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lanning》2017,(4):102-106
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中举足轻重的文学作品之一,《傲慢与偏见》不论是故事情节的走向,人物性格的描写,还是人物语言风格的设计,无不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尽管这种觉醒还带有一定局限性,但正是这些局限,赋予了这部作品经久而鲜活的生命力与魅力。本文拟从社会背景、人物设计和情节安排等几个方面对这种女性意识的体现和局限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5)
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代表之一和人文主义者。《十日谈》是其广撷博采,从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中选取素材,并以人文主义思想加以改编创作,具有巨大价值的文学作品。书中作者将矛头直指教廷和宗教主义的腐败,批判天主教会和宗教神学和抨击僧侣的虚伪奸诈。但在本文我们更多的可以看到薄伽丘通过精妙细致的语言描绘一个个鲜明的女性形象,赞美女性的智慧,从而表达出了对被封建制度压迫女性的理解和同情。虽仍根植于强烈的男权主义,但为她们呐喊出了渴望追求爱情自由,婚姻幸福,甚至是地位平等的呼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2)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女性形象,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记录了中国最早的木兰故事,宣扬了中国的忠与孝的传统思想。迪斯尼动画片《木兰》此电影取材于中国的民间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并改编成为大家所谓的"洋木兰"这个具有独立意识的新的女性形象。随着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热播以后,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杨。本文就将迪士尼版影片《木兰》中花木兰的形象纳入女性主义视阈进行分析,进而分析木兰在促成女为悦己者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驰骋沙场、最终荣归故里等五个方面对花木兰的形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5)
小说《小妇人》是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代表作,它以19世纪末期的美国家庭生活为背景描写了马奇一家四姐妹的成长经历。在美国文学史中,《小妇人》以其强烈的女性意识描写及清新的语言成为研究女性意识的经典作品。而本文从婚恋观,女性的自强意识和家庭观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小说里女性意识的突出表现,具体阐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从而对美国女性意识的发展历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
《无雨之城》是铁凝的一部比较成熟的长篇小说,里面体现出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她塑造了陶又佳、葛佩云、丘晔三个主要女性形象,具有抵制、反抗父权制的色彩。其中,陶又佳向往自由,思想中充满叛逆情绪;葛佩云为了守护爱情与家庭,苦苦与白已贺周旋;丘晔一反传统女性形象,消解着男子中心的权威。在铁凝笔下,她们是爱、自由、责任的化身,是一朵朵玫瑰花,散发着女性意识的醇香。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5)
世界经典名著《飘》以美国奴隶制的废除为载体,将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小说通过对充满人性的主人公的塑造,向我们展现了玛格丽特·米切尔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Z1)
<正>伊丽莎白·班内特是一个聪慧善良的乡村姑娘,在五个姐妹中她排行老二。由于没有儿子,这个家族的财产只能由女儿们的表兄柯林斯先生继承。班内特太太一心想要把五个女儿都嫁给有钱的绅士。当相当富有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6)
本文通过对铁凝的富有代表性的女性小说的《玫瑰门》与《大浴女》的人物形象分析,探索了女性由灵魂的觉醒,斗争与扭曲走向自省救赎与重生的成长历程,希望能为铁凝作品中女性形象与意识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
本文主要是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登上中国文坛的女作家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作品进行的比较研究,运用平行研究方法,以女性视角切入,从作品中女性形象以及女性意识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了在男权压迫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张洁是我国第一个在其作品中彰显女性意识的作家,并且也是当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是最具有女性意识和才情的女作家。张洁用其独特的眼光和细腻的文字写出了知识女性对自身主体价值的不断追求的过程。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从张洁小说中女性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构建真爱理想的年代、迷茫的年代、无字的年代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
二十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生活中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女性主义浪潮。在世界文坛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和作家,而十九世纪的著名作家凯特·萧邦《一个小时的故事》则是其优秀代表。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马兰德夫人(Mrs.Mallard)看似软弱实则反叛的性格来体现该小说浓郁的女性主义气息以及作者对传统男权社会的反叛和对女性解放的信心。研究该小说对于研究世界女性主义运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21)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早期作品,是以男女两性的爱情与观念为中心的作品。达西是这部作品的男主人公,他是一个性格具有两面性的人物,他为人傲慢却又富有爱心,是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6)
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我们现今追求社会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性别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世界、分析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以家庭伦理剧塑造的女性形象为基础,分析当代家庭伦理剧反映的女性形象变化。  相似文献   

14.
该文梳理了19世纪以来欧美女性参与住宅设计的途径、角色与内容,她们以赞助者、检查员、作家的身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西方住宅风格、美学、居住观念的设计与改革,认为这些历史不仅为女性在西方住宅史上的贡献进行正名,还推动了传统住宅的现代化发展,反映了女性在空间上争取主权、女性意识的觉醒。最后指出该文对女性视角下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启发,以此重塑中国建筑史的性别话语。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
人生沉浮数十载,倘若两个人真心相爱,守护彼此的承诺,这样的婚姻也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婚姻并非儿戏,没有爱情的基础,婚姻将难以持续下去;有的人结婚为的是利益、性欲与金钱,这样的婚姻必定不会长久,更谈不上什么幸福。在《傲慢与偏见》这一部小说中,也给我们展示了几桩不同的婚姻,而值得我们思索的是,在当今物欲纵横的今天,婚姻的准则是否只有爱情呢?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6)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小说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极力煽情的特点,侧重描写平常人的喜怒哀乐,真实展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其中,伊丽莎白是全书的核心人物。她性格中既有善良、独立、勇敢、聪慧等积极的一面,也有以第一印象取人的消极的一面。而面对爱情与婚姻,伊丽莎白也是一步步走向成熟的。从开始拒绝柯林斯到后来迷恋威克汉姆直到最终意识到达西才是自己的真爱并最终和他走到一起。本文欲从性格和婚姻观两方面来分析伊丽莎白这个人物,以此来探索《傲慢与偏见》时至今日仍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28)
简·奥斯汀在她的著作《傲慢与偏见》中的语言运用非常出色,她的会话描写不但符合人物性格,而且诙谐幽默、常含机锋。本文使用语用学中的礼貌准则来分析这部小说中人物的会话,旨在深入地来理解小说中语言的精髓的同时,更形象地来解读礼貌准则。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5)
《黄色墙纸》是吉尔曼一篇带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本文主要从女性所扮演的三大角色女人、妻子和母亲进行分析,看父权社会里男性对女性的禁锢和束缚以及女性重新认识自身、对男性权威反抗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3)
本文试图从文本和主人公形象两方面来分析苏青的小说《结婚十年》和《续结婚十年》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价值追求,并对女性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与独立进行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9)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于197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对菲奥娜、梅吉和朱丝婷祖孙三代在父权制社会里抗争命运、追求爱情幸福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这对当今女性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命运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