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青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 方法:76例青年高脂血症患者(年龄18~39岁)口服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 )20 mg,1次/d,连续治疗8周.检测患者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青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且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正相关,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hs-CRP、LOX-1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常规剂量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高剂量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d,连续服药4周。3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各组hs-CRP、LOX-1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hs-CRP、LOX-1、血脂水平,并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较,AMI患者hs-CRP、LOX-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hs-CRP、LOX-1、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AMI患者早期使用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d能显著降低患者hs-CRP、LOX-1、血脂水平,增加剂量能进一步增强其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和hs-CR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例确诊ACS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治疗,实验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40mg/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7d后血脂和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d末均能改善TC、LDL和hs-CRP指标,且实验组改善hs-CRP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0d末均能改善血脂指标和hs-CRP水平,且实验组改善TC、HDL、LDL及hs-CRP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大剂量口服(40mg/d)治疗ACS效果确切,能早期发挥抗炎作用,改善血液中血脂和hs-CRP水平以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提高ACS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检测40例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的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血脂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4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有益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28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TC、HDL-C、TG、LDL-C等血脂指标及hs-CRP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安全性略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强效降脂、调脂,明显降低hs-CRP血清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少UA患者MACE发生风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维吾尔族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3月住院及门诊收治的40例维吾尔族高脂血症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生产)10mg,每晚1次,疗程28d,分别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用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仪查: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hs-CRP、肌酸激酶(CK),对治疗前后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3周瑞伐他汀治疗后,TG、LDL-C、TG分别较治疗前下降,以TG下降最为明显,HDL-C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T、AST。肌酸激酶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瑞舒伐他汀不仅能有效地改善维吾尔族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而且可明显降低血清hs-CRP,治疗对肝脏功能没有明显影响,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诊断明确的UAP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54例)和高剂量组(48例)。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等药物基础治疗。低剂量组在基础治疗上再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口服,每晚1次;高剂量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口服,每晚1次。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测定血清Hcy、hs-CRP及血脂水平,比较2组血清Hcy、hs-CRP及血脂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Hcy、hs-CRP、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均降低,且大剂量组均优于低剂量组(P均<0.01)。2组HDL-C均升高,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UAP患者,大剂量瑞舒伐他汀不仅能充分发挥调脂作用,能更有效降低血清Hcy、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78例ACS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39例.在常规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晚或阿托伐他汀20 mg/晚,共6个月.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6个月时的TC、LDL-C、HDL-C、TG、hs-CRP水平,观察6个月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C、LDL-C、TG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其中hs-CRP水平在4周时下降最明显,而血脂水平在6个月时下降最明显,瑞舒伐他汀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P<0.05).瑞舒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51%)略低于阿托伐他汀组(30.77%),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ACS患者TC、LDL-C、TG和hs-CRP水平,升高HDL-C水平,但瑞舒伐他汀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两者都能明显减少ACS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任骞  孙琦伟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31-163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心梗组,并随机分为A组、B组各20例,在给予吸氧、抗凝、扩张冠脉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d,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服药4周。比较治疗前心梗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A组、B组治疗前后hs-CRP、血脂水平,并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较,AMI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A组、B组hs-CRP、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且冠脉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使用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20mg/d)能显著降低患者hs-CRP、血脂水平,减少冠脉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作用。方法收集65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强化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强化治疗组给予顿服20mg瑞舒伐他汀(30例),对照组给予顿服10mg瑞舒伐他汀(35例)。分别于入院即刻、入院后24h及人院后7天检测血清hs-CRP,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血清hs-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与入院即刻血清hs-CRP水平比较,入院后24h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升高,对照组较强化治疗组升高显著,入院后7天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强化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给予20mg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有效下调血清hs-CRP水平,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