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抚触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抚触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胎龄30-34周,出生体重1001-2200g,无并发症的新生儿107例随机分为两组,52例接受抚触治疗(抚触组),55例不接受抚触治疗(对照组).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呼吸暂停次数评价.结果 抚触组发生呼吸暂停(0.33±0.27)次,对照组发生(0.60±0.4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2,P<0.001).结论 抚触可有效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不同喂养方法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喂养的效果,探讨适宜的喂养策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20例,随机分为微量喂养和抚触组(n=40)、微量喂养组(n=40)及对照组(n=40),分别给予不同的喂养方法,比较3组喂养效果.结果 微量喂养和抚触组患儿每日摄入奶量、恢复出生体重的日龄、每日体重增长、停止应用胃肠外营养的日龄、达到足量胃肠道喂养的时间、住院时间、每日大便次数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93.5±32.1)ml/(kg·d),(3.9±2.3)d,(19.1±6.4)g/d,(10.1±3.2)d,(18.2±4.3)d,(22.5±5.8)d,(1.0±0.3)次/d,17.5%,均优于微量喂养组和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x2分别为20.21,11.19,20.32,19.81,11.65,7.66,21.82,20.55;P <0.01);上述8个指标中,微量喂养和抚触组中各指标除住院时间外均优于微量喂养组,微量喂养组各指标除喂养不耐受率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抚触配合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功能,改善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游泳和抚触对体重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将480例健康新生儿分为三组,游泳组213例,其中剖宫产139例,顺产74例;抚触组58例,其中剖宫产34例,顺产24例;对照组209例,其中剖宫产128例,顺产81例.每天记录出生体重,最低体重和出院体重.结果三组之间无论剖宫产还是顺产,出院体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体重与最低体重差值比较,游泳组(151.8±103.63)g与抚触组(179.4±110.2)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1.25±99.61) g(P<0.05),另外抚触组高于游泳组,但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和抚触均能促进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尽快恢复,而对出院体重无明显影响.新生儿游泳和抚触对发育的影响值得今后做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鸟巢式护理联合抚触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将68例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抚触。结果观察组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15天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联合抚触可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属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新生儿游泳抚触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抚触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对44例剖宫产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游泳时,给予自编的游泳抚触操,每日1次,每次15min,共7次;将出院体重与既往128例剖宫产术后单纯游泳的新生儿出院体重进行比较.结果应用游泳抚触操的新生儿出院体重为(3 580.9±3 535.4)g,比单纯游泳的新生儿出院体重(3 251.2±472.7)g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院体重与出生体重差值分别为(27.7±132.7)g、(-53.13±131.13) g,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抚触操能增加体重,促进新生儿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背景音乐联合“鸟巢”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基础上播放背景音乐,4次/d,1h/次,并采用“鸟巢”体位.结果:观察组患儿睡眠时间比对照组延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比对照组缩短,体质量增长比对照组增快,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均P<0.05).结论:背景音乐联合“鸟巢”为患儿提供了一个模拟子宫的环境,安全舒适,能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加快体质量增长,从而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口腔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口腔运动干预组给予口周、口腔等按摩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体质量增长情况、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成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口腔运动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低(8.8%vs 35.3%,P0.05),每日增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14.78±3.26)g vs(10.36±3.13)g,P0.05],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11.32±1.17)d vs(14.85±1.43)d,P0.05]及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早于对照组[(13.25±2.72)d vs(15.36±2.38)d,P0.05],两组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口腔运动干预可有效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并可促进其体质量增长,缩短体质量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游泳与抚触对新生儿体重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与抚触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健康新生儿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顺产观察组28例,对照组22例;剖宫产观察组21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仅接受沐浴;观察组沐浴后进行游泳和抚触,游泳分为被动泳操和婴儿自动泳操;抚触于游泳后进行。观察比较两组体重的差异。结果 顺产组新生儿出院体重比出生体重减轻;剖宫产实验组新生儿出院体重比出生体重增加,对照组减轻。顺产、剖宫产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前5天新生儿体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第6、7天新生儿体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游泳与抚触能促进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尽快恢复,而对顺产的新生儿出院体重无明显影响,对剖宫产的新生儿出院体重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探讨抚触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孕周为30一36周自然分娩或选择性剖宫产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66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非抚触组各33例,在基础护理措施及专科护理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增加抚触护理并进行出院随访跟踪。比较两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28d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除定向力、角征、围巾征外抚触组在出生后28dNBNA总分及16项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对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有良好作用。且操作简单、无创、廉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游泳和抚触对控制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影响.方法 比较观察组160例新生儿(游泳及抚触)与对照组160例新生儿(母婴同室常规护理)第2~5天的体重平均下降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下降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游泳及抚触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促使新生儿生理体重下降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期胃肠喂养与抚触对其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实验组32例VLBWI出生后6 h开始胃肠喂养与抚触,对照组32例VLBWI出生后3 d开始胃肠喂养与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VLBWI出生后第1周体重比对照组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2~4周实验组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合理早期的胃肠喂养与抚触,可以促进VLBWI体重增长,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游泳与抚触对剖宫产新生儿黄疸及体重的影响。方法按入院先后次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抚触护理,观察组采用游泳与抚触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和出生后第7天体重和黄疸指数情况。结果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体重较对照组重(均P0.05)。结论游泳和抚触有助于剖宫产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缩短黄疸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3.
低体重儿"游泳"(水疗)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目的探讨低体重儿"游泳"(水疗)在住院期间的部分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出生体重>1 800 g<2 500 g的低出生体重儿73人,随机分为游泳组与对照组.游泳组35人,对照组38人的体重增加、NBNA评分、胃肠功能紊乱等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间在每天体重增加,游泳前后NBNA(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及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溢奶、腹胀)的发生率等方面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而两组在血常规及肝功能方面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新生儿脐部均无感染.结论低体重儿游泳可不失时机地促进其早期全方位的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妊娠中期贫血对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单胎无其它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产妇3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待产时回顾性收集妊娠中期血常规结果,分娩后立即测量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并计算体质指数.所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贫血组孕妇所分娩新生儿的体重(2730.47±183.94 g vs 3366.78±306.98 g)、身长(48.49±1.39 cm vs 50.64±1.37 cm)以及出生孕周(38.56±1.35周vs 39.38±0.98周)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的体质指数(BMI)无统计学差异(20.99±4.64 kg/m2 vs 20.98±4.52 kg/m2,P>0.05).贫血孕妇早产及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孕妇(均为10.59%vs 0%,P<0.05).妊娠中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出生体重及身长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1和0.377,均P<0.05).结论 妊娠中期贫血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与母体血红蛋白浓度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控制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效果.方法 将347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分为游泳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和出院时(出生4~6 d)体重.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院时生理性体重的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游泳组新生儿住院期间(4~6 d)体重均达到出生时体重;对照组未达到出生时的体重(P<0.01).结论 新生儿游泳控制生理性体重下降,对婴儿生长发育有益.  相似文献   

16.
婴儿抚触防治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秀良  曾华英  庄小星 《护理研究》2004,18(12):1074-1075
[目的 ]探讨婴儿抚触对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防治作用。 [方法 ]选择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6月住院的 63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选择性实施抚触按摩。将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6月住院的 61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 [结果 ]抚触组 63例低出生体重儿仅 2例发生呼吸暂停 (3 .1% ) ,低于对照组呼吸暂停的发生 (3 1.1% ,P <0 .0 0 5 )。 [结论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对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实施婴儿抚触 ,能有效防止呼吸暂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体重和皮肤胆红素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目的研究在住院期间新生儿游泳后体重和皮肤胆红素值变化的意义。方法将200例阴道顺利分娩正常新生儿随机抽样,按出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单数为游泳组100例,双数为对照组100例。测定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24h皮肤胆红素值,96h体重和皮肤胆红素值。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24h皮肤胆红素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游泳组新生儿96h体重(3285±89)g、皮肤胆红素值(178±14)umo1/L,对照组新生儿96h体重(3040±96)g、皮肤胆红素值(206±18)umo1/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结论新生儿游泳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长,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减少了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开发了新生儿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鼻伺喂养,观察组给予重力喂养和非营养吸吮。比较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胃管留置时间、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头围、体质量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吸吮有助于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完全实现经口喂养时间,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祁冠聪 《临床医学》2007,27(1):54-54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及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67例喂养不耐受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及小剂量红霉素5 mg/(kg·d),浓度不超过0.1%,缓慢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禁食、洗胃或胃肠减压处理.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及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抚触法、非营养性吸吮法联合应用的“三合一”护理法对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肠内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同质胃肠外营养加微量配方奶肠内喂养,对照组同时给予抚触法、非营养性吸吮法辅助喂养;干预组给予“三合一”护理法辅助喂养,即按规定程序将音乐疗法、抚触法、非营养性吸吮法结合进行应用。比较两组喂养效果。结果干预组采用“三合一”护理法,极低出生体重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所用时间(2.9±2.1)d,体质量增长(17.8±7.9)g,胃肠外营养时间为(7.7±3.1)d,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17.4±6.3)d,住院时间(19.6±5.9)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85,9.001,7.061,11.047,17.438,14.225;P<0.05)。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5,P<0.01)。结论“三合一”护理法可以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肠内喂养效果更为优质,有效提高常规抚触法、非营养性吸吮法的作用,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