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FeSO_4·7H_2O、Na_2SiO_3·9H_2O和Ce(NO_3)3·6H_2O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硫酸铁铈(PFCSS)复合絮凝剂,通过XRD、SEM、UV-Vis漫反射、激光粒度分析对絮凝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处理耐晒翠绿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其脱色性能。结果表明,Ce~(3+)的加入使得絮凝剂的结晶性变差,粒度增大,形成了分子质量更大的簇状无定型聚合物。当n(Ce)∶n(Fe)=0.3,投加量为4.5 mg/L,处理时间为20 min,废水pH为5.48,温度为室温时,PFCSS的脱色性能最好,对质量浓度为80 mg/L的耐晒翠绿模拟染料废水去除率高达99.3%。PFCSS对耐晒翠绿的去除是由于其表面的金属离子与染料分子之间发生了类似于化学吸附的络合反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黄磷炉渣为原料制备了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研究了(Al+Fe)/Si摩尔比、Al/Fe摩尔比、聚合温度以及聚合时间对该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Al+Fe)/Si摩尔比为1∶1、Al/Fe摩尔比为1.5∶1、聚合温度为55℃、聚合时间为80min时,制备的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对滇池水的处理效果较好,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98.93%和85.50%。在处理污水时,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可兼具聚硅酸、聚铝和聚铁絮凝剂的优点,絮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聚硅酸铝铁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达刚 《广东化工》2009,36(2):68-69
以聚硅酸铝铁(PSAF)为混凝剂,研究了聚硅酸铝铁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如聚硅酸铝铁投加量、Al/Fe摩尔比、废水酸度。实验结果表明,水样pH为7.5,聚硅酸铝铁Al/Fe摩尔比为4:1,质量浓度为16mg·L^-1时,脱色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4.
两种合成絮凝剂在处理染料废水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羧甲基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铁(Ⅲ)为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试验研究了其对染料废水的絮凝性能、脱色性能.初步考察了pH、投加量、搅拌时间与沉降时间等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Fe3+的引入增加了合成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的絮凝作用.在羧甲基壳聚糖处理染料红、黄、兰、黑废水的脱色实验中,脱色率达到76.3%~3.5%,COD去除率为...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的聚硅酸铁锌(PFZSS)与壳聚糖(CTS)制备了新型复合絮凝剂PFZSS-CTS,并研究该絮凝剂对模拟直接大红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适宜的絮凝条件为:投药量40 mg/L,pH=7,沉降时间30 min,快速、慢速搅拌转速分别为130、55 r/min,快速、慢速搅拌分别为时间2.5、15 min,此条件下染料的脱色率达到99.52%。结合ζ电位的分析,初步推断其絮凝机制包括电中和、吸附架桥、网捕卷扫。  相似文献   

6.
王会  周燕 《广东化工》2011,38(6):157-159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该菌能够利用玉米淀粉废水作为培养基生产生物絮凝剂,所产絮凝剂命名为F-12。将F-12用于染料废水脱色,研究了F-12加入量、助凝剂、pH、搅拌时间及静置时间等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12对染料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最优脱色条件为:1 L废水中加入0.2 mL F-12和0.2 g CaCl2、体系pH 6.0,200 r/min搅拌1 min,60 r/min搅拌3 min,静置10 min。在此条件下,F-12对氧化铁红废水的脱色率达到95.02%。  相似文献   

7.
王会  周燕 《广东化工》2011,38(2):139-140,154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该菌能够利用玉米淀粉废水作为培养基生产生物絮凝剂,所产絮凝剂命名为F-12。将F-12用于染料废水脱色,研究了F-12加入量、助凝剂、pH、搅拌时间及静置时间等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12对染料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最优脱色条件为:1L废水中加入0.2mLF-12和O.2gCaCl2、体系pH6.0,200r/min搅拌1min,60r/min搅拌3min,静置10min。在此条件下,F—12对氧化铁红废水的脱色率达到95.02%。  相似文献   

8.
改性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结晶AlCl3为原料制备聚合氯化铝(PAC),用聚硅酸对其进行改性,获得了改性的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考察了pH值、SiO2浓度、温度、Al/Si摩尔比等因素对改性聚硅酸氯化铝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pH值5~6,SiO2浓度2.5%,温度20~30℃,Al/Si摩尔比1.0。用改性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其最佳的处理条件为:投加量125 mg/L,pH值8,搅拌时间20 min,搅拌温度50℃。改性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具有更好的除油、去除COD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分散大红GG、分散棕S3R、分散蓝FBL3种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新型复合絮凝剂聚硅酸铝锌-羧甲基纤维素钠(PSAZS-CMC)对分散染料废水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处理分散大红GG和分散蓝FBL的适宜pH值范围为5~11,而处理分散棕S3R的适宜pH值范围为8~11。在最佳pH值条件下,当废水初始浓度为100mg·L~(-1)、投加量为2mL·L~(-1)时,3种染料废水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96.13%、92.81%、94.79%。废水中无机盐的存在会降低PSAZS-CMC的絮凝脱色能力,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该絮凝剂处理分散染料废水时,投加量少,pH值适用范围宽,脱色效果好,表现出较好的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铝铁(PSAF)对草浆造纸中段废水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的效果,考察了Al Fe与SiO2的量比、Al与Fe的量比、废水pH值以及PSAF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与PAC比较了处理性能.结果表明:Al Fe与SiO2的量比为1.5、Al与Fe的量比为3、废水pH值为9、PSAF的投加量为0.57mmol/L时,PSAF对造纸中段废水深度处理的效果最好,同样投加量的条件下,PSAF混凝效果优于PAC.  相似文献   

11.
采用粉煤灰、工业废硫酸和硫铁矿渣为原料,通过自制的聚铁和聚铝,制备了不同Si/(Al+Fe)摩尔比的聚硅酸铝铁(PSAF)絮凝剂.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无机盐絮凝剂相比,PSAF的絮凝效果较好,COD及色度去除率能达到78.62%和83.56%以上.实验得到PSAF最佳制备条件:Si/(Fe+Al)=1/20,Fe/Al...  相似文献   

12.
沈晓莉  裴建云  张玉 《广州化工》2012,40(21):38-40
将从活性污泥中筛出的高效微生物絮凝菌复合培养产絮凝剂。通过单因子实验获得复合菌最适发酵条件为淀粉10 g/L,尿素0.5 g/L,KH2PO4 2 g/L,K2HPO40.5 g/L,Fe2(SO4)30.2 g/L,pH 7.0~7.2,T=28℃、160 r/min培养24 h;形成的发酵液应用于高岭土废水絮凝实验中,絮凝剂添加1%,CaCl2(5%)添加1%,慢搅15 min,静置15 min后测得的絮凝效果最佳。复合菌经发酵及絮凝条件优化后,絮凝率可达97.07%,絮凝效果与常用的PAM效果相当,且更经济。  相似文献   

13.
吴新华 《河北化工》2010,33(12):8-9,27
将壳聚糖(CHS)和改性纳米二氧化钛(TiO2)共混制成复合絮凝剂,并对艳兰溶液进行超声降解,探讨了投加量、pH值、沉降时间对脱色率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TiO2复合絮凝剂比单一壳聚糖处理艳兰废水具有更高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并且具有用量少、速度快、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因此,这种复合絮凝剂在染料废水的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用硫酸铁、硫酸铝及硅酸钠制备了聚硅酸铝铁(PSAF),并研究了其作为絮凝剂对皂素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聚硅酸铝铁对皂素废水的CODCr和色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聚硅酸铝铁的投加量、pH、搅拌时间对CODCr和色度去除率有显著的影响。由正交试验分析得出的最佳实验条件为:聚硅酸铝铁投加量为20mL.L-1,pH值为8,搅拌时间为45min,此时,CODCr的脱除率为68.76%,色度的脱除率为97.31%。  相似文献   

15.
魏美燕  陈润铭  熊亚 《广东化工》2010,37(3):79-80,91
文章研究了自制的絮凝剂DFT对酸性大红GR水溶液的脱色作用。考察了单独使用絮凝剂DFT处理酸性大红GR模拟废水时的DFT投加量、pH和絮凝时间等对脱色效果的影响,以及DFT与硫酸铝配合使用时的投加顺序、投加配比和酸度等的影响,并与Y0试剂的脱色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絮凝剂DFT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Y0试剂。  相似文献   

16.
以氯化铝和氯化铁为原料制备出一系列不同铝铁物质的量比及碱化度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并应用于地表水的混凝处理过程。考察PAFC的混凝效能及产生的絮体特性,进而对其使用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混凝机制。结果表明,PAFC为多羟基桥连的铝铁聚合物,水解后发生电中和作用使胶粒脱稳,而后通过羟桥和氧桥联接产生架桥和卷扫沉淀作用,混凝效果优异。PAFC的pH适用范围较宽,但铝铁物质的量比对其水解过程影响较大,在铝铁物质的量比为7:1、碱化度为0.5、投加量为10 mg/L时,絮体的粒度及生长速度最大,此时浊度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84.93%和78.52%。此外,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水力条件对PAFC的混凝效能影响显著,其最佳使用条件为:快搅时间为20 s、快搅速度为200 r/min、慢搅时间为15 min、慢搅速度为40 r/min。  相似文献   

17.
用投加化学混凝剂的方法处理直接耐晒大红染料废水,讨论了不同种类的混凝剂、混凝剂的投加量和废水的pH值对色度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亚铁、氯化铝、氯化铁3种混凝剂中,硫酸亚铁的脱色效果最好,在最优化条件下(pH值为8,投加量为300 mg/L),达到最高色度去除率94.0%。并且得出氯化铝、氯化铁的最佳pH值范围分别为:5~7、6~8,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5、250 mg/L,相应的脱色率分别是79.4%、88.0%。其中,氯化铝投加量极少,有利于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纳米TiO2多孔微球光催化氧化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溶液pH值、纳米TiO2用量、光照时间、离心时间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并探讨了脱色机理。结果表明。在染料浓度为65mg·L^-1、溶液pH值为2、纳米TiO2用量为7OOmg·L^-1、光照时间为2h、离心时间为15min时的脱色率最高,脱色效果最好。为纳米TiO2多孔微球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行制备的具有Al/Si(1.5)和Fe/Si(2.0)的两类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酸氯化铝(PSAFC)和聚硅酸硫酸铁(PSAFS),对硫化印染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混凝剂投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物型(PSAFC)和硫酸盐型(PSAFS)混凝剂对印染废水的色度、浊度、CODCr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且PSAFS的混凝效果略优于PSAF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