频次为622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肖树华10年间共发文13篇,总被引频次为329次,篇均被引频次达到25.31次。结论发达国家在吡喹酮抗药性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中国为推动吡喹酮抗药性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应进一步加大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研究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6-2013年国内期刊疟疾相关高被引论文分布情况,为编辑制定选题组稿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为检索对象,检索发表于2006-2013年的疟疾相关论文。根据普莱斯公式筛选高被引论文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国内期刊共刊载疟疾相关文献1 976篇,其中高被引论文98篇(被引次数≥11)。在《中国热带医学》刊发的高被引论文数最多,为18篇;其次为《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和《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分别为16篇和15篇。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载文类型为论著(42.86%),作者主要来自全国44个机构,其中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40.91%);高被引论文所获基金项目以国家和省厅级为主,平均基金论文比为22.45%。疟疾流行病学与防治、疫情分析等是国内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结论国内刊载与疟疾研究相关文献的期刊拥有一批来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研究所的作者,相关期刊可根据其作者群分布及研究热点开展选题和组稿,以提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论文的引文分析及核心期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88~1992年发表的全部论文为统计对象。选取了附有引文的481篇论文为样本,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以篇为单位,分别对其引文的数量、语种、类型、年代分布、半衰期、刊自引量及核心期刊分布等进行了定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方病学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为7.86条,文献发表3~5年引用率达最大值,引文半衰期约为6年。期刊是本学科论文的主要引文源,并以中文期刊引用率最高,其次为英文期刊,两者合计占总引文量的66.76%。按被引期刊条数统计,该刊在中文期刊中居首位,为本专业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7-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发表的中英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性艾中心的学术科研水平。方法统计2007-2010年疾控中心性艾中心发表的艾滋病研究的论文总量、第一作者的构成、被引用频次以及中文论文出自核心期刊比率和英文论文SCI收录比率;统计中英文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和普赖斯指数。结果性艾中心在2007-2010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发文数量,论文被引次数和每年篇均影响因子(IF)稳步增长。结论疾控中心性艾中心的学术和科研水平有一定提升,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3-2007年度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3-2007年载文的引文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刊引用文献的规律以及吸收利用信息的能力。方法统计《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3-2007年刊载的1190篇论文的引文,从引文量、引文率、引文语种、引文时间、高频被引期刊、自引率和普赖斯指数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总引文量9141条,篇均引文量为7.68条,引文率逐年升高。引文语种:中文占46.95%,外文占53.05%。引文出版年限:中文文献集中在出版后的1-5年,英文集中在出版后的2-6年。引文期刊的核心区域期刊:中文4种,占37.34%;英文26种,占33.45%。自引率由2003年的8.29%下降到2007年的3.64%,普赖斯指数为42.81%。结论该刊载文的引用范围较广,引文语种以中、英文为主,引证时间基本在最佳年限,但篇均引文量及引文的新颖性还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2011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2011年刊载论文的引文情况,评价该杂志作者吸收和利用科技文献的规律和特征。方法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对《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2011年所载论文进行检索,应用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对所载论文引文量、引文语种、引文年代分布和自引率等进行分析,并计算文献的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结果该刊2007—2011年共刊载论文721篇,附有引文的论文628篇,引文率为87.10%;总引文条数6601条,篇均引文量为9.16条。该刊引文语种以英文为主,引文数占引文总数的80.97%(5345/6601),中文引文数占18.95%(1251/6601),其他语种占0.08%(5/6601)。2007—2011年该刊作者自引文献54条,自引率为0.82%;期刊自引108条,期刊自引率为1.64%。该刊引文文献的半衰期为4.20年,普赖斯指数为46.22%。结论该刊作者引用的文献范围广泛,引文时效性较好,内容较新颖,该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的学术影响力,为科技管理部门了解本所的科研发展动向,制定科研政策提供科学量化的依据。方法以SCIE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的科技论文为基础数据,对本所2011-2015年发表论文的产出、被引频次、h值、资助来源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本所学术影响力。结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5年间共发表论文316篇,发文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发文类型以论文居多;总被引次数为1 641次,篇均引用次数为5.19,h值为17;发表期刊多以国外专业期刊为主,影响因子在1.194~6.751之间;资助来源以国内居多;同美国和瑞士的国际间合作较为密切;在寄生虫学和热带医学2个学科领域中,本所在国内和亚洲处于领先水平。结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论文发表质量较高;在专业学科领域中,本所同世界排名前列的研究机构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5.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和2005年发表的论文和引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该刊两年共载文312篇, 主要载文类型为论著(42.3%)和实验报道(7.7%)。 作者群的分布主要来自高等院校(61.5%)和疾病防治机构(28.5%)。平均基金论文比为51.9%。刊载论文的引文率为82.3%, 被引文献的类型主要为期刊, 其中58.7%引自外文期刊, 31.5%引自中文期刊, 平均普赖斯指数为44.9%。该刊有一支较高水平的作者群,刊载的论文内容丰富, 引文范围广, 是寄生虫病学领域研究中较为重要的文献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AIM: TO analyze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WJG) from 2006 to 2007. We investigated the highly cited papers for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cited authors,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iting journals and year of citation. METHODS: Papers published in WJG from 2006 to 2007 and their citations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 The papers and their citation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bibliometric methods,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for a given pape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ighly cited papers,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cited authors, and the years of citation. RESULTS: Two thousand five hundred and six papers published in WJG from 2006 to 2007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CIE, and 2335 of these were categorized as articles, reviews or proceedings. In 2006 and 2007, the average citation rate was 85.08% and 70.48%, 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citations per paper was 4.33 and 2.51. Among the 2506 papers, 1963 were cited 8788 times by other articles. The mean number of citations per paper was 3.51. The papers with over three citations accounted for 54.72% of all those that were cited,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citations accounted for 85.38% of the total of 8788 citations. Thirteen papers were cited over 30 times and the highest number of citations for any one paper was 98. The cited authors came from 70 different countries or regions, with China,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being the most frequent. The highest average citation rate and number of citations per paper were for authors from Canada (96.30%, 6.89), Hungary (92.31%, 5.62), Australia (88.46%, 5.46), Germany (87.04%, 5.33), and Spain (87.50%, 5.11). The impact factor was 2.081 and the self-citation rate was 9.41% in 2008.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WJG in 2006-2007 were cited by 1597 journals. CONCLUSION: The papers in WJG have a high number of citations, and have been cited in numerous journals by author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The results imply that WJG has an influential academic profile in gastroenterology around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杂志情报吸收和利用情况,客观地反映文献的引用规律及特征。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统计《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2007年间刊载的651篇论文所用的参考文献(引文),以此作为数据源,利用Excel软件对全部引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别对引文数量、引文类型、普赖斯指数、文献自引构成比及主要被引期刊等指标,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结果651篇论文中共有引文7680条,有引文的论文为596篇,引文率占91.6%,篇均引文11.8条。引文总量中期刊占95.5%,图书占4.3%,其他占0.2%。普赖斯指数为54.0%。651篇论文中有61篇论文出现期刊自引文献79条,占论文总数的9.4%,文献自引构成比为0.010(79/7680)。被引用频次居前20位的期刊占引文总量的47.4%。结论《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涉猎文献范围广,栏目丰富,引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引文类型以期刊为主,自引率在适中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AIM To identify and asses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op 100 cited article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 D).METHODS The global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 in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 relevant to NAFl D were retrieved and listed according to their citation times from the most to the least. The 100 most frequently cited original articles were selected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ir bibliometric parameters including times cited, publication year, journals, subject categories, and the highly related concepts of NAFl D, which reflected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publication distribution of leading countries and institutes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NAFl D.RESULTS Top 100 cited articles in NAFl D were published from 1965 to 2015 with a citation ranging of 227 to 2151 times since publication, in which the United states was the most predominant country and Mayo Clin was the most productive institution. The majority of the top 100 cited articles were concentrated in s CI subject category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Hepatology and Gastroenterology is the top journal that published over half 100 top-cited articles. The significant peak of top cited articles presen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00 s while the highest mean number of citation presents in first half of the 1980 s. In addition, concepts related to pathology characteristics, epidemiology and medicalizatio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combination of symptoms including insulin resistance, biomarkersof lipid metabolism and obesity are listed as the highly related concepts.CONCLUSION The 100 top-cited articles marked with the leading countries, institutions, journals,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NAFl D field that could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