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麦岭水源地是许昌市城市供水应急备用水源地,曾在2014年出现严重干旱时重新被启用。在分析麦岭水源地的含水层埋藏情况、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富水性以及补给、径流和排泄等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水源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并对麦岭水源地生产井的布局、生活污水及化肥、农药对水源地水质的污染影响及应急供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优化开采井布局、建立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对水源地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等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疏干排水势必导致区域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发生变化,引起周边地下水位下降、水源地枯竭等环境地质问题.根据三门峡段村—雷沟铝土矿区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其水文地质模型进行概化,采用MODFLOW有限差分方法分析评价矿坑疏排水对区域地下水水源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矿山开采对水源地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对水源地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对于西部以及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小.当段村—雷沟矿区排水13 a时,水源地内11号与14号井失去供水能力,补2B井仍可正常供水;排水21 a时,补2B井也报废.  相似文献   

3.
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实现饮水安全的重要前提。系统梳理了"十三五"期间黄河流域(片)现场抽查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及保护现状,深入分析了水源地变更或实际供水功能改变、城市饮用水水源单一、应急供水保障能力不足、取水口水质监测频次不够、监测项目不全、水质存在污染风险等典型问题,从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核准、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及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监测和监督性监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示范水源地创建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和建议,对"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和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昌水专学报》2013,(3):60-63
通过对研究区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与分析,利用GMS软件建立九江市城区地下水含水层地层结构模型,并且对软件的实际应用与数据处理进行阐述.根据模拟结果对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对含水层结构、含水层的富水性与补给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且判断了含水层的边界条件,为九江市地下水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应急水源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桂林市供水水源地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桂林市供水水源地进行了系列调杏的基础上,对供水水源地现状与保护对策进行了分析论述.根据近十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秩相关系数法,重点分析了佳林市供水水源地水质现状和近10年的变化趋势:桂林市供水水源地水质较好,评价指标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均未超出水质Ⅲ类标准.对供水量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现有水源地(漓江)及规划水源地(青狮潭水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多措并举保障沧州城市供水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分析了沧州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保证城市供水安全的方法和意义,提出了保护水源地、开展域外调水、加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深化体制改革等保障沧州城市供水安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用于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质量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供一种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第二水源地为例,通过在供水井中取样分析,评价了第二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现状.结果表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第二水源地地下水水质总体情况较好,地下水水质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要求,超标的NH4+主要是层间越流导致的上层水质较差的水进入供水含水层所致,F-主要源于水岩作用导致的含氟矿物的溶解.对地下水综合水质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总铁、pH和NH4+,重金属污染较小,但仍应加强水源地管理和保护,防治人为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8.
云南曲靖市水资源保证程度和应急地下水源地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曲靖城区水资源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天然补给量有限,地表水系严重污染.水资源量保证程度总体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但水质保证程度较低,供水安全脆弱性高.在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盆地东缘的岩溶地下水是优质的应急供水水源,笕槽坝和越州富水块段可作应急地下水源地.  相似文献   

9.
城市需水量剧增、洱海富营养化加剧和水位降低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大理市城市供水安全的主要因素.通过大理市城市环境水文地质调查,认为大理盆地水资源丰富,可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大理市必须采用多水源供水,并提出大理市区的下关、大理古城和凤仪3个富水地段作为城市应急地下水源地.  相似文献   

10.
系统论述了宝鸡城市地质环境状况以及目前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斜坡稳定性、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采用环境系统要素综合定量法对宝鸡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庆市城市供水风险及应急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区域水资源及城市供水现状的分析表明,大庆市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极限。因此对城市供水风险进行了分析,由于水量、水质、供水时间、水源安全及经济发展、人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水资源形势比较严峻。针对这些因素的影响,作出了应急对策分析,综合考虑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保障大庆市城市供水安全为目标,遵循一定的规则,对城市供水应急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我国村镇供水工程的现状和特点,表明了我国村镇供水存在着工艺落后、供水安全性差等问题。为保障村镇供水水质,详细介绍了各种不同水源,如地下水、地表水和特殊水质水源的处理技术和工艺流程,同时对村镇供水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村镇分散式、集中式等六种供水模式。同时提出了村镇供水工程应综合考虑水源的选择与保护、净化技术与供水模式,并因地制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我国村镇供水工程的现状和特点,表明了我国村镇供水存在着工艺落后、供水安全性差等问题。为保障村镇供水水质,详细介绍了各种不同水源,如地下水、地表水和特殊水质水源的处理技术和工艺流程,同时对村镇供水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村镇分散式、集中式等六种供水模式。同时提出了村镇供水工程应综合考虑水源的选择与保护、净化技术与供水模式,并因地制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水源供水地区不同水厂之间存在混合供水带,水力水质条件不稳定,易出现铁释放超标、余氯偏低等水质问题,采用特征水质指标空间修正插值法预测该水质风险区域。特征水质指标是指不同水厂出厂水差异较大,且在管网中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明显识别特征的水质指标,根据其空间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各水厂单独及混合供水区域。考虑到管网分布与地理空间差异,在插值前引入修正系数对特征指标进行修正。以双水厂供水的H市为例预测混合供水带,结果表明:H市一般特征指标电导率和敏感特征指标总铁质量浓度的空间修正插值结果基本一致,且与水力模型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在所预测的混合供水带内设置在线监测点,观测到流速、流向的频繁改变,符合混合供水带水力特征,说明预测结果正确,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给水系统地震风险分析及震后供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汶川地震导致重灾区绵竹市给水系统严重受损,供水中断数日后逐渐恢复供水,结合数次地震对供水系统震损统计和经验,总结了城市给水系统各组成部分主要的震损形式.以西部大城市地表水给水系统为例,对水源水库、输水管渠、净水厂及给水管网进行了地震脆弱性分析;针对汶川地震后应急供水经验,提出了临时应急供水和系统恢复供水技术措施;震后居民临时安置房建设及用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确定了给水及消防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山东省县镇供水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比较和技术经济计算,找出了我省县镇供水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社会发展要求、给水技术、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从思想观念、规划设计、建设资金、经营管理诸方面提出了对策,可作为有关政府部门、供水企业决策时的参考。文中还对用水量标准、变化系数、经济流速等设计运行参数提出了建议,可作为新建、扩建供水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编制水中长期供求计划,对长江流域内的十座大型水库长系列法调节计算的成界资料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归纳与探讨,求得可供水量计算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18.
火成岩油藏油井水驱特征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火成岩油藏储层复杂多样,注水开发的水驱特征在各相带也相同,后期开发治理带来困难。为了提高火成岩油藏的水驱效率,采用油井含水特征曲线法分析了阿北安山岩油藏油井水驱特征,分为注入水沿裂缝呈条带驱、水锥锥进垂向水驱、层状水驱、油藏边水沿不整合而侵入等四种形式,经过调整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可供同类油藏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深圳市缺水现状的分析,探讨深圳市分质供水的模式,提出深圳市应把污水资源化作为战略而落实。由此提出深圳市分质供水的理念,并指出深圳市分质供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深圳市的分质供水模式是以城市主体供水系统为主、污水资源化的非饮用水供水系统为辅、雨水利用和海水利用为补充的供水形式,其中污水资源化的非饮用水供水系统主要是供给特区外较为集中的大工业区,包括沿途的城市杂用。它是污水资源化、优水优用及循环经济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