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一起某工艺品厂发生的急性三氯甲烷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以引起相关企业和职业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视,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避免类似中毒事故再次发生。[方法]通过问卷形式,详细询问中毒病人的职业史、病史及就诊经过,查阅病人住院病历记录;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结果]作业场所三氯甲烷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366.6~403.4mg/m3,超标17.3~19.2倍;诊断为(三氯甲烷)急性重度中毒性肝病患者2名,急性中度中毒性肝病患者1名,急性轻度中毒性肝病患者1名。患者经护肝等对症治疗1个月后肝功能正常、症状好转出院。[结论]企业主管对三氯甲烷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是导致本次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有毒物品的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某企业发生的一起急性不明气体及(或)缺氧引起的接触反应事故,以引起企业的重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方法]通过问卷形式,详细询问患者的接触史、病史及就诊经过;查阅患者住院病历记录;对事发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以头晕、恶心、胸闷为主。有7位患者氧分压、氧饱和度增高,全血中的二氧化碳总浓度、血浆中的二氧化碳总浓度降低。事发现场厕所的空间较小,平时门窗关闭,厕所空气中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等物质,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结论]企业管理人员对化粪池产生的气体危害性认识不足,防护措施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相关企业应加强化粪池及厕所通风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例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事故的起因、经过,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依据患者临床表现、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调查结果及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患者系因接触氮氧化物而导致急性重度中毒。[结论]需采取综合性的职业病防治措施,防止此类中毒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4.
某塑胶公司急性有机锡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1起急性有机锡中毒事件,以便采取应急措施,控制继发中毒出现。方法调查生产工艺及中毒经过、分析事故原因。结果企业使用含有三甲基氯化锡不合格原料,作业时没有采取有效职业病防护措施,导致中毒。结论应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严防类似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艾滋病职业暴露现状,为制定和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对昆明市2013年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生48起艾滋病职业暴露,主要集中在医护人员(62.5%)和公安司法警察(29.2%);暴露的主要方式是针刺或锐器割伤轻度(72.9%);损伤部位主要在手(87.5%)。低工龄(45%)和年轻(51.3%)的医护人员容易发生职业暴露。但10年以上工龄的医护人员(32.4%)也不容忽视。职业暴露后预防规范应急处理占27.1%。[结论]昆明市2013年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医务人员及警察中,应对两类人群加强培训,减少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心因性反应病例的调查与处理,探索预防此类事件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方法]对接种疫苗后发生心因性反应的病例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等调查。[结果]病例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一般反应(发热、头晕、恶心等)和心因性反应。[结论]发生类似事件后,应开展充分调查,按规范处置,同时加强与家长、校方等的沟通,避免事件升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隔离措施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方法]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及时对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结果]护理本例艾滋病合并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60天中,无医护人员受到病毒感染。[结论]通过精心护理,改善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同时预防了艾滋病的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汕头市隆都镇学生接种甲肝疫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查因,为事件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鉴别诊断学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和诊断。[结果]该次波及一个学校5个年级37名学生,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接种甲肝疫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证实是一起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甲型流感(H3N2)在学校流行,是甲肝疫苗接种的偶合病。[结论]避免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必须提高基层预防接种人员业务素质,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发生不良事件要认真分析事件原因,早报告、早诊断和早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引起偏二甲肼作业人员急性、慢性中毒的基本原因进行分析,建立中毒风险故障树,提出防制措施.[方法]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偏二甲肼作业中可能导致人员中毒的环节进行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用故障树分析确定作业中直接和潜在的基本致因事件及其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结果]偏二甲肼作业中可能导致人员中毒的基本事件有34个,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跑冒滴漏、取样化验、日常检查、运输、加注、转注、泄回、废液处理、故障修复和人员救护,产生原因包括材料相容性不好、操作程序失误、作业时安全防护不当、违章操作或误操作、出现事故时处理不当等.[结论]偏二甲肼作业中人员有急性和慢性中毒的危险,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急性职业中毒分析及其预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通过分析上海市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 ,寻找其发生和发展规律 ,为预防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提供依据。 [方法 ]以现场调查和病例报告资料为基础 ,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并采用自相关分析、二次移动平均法以及时间序列趋势预测对本市 2 0 0 1~ 2 0 0 3年的急性职业中毒趋势进行预测。 [结果 ]上海市 1992~ 2 0 0 0年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的主要毒物品种是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由两者引起的中毒病例占总数的 33 6 % ;中毒病例在低工龄组较为集中 ;化工行业中毒病例数占总数的 42 6 % ;中毒发生的主要直接原因是没有个人防护设备、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或使用不当以及缺乏安全教育等 ;工作后 1~ 2h中毒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9年的中毒死亡率为 12 6 %。时间序列趋势预测发现急性职业中毒在历年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不规则的 ,但整体呈下降趋势 ,预测 2 0 0 1、2 0 0 2、2 0 0 3年急性职业中毒发生的病例数分别约为 44、43和 42例。 [结论 ]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仍是上海市急性职业中毒的主要有害物质 ,对其防护工作尤其是个人防护措施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一起急性三氯甲烷中毒事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肇庆市某塑胶五金电子厂发生的一起急性职业性三氯甲烷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预防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方法对该起中毒事故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调查生产工艺及事故经过,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分析事故原因。结果3名患者均为钟表装配车间工人,生产中所使用的黏合剂三氯甲烷含量为90.60%。患者均有明显中毒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异常。省级职防机构确诊职业性三氯甲烷中毒和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经护肝、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当前个体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薄弱,劳动者的职业卫生防护意识较差,应引起有关监督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患者的肝胆脾肾超声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7例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患者入院时、治疗中和出院前分别进行肝胆脾肾超声影像学观察,同时测定其肝肾功能指标与之对照。结果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患者入院时肝胆脾肾声像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且其改变程度与肝肾功能异常水平基本一致;随着病情的恢复,患者临床治愈,出院时肝肾功能恢复正常,其声像图也随之恢复正常。结论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患者大多伴发严重肝肾损害,其肝胆脾肾声像图改变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以作为判断患者肝肾损害程度和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曹景鑫  王瀛  安波 《职业与健康》2008,24(9):833-834
目的研究环氧乙烷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及从环氧乙烷中毒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方法将辽宁省抚顺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2例接触环氧乙烷造成中毒的病例资料及事故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环氧乙烷水溶液喷出后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主要造成皮肤灼伤,心肌损害,胰腺损害,肝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解毒剂,经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措施,2例患者除遗留灼伤后皮肤色素沉着斑片、斑痕外均痊愈出院。结论中毒发生后及时进行皮肤冲洗、催吐非常重要,治疗及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广西职业病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02~2004年广西职业病诊断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2004年报告职业病216例。其中,新诊断尘肺病145例,慢性职业中毒18例,急性职业中毒8起、36人,死亡7人,其他职业病17人,尘肺病和急性中毒是发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种。2002、2003、2004年非公有制企业报告职业病人数分别占当年职业病人数的16.98%、31.48%、41.67%,非公有制企业职业病发病人数有较大幅度上升。[结论]非公有制企业的职业病发病高峰已经来临,当前应把职业病防治的工作重点放在职业病多发的冶金、有色金属、煤炭、建材、化工、轻工行业的非公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2000-2007年突发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岛市突发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特点,分析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2000-2007年期间青岛市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共发生32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毒120例,死亡15例。2002年、三资企业、皮革制品业发生起数最多,均为14起:造成中毒起数、中毒人数最多的是有机溶剂中毒;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是窒息性气体中毒。结论用人单位对急性职业中毒认识不足,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薄弱是造成急性职业中毒的主要原因,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2005至2009年部分报告职业病分布状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区近5年来由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诊断的192例职业病病例(排除尘肺及放射性职业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该区前三位的职业病种类为职业性皮肤病、急性职业中毒及职业性眼病,12例死亡均为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发病工龄最短为急性职业中毒(0.19年),最长为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4.59年),不同种类职业病间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0.86,P〈0.001);硫化氢中毒与非硫化氢中毒间工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0.029)。[结论]急性职业中毒特别是硫化氢中毒是该区危害后果最严重的一类职业病,工龄短于1年者是急性中毒发生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一起职业性急性二氯五氟丙烷(HCFC-225)中毒的原因。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证实6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急性泄露事故导致吸入HCFC-225的职业接触史,急性起病,群体发病,发病时间与泄漏事故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结合临床表现,可确认该起事故为一起职业性急性HCFC-225中毒事故。结论该起事件是一起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秩和比法对1997~2005年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进一步加强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防控工作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用事故发生起数、中毒病例数和病死率作为评价指标,用秩和比法(RSR)综合评价1997-2005年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情况。[结果]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种类以CO、H2S、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多见。根据校正加权秩和比(RSRW)结果,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情况不呈逐年递减趋势,而是2002年情况最(RSR,为0.722)好,2005年情况最差(RSRW为0.287)。[结论]上海市1997~2005年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情况,不容乐观。尚有待加强针对性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七五"、"八五"、"九五"期间职业病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七五”、“八五”、“九五”期间(1986~2000年)湖南省职业病发病状况,为湖南省“十五”期间控制职业病发病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追溯15年来上报的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湖南省共发生职业病新病例22196例,其中尘肺占60.25%、慢性职业中毒占16.02%、急性职业中毒占7.95%、物理因素等其他职业病占13.89%;至2000年统计年止,尘肺累计病例45956例,现患尘肺35610例。[结论]湖南省职业病发病数逐期下降,但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防治的重点是煤炭、冶金、化工、有色金属、建材、乡镇企业等工业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