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方法学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中,血清肌酐、尿素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是最常用的指标。由于以上指标尚存诸多不足,故人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指标。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循环中的联抑素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血清胱抑素C浓度在作为肾功能试验时优于血清肌酐浓度。至于胱抑素C测定的方法学,已有快速、简便且可自动化的“颗粒加强免疫比浊法”的最新报道,使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广泛临床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胱抑素C(Cys 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血清胱抑素C浓度在作为肾功能试验时优于血清肌酐浓度。为了解Cys C在临床各种肾病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Cys C的参考文献进行分析,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潘静  孙园园 《临床荟萃》2010,25(3):233-234
胱抑素C(Cys 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能在人体所有有核细胞中持续稳定地产生,是近年来报道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理想内源性标志物。有研究表明,Cys C是多发性骨髓瘤上调最明显的基因之一(上调近50倍)。我们对30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Cys C进行检测,旨在了解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Cys C的水平及其与疾病临床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简称Cyst C)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循环中的Cyst C经肾小球滤过,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并完全代谢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本文就胱蛋白酶抑制剂C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胱蛋白酶抑制剂C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简称Cyst C)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循环中的Cyst C经肾小球滤过,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并完全代谢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本文就胱蛋白酶抑制剂C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方法学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中,血清肌酐,尿素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是最常用的指标,由于以上指标尚存诸多不足,故人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指标,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可由机体所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血清胱抑素C浓度在作为肾功能试验时优于血清肌酐浓度。至于胱抑素  相似文献   

7.
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清胱抑素C(Cyst C),又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1984年从血清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8.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胱抑素C(SCys-C)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速率较稳定,循环血液中血清胱抑素C几乎仅通过肾小球过滤而被清除,所以血液中血清胱抑素C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血清胱抑素C作为肾小球率过滤的检测指标,目前在临床受到重视,文献报道检测血清胱抑素C对诊断早期肾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胱抑素C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胱抑素C(cystatin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方面较其他标志物具有诸多优势,广泛用于儿科疾病、糖尿病、肾移植以及脊髓损伤患者的肾功能的监测。此外它在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肿瘤以及肝纤维化等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血清胱蛋白抑制剂C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m C,Cys C)在评估肾功能中的实用性。方法 对肾内科住院病人及体检者的血清和24h尿作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并观察比较。结果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和内生肌酐清除率间有良好负相关。结论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测定操作简便快速,即刻可了解病人肾小球滤过率状况,较内生肌酐清除率有较多优点。  相似文献   

11.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简称胱抑素C,是近年来报道的理想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内源性指标.目前国内很多实验室已将其作为常规检测项目,其检测方法多采用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适用于自动化分析仪的测定.有文献报道,胱抑素C在反映GFR时较肌酐受患者肌肉容积、性别和饮食等因素影响小、特异性好、敏感度高[1],能更好地评价儿童肾功能.但由于儿童生理的特殊性,胱抑素C的参考区间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建立适用于儿童的胱抑素C参考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透射比浊法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的研究[2]采用回顾法,摒弃了工程庞大而费时费力的大样本调查,利用医院已有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数据建立参考区间,为国内建立儿童胱抑素C参考区间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关于此项研究,我们也有几点想法,遂来信以求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翀  韩平治  丁进芳 《检验医学》2009,24(12):938-939
近年来一些研究证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在评价肾小球滤过率中优于血肌酐(SCr),血清CysC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GFR)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可作为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分泌性蛋白质,其血清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密切相关,是反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早期病变的理想的内源性指标,较血清肌酐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胱抑素C(CysC)是由机体所有的有核细胞产生的一种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产生率较稳定,不因年龄、性别、饮食、炎症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ysC能较好的提示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同尿素氮(BUN)和肌酐(Cr)相比其影响因素少而且结果精准。本文通过对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CysC、BUN、Cr的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重症患者伴有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ICU中39例发生AKI者(观察组)及32例未发生AKI者(对照组),采用酶法测血清肌酐水平,透射比浊法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采用ROC评价血清胱抑素C的诊断价值,应用Cockroft-Gault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呈正相关关系(r=0.683,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关系(r=-0.346,P〈0.05)。ROC得出血清胱抑素C最佳截断值为1.65mg/L,肌酐最佳截断值为128.8μmol/L。急性肾损伤1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灵敏度(85%),高于血清肌酐灵敏度(70%),且出现异常的时间要早于肌酐。急性肾损伤2、3期患者间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急性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标志物,对急性肾损伤患者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cystatin C(胱抑素C)或又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由于其分子量小,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几乎完全被重吸收,不再重新回到血液循环中,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cystatinC,且不受年龄、性别、炎症及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方面优于肌酐等传统的检验项目。cystatinC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王均乐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1):1903-1904
胱抑素C(Cystatin C,简称CysC)亦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一种由12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kDa的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质。CysC基因在包括肾、肝、胰、肠、胃、肺及胎盘等所有组织中持续地转录和表达。研究发现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的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对此我们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tain C)的浓度,进一步探讨其在各种肾病中的变化情况,并同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肌酐清除率(ccr)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72例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和尿液标本来自我院肾内科,其中男性92例,女性80例。年龄为12岁~70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肾功能不全患者135例,肾衰患者37例。…  相似文献   

19.
Cystatin C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虎  王启贤 《临床医学》2012,32(12):105-108
Cys C目前尚无确定的中文名称,有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胱抑素C、γ2微量蛋白(γ2trace)或后γ2球蛋白(post2γ2globulin)之称.胱抑素C(Cys C)是1961年Clausen于脑脊液中首次发现,因它与哺乳动物胱蛋白A和B的结构及活性相似,当时被称为胱蛋白C.1983年Anastasi等首次在鸡蛋清中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后被命名为CysC.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胱蛋白酶抑制剂C或胱抑素C(Cystatin C)在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113例各种肾脏疾病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及肌酐清除率(Ccr),分别比较血清Cystatin C与Scr、Ccr的相关性。结果血Cystatin C与Scr呈高度正相关(r=0.915,P〈0.01),与Ccr呈高度负相关(r=0.802,P〈0.01);Ccr≥80mL/min组与50mL/min≤Ccr〈80mL/min组相比较,血Cystatin 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Cystatin C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较敏感的指标,可更早、更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