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手背皮瓣微血管构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鲜成人尸体上肢,用墨汁和福尔马林灌注。手背皮瓣分6个区取材,超厚切片、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皮瓣血管网分六层:乳头层血管网,乳头下层血管网,真皮浅层血管网,真皮深层血管网,浅筋膜层和深筋膜层血管网。描述了各层血管网的特征并测量了网眼密度及其直径。  相似文献   

2.
应用新鲜成人尸体,墨汁灌注。将臂外侧皮瓣分为九个区,每区各取两个组织块,按常规固定、包埋、切片(纵、横切)。在显微镜下观察,皮瓣血管网共分五层,即:乳头层、乳头下层、真皮深层、浅筋膜层和深筋膜层网。并对各层血管网的网眼内径和构成血管网的周围血管口径作了测量。  相似文献   

3.
将大腿外上部皮瓣分六个区,分别取组织块,固定、包埋、连续切片,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本皮瓣血管网分五层,即乳头层、乳头下层、真皮深层、浅筋膜层和深筋膜层。对各层血管网的网眼内径和密度作了测量及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皮瓣不同层次和区域微血管密度(MVD)的差异。方法取60例腹部手术患者的腹部皮瓣,腹部Ⅰ~Ⅵ区各1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选取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并比较各区及各层腹部皮瓣MVD。结果腹部皮瓣血管网分5层,即真皮乳头层、真皮乳头下层、真皮深层、浅筋膜层和深筋膜层,各层MVD平均分别为17.80±1.68、9.12±1.84、27.91±2.44、37.18±6.55和46.91±7.02,各层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以深筋膜层最密,浅筋膜层次之,真皮深层和真皮乳头层居中,以真皮乳头下层最稀。腹部各层6个区的MV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部大型动脉皮瓣的成活有其解剖学依据,移植方式采取顺行或逆行均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部皮瓣不同层次和区域微血管密度(MVD)的差异. 方法 取60例腹部手术患者的腹部皮瓣,腹部Ⅰ~Ⅵ区各1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选取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并比较各区及各层腹部皮瓣MVD. 结果 腹部皮瓣血管网分5层,即真皮乳头层、真皮乳头下层、真皮深层、浅筋膜层和深筋膜层,各层MVD平均分别为17.80±1.68、9.12±1.84、27.91±2.44、37.18±6.55和46.91±7.02,各层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01),以深筋膜层最密,浅筋膜层次之,真皮深层和真皮乳头层居中,以真皮乳头下层最稀.腹部各层6个区的MVD无统计学差异 (P>0. 05). 结论 腹部大型动脉皮瓣的成活有其解剖学依据,移植方式采取顺行或逆行均可.  相似文献   

6.
在手术显微镜下,上臂内外侧轴型皮瓣间供血可分为三层:真皮下血管网;浅筋膜深层血管网和深筋膜表面血管网。其中浅筋膜深层血管网吻合支丰富,血管口径粗,是调节皮瓣间血运的主要血管网,在皮瓣的扩大切取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所用材料为小儿新鲜下肢。用10~20?S丁酮溶液灌注腘动脉,制成铸型标本,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小腿前部皮瓣微血管构筑情况。依皮瓣各层血管构筑特点能分为五层血管网即乳头层、乳头下层、真皮深层、浅筋膜层和深筋膜层网。各层血管网均有与本层结构相适应的血管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8.
用新鲜尸体墨汁福尔马林混合液灌注,将腹直肌皮瓣由上至下平均分为6个区,分别取材、流水冲洗、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伊红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皮瓣内微血管分为乳头层、乳头下层、真皮深层、浅筋膜层及深筋膜层。  相似文献   

9.
筋膜皮辦属复合组织瓣,既包含了皮肤和皮下层的固有血运,又包含深筋膜的血管网,较之普通随意皮瓣有更加丰富的血运,在移植的安全性、手术操作、远期效果方面均比普通随意辦有更大的优越性。现就我们临床工作中应用筋膜皮瓣的情况,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用一侧儿童新鲜下肢,经腘动脉灌注A、B、S丁酮溶液,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足跟部皮肤及浅、深筋膜层微血管的立体构筑情况。指出,在足跟部皮肤乳头层内血管网分6种类型,并对在乳头下层、真皮深层、浅筋膜层和深筋膜层内的微血管构筑特点及分布规律做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阔筋膜修复足背肌腱及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例足背肌腱及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采用阔筋膜修复肌腱缺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覆盖创面。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外形及穿鞋满意。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良好,两点辨距觉10~15 mm。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阔筋膜修复足背肌腱及皮肤缺损,具有疗程短,对供区创伤小,外形与功能满意等优势,是一种修复足背肌腱及皮肤缺损的可靠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总结其临床经验及相关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行股前外侧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观察随访3~12个月,对组织瓣的颜色、质地、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受供区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所有组织瓣均完全成活。术后血栓发生率为4.5%(4/89),均抢救成功;2例组织修复术后张力增大,皮肤颜色发暗,经重新引流后组织瓣存活;其他的受区并发症发生率为7.9%(7/89),为局部血肿(5例)、腺瘘(2例),无供区并发症。结论股前外侧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具有创伤小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29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Catterall分型:Ⅰ型4例,Ⅱ型10例,Ⅲ型13例,Ⅳ型2例。手术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滑膜切除术,术后单髋“人”字石膏固定髋关节于外展、内旋位3个月,3个月后逐步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4年,平均2年。根据评定标准,本组29例,优17例,良8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6.2%。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取材方便、操作较简便、效果可靠的特点,是目前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价值的手术。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85年以来应用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和旋股内侧血管深支大转子骨瓣转位植骨修复股骨预骨折共63例,取得良好效果。文中对手术具体方法、注意事项及其应用范围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回顾我院运用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体会,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00年以来,选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获随访3个月以上的病人48例(48块皮瓣)。软组织缺损面积12cm×5cm~26cm×16cm,皮瓣面积13cm×6cm~27cm×17cm。术后随访3~48个月,对皮瓣的外形、血液循环和感觉进行观测。结果本组48块皮瓣,完全成活47例;1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吻合股外侧皮神经36例,其中30例恢复保护性感觉,未吻合皮神经12例中4例恢复保护性感觉,2例手部皮瓣出现烫伤后溃疡经换药后疤痕愈合。吻合皮神经组与未吻合皮神经组相比较,保护性感觉的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四肢远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9月,8例胫骨创伤后骨髓炎在彻底清创后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股外侧肌瓣填塞胫骨死腔,穿支皮瓣覆盖浅表创面。结果  8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其中,1例术后感染经换药治疗愈合,其余7例创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胫骨骨髓炎无复发,皮瓣色泽、质地好,皮瓣供区直接缝合,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肌瓣血运好且与皮瓣仅以穿支血管相连拥有足够自由度,可以实现创面立体修复,是一种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119-12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S)联合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在穿支皮瓣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手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MDCTA定位,观察组予以CDS联合MDCTA定位,比较两组术前定位与术中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穿出点的符合率、相差距离,同时观察术后1个月皮瓣的存活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前定位与术中利用穿支的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定位与术中相差距离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皮瓣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S联合MDCTA应用于穿支皮瓣术前定位中可以提高穿支血管定位的准确性,术后皮瓣存活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治疗截肢术后残端坏死合并感染、骨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四肢严重创伤行截肢,术后残端坏死合并感染、骨外露,设计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治疗,其中急诊截肢7例,保肢失败而2期行截肢5例,创面面积最大50cmx45cm,最小10cmx7cm,肌皮瓣面积最大9cmx26cm,最小8 cmx12 cm。结果:术后12例肌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无功能障碍,受区外形满意,安装假肢后功能良好。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治疗截肢术后残端坏死合并感染、骨外露,抗感染能力强,成功率高,避免再次截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自身关节,改善假肢功能。  相似文献   

19.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髂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7月对1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结果术后12例获得随访1—5年,平均3.2年。根据范启申的评定方法:优6例,良4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83.3%。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手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重建股骨头血运、髓芯减压、清除坏死骨和支撑股骨头软骨的特点。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手术治疗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