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溶性聚吡咯复合导电薄膜(PPY/PMMA)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氧化法,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乙酸乙酯溶液中,实施吡咯的原位聚合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聚吡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体的复合溶液体系,利用溶剂挥发的方法,可以制得有良好力学性能的聚吡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体的复合薄膜,用四电极法测定导电率,在吡咯的含量达到30%时,复合薄膜的导电率达到最大值,达3S/m;该薄膜在空气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对影响聚合反应的诸因素(温度、时间、基体含量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柔性链聚合物溶液体系中,利用化学氧化法使吡喀(Py)聚合,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获得了可溶性聚吡咯(PPy)/PU复合材料。利用溶液浇铸的方法制备了有良好力学性能的自支撑柔软薄膜。对实验条件(温度、时间、配比等)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实验条件。用约外光谱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薄膜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5种N-取咯吡咯衍生物:N-丁基吡咯,N-辛基吡咯,N-十二烷基吡咯,N-十六烷基吡咯,N-十八烷基吡咯,用化学氧化法对其实施了聚合反应,最终得到了黑色粉末状产物,其电导经均在10^4以下。通过FT-IR,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聚苯胺复合导电薄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合成了聚苯胺(PAn)/聚乙烯醇(PVA)和聚苯胺(PAn)/聚醋酸乙烯酯(PVAc)复合材料,通过浇铸成型的方法,制备了性能优良的可溶性自支撑导电复合薄膜,采用标准四电极法测得它们的电导率处于10^-4~10^-2S.cm^-1范围,对聚合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较佳的聚合物反应条件和成膜条件,并且对导电复合膜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受限空间内化学被覆导电聚合物薄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多孔Ta/Ta2O+阳极微孔内表面原位化学聚合聚3,4-乙烯二氧噻吩导电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结合有机片式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等效串联电阻值的变化,对聚合过程在受限空间里的高分子链形成机理以及在弱吸附情况下微孔内的薄膜导电性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受限的空间里聚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薄膜电导率会由于受限能的影响而降低,其影响程度相似于聚合溶液浓度的变化对聚合物薄膜电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导电涂料的导电机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讨论了结构型导电涂料和掺合型导电涂料的导电机理以及影响其导电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电磁污染对居住环境和军事安全保密性造成的威胁,选用聚乙烯短丝土工布为基材,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吡咯为单体,三氯化铁为氧化剂和掺杂剂制备聚吡咯/聚乙烯短丝土工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复合织物的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表面电阻和表面电阻率。结果表明:聚吡咯基本覆盖聚乙烯短丝土工布,多为片状结构,局部出现了菜花状聚吡咯的沉积;聚吡咯/聚乙烯短丝土工布介电性能得到改善,具备良好的吸波性能。在50 MHz~300 MHz频段内对电磁波的极化能力随频率增加而减小;在168.04 MHz频率附近,复合织物对电磁波的损耗能力最小,对电磁波的衰减能力最大;复合织物的表面电阻降为23.60Ω/cm,表面电阻率为12.48Ω/Sq,导电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结构型导电涂料和掺合型导电涂料的导电机理以及影响其导电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复合导电材料的导电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聚合物复合导电材料的导电机理,并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加压、硬化型导电复合体和干燥型导电涂料的导电性随组分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聚合和电化学聚合两步法制作聚吡咯铝电解电容器,研究了电化学聚合电量对聚吡咯的微观形貌及聚吡咯铝电解电容器的电容量和等效串联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化学聚合电量增加,电容器的电容量增大,等效串联电阻减小.在聚合电量为0.54C时电容器的电性能最好,其电容量最大为18.4 μF、Res最小为26.7 mΩ.并且在此聚合条件下制备的聚吡咯致密性高,颗粒大小均匀程度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软模板自组装的方法,使用偶氮染料甲基橙为掺杂剂,以及不同的氧化剂三氯化铁、过硫酸铵(APS)制备出具有纳米/微米结构的聚吡咯材料;同时,采用了其他不同的偶氮染料金橙Ⅳ、橙黄G和偶氮荧光桃红成功合成出其他纳米/微米结构材料聚吡咯.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甲基橙分子高度掺杂在聚吡咯分子链中,改变了聚吡咯分子的共轭结构,使其产生了缺陷,从而能够增加聚吡咯的导电性能;用甲基橙为掺杂剂合成的聚吡咯都成一维管状,说明甲基橙掺杂剂在反应中起到了纤维状胶束模板的作用;其他偶氮染料金橙Ⅳ、橙黄G和偶氮荧光桃红为掺杂剂时没有形成聚吡咯纳米管状结构;金橙Ⅳ体系合成的聚吡咯电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导电聚苯胺/聚醋酸乙烯酯复合膜的合成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为掺杂剂,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合成了聚苯胺(PAn)/聚醋酸乙烯酯(PVAc)复合材料,通过溶液浇铸的方法制成了性能优良的可溶性导电自支撑复合膜,电导率达到10-2S·cm-1;考察各种反应条件对复合膜电导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聚合反应条件.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导电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及组成进行表征,并进行了环境稳定性的测试.  相似文献   

13.
超声辐照制备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微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超声空化产生的强烈粉碎、分散等作用,在实现碳纳米管(CNTs)纳米分散的同时通过化学氧化法聚合单体苯胺,制备了聚苯胺(PANI)包覆CNTs结构的复合微管。用苯胺浸润CNTs解决了CNTs难于分散在HCl溶液中的问题。通过调节单体苯胺和CNTs的用量比调控PANI/CNTs复合微管的管径。XPS测试表明CNTs不影响PANI的掺杂度,但有利于稳定PANI的醌环结构。CNTs的加入提高了PANI的电性能,CNTs含量为12.82%时,PANI/CNTs复合材料比纯PANI的电导率高9.5倍。  相似文献   

14.
乙烯基酯树脂增韧双马来酰亚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乙烯基酯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该树脂在二甲苯/丙酮体系中具有较溶解性及贮存稳定性;具有成型工艺型性好、易于固化、韧性好等特点,详细讨论了原料配比对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冲击性和耐热性的影响。通过DSC图谱确定了该体系的固化工艺参数,测定了树脂浇铸体的热性能、机械性能及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液体系和乳液体系制备了导电聚苯胺,用电导率仪、XRD与TEM等分析手段对聚苯胺进行了表征和性能分析.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和掺杂剂浓度等工艺条件对聚苯胺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聚苯胺的导电率和溶解性,结果表明:DBSA掺杂聚苯胺(DBSA-PANI)有良好的导电率、溶解性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先通过软模板法制备具有纳米管状结构的聚吡咯(PPy),再以此PPy与氧化石墨烯(GO)为前驱物,通过水热法制备具有三维结构的聚吡咯/石墨烯(PG)复合水凝胶。研究了PPy用量对复合水凝胶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法对复合凝胶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PPy)∶m(GO)在1.5∶1到2.5∶1之间时,可以形成完整的PG复合水凝胶,复合水凝胶可承受自身重量约1 000倍的压力。PG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当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的电流密度增加到20 A/g时,复合水凝胶的比电容仍然大于400 F/g。这些结果表明PG复合水凝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体,聚吡咯(PPy)和钛酸钡(barium titanate,BT)为填料,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PPy质量分数的PPy/BT/PVDF三相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和介电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PPy和BT大多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加入PPy对PVDF的结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