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其中颅神经病变引起眼肌麻痹在临床上并非多见。自1996年至2006年,我们诊治51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51例病人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27~79岁,平均60岁。既往有糖尿病史者36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33例,糖尿病病程1~22年,另15例为出现眼肌麻痹后经检查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出现眼肌麻痹临床症状的时间为1天~1月。受累的颅神经包括:动眼神经麻痹22例,外展神经麻痹15例,滑车神经麻痹9例,复合神经麻痹5例。其中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2例,老年性白内障13例。1·2临床…  相似文献   

2.
臧乐红  杨玉青 《陕西中医》2012,33(5):588-589
<正>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颅神经受累占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0.3%~1%。颅神经病变引起的眼肌麻痹在临床上并非多见。我科自2006年~2011年运用针刺联合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31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选取我科收治门诊及内分泌科会诊的糖尿病性眼肌麻痹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52~68岁,平均58.2岁;病程3~21年,平均15.4年;既往糖尿病病史29例,2例为出现眼肌麻痹后确诊为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患者严格控制饮食,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1次,同时口服甲钴胺片(弥可保)500 μg,3次/d,15 d为1个疗程,用1~2个疗程.结果:28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治愈25例,好转3例,随访6~ 12月未发现复发.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病,其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是糖尿病并不少见的并发症,我们以中医中药为主共诊治糖尿病性眼肌麻痹60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并发眼肌麻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病,其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是糖尿病的少见并发症,我们共诊治糖尿病性眼肌麻痹36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原因的内分泌疾患,糖尿病引起的许多眼部并发症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糖尿病性眼肌麻痹逐步引起了眼科医生的关注,国内外报道甚多,现将我科自1994~1996年遇到的4例糖尿病性服肌麻痹的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994年8月~1996年3月共诊治糖尿病性眼肌麻痹4例,男3例,女1例,年龄在46~65岁,平均55.5岁,3例有糖尿病史,二例无糖尿病史。1.2临床特点:全部病例均为突然发生复视,2例为动眼神经麻痹,2例为外展神经麻痹,其中2例有眼球位置的偏斜,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全…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累及周围神经最常见,颅神经较少受累,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是颅神经受累表现,其约占糖尿病并发症的0.4%~5%。作者在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例,同时查阅相关文献对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中西医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与3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通过t检验对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血糖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血糖、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等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除红细胞变形指数与血糖呈负相关外,其余血液流变指标均与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增高,导致微循环障碍是诱发眼肌麻痹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颅神经病变引起眼肌麻痹在临床上并不多见。2000~2010年,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方法治疗30例糖尿病引起的眼肌麻痹,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全组共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12例。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42~75岁,平均61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周围性眼肌麻痹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眼肌麻痹是由于眼球运动神经损害所致。笔者从2006年11月~2008年3月间采用针刺治疗单侧周围性眼肌麻痹3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经本院眼科确诊为单侧周围性眼肌麻痹),共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均  相似文献   

11.
<正>眼肌麻痹主要是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眼运动神经受损而引起眼球运动障碍出现斜视、复视及眼睑下垂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容貌。该病病因比较复杂,多为脑血管疾病、炎症、外伤、肿瘤、糖尿病等所致~([1])。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高,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也日益增多。单纯西医治疗对眼部病症恢复没有很好的疗效。笔者采用牵正散加减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2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眼位偏斜,患眼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中颅神经病变并发眼肌麻痹者比较少见。现将我院2000年7月-2007年5月诊治的27例糖尿病性服肌麻痹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刺配合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眼肌麻痹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颞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眼肌麻痹3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自2007年以来我院收治的36例眼肌麻痹患者,男26例,女10例;年龄18~65岁;病程最短4 d,最长6个月;糖尿病16例,高血压9例,外伤8例,炎症3例;动眼神经麻痹18例,外展神经麻痹14例,滑车神经麻痹4例。所有病例符合眼肌麻痹的诊断标准,并检查头颅CT排除颅内占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减羌活胜风汤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羌活胜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90.3%,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治疗配合加减羌活胜风汤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颅神经病变引起眼肌麻痹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临床上常以斜视、复视为首发症状,无特效药物治疗。自1998年5月~2002年5月,我们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35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38例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曾友华我们自1988年1月~1995年12月,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依据《眼科学》有关诊断标准(上海第一医学院眼耳鼻喉科...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临床并不常见。我们在临床中采用针药并用的治疗方法,从1992年6月至今共治疗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系由Ⅱ型糖尿病继发的眼肌麻痹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41岁,平均58岁。继发本病糖尿病程最短者1年3个月,糖尿病病程最长者13年。2治疗方法2.1采用西药优降糖根据病人体质、血糖情况、药物敏感性情况酌量应用。治疗期间需配合控制饮食,适当锻炼,保持情绪稳定等糖尿病基本治疗方法。2.2津力达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3次,饭后服用…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属于糖尿病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之一,以累及周围神经最常见,临床常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等症状。目前西医治疗以改善代谢障碍和微循环为主,但临床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全面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将近年来中西医对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认识和治疗进行梳理、概括、分析,总结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涛 《四川中医》2013,(9):118-119
Tolosa-Hunt综合征(Tolosa-Hunt syndrome,THS)又称痛性眼肌麻痹,是伴有头痛和眼肌麻痹的特发性眼眶和海绵窦炎性疾病,是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原因之一。石学敏院士采用针药结合治疗1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实录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干部,主因右侧眼睑下垂伴眼球后刺痛4天于2012年8月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诉2012年8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球后刺痛伴恶心,无呕吐;次日出现眼睑下垂,辗转就诊  相似文献   

20.
正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特指因海绵窦、眶上裂或眶尖部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导致的眼肌麻痹[1]。首例由Tosola[1]于1954年报道,1961年Hunt等[2]又报道多例,1966年Smith和Taxdal将其命名为Tolosa-Hunt syndrome(THS)[3]。本病发病原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4],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感染史[5]。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验案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