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PLC的分类     
小型PLC 小型PLC的I/O点数一般在128点以下,其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紧凑,整个硬件融为一体,除了开关量I/O以外,还可以连接模拟量I/O以及其他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它能执行包括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联网以及各种应用指令。  相似文献   

2.
PLC控制系统的现场调试是设备投产运行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对I/O点数多、控制逻辑复杂的系统,首先需要细心了解生产工艺流程与现场设备的配置;其次要精心规划调试的内容和步骤。本文介绍了自动检测机的现场调试技术,并对出现的几个特殊情况提出了分析意见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肖述兵 《电工技术》2005,(9):49-50,52
在分析堆垛机传统控制系统缺点的基础上,从PLC选型、相关设备软、硬件设计、I/O分配等方面介绍了PLC在堆垛机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11月 2 3日 ,西宁特钢连铸车间发生喷钢水事故 ,3套机旁操作盘和控制电缆完全被钢水损坏。经过甘肃三联公司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授权 ESP)积极配合维修 ,仅 4天后 ,连铸线完全恢复生产。事故中被毁坏的机旁操作盘用于控制相关电机的运行 ,盘内配置 FLEXI/ O、所有控制按钮与相应指示灯均接入 FL EXI/ O,马达控制中心采用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CENTERLINE MCC。PLC系统集成在 MCC柜内 ,采用预先配线方式 ,PLC开关量模件到电机启动单元的控制线已经在 MCC柜内接好 ,控制盘到 MCC柜采用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远程 I/ O方…  相似文献   

5.
以PC机作为上位机,组态王软件作为上位机软件,三菱PLC作为下位机,组成一套以交通灯为被控对象的三菱PLC控制管理系统。通过对交通灯的时序分析、PLC选项、I/O分配及PLC接线等环节完成系统硬件设计;软件采用梯形图编写,实现在PC机上启动、停止、在线修改信号灯时间、紧急情况处理及夜间模式切换等功能,达到PC机与PLC的实时交互。系统画面直观,能够模拟真实的控制现场,且操控方便,为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6.
董猛 《大众用电》2006,(11):30-31
1 PLC可编程控制器特点 1.1软硬件功能强 PLC的功能非常强大,其内部具备很多功能,如时序、计算器、主控继电器、移位寄存器及中间寄存器等,能够方便地实现延时、锁存、比较、跳转和强制I/O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控折弯机开关量控制案例,研讨由PC104和DSP构成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统。通过在上位机Pc104上实现PLc的程序编辑和编译.并且由双口RAM将编译后的PLc程序下载YUDSP中。由DSP实现具体的程序解释和控制功能,实现对所有开关量的可编程控制。通过在折弯机上的实验,验证了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以锅炉监控系统为背景,设计了基于OPC、Ethemet和Profibus技术的锅炉监控网络系统.通过对PLC硬件与OPC Server组态,以实现监控中心软件与下位PLC系统的以太网通信;PLC通过Porfibus网络与远程I/O站、智能从站S7- 200进行通讯,来采集现场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号.整个网络采用分散控...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钢轨焊接生产线钢轨输送系统,采用Modicon系列PLC、ATV系列变频器和三相异步电机,以CANopen现场总线控制方式设计了钢轨输送系统的软、硬件。详细介绍了基于CANopen现场总线的PLC与变频器之间通讯软件的设计与调试,对系统应用控制软件也进行了详细介绍,采用所设计的软件实现了钢轨的输送控制,达到了输送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涛  邝锐彬 《电气自动化》2017,(6):94-95,98
设计了一套基于三菱PLC的CC-Link现场总线技术的自动灌装生产线控制系统。通过CC-Link现场总线将PLC、远程I/O、变频器、触摸屏等现场设备组成设备层网络,以Q系列PLC优越的控制性能,配合CC-Link现场总线高速度、省配线、低成本等特点,实现饮料灌装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通过样机调试证明,系统运行高效稳定,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完成了一种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采用VC++开发工具设计的嵌入式软PLC编程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提出了描述软PLC梯形图元件的数据结构,以及对梯形图元件集合存储和交互式的方案。该系统针对VC++的Document/View的结构,设计了软PLC编程系统的软件结构,分为编辑、编译和仿真等功能模块,且结合相应的算法实现,并重点介绍了梯形图程序的编辑和编译扫描原理。为低成本高效率实现嵌入式软PLC编程系统提出了新方案,也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软件设计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安静 《电气自动化》2010,32(2):32-34,48
完成了一种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采用VC++开发工具设计的嵌入式软PLC编程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提出了描述软PLC梯形图元件的数据结构,以及对梯形图元件集合存储和交互的方案。该系统针对VC++的Document/View的结构,设计了软PLC编程系统的软件结构,分为编辑、编译和仿真等功能模块,且结合相应的算法实现,并重点介绍了梯形图程序的编辑和编译扫描原理。为低成本高效率实现嵌入式软PLC编程系统提出了新方案,也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一种软件设计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论述珠海运控电机公司内置PLC型A9系列伺服驱动器在绕线机上的应用。项目采用珠海运控PSDP2033A9-N1-M09伺服驱动器,通过内置式PLC编辑软件MotionWin进行逻辑编程,实现一台伺服驱动器即可完成控制和驱动绕线机,达到逻辑控制和位置控制的双重要求,同时节约了成本、改善了施工环境。  相似文献   

14.
铜锭丝杆立式半连续铸造机PLC交流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 A1S系PLC、A1SD70定位控制模块和交流伺服系统控制铜锭丝杆立式半连续铸造机的设 计思想,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实践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软PLC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开放式数控系统是当前数控技术研究的热点.在发展高速高效高精度及智能化等性能的同时,功能的发展也要求越来越强,具体体现在尽量用软件来实现数控的所有功能,使硬件规模达到最小化.以PC为硬件平台,用软件来实现PLC的功能(即软PLC)成为开放式数控系统中PLC的发展趋势.描述了软PLC技术的组成结构和应用特点,并对其技术优势和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软PLC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控制方案.软PLC编译程序和模拟运行程序运行效率较高,且显示硬PLC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非常适合应用于开放式数控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台湾永宏PLC在全自动型厚片吸塑机上的应用。系统采用的永宏经济型B1系列PLC,配合I/O扩展模块足以满足点数与控制需求;人机界面采用永宏HF系列经济型触摸屏,二者配合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永宏稳定高效的性能与过人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7.
PLC在半精镗床专用机床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精镗专用机床是加工汽车连杆的专用设备,自动化程度和设备运行可靠性要求较高,将PLC的高可靠性和程序编制的柔性运用于专用机床电控系统的设计,极大提高了镗床系统的可靠性和镗床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维修、维护的工作量,提高发动机及汽车的性能指标。本文详细介绍半精镗专用机床的PLC控制系统,其中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的机型选择、输入/输出地址分配、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程序设计;并指出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PLC软冗余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PLC)软冗余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及实现原理,典型的PLC软冗余系统由主/备的CPU、电源、I/O模块和总线等组成.一旦发生故障,备CPU接替主CPU工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分析了PLC软冗余系统在主CPU、电源、I/O模块和Profibus总线等分别发生故障情况下,不同故障发生时刻引发的软件中断和主备切换过程,得出了相应的主/备切换时间极限值的估算公式.分析了PLC软冗余系统的数据同步过程,得出了数据同步时间的估算公式.通过分析可知,PLC软冗余系统的主备切换时间和数据同步时间较长,适合于对实时性要求不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9.
设计由Open_PLC组成的温控系统,实现卫生热水温度的自动调节。该系统由基本界面模块和热电阻输入模块实现现场信号的采集和设备的控制,利用上位机组态运行环境进行PID运算,由模拟量输出模块输出三通调节阀的开度控制信号,达到自动调节水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PLC的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丽芙  倪步喜  张朋 《微电机》2006,39(1):86-88
介绍了基于OM RON公司CPM IA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给出了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入/输出接线图、梯形图程序设计和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详细说明了用BCD码拨盘开关控制步进电机步数和速度的方法及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软件实现脉冲分配器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