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以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试验材料,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常温下(16℃)和0℃低温下鳃、外套膜、性腺(包括2个取样部位)的DNA相对含量并分析各组织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16℃)牡蛎不同组织DNA相对含量的顺序依次为性腺取样部位2>外套膜>鳃>性腺取样部位1,性腺取样部位1的DNA含量低于前三者(P<0.05);在0℃低温处理后,牡蛎各组织的DNA含量有所下降,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鳃组织的DNA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外套膜的DNA含量显著减少(P<0.01),性腺组织的显著增加(P<0.01);常温下牡蛎各组织细胞停留在G1期时相的比率依次为性腺取样部位2>鳃>外套膜>性腺取样部位1;在0℃低温处理下,鳃与外套膜之间停留在G1期比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织间G1期比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对于同一部位,随着0℃持续时间不同,鳃、性腺取样部位2处于G1期时相比率的变化不显著(P>0.05),外套膜和性腺部位1的变化显著;与常温下相比,0℃处理性腺取样部位1,2后,二者停留在G1期时相的比率均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2.
福建太平洋牡蛎种群微卫星DN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黄勤  江锦祥  马平 《台湾海峡》2007,26(4):548-554
本文采用Ucdcg153、157、202微卫星引物对福建两个太平洋牡蛎(学名为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养殖种群进行扩增分析和序列测定.与采自漳浦旧镇的近江牡蛎(C. ariakensis)比较,前者对以上三种引物全部呈阳性反应,后者只对Ucdcg157显阳性.与Genebank提供的相关序列比较,福建太平洋牡蛎与Genebank样品应属同源,其中漳浦霞美和厦门白礁的样品则可能代表同一种群的两个衍生品系.本项调查结果同时显示,近亲繁殖的育苗方式已经导致福建太平洋牡蛎种群裂化;任其发展不利于维护良种优势.本次采集的样品中未发现显示葡萄牙牡蛎、熊本牡蛎和美洲牡蛎微卫星特征的个体.  相似文献   

3.
诱导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群体发育过程中三倍体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染色体计数和流式细胞计数计对 6 - DMAP处理和冷休克两种诱导方法获得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群体在各个发育时期三倍体率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发现 ,在 4~ 8细胞时期 ,6 - DMAP诱导三倍体率为 75 % ,冷休克诱导三倍体率为 5 0 % ,在发育至 D形幼虫期和稚贝期 ,两类三倍体群体的三倍体率均有所下降。如从 4~ 8细胞期发育至稚贝期 ,冷休克诱导群体下降了 5 3.0 8%以上 ,6 - DMAP诱导群体三倍体率下降了 2 7.36 %。养殖一年后 ,6 - DMAP诱导群体三倍体率仍保持在 6 0 %以上 ,而冷休克诱导群体三倍体率已下降至不足 10 %。这一结果说明 ,利用 6 - DMAP诱导来获得三倍体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太平洋牡蛎多倍体产生的途径、诱导方法、诱导结果、诱导机制、倍性鉴别方法、繁殖、生长、生理指标、抗逆性和口味等。提出。6-DMAP诱导牡蛎三倍体的技术前景广阔;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方法是产生三倍体的最好途径;四倍体是生物方法产生三倍体的中间材料,可以存活,应加大力度地研究和开发;三倍体的性腺能够发育,并可产生具有繁殖力的配子;在良好的环境里,四倍体的生长和抗逆性较二倍体优势;在繁殖季节,三倍体的生化组成等指标比二倍体高,口味较好。  相似文献   

5.
2004年7~8月,利用诱导的1龄四倍体太平洋牡蛎做亲本,通过解剖取卵、人工受精的方法进行四倍体的自群繁殖。结果表明四倍体太平洋牡蛎自群繁殖的受精率为95.54%,孵化率为37.38%,采用同一雌体四倍体牡蛎与二倍体雄贝杂交产生的三倍体组(TD)的受精率为85.19%,孵化率为99.9%,而以二倍体做母本、四倍体做父本的杂交组(DT)的受精率为98.73%,孵化率为87.63%,二倍体对照组的受精率为96.39%,孵化率为99.9%。四倍体牡蛎经自群繁殖培育出稚贝1130粒。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四倍体太平洋牡蛎幼虫和稚贝的四倍体率均达到100%。幼虫培育过程中,从孵化出D-形幼虫到出现眼点,幼虫的成活率达11.86%,眼点幼虫的变态率高达16.1%。实验证明四倍体太平洋牡蛎可以进行自群繁殖,比诱导的方法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6.
不同发育期的太平洋牡蛎在不同干露状态下的成活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太平洋牡蛎的D形幼虫、壳顶中期幼虫、眼点幼虫、稚贝、幼贝及成体为材料,在8~10℃和20~22℃干、湿环境下干露不同时间对所取样品的成活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说明太平洋牡蛎其成体、D形幼虫、壳顶中期幼虫、眼点幼虫、稚贝及幼贝在低温湿润的条件下干露时间长,成活率高,而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干露相同的时间成活率明显降低。在温度、湿度相同的条件下,其耐干能力为成贝>眼点幼虫>壳顶中期幼虫>幼贝>稚贝>D形幼虫。本实验为太平洋牡蛎幼虫的异地采苗,稚贝和幼贝的长途运输,成贝低温或干露保存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透射电镜下比较研究了海水浸泡前、后太平洋牡蛎卵子 (Crassostrea,gigas Thunberg)的超微结构。太平洋牡蛎卵子为均黄卵 ,由卵黄膜、质膜、卵质与卵核 4部分组成。卵质内除含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之外 ,还含有多种来源的卵黄颗粒 ,但缺乏皮层颗粒。海水浸泡前 ,内质网含量少 ,线粒体丰富 ,集中分布在核膜附近 ,卵核 (生发泡 )未破裂 ;海水浸泡后 ,胞质含有十分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线粒体分散分布 ,生发泡破裂 ,卵子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 ,核仁存在 ,核仁组织中心与粗面内质网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8.
刀额新对虾染色体核型及细胞核DNA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刀额新对虾胚胎、无节幼体、卵巢、精巢等为材料 ,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 ,并初步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刀额新对虾的染色体数目为 2n=78,n =39,核型为 2n=78=40M 1 0SM 1 4ST 1 4T。以刀额新对虾血淋巴、卵巢、肌肉、鳃为材料 ,以鸡血细胞为DNA标准 (2 50pg/ 2c) ,使用PartecCCAⅡ型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刀额新对虾细胞的基因组DNA含量 ,其值为鸡血细胞的 1 75倍 ,绝对含量为 4 375pg/ 2c。  相似文献   

9.
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异源三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和太平洋牡蛎(C.gigas)为研究对象,进行牡蛎异源三倍体研究试验。在水温25℃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剥离卵子于海水中浸泡促熟1.5h后,与太平洋牡蛎精子受精,获得最高卵裂率为(24.40±3.79)%。受精后20min,采用盐度为10的低渗海水处理杂交受精卵25min,可获得68.65%的异源三倍体幼虫,孵化率为12.71%。异源三倍体幼虫的存活率和生长率均未表现出优势。受精后第9天,异源三倍体幼虫的存活率仅为(0.116±0.023)%,平均壳长为(103.50±0.85)(m;对照组的存活率和壳长分别为(42.17±2.74)%和(123.25±8.60)μm。幼虫在附着变态前死亡。  相似文献   

10.
乐清湾泥蚶血细胞周期和DNA含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乐清湾泥蚶血细胞DNA含量,得出组方图中只有一个峰(G0/G1),表明了乐清湾泥蚶血液不存在合成期(S)、合成后期(G2)和分裂期(M)细胞,血细胞已失去分裂功能,不存在周期现象,以小鸡血细胞做标准对照物(DNA含量以2.3pg/N),测得乐清湾泥蚶血细胞DNA含量为3.08pg/N。  相似文献   

11.
利用解剖法采集太平洋牡蛎精液 ,用自然海水做基础溶液 ,配制不同浓度的 DMSO(二甲亚砜 )作为超低温保护剂 ,在液氮 (L N2 )面上不同高度进行预处理 ,投入 LN2 内保存 ,升温解冻后 ,检测精子成活率。结果表明 ,DMSO处理浓度、预处理温度及时间和升温方式对超低温保存成活率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 ,用 10 % DMSO在 LN2 面上 17cm预处理 6 min,采用 16~ 17℃流水不完全解冻 ,效果最好 ,超低温保存精子成活率可达 70 %。与新鲜精子相比 ,在 L N2 内保存一天的精子 ,授精能力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三倍体牡蛎在繁殖季节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繁殖季节内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三倍体牡蛎比二倍体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在整个繁殖期间 ,三倍体的体重明显高于二倍体。三倍体的生长速度较均匀 ,而二倍体变化较大。在集中排放前体重增长较快 ,集中排放后体重增长明显减慢。三倍体的平均体重在排放前比二倍体高 17%左右 ,在排放后则高达 30 %以上。集中排放前 ,二倍体的软体重增长很快并超过了三倍体 ,其出肉率比三倍体高 2 6 .4 8%。排放后二倍体的软体重明显降低 (降低 4 8% ) ,出肉率降低 4 0 .0 % ,而三倍体变化不明显 ,出肉率仅降低 5 .79%。繁殖高峰后三倍体的软体重比二倍体高 4 1.2 2 %。三倍体牡蛎较低但稳定的出肉率表明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具有高度的不育性 ,但三倍体的不育性并不是引起三倍体生长优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利用流水饲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三丁基氧化锡 (0 .5 μg/ L和 1.0 μg/ L TBTO)对太平洋牡蛎卵巢中卵母细胞直径、RNA/ DNA比、蛋白质和卵黄蛋白含量的影响。卵母细胞径的增长在0 .5 μg/ L实验组受到阻碍 ,并随着 TBTO浓度的增大而更加明显。TBTO暴露组的 RNA/ DNA比在精巢中无明显变化 ,但在卵巢中显著低于对照组。 TBTO暴露组的卵巢中蛋白质和卵黄蛋白含量显示了与 RNA/ DNA比相同的变化趋势 ,表明 TBTO的积累阻碍卵黄蛋白的合成。TBTO暴露4 2 d采集的牡蛎样品中出现 3个雌雄同体 ,暗示 TBTO可能引起牡蛎发生性转变进而产生雌雄同体  相似文献   

14.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 ,研究超低温冷冻前后太平洋牡蛎精子形态与超微结构。结果发现 ,受伤精子被膜肿胀、皱褶、破裂 ;顶体变形、囊泡化 ,顶体膜肿胀、局部断裂 ;核膜肿胀、破裂 ,核空泡化 ;线粒体嵴变形、消失 ,基质电子密度降低 ,结构模糊 ;精子鞭毛被膜膨胀 ,鞭毛自精子基部或主、末段断裂。结果表明 ,超低温冷冻和升温解冻 ,对牡蛎精子的膜结构损伤严重 ,导致精子活力和受精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5.
在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产生的三倍体牡蛎群中检测到了非整倍体 ,其中 3n± 1非整倍体相对于三倍体的存活率为 6 0 .98%。非整倍体牡蛎作为一个群体 ,其生长与其三倍体同胞在体重上无明显差异 ,且与三倍体一样明显大于其二倍体对照组。非整倍体牡蛎的性腺发育情况与三倍体个体相当 ,也能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16.
报道采用咖啡因和热休克相结合的方法 ,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 ,三倍体诱导率随着咖啡因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D形幼虫的孵化率却随着咖啡因浓度的增高而降低 ;所进行 30~ 36℃热休克温度试验 ,其对三倍体诱导率影响不大 ,但对孵化率影响明显。在 2 3~ 2 5℃条件下 ,当 50 %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 ,用浓度为 2 g/ L的咖啡因 ,结合 33℃± 1℃的热休克 ,处理牡蛎受精卵 15min,三倍体诱导率达 80 %以上 ,孵化率在 4 5%左右。通过此法诱导的三倍体群幼虫的成活与生长情况与其二倍体群体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初步探讨了利用高盐抑制受精卵第2极体(PB2)的释放的方法诱导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水温25℃条件下,分别进行不同高盐处理(盐度梯度为40、45、50、55、60、65、70、75、80)、不同处理时机(受精卵出现第一个PB1,30%和50%PB1,出现第一个PB2,50%PB2)和不同持续处理时间(10~25min)的实验,通过胚胎孵化率、三倍体诱导率及综合评价指数的分析表明,高盐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最适方案为:当50%受精卵出第一极体时,以盐度为65的高盐海水处理受精卵20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达65.53%。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引进美国的四倍体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雄贝与我国的二倍体雌贝杂交,规模化培育全三倍体牡蛎苗种。杂交组的平均受精率为48.27%,对照组为80.53%,杂交组较低的受精率可能与四倍体雄贝的精子活力及精子数量有关。杂交组的孵化率、幼虫成活率和变态率分别为81.10%,42.3%和1.82%,对照组分别为79.96%,37.0%和1.80%。杂交组共培育出稚贝1200万粒。不同时期取样的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的三倍体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