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平湖油气田钻井中频繁发生的钻杆刺漏现象 ,组织了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研究。从钻杆刺漏现象的大量试验研究得出结论 :(1 )钻杆刺漏的主要原因是钻井扭矩过大 ,造成钻杆基体薄弱处产生疲劳载荷下的微裂纹 ,钻杆内壁受高压钻井液冲蚀而刺漏 ;(2 )钻杆刺漏的次要原因是井眼中含有少量的H2 S气体 ,此气体伴随高压钻井液冲蚀钻杆内的疲劳微裂 ,从而加剧钻杆的刺漏腐蚀程度 ;(3)应针对平湖油气田地层中的特殊微量有害气体 ,研制有特殊内涂层的钻杆 ,以改善钻杆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油田钻杆刺漏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塔里木油田钻杆刺漏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出其钻杆刺漏位置主要发生在Φ244的套管内钻杆的母接头端的加厚过渡带,提出该位置是研究的重点。对塔里木油田和塔河油田钻杆失效进行了详细地对比分析,得出塔里木油田钻杆刺漏的主要原因:(1)高转速、高泵压以及大环隙比;(2)钻杆加厚过渡带及接头直角台肩根部疲劳裂纹扩展;(3)钻井液具有严重的腐蚀性,裂纹扩展处涂层剥落,发生严重的腐蚀疲劳,最终被高压钻井液冲蚀刺漏。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塔里木油田钻杆刺漏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DPI-2型缓蚀剂在华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油田留路、高阳、任丘等区块部分井中含有CO_2、O_2和H_2S气体。这些气体共同与钻井液作用形成碳酸,易使钻杆腐蚀、疲劳,或压裂刺穿,造成重大钻具失效事故。为解决钻杆早期刺穿失效问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地层的有害介质特点。探索出DPI-2型缓蚀剂的最佳用量和适用的腐蚀介质,验证了其作用原理。在5口井的钻井液中应用DPI-2型缓蚀剂,平均腐蚀速度下降到0.3mm/a,钻杆本体刺穿失效率下降了79%,钻杆工作进尺增加了11700m,防止了钻具的腐蚀。  相似文献   

4.
某井在钻井过程中发生1例加重钻杆接头刺漏事故。为了查明该钻杆接头刺漏原因,对该刺漏接头进行了试验分析,包括刺漏处形貌宏观和微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钻杆接头内壁上加工刀痕引起的淬火裂纹是导致接头发生刺漏的主要原因。建议改善加重钻杆接头的机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油田山前构造带地质结构复杂,同时强化钻井技术在塔里木油田得到应用,使得钻具在井下的使用环境恶劣,钻具工况复杂,导致塔里木油田钻杆加厚过渡带刺漏和钻具螺纹失效事故较多。文章从钻井工艺、钻杆材料特性等方面着手,探讨了塔里木油田钻具失效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强化钻井工况对钻杆的技术要求高;高转速引起的共振、钻柱的反转运动和钻杆材料机械性能指标等。  相似文献   

6.
气体钻井钻具失效预防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克勤 《钻采工艺》2010,33(2):8-11
气体钻井中钻具失效频率明显高于钻井液钻井。失效钻具检验与分析表明,钻具失效类型为疲劳或腐蚀疲劳,钻具腐蚀类型为氧腐蚀。钻具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氧腐蚀与冲蚀、钻具疲劳(由钻柱反转、钻柱纵向振动、井眼弯曲引起)、钻具带伤工作、钻铤螺纹连接弯曲强度比不足等。空气锤冲旋钻井技术、钻柱防共振技术、加强钻具探伤及使用新钻具等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钻具失效。特别是牙轮气体钻井中,利用钻柱振动分析软件优选钻具组合和转速来避免钻柱共振以及及时对钻具进行探伤非常重要。这些措施已经成功应用于普光及周边区块,与2006年相比,2007年度、2008年度钻具失效频率分别降低37.7%和57.5%。此外,建议加强钻杆管体探伤、空气螺杆复合钻井技术、防涡动稳定器、选用API螺纹钻铤、钻柱振动监测与钻井参数优选相结合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实施来全面预防钻具失效。  相似文献   

7.
铝合金钻杆在塔里木油田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铝合金钻杆的结构特点和材料特性,分析了其适用范围.认为:铝合金钻杆在塔里木油田含H2S井使用可有效防止钻杆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和电化学腐蚀;在水平井和大斜度定向井使用可以减缓钻杆接头的热裂问题;在深井和超深井使用可减轻钻柱重量,增加钻井深度;在复杂井使用可增加套管下入深度.铝合金钻杆发生断裂事故之后容易将落鱼部分磨掉,这有利于提高处理井下复杂情况或事故的能力.同时指出了使用铝合金钻杆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王庆 《海洋石油》2004,24(3):95-97
文章探讨了东海海域富阳一井钻井施工中出现的钻杆刺漏现象 ,并对刺漏钻杆进行解剖研究 ,结合国内外钻杆刺漏的事例 ,指出腐蚀疲劳是钻杆刺漏的根本原因 ,并提出了预防钻杆腐蚀疲劳失效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海清  马永安 《钻采工艺》2003,26(3):1-4,52
轮古 13井在 0~ 5 4 5 0m井段使用一套 12 7S135钻杆钻进 ,在钻进过程中共发生 12 7钻杆加厚过渡带 (公、母接头附近 )刺漏 17根次。经完井电测发现 ,该井在 190 0m处有严重的狗腿现象 ,达 5 72°/30m。井斜对钻具的影响有关理论已经证明 ,如果井斜角大于某一临界值 ,在狗腿处旋转钻杆将会引起严重的疲劳破坏。不会引起疲劳破坏的狗腿最大允许曲率可由公式计算得出。应用该理论中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出 ,轮古 13井频繁发生刺漏的主要原因就是井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塔里木油田2006年1—5月发生的钻柱转换接头失效事故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失效的钻柱转换接头尺寸进行了测量,对钻柱转换接头断口形貌进行了宏观分析,发现钻柱转换接头断裂位置都在外螺纹接头危险截面上。通过分析计算认为,钻柱转换接头断裂原因与外径不符合标准及内、外螺纹接头弯曲强度比不合理有关。对钻柱转换接头刺漏形貌分析结果认为,刺漏与接头密封能力不足有关。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钻柱转换接头失效与没有严格执行SY/T5200行业标准和API SPEC 7标准有一定关系。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防止或减少钻柱转换接头失效事故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在酸性气田勘探开发中的钻具失效事故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钻井安全。为了分析酸性气田钻具失效的原因, 结合具体钻具失效案例, 对钻具在氧气、 二氧化碳和硫化氢3种不同的酸性腐蚀环境下的失效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氧腐蚀、 二氧化碳腐蚀和硫化氢应力腐蚀环境下的钻具失效特点和失效形式, 并提出了预防钻具腐蚀失效的措施和方法, 对指导酸性气田钻具失效原因分析, 预防和减少钻具失效事故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中4井钻具损伤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中4井是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卡4区块的一口重点预探直井,完钻井深7220m。该井钻井过程中钻具失效严重,失效形式主要有钻具断裂、钻杆二台阶、钻具腐蚀等。从钻具的材质、井下施工条件、地层流体等方面分析了钻具失效的原因:热处理不当造成钻杆接头横向材料冲击功较低,导致加重钻杆接头纵向开裂;蹩跳钻加快了钻具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扭矩过大致使钻杆在井下产生二次上扣现象,井底与地面的温差大,使原合适的扭矩变大,还有螺纹扣底部没有应力减轻槽,导致钻铤和钻杆断裂;地层流体矿化度高,存在较高质量浓度的Cl^-、SO4^2-,地层中存在CO2、H2S等腐蚀性气体,导致钻具严重腐蚀。对塔里木盆地以后超深井钻井时的钻具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2005~2021年期间川庆气体钻井所发生的76次断钻具事故的统计分析,认为气体钻井中钻具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钻具疲劳、钻具振动、化学腐蚀以及高速冲蚀破坏等几个方面。其中,采用空气锤钻进时,在冲击力作用下钻具的瞬时中和点上移,疲劳点不一定集中于近钻头的Ø228.6mm钻铤;高频段的钻具振动对钻具产生的破坏影响较小,而低频段的钻具振动会引发低阶钻柱共振,进而引起钻具振动失效;在地层产水条件下实施气体钻井时,钻具易发生溶解氧腐蚀和二氧化碳弱酸性腐蚀,造成钻具的点蚀破坏;井底岩屑伴随高速气体呈间歇性的高速撞击钻柱形成冲蚀破坏,是造成钻具磨损失效的主因。基于上述原因分析,从优化钻具组合、完善雾化基液缓蚀工艺和气体注入参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为减少后期气体钻井过程中钻具失效机率做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陕北地区地层硫化物含量高,钻具易发生氢脆和点坑式腐蚀,引起钻杆本体刺穿,断钻铤,断钻杆等事故,为解决钻具严重腐蚀的问题,优选出了经济有效的最佳防腐配方:0.1%除硫剂+0.2%缓蚀剂,钻井液加药后缓蚀效果明显,平均缓蚀率达87.7%,现场应用后,从井深2000m到3100m正常钻进,钻具腐蚀大为减缓,无刺穿,掉钻具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板深7井是大港油田板桥古潜山构造的一口重点超深探井,完钻井深5191.96m。该井针对不同的地层采用不同的钻井液体系。二开选用聚合物钻井液和相应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抑制了地层造浆;三开选用硅基防塌钻井液,性能保持低粘度、低切力、高动塑比,利于携砂、脱气,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防塌性;四开实施欠平衡钻井技术,采用无固相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表明,在清水中加入1%的碱式碳酸锌、0.2%的缓蚀剂和适量烧碱,用可溶性盐来调节钻井液密度,防止了二氧化碳、硫化氢对钻具的腐蚀,保护了油气层,满足了欠平衡钻井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6.
华北油田钻具腐蚀非常严重,并且主要是由地层中的CO2和钻井液携带的O2引起的,因腐蚀而失效的钻具达到钻具总失效量的60%以上,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万元。华北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研制出DPI型缓蚀剂,该缓蚀剂为咪唑啉衍生物,无毒、无味,不污染环境。对DPI型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及其与钻井液的配伍性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DPI型缓蚀剂在加量为0.2%~0.3%时缓蚀率基本在85%以上,最高可达90%,而且与钻井液的配伍性好。介绍了DPI型缓蚀剂在华北油田冀中地区的现场应用情况。DPI型缓蚀剂的使用不仅能减缓钻井液中的CO2和O2对钻具的腐蚀,还可以避免发生因腐蚀疲劳而引起的钻具本体剌穿事故,延长钻具使用寿命,缩短钻井周期,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页岩气井的发展方向是垂深更深、水平段更长,长水平段延伸钻进困难已成为制约深层长水平段页岩气井效益开发主要的瓶颈,而采用轻质钻杆则是解决页岩气井水平段延伸钻进难题的方案之一。为了定量化评价钛合金钻杆在页岩气长水平段的延伸钻进能力,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全尺寸钛合金钻柱动力学模型并采用HHT-α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进而以钢制钻杆作为比较对象,分析钛合金钻杆的降摩减阻、抵抗变形和轴向力传递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钛合金钻杆能够有效减少钻柱摩阻,当钻井液密度为1.30 g/cm3时,?101.6 mm钛合金钻杆的接触摩阻比同规格的钢制钻杆减少18.5%,?127.0 mm钛合金钻杆的接触摩阻比?101.6 mm钢制钻杆减少34.8%;②较之于钢制钻杆,钛合金钻杆更容易发生屈曲变形,但通过调控钛合金钻杆尺寸规格可以缓解屈曲变形,从而降低屈曲导致的局部摩阻增加;③钻井液密度提高,能够明显增强钛合金钻杆的降摩减阻效果。结论认为,轻量化的?127.0 mm钛合金钻杆的降摩减阻能力高于?101.6 mm钛合金钻杆,更高于?101.6 mm钢制钻杆,更加有利于解决长水平段水平井延伸钻进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