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存质量的综合因素。方法 应用Logistic对188例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顾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饮酒、社会功能、与健康相关的经济情况、淋巴结转移、激素依赖性对术后长期生存质量无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除术式、生长方式和发病时间外,术后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变化也是影响长期生存质量的独立因素。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变化是影响长期生存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判断预后、指导术后治疗及随访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放疗对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抽取128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文版(Ver4.0)测定患者放疗前、中、后的生存质量.同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族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人均收入、医疗付费方式、居住地、主要照顾者、临床分期及放疗皮肤反应).分析患者放疗期间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 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生存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期间与生存质量相关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医疗付费方式、放疗皮肤反应(P<0.05).结论 放疗对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无影响.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医疗付费方式、放疗皮肤反应等从多个唯度影响保乳术后患者放疗期间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脑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53例脑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年龄不足40岁患者,病理程度为高分化,KPS评分≥80分,肿瘤大小不足4 cm的患者明显比40岁以上患者多,病理程度为低分化,KPS评分不足80分,肿瘤≥4 cm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神经胶质瘤患者的年龄、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KPS评分、肿瘤大小和手术切除情况都对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病例术后生存一年及以上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FACT—B量表和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自填式问卷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患者术后生命质量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提高。术后体育锻炼、患者受教育程度、临床情况、目前的工作情况、患病年龄、是否放疗等是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开展乳腺癌早诊早治,提供临床及术后康复指导,有利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患者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因素及不同术式生存质量的比较。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月首次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喉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术后5年生存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评定不同术式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80例喉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6.3%(53/8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原发部位、分化程度、切缘状态、临床分期、T分期及N分期喉癌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部分切除术组患者UW-QOL量表中总分、疼痛、外貌、娱乐、语言交流等项目评分与喉全部切除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喉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原发部位、分化程度、切缘状态、临床分期、T分期及N分期,不同治疗方案并不影响喉癌患者的生存率,但喉部分切除术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我院1997年5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初治病例中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患者与5年以上无复发生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肿瘤组织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态以及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情况是影响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结论 乳腺癌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8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乳腺癌肝转移预后的影响因素效果评估。方法 回顾性2010年6月-2023年7月共80例经临床病理活检证实的乳腺癌病人,分析其发病年龄和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化疗与否及手术术后发生肝脏转移的时间。经过Kaplan-Meier法对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癌肝转移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Cox生存研究探析影响乳腺癌肝脏转移瘤的因素。结果 Kaplan-Meier单因素探析结果表明,化疗和改良根治术与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是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46),且化疗后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121个月)比未化疗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87个月)。结论 乳腺癌肝脏转移瘤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是化疗,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透过对132饲接受NP方案化疗的术后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预后模型对准确判断术后乳腺癌预后和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指导临床个体规范化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年9月至2008年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化疗内科至少完成盏诺加顺铂方案二周期化疗并可以评价生存时间的术后乳腺癌患者病例临床资料综合分析预后可能相关因素.采用SPSS12软件处理数据使用Log-rank检验法进行差异性检验.建立了术后乳腺癌生存期模型.结果: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露、手术方式、化疗周期、ER、PR、cerb2和CA153与生存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一个PI横型PI=0.818 临床分期-0.852淋巴结转移数量-1.107 手术方式-1.236 化疗周期+1.596 ER-1.854 PR+0.994 cerb2+1.522 CA153+β0.结论:根据COX回归模型建立预后指数PI模型菜种程度上也反映接受NP方案化疗的术后乳腺癌患者的颈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提高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8年3月间收治的65例脑胶质瘤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不同条件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结果 不同放化疗方式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不同手术切除程度、不同KPS评分、肿瘤恶性程度不同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年轻患者以及行全切除术、病理分级低、KPS评分高的患者手术效果较好,生存时间长;年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KPS评分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案以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自1989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399例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337/399,85.5%),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分别为71.4%和69.6%.全组总的5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78.9%和56.3%.单因素分析显示ER、PR状态、T分期、淋巴结状态以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雌激素受体状态、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老年乳腺癌的治疗应采用以综合治疗为主的方案,其中外科手术和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个体化选择.雌激素受体状态、淋巴结转移状态和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1.
干露  李萍  蒋伟丰 《医学与社会》2014,27(10):84-87
目的:探讨觉察压力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觉察压力量表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22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探讨觉察压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觉察压力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28.91±3.87)分和(54.26±9.63)分。不同年龄、家庭收入、疾病分期、化疗次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觉察压力各维度评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负相关(均P〈0.05)。觉察压力、年龄、家庭收入、疾病分期和化疗次数均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觉察压力较大,生活质量较差,觉察压力能够影响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医学综述》2013,19(4):706-709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传统的乳腺癌手术在治疗的同时也破坏了女性优美的性征和曲线,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严重影响术后生存质量。欧美国家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有较成熟的经验,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因失去乳房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障碍,恢复患者的自信与和社会参与意识,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病案举隅,对徐力教授辨证论治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中医药的准确辨证论治能较好的改善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而准确辨证是成功施治的前提和保障,在古方基础上灵活化裁是临证取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石冬梅  王伟  时艳霞 《当代医学》2016,(21):112-113
目的:探究连续性照护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通过连续性照护,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出院后0.5年焦虑抑郁水平、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结果2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生存质量和自我效能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实行连续性照护,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的程度,并提高其自我的效能感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苟兰琼 《四川医学》2012,33(9):1579-1580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加异环磷酰胺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难治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4月~2008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94例难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吉西他滨加异环磷酰胺组)97例和B组(吉西他滨组)97例,后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2、3年的存活率和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1、2、3年的存活率和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乳腺癌,吉西他滨加异环磷酰胺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难治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139例乳腺癌患者的调查和分析认为社会心理因素是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知识需求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知识需求量表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对147名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的知识需求和生活质量在不同的治疗阶段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学历水平和中老年乳腺癌患者在社会/家庭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乳腺癌患者的知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许多方面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满足乳腺癌患者的知识需求欲望将有利于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孙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112-113
目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0例进行观察,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随机执行医嘱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通过实施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干预,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明显减少了其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