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齐威  高丽 《中国防痨杂志》2017,39(11):1247-1250
为评估天津市MTB与HIV双重感染项目防治效果,完善我市双重感染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机制,笔者选取2011年6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结核病专报系统中登记的天津市19564例结核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其中16821例接受了HIV检测,发现并确诊42例为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对双重感染者给予抗结核(42例)和抗HIV病毒(32例)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并跟踪随访1年。结果显示,结核病患者中HIV筛查率为86.0%(16821/19564),HIV阳性检出率为0.25%(42/16821)。对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成功率为78.6%(33/42);有32例接受了抗HIV病毒治疗,占76.2%(32/42)。1年后对33例结核病治疗成功的患者随访,有4例死亡,2例结核病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1—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常州地区3家社区医院,以其10年累计登记的HIV感染/AIDS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475例,平均年龄(44.44±13.85)岁,其中,男378例(79.58%),女97例(20.42%);HIV感染者273例(57.47%),AIDS患者202例(42.53%)。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及临床相关信息;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检测HIV病毒载量,并选取CD4 +T细胞计数>200个/μl者采用QuantiFERON ®-TB Gold (QFT)检测结核感染情况;分析研究对象结核感染情况,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中CD4 +T细胞计数>200个/μl者有429例,结核感染率为10.02%(43/429)。单因素分析显示,CD4 +T细胞计数>200个/μl者中有结核病接触史者结核感染率(30.30%,10/33)高于无接触史者(8.33%,33/396);CD4 +T细胞计数>500个/μl者结核感染率(13.15%,33/251)高于CD4 +T细胞计数为200~500个/μl者(5.62%,10/1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分别为16.30、6.55,P值均<0.05)。进一步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 +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HIV感染/AIDS者中,有结核病患者接触史者结核感染风险是无接触史者的4.61倍[调整OR值(95%CI值)为4.61(2.00~10.63)];CD4 +T细胞计数>500个/μl的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风险是CD4 +T细胞计数200~500个/μl者的2.47倍[调整OR值(95%CI值)为2.47(1.17~5.21)]。结论 免疫水平低下的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检出率低;结核病患者接触史、免疫水平是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MTB)/HIV双重感染流行特征,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相关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南省“MTB/HIV双重感染防治管理工作年度报表”中收集2016—2021年MTB/HIV双重感染者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分析河南省2016—2021年MTB/HIV双重感染双向筛查率、登记率、三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2016—2021年河南省常住总人口为591 960 000名,共登记可随访结核病(TB)患者290 450例、HIV/AIDS患者387 785例,其中,MTB/HIV双重感染者1756例,年均登记率为0.30/10万,占TB患者的0.60%,占HIV/AIDS患者的0.45%。HIV/AIDS患者中TB的检出率从2016年的0.46%(263/57 116)下降至2021年的0.28%(199/69 862);TB患者中HIV抗体阳性的检出率从2016年的0.17%(47/27 955)下降至2021年的0.10%(21/21 914),MTB/HIV双重感染登记率从2016年的0.32/10万(310/97 780 000)下降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长沙市MTB/HIV双重感染流行特征,以完善相关防控策略。方法: 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TB/HIV双重感染防治管理工作年度报表》中提取2011—2020年长沙市MTB/HIV双感者相关资料,建立长沙市MTB/HIV感染特征分布综合数据库。分析MTB/HIV双重感染的检出情况,描述其随年度变化的趋势以及在不同时间、性别、年龄和地区的流行分布特征。结果: 2011—2020年,长沙市累计发现MTB/HIV双重感染者280例,患者发现率随年度呈波动性上升[4.29%(12/280)~15.36%(43/280)]。其中,在结核病患者中检出HIV感染者39例,年均检出率为0.10%(39/38990),不同年度HIV阳性检出率[0.03%(1/3759)~0.22%(9/4057)]呈波动性上升趋势(Z=2.347,P=0.019);在HIV/AIDS患者中检出MTB感染者241例,年均检出率为0.68%(241/35381),不同年度肺结核检出率[0.41%(19/4639)~2.13%(13/610)]呈波动性下降趋势(Z=-6.126,P=0.001)。在280例MTB/HIV双重感染者中,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85.71%(240/280)];年龄分布以25~44岁年龄组为主[46.78%(131/280)],其次是45~64岁年龄组[32.50%(91/280)];地区分布以浏阳市为最多[26.07%(73/280)],其次为长沙县和宁乡市[均为16.43%(46/280)]。结论: 长沙市MTB/HIV双重感染水平较低,但在结核病患者中筛查HIV感染者的年均检出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在HIV/AIDS者中筛查MTB感染者的检出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应以男性、25~44岁年龄组以及AIDS及结核病疫情分布较高地区的人群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2013—2018年贵州省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手术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且确诊为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的5例患者(观察组)和与之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相匹配的5例单纯脊柱结核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者的手术治疗策略,发现观察组在术前评估和纠正CD4 +T淋巴细胞计数,术中严格遵守规范的消毒隔离程序和三级职业暴露防护原则(所有手术医护人员佩戴有防护眼镜的口罩,戴双层乳胶手套,穿一次性防水手术衣、袖套、靴套)基础下,两组患者在手术方式的选择、年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3.0±0.9) h]高于对照组[(2.7±0.6) h](t=-0.424,P=0.004),并有1例患者出院1周时出现引流口窦道形成,经3个月扩创、换药、控制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达正常后逐渐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并明确我国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诊治基本免费的情况下,影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TB/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频度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07-2008年3个省共6个县,新发现TB/HIV双重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这些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共观察332例患者,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81.6%,其中胃肠道44.2%,肝脏13.3%,皮肤过敏反应11.4%,血液系统24.4%,神经系统18.7%,骨关节3.6%,肾、视力、耳等其他反应4.2%,68.1%不良反应发生在服用抗结核药品后30 d以内,66.8%持续时间在15 d以上,病死患者87.9%死于抗结核治疗强化期。涂阳肺结核患者、低体质量患者、静脉吸毒患者、抗病毒治疗时间较晚患者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结论 TB/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纯结核高,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更长,应重视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监测,尤其是抗结核治疗强化期,涂阳肺结核、低体质量、静脉吸毒、抗病毒治疗时间较晚患者是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近10年在结核病患者与HIV/AIDS人群中对HIV抗体和活动性结核病双向筛查的数据,评价MTB/HIV双重感染患者发现模式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20年结核病患者(68155例)HIV抗体检测结果及结核病诊断、治疗相关资料;通过《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管理工作年度报表》收集2012—2020年HIV/AIDS人群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情况。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评价筛查阳性率随年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需筛查人数(NNS),评价筛查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2012—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浦东新区10769例肺结核患者中HIV阳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2—2020年上海市累积发现MTB/HIV双重感染患者308例,其中新确诊HIV感染者64例,占全部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20.78%。2012—2020年间,结核病患者中HIV抗体检测阳性率由2.42%(32/1322)下降到0.50%(20/3995),总体呈下降趋势(APC=-16.64,t=-7.007,P<0.001);HIV/AIDS人群中活动性结核病确诊率由1.02%(50/4912)下降到0.21%(25/11878),同样呈下降趋势(APC=-14.27,t=-4.038,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95%CI)=5.386(2.306~12.581)],年龄36~75岁[36~45、46~55、56~65、66~75岁OR(95%CI)值分别为26.243(3.230~213.244)、32.736(3.993~268.358)、20.309(2.482~166.144)、13.461(1.692~107.059)],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死亡[OR(95%CI)=14.875(3.192~69.312)],并发肺外结核[OR(95%CI)=3.451(1.607~7.409)]是MTB/HIV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上海市目前采取的 MTB/HIV双重感染患者发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核病患者的HIV阳性率和HIV/AIDS人群的活动性结核病确诊率均迅速下降。男性、年龄36~75岁、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并发肺外结核是MTB/HIV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文山州”)HIV与Mtb双重感染的流行病学关联情况,为制定双重感染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搜集2007-2012年文山州在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共计6230例)中筛查结核病,在结核病患者(6430例)中筛查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数据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以上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筛查确定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382例,HIV感染与AIDS患者中活动性结核病检出率达5.01%(312/6230),结核病患者中HIV感染率达1.09%(70/6430).结论 文山州双重感染疫情比较严重,预防HIV感染应成为今后结核病控制的重要工作,而结核病的筛查和治疗应成为AIDS防治工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HIV感染并发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的临床特征、短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诊断为TBM的148例患者,将52例HIV感染并发TBM者作为观察组,96例未并发HI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及临床转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者分别占78.8%(41/52)和51.9%(27/52),并发其他肺外结核者占73.1%(38/52),均高于对照组[分别占39.6%(38/96)、30.2%(29/96)、30.2%(29/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20.89、6.76、8.27,P值均<0.05)。观察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总数、蛋白含量、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85.0(141.0,225.0)mm H2O(1mm H2O=0.0098kPa)、30.0(4.0,175.0)×10 6/L、1141.2(762.8,1548.6)mg/L、2.3(1.7,2.7)mmol/L、117.0(111.1,121.9)mmol/L,对照组分别为284.0(197.5,315.0)mm H2O、360.0(280.0,415.0)×10 6/L、1660.0(1270.0,1900.0)mg/L、1.4(1.2,1.8)mmol/L、105.1(102.6,112.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63、4.79、2.57、4.17、4.19,P值均<0.05)。头颅影像学检查显示,观察组脑组织梗死灶发生率为46.2%(24/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1%(2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85,P=0.028)。观察组病情好转者有20例(38.5%),恶化及死亡者有32例(61.5%);对照组好转者有62例(64.6%),恶化及死亡者有34例(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32,P<0.05)。观察组病情恶化及死亡者中体质量指数(BMI)<18.0、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 个/μl、规范抗结核及抗病毒治疗者分别占56.3%(18/32)、43.8%(14/32)、53.1%(17/32)、28.1%(9/32)和40.6%(13/32),与病情好转者的25.0%(5/20)、15.0%(3/20)、20.0%(4/20)、60.0%(12/20)和75.0%(15/2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4.87、4.62、5.61、5.19、5.8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 [OR(95%CI)=4.21(1.15~15.45)]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规范抗结核治疗[OR(95%CI)=0.28(0.05~0.94)]及规范抗病毒治疗[OR(95%CI)=0.13(0.04~0.47)]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结论 HIV感染对TBM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指标、头颅影像学检查和预后均有明显影响,及时进行规范的抗结核及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调查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感染结核杆菌情况,了解HIV/AIDS与结核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2例健康者及40例经WB确证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做结核菌素(PPD)试验,CD4、CD8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HIV感染者和 AIDS病人中PPD阳性率12.5%,而健康对照 PPD阳性率28.2%(P<0.05)。CD4细胞计数<200/mm3者PPD均为阴性。CD4/CD8比值<1者达90%。结论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机体免疫力降低,PPD反应明显下降。对HIV/AIDS病人使用化学药物预防以控制和减少结核病发病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喀什地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并为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喀什地区12个县(市)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在2016—2018年期间登记治疗且已完成规定抗结核疗程的497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的240例作为研究对象,231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及个案调查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服药管理、治疗转归和不良反应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纳入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31例完成调查的研究对象中,治疗成功率为77.49%(179/2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质量指数(BMI)18.50~24.00(OR=0.036,95%CI:0.002~0.700)、2个月末痰涂片阴性(OR=0.054,95%CI:0.003~0.930)、5个月末痰涂片阴性(OR=0.003,95%CI:0.000~0.057)、按剂量服药(OR=0.013,95%CI:0.001~0.107)、规律服药(OR=0.077,95%CI:0.022~0.268)、知晓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OR=0.076,95%CI:0.008~0.768)和知晓治疗多久后可以停药(OR=0.254,95%CI:0.074~0.875)是影响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结论 喀什地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较低,与患者营养状况、随访痰检结果、按剂量规律服药及患者自身防治意识等因素有关。应进一步加强喀什地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营养支持和健康宣教工作,以提高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影响肺结核治疗转归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有关因素,为结核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93—2001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期间涟源市卫生防疫站4 747份肺结核病历资料,对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疾病治疗之初有咯血症状(χ2=10.20,P=0.01)及临床症状超过3种、合并其他结核、就诊延误、既往用药、空洞、非全程督导管理方式、治疗2个月末痰菌阳性、初治涂阳病人不含链霉素治疗方案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有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之初痰菌阳性及乏力症状为促进患者治愈的有利因素;治疗初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如发热、肺部空洞的存在非全程督导为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不利因素。结论加强宣传教育以减少患者的就诊延误现象,提高对结核病患者的全程督导率,提高患者正确服药依从性将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广州市耐药结核病患者不良治疗结局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登记治疗的符合选例要求的677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病案数据,分析不良治疗结局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677例研究对象中,193例(28.5%)治疗成功、280例(41.4%)在治、204例(30.1%)出现了不良治疗结局(包括13例因发生不良反应停止治疗、9例失败、32例死亡、150例失访)。其中,发生不良治疗结局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29d。基于完整数据集的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广州市外户籍、合并糖尿病、省间流动和年龄增长是耐药结核病患者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分别为HR(95%CI)=1.74(1.21~2.49),P=0.002;HR(95%CI)=1.59(1.10~2.32),P=0.015;HR(95%CI)=2.29(1.26~4.18),P=0.007;HR(95%CI)=1.01(1.00~1.03),P=0.011],耐多药是保护因素[HR(95%CI)=0.53(0.36~0.79),P=0.002]。 结论: 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不良治疗结局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和长期管理,特别是其中合并糖尿病、流动自外省、年龄更大、因户籍所限不能享受本市医疗优惠待遇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前,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逐年增多。临床工作者对该疾病缺乏统一认识,对该疾病最新诊治手段也缺乏了解。作者就该疾病诊断的新技术、新的抗结核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进展、手术方式进展,以及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手术时的术中防护、最新研究方向等进行简要概述,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认识,提高对该疾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随州市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收集随州市CDC结核病防治所(简称“结防所”)2006年第4季度至2010年第4季度的季报表、年报表、专题调查等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项目期间,共登记活动性TB患者4077例(其中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开展TB筛查发现活动性TB患者21例),TB患者开展HIV抗体检测4056例,检测率达100.00%(4056/4056);HIV阳性检出率为0.15%(6/4056)。可随访的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1521例,接受TB筛查率达92.64%(1409/1521);TB患者发现率为1.49%(21/1409),是TB患者检出HIV阳性率(0.15%)的9.93倍。共登记Mtb与HIV双重感染者27例,抗结核治疗27例,治愈或完成疗程81.48%(22/27),失败3.70%(1/27),死亡11.11% (3/27)。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中TB检出率5年中由5.17%(12/232)下降到0.67%(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7, P=0.000)。结论 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重点在于及时发现和治疗HIV感染者及AIDS人群中的TB患者。TB和AIDS双向筛查,以及对Mtb 与HIV感染或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对于控制TB和AIDS的流行有重要意义,应长期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