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理想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依据前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研究它的内涵,理论定位及科学发展观,衡量尺度和实现条件等。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界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单讲"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或"人的自由发展"内涵,是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内涵的单维度的理解。尽管在表述上有一定差异,但学者们一致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应为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条件的研究也基本达成共识,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绝对必要前提,生产力的增长和高度发展是消灭旧式分工和私有制的前提,也是每个个人拥有充足自由时间的基础。学者们普遍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在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也在一步一步地靠近理想、接近目标。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在地包括着人的自由发展的含义。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础,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丰富个性时,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只有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才能有人的自由发展,那种片面的个人,畸型化的个人是不可能有真正自由的。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在地包含着人的自由发展的含义.没有人的自由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础,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丰富个性时,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与迁徙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们所倡导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不仅有一个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问题 ,而且还存在一个条件具备与否的问题 ,它内含着一套有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环境”设计问题。因为离开了一定“环境”的营造 ,则势必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不可能 ,这就提示我们必须针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客观要求 ,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正是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一些影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不利因素.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在这个矛盾凸显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有效途径,并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思想,是他们对未来新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在实践上为之奋斗终生的主题。妇女是人这个存在物的一部分,妇女发展属于人的发展的子系统。是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时间、共产主义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论述了时间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时间这一概念进行简要的划分,通过时间的划分,得出发展时间这一新概念,进而认为只有在发展时间里,人才能进行自由选择和自我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和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价值诉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终极人文关怀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解放的最高境界,是马克思、恩格斯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自由时间是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问题。理清三者的思想内涵、提出缘由和实现条件对于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实践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三大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探索实践,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三大理论成果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丰富多彩 ,这些早熟的人性理论并不具备产生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但是 ,中国的性善论以其人本取向为现代管理理论确立了人文价值目标。以性善论为人性基础的管理理论告诉我们 ,管理要有人文价值目标的支撑 ;管理是人本管理 ,它不应该是对人性的压制 ,而是对人性的张扬。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中的继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组成,各部分理论之间在发展思想上与时俱进,存在着连续性和共同点,体现为后者在有关社会发展的模式、目标、战略等方面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从而构成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三民说,把人性进化从近代引领至现代,起开一代先河的作用.鲁迅则在扬弃严复进化论的基础上提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的人性进化观,在其价值原点上,通过自己的价值实践、价值矛盾、价值选择并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历经了先验性的主观理论架构,体验性的感同身受而走向超验性的终极关怀.自然,鲁迅的进化论更具有时代性、实践性与深刻性,影响也更为持久、深远.  相似文献   

15.
从初民社会到现代社会,人性的发展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与此相反,外界社会的物质文化环境的变迁却是巨大的。缓慢的人性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物质文化环境的不一致,会造成各种现代社会的“文化病”。要解决犯罪、心理疾病等社会问题,就要诉诸对人性的探讨以及人性与物质环境二者的调适。调适的最基本方法有两个:替代机构和娱乐。这两种方法都是在人性的回归和诉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抗击汶川地震又一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面貌和伟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抗击地震中得到了全面贯彻和深入发展.主要表现为: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是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的根本保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积累的雄厚国力,为战胜地震灾害提供了物质条件;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抗震救灾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为抗击灾害斗争的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探索了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灾区救援和重建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与创新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邓小平拨乱反正,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江泽民承前启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思考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丰富。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自1897年由严复《天演论》译稿初识进化论,新的历史时空观由此开启,其政治、社会、文化观念因之而变:1902年前后力倡竞争、革命、破坏主义等力本论思想,不久转向主张调适、渐进,20年代重新阐释“进化”,指出物质进化与精神进化的区别,尤其关注人类历史进程中螺旋演进甚至循环往复的进化的特殊性呈现。基于人文视野对进化论认识的调整与深化,构成梁启超科学文化思想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伴随着我们党对发展问题探索的逐步深入,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解逐步深化而取得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逐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她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我们可以从多维度视角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唯物史观三个方面的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在经济模式、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三个方面的创造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国情、发展道路三个方面的创造性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