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报道贵州实施妇幼卫生项目与非项目地区的5岁以下儿童的系统管理状况,IMR由项目实施前的83.9‰降至52.7‰,下降了37.2%。尽管项目县的基本条件较差,但项目县的IMR下降幅度、新生儿访视、儿童体检、“四苗”接种等工作指标均优于非项目县。为了进一步降低IMR,加强新生儿与婴儿的预防保健工作,提高服务对象利用卫生服务能力,严控计划外生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5年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婴儿死亡率(IMR)和死因变化。「方法」将1995-1999年我省12个县(市)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数据运用计算机汉化EPI软件处理分析。「结果」5年来U5MR、IMR逐年下降。1995年U5MR、IMR分别为34.8‰、28.9‰,1999年分别为27.8‰、22.2‰,两个率分别下降了20.3%、23.1%,达到我省《儿纲》提出“在1995年基础上分别下降15%”的目标。5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表明:肺炎和出生窒息有明显下降,而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以及1~4岁儿童意外死亡有上升的趋势。「结论」今后应加强围产儿阶段的保健,如明显下降,而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以及1~4岁儿童意外死亡有上升的趋势。「结论」今后应加强围产儿阶段的保健,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群众健康教育,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NPA) ,对 90年代杭州市儿童生存和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并提出干预措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对杭州市 1990~ 2 0 0 0年妇幼卫生年报及七县七区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的报告情况进行分析。2 结 果2 .1 死亡率  1990年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分别为 12 .9‰ ,19.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 5 .0‰ ;2 0 0 0年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分别为 3 .7‰、9.9‰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 13 .6‰。婴儿死亡率 (IMR)及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U5MR)明显下降。2 .2 死因序位  5岁以下儿童死因主要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及预测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趋势。方法 本文根据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邓列曲线拟合方法选用对数曲线对2000年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 表明200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IMR)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U5MR)预测值为26.4‰,33.4‰;1998年中国可实现IMR、U5MR下降1/3的目标。对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相关的个因素通过Pearson相关及多元回归,筛选出我国5岁以  相似文献   

5.
1991~1996年在河南省12市、县开展了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工作。结果显示1996年河南省新生儿平均死亡率为20.03‰;婴儿平均死亡率为29.64‰;5岁以下儿童平均死亡率为33.18‰,较1991年新生儿死亡下降39.45%;婴儿死亡率下降28.0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31%。年平均下降速率分别是8.12%、7.83%和6.79%。1991~1996年河南省5岁以下儿童前3位主要死因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序位略有波动,但其构成比变化明显,肺炎构成比下降,其它2死因构成比上升;在儿童死前保健服务方面,尽管农村儿童死前保健服务有所改善,但仍有40%左右儿童死于转诊途中和家中。提示今后干预方面疾病重点已发生变化,保健工作重点仍在农村。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省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儿童生存水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婴儿死亡率为58.4%,农村为50.5%-100.0%,平均70.0%-75.0%,城乡之间、山区与平原之间、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都有显著区别;NMR/LMR为60.0%-75.0%,IMR/U5MR为70.0%-83.0%;婴儿死亡的前5位死因为肺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破伤风、早产、腹泻等。同时分析了影响儿童生存的有关因素,以及卫生  相似文献   

7.
朱国钧 《卫生软科学》2001,15(4):60-62,53
通过对施甸县“中加”项目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并与项目实施前1996年的基础调查资料相比较,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78.96‰下降到41.71‰;婴儿死亡率由70.32‰下降到38.56‰;新生儿死亡率由55.33‰下降到27.63‰;1-4岁儿童死亡率由8.65‰下降到3.21‰,说明按照“中加”项目实施方案及项目技术指导计划所采取的措施有力,效果显著,同时针对5岁以下儿童前五位死因是新生儿窒息、早产、肺炎、营养缺乏性疾病,传染病,并对其死亡地点,死前24小时就诊情况,死亡季节等问题进行分析,为巩固“中加”项目成果,确保“中加”项目儿童保健任务指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妇幼卫生项目对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平县和元江县为1990~1994年项目县,到1994年项目周期结束时,每千农村人口拥有卫生人员1.38人和1.60人,县乡村专业人员适宜技术培训率达96.77%和95.12%;5年项目周期内共获专项配套资金164万元,妇幼卫生事业费的比重升为8.21%;行政村级配齐日常工作必需的9件设备;产前检查率升至77.25%、35.87%,新法接生率新平县年增长10.81%,元江县年增长4.89%,住院分娩率年增长2.94和2.00%;育龄妇女接种破伤风类毒素获得成功,新生儿破伤风新平县从20.24‰下降为0.34‰,元江县从2.58‰降至0.61‰;孕产妇死亡率5年下降54.98%,第1位死因由产科出血变为合并内科疾病;新平县婴儿死亡率下降40.09%,元江县下降23.04%,死亡儿童死前到医院就诊比重逐年上升,未就诊者逐年下降。说明国际合作项目调动了政府和群众参与妇幼卫生的积极性,争取和利用妇幼卫生资源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业务指标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略阳县是综合性妇幼卫生贷款项目县之一,1995年正式启动。为了了解略阳县项目工作实施7年来,7岁以下儿童保健主要指标达标情况,本文对1995年--2001年的儿童保健服务及健康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婴儿死亡率2001年为21.17‰(项目要求降至60‰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1年为22.02‰(项目要求降至70‰以下),均达到项目的目标要求。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由此可见,项目工作实施后妇幼保健管理服务及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卫Ⅵ项目是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在卫生领域合作的第六个国际合作项目,其总目标是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我县是卫Ⅵ项目县,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基层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和妇幼卫生队伍的业务技术及管理水平,完成了项目工作目标。孕产妇死亡率由1992年的129.03/10万下降到2000年的0.0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992年的123.07‰下降到2000年的30.84‰,有效地提高了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山东省199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4.96‰,婴儿死亡率为13.92‰,新生儿死亡率为11.21‰,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年龄之间,儿童死亡差异显著。对儿童死因构成及影响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工作重点,应是加强Ⅲ类县的儿童保健工作,搞好肺炎,腹泻等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50个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其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0个县5岁以上儿童死亡及其有关因素的分析,得出1992年我省卫Ⅵ项目县平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73.3‰和98.7‰;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6.9%,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6.1%;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为肺炎、新生儿窒息、意外、腹泻、早产和新生儿破伤风,死在家中途中的比例为75.0%,死前未就医占47.7%;年人均收入、人口出生率、文化水平、儿童四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贵州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按照《中国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199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贵州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5~2009年贵州省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了62.10%(从24.98‰下降到13.46‰),69.90%(从48.52‰下降到21.26‰),71.60%(从66.40‰下降到27.09‰)。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4位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和腹泻。结论:应加强对各级医疗保健专业队伍的培训,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缩小妇幼卫生服务的地区和人群的差异,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0~4岁儿童生存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浙江省17市、县0~4岁儿童连续2年死亡监测,结果:新生儿、婴儿、0~4岁儿童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5.40‰、21.71‰、27.34‰。死亡儿童的年龄主要集中在新生儿期。儿童的主要死因,新生儿组主要为早产和出生窒息,婴儿组为肺炎,1~4岁组为溺水。1992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儿童占死亡儿童总数的35.80%,1993年占29.20%,1992年城市儿童死于家中的占总死亡数的35.70%,农村占40.20%,1993年前者占47.50%,后者占49.00%。在农村有超过1/4的儿童死前未得到任何医疗保健服务。提示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重点防治疾病为早产、出生窒息、肺炎和溺水,因此重点保健对象为围产儿和新生儿。  相似文献   

15.
为尽快实现妇幼卫生项目的总目标后,我们按照妇幼卫生项目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在浮山县进行了较详细的项目基础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儿、婴儿、0 ̄4岁儿童死亡率依次为46.7‰,61.2‰,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7.5%,死于途中儿童占死亡总数的68.6%,5岁以下儿童前四位死因与其他地区基本相似,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及肺炎。  相似文献   

16.
降低儿童死亡率干预措施在农村的应用与评价梁友玲笔者分析评价了1992~199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县实施降低儿童死亡率干预措施的成效。婴儿死亡率(IMR)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近年来已广泛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儿童状况的最重要指标,也是...  相似文献   

17.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婴儿死亡率(IMR)是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勉县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进行十年对比,以了解肺炎死亡与儿童死亡率的关系以及影响儿童肺炎死亡的因素,寻找降低肺炎死亡的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U5MR。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妇幼卫生示范县项目扩展县勉县基础调查抽样乡1985年~198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回顾调查资料。在勉县原“卫所”项目基线调查抽样乡中进行1995年~199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回顾性补漏调查。调查方法以及质量控制参照基线…  相似文献   

18.
略阳县是综合性妇幼卫生贷款项目县之一,1995年正式启动.为了了解略阳县项目工作实施7年来,7岁以下儿童保健主要指标达标情况,本文对1995年~2001年的儿童保健服务及健康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婴儿死亡率2001年为21.17‰(项目要求降至60‰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1年为22.02‰(项目要求降至70‰以下),均达到项目的目标要求.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由此可见,项目工作实施后妇幼保健管理服务及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略阳县是综合性妇幼卫生贷款项目县之一,1995年正式启动.为了了解略阳县项目工作实施7年来,7岁以下儿童保健主要指标达标情况,本文对1995年~2001年的儿童保健服务及健康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婴儿死亡率2001年为21.17‰(项目要求降至60‰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1年为22.02‰(项目要求降至70‰以下),均达到项目的目标要求.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由此可见,项目工作实施后妇幼保健管理服务及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顺德区<5岁儿童死亡的时间变化趋势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8年佛山市顺德区的<5岁儿童死亡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从2010年的5.66‰、4.45‰、3.52‰下降至2018年的3.37‰、2.35‰和1.16‰。户籍人口<5岁儿童死亡率从4.94‰下降至3.96‰,非户籍人口<5岁儿童死亡率从6.03‰下降至2.77‰。新生儿和婴儿死亡原因前3位均是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其他新生儿病。1~<5岁儿童死亡原因前3位是溺水、交通意外和意外窒息。结论 2010—2018年佛山市顺德区<5岁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服务均等化效果好。死因主要是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其他新生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