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肺吸虫病亚临床型诊断问题探讨(附24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卫氏肺吸虫病流行区自然人群中有食石蟹史、抗原皮试阳性而无临床症状的所谓亚临床型249例进行3~20年的长期观察,发现铁锈痰者154例(61.8%),其中1年内咯出锈痰者90例(36.1%),痰中虫卵阳性45例(18.1%),24.9%患者确无症状呈隐性经过,提示肺吸虫病流行区亚临床型比例不高,大部分属感染早期及愈合阶段的既患病例。因此,临床诊断肺吸虫病亚临床型时应审慎。  相似文献   

2.
何霞 《广东医学》2001,22(12):1144-1144
目的 提高对双侧胸腔积液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处理的认识。方法 对30例双侧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双侧积液中结核14例,占47%;心脏疾患8例,占27%;肿瘤3例,占10%;肺吸虫病2例,占7%;其他3例,占10%。结核、心脏疾患、肺吸虫病及低蛋白血症所致的26例双侧胸积液、效果好,治疗后胸液基本吸收消散;3例肿瘤患者治疗效果不好,转肿瘤医院继续治疗;1例Meigs征转外院治疗后胸腹水消失。结论 双侧胸腔积液多见于结核病,但心脏疾患、肿瘤、肺吸虫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亦不少见。  相似文献   

3.
儿童肺吸虫病3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兴福  谭书江  詹学 《四川医学》2003,24(8):847-848
重庆地区是肺吸虫病的高发区。为提高临床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现将彭水县中医院、涪陵区中心医院及重医儿童医院从 1978~ 2 0 0 2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儿童肺吸虫病共 32 1例 ,治疗随访结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 1例儿童肺吸虫病均符合诊断标准。肺吸虫病临床常见类型诊断标准[1] :①有感染史和临床症状体征 ;②肺吸虫皮试阳性 ;③血、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增高。本组32 1例中 ,男 2 5 0例 ,女 71例。年龄 1712 ~ 16岁。 2 76例有食生蟹史、半生蟹、喇蛄或饮生溪水史 ,4 4例病史不详。 19…  相似文献   

4.
刘红艳  刘国蓉 《海南医学》2014,(20):3102-3103
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与感染的时间、程度及宿主的免疫力有关,感染轻者易被误诊。肺吸虫病临床症状轻者,尤其是胸腔积液型肺吸虫病的诊断关键是要重视原因不明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进而询问有关的流行病学史,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等检查进行诊断,应该注意与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区别。现将一例骨折并胸腔积液型肺吸虫病的诊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2000—2008年在我院确诊的9例肺吸虫患儿,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情况。结果7例为多浆膜腔积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5例合并不同程度的心包积液。1例为肺吸虫脑病,1例同时存在多浆膜腔积液和肺吸虫脑病,9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5例血清IgE检测均明显高于正常,6例行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3例肺吸虫血清抗体阳性。结论小儿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应注意询问生食溪蟹或蝲蛄病史,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肺吸虫抗原皮试明确诊断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6.
1.本文报告在皖南现场应用的后尾蚴膜反应440例,肺吸虫病患者组(224例)的阳性率为97.3%。 2.就后尾蚴膜反应的试验方法,判断标准,反应型别,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总结。 3.对后尾蚴膜反应在皖南地区肺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其它血清免疫试验的比较作了初步观察和讨论,认为本反应对肺吸虫病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一项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新的免疫诊断试验。 附:皖南地区肺吸虫病诊断标准: 1.有流行病感染史(主要是吃蟹史)。 2.有皮下肌肉肿块或肺吸虫在人体内移行所致过敏性病变而表现的症状、体征及X线症象者。 3.持续的嗜酸粒细胞增高而排除其它寄生虫病者。 4.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 5.肺吸虫后尾蚴膜反应、琼脂扩散试验、对流免疫电泳或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上列五项中,具有三项以上(必须包括第四或第五项)者即可成立诊断。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湖北省一些地区相继发现肺吸虫病例肝并检查出不同类型的病原体。从临床角度来说,除部分肺型可从痰及粪便中查获虫卵证实诊断外,其它如中枢神经型、皮下结节型等很难找到虫卵。因此,造成了诊断上的困难。为了查清肺吸虫病流行区人群感染的情况,更好地开展肺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寻找一种敏感而特异、简便而快速的免疫诊断方法,是当前肺吸虫病诊断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儿童肺吸虫病(lung fluke disease, LFD)皮下结节型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LFD皮下结节型患者提供借鉴。方法 2010—2021年分析6例在十堰市某医院确诊LFD皮下结节型患儿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LFD皮下结节型患者误诊时间长达1~5个月。本文4例患儿临床表现先出现皮下结节型症状,再出现LFD胸肺型、脑脊髓型、腹腔型症状。LFD皮下结节型常表现为肺部“炎症”改变;有2例先出现胸肺型症状,再出现皮下结节型症状;说明LFD皮下结节型易发展至混合型,也可由其他型发展至含有皮下结节型的混合型,并出现相关症状体征、实验室、影像学阳性结果。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EOS)显著增高对LFD皮下结节型病例诊断有提示意义,肺吸虫抗原皮试(paragonimus antigen intracutaneous test, PAIT)对LFD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应用LFD“积分诊断量表”对LFD皮下结节型临床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结论 LFD皮下结节型延误诊断率高、延误时间长,易由皮下结节型转化为混合型。了解EOS在LFD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2010-2011年在我科确诊的3例肺吸虫患儿,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情况,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3例均为多浆膜腔积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2例合并肝脾肿大,1例合并心包大量积液、胆囊窝及肝门区积液,1例合并膝关节肿胀,2例合并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3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1例血清IgE检测明显高于正常,3例肺吸虫血清抗体均阳性.结论:儿童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应注意询问不洁饮食及疫水接触史,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肺吸虫抗原皮试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肺吸虫病误诊15例姜静雯,钱新宏(西京医院儿科)关键词肺吸虫病;嗜酸细胞;儿童中图法分类号R532.22肺吸虫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有可变性,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作者总结分析了我院1980年11月至1990年2月间收治的儿童肺吸虫病20例,院外...  相似文献   

11.
分析106例脑型肺吸虫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103例(轻度28例,中度59例,高度15例,临界状态1例)占97.2%,正常3例。异常脑电图表现中或高波幅弥漫性θ和/δ或77例,局灶性慢波14例;痫样放电12例,位相倒置2例。本组脑电图检查结果与临床体征及头颅CT扫描大致相符,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脑部损害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我省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可分为8种类型。近十余年来,由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的提高以及别丁的应用,皮下结节型、肺胸膜型及未定位型等患者,多在基层治疗,转来我院者,多系脑型或诊断不明之患者。1956~1963年,共收治肺吸虫病患儿80例,其中脑型及脊髓型17例,占21.2%【。迄至1979年又收治90例,其中脑型及脊髓型5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早期感染期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永嘉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经临床证实的早期感染期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实验室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62例患者中50例首诊主诉有感冒样症状,62例肺吸虫抗体阳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5.51±3.06)×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35.6%±19.0%,均有不同程度升高,42例肺内病变合并胸腔积液,4例单纯性胸腔积液,16例仅有肺内病变。结论:首诊主诉感冒样症状,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结合肺内病灶,需考虑到并殖吸虫病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程先军  徐心德  雷雪平 《四川医学》2005,26(10):1134-1135
目的为了提高对脑型肺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例脑型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影像、诊断治疗经过和预后.结果所有病例均确诊为脑型肺吸虫病,经保守治疗2例治愈;手术治疗11例,预后良好9例,1例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死亡1例.结论脑型肺吸虫病的诊断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或活检明确诊断;治疗上首先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  相似文献   

15.
肺吸虫病30例,其中宽甸地区26例,临床以胸痛、血痰、X线胸片肺内病灶及痰检虫卵阳性为主;桦甸地区4例,则以高热、嗜酸性细胞显著增高和肝功明显异常为主,痰检虫卵阴性。经病原生物学和遗传学检查,认为导致不同临床型的卫氏肺吸虫在生物学形态上无显著差异,染色体核型分别属三倍体型和二倍体型。这一结果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肺吸虫病是肺吸虫虫体在人体内穿行或寄居所引起的疾病,肺吸虫病在亚洲、非洲及南美等地广泛流行,在我国主要见于浙江、辽宁、黑龙江、安徽、湖南、福建、台湾等23个省区。本病多流行在山区或丘陵地带。临床主要分为肺型、皮肤型、腹型、肝型、脑型等5种类型,侵及肺部多见,侵及脑部少见。现将我院经检验和临床治疗证实的脑型肺吸虫病30例临床和CT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儿童肺吸虫病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1998~ 2012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确诊的21例不同类型的儿童肺吸虫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诊疗情况.结果 21例患儿中15例有明确生食、醉吃或烤吃溪蟹、淡水虾史,6例有常饮用生溪水或捕捉溪蟹史.11例为多浆膜腔积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3例为肺吸虫脑病,1例同时存在多浆膜腔积液和肺吸虫脑病.1例皮下结节,1例同时存在多浆膜腔积液和皮下结节.21例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及百分比均升高(最高达72%),14例行血清总IgE检测患儿其数值明显高于正常.6例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11例肺吸虫血清抗体阳性,4例肺吸虫抗原皮试和血清抗体均阳性.结论 儿童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生活饮食习惯,结合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并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24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并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DM组)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无糖尿病的50例冠心病患者(非DM组)进行比较。结果 DM组血脂异常、无痛性心肌缺血显著高于非DM组;DM组受累血管比例较高,2支及3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DM组;并且C型病变比例较高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DM组。结论 并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病变部位多且弥漫,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相似文献   

19.
报告了肺吸虫病14例,以小儿多见(占69.2%)。陕西省陕南及关中均有发病。肺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变,早期误诊较多,误诊率高达71.4%。常误诊为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炎等,文中对误诊原因及诊断,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肺吸虫病是肺吸虫虫体在人体内穿行或寄居所引起的疾病,肺吸虫病在亚洲、非洲及南美等地广泛流行,在我国主要见于浙江、辽宁、黑龙江、安徽、湖南、福建、台湾等23个省区.本病多流行在山区或丘陵地带.临床主要分为肺型、皮肤型、腹型、肝型、脑型等5种类型,侵及肺部多见,侵及脑部少见.现将我院经检验和临床治疗证实的脑型肺吸虫病30例临床和CT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