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景 《吉林医学》2015,(10):218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规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干涉组,每组53例,干涉组患者在通例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通例的神经内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干涉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肢体功能恢复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偏瘫患者的肢体的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4.4074,9.3504,均P〈0.01)。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方法。方法:对45例偏瘫患者早期采用正确的心理护理,被动肢体功能锻炼及体位转移和平稳训练。结果:步行恢复率30人(66.7%),坐位、站立位达到42人(93.3%)。结论:早期及时有效个体化、系统化的肢体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不同手术时机对病人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本文对应用微创血肿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的39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2-2005年在我科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9例,入院时均伴有一侧肢体偏瘫。依据发病距手术的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39~7岁,平均(56.28±9.04)岁;右侧瘫8例、左侧瘫6例;发病距手术时间<6h。B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43~84岁,平均(55.07±10.12)岁;右侧瘫12例、左侧瘫13例;发病距手术时间6~48h。表1两组术后3个…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专人健康教育在偏瘫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人,对照组45人,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试验组则由专人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并全程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对健康宣教内容的掌握、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人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并提高护士形象以及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偏瘫老年人健侧和患侧肢体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率.方法选择60例偏瘫老年人,按入院后的输液顺序随机分为患侧输液组和健侧输液组各30例.患侧组采用瘫痪上肢进行静脉输液,健侧组则采用健侧上肢静脉输液,比较两组输液两周内静脉渗漏的发生率.结果静脉渗漏发生率患侧组为53.3%,健侧组为23.3%,P<0.05.结论偏瘫老年人患侧肢体输液较健侧肢体输液更易发生静脉渗漏,从而增加了病人痛苦,影响了治疗及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丁丽  黎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4):1081-1081,1090
目的:观察偏瘫老年人健侧和患侧肢体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率。方法:选择60例偏瘫老年人,按入院后的输液顺序随机分为患侧输液组和健侧输液组各30例。患侧组采用瘫痪上肢进行静脉输液,健侧组则采用健侧上肢静脉输液,比较两组输液两周内静脉渗漏的发生率。结果:静脉渗漏发生率患侧组为53.3%,健侧组为23.3%,P<0.05。结论:偏瘫老年人患侧肢体输液较健侧肢体输液更易发生静脉渗漏,从而增加了病人痛苦,影响了治疗及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在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组配合心理护理;两组间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肢体功能恢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3月—2013年4月对实施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偏瘫肢体肌力恢复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观察组下床锻炼时间和出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肌肉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采取心理干预、肢体功能锻炼、针灸治疗等干预措施,可尽早恢复偏瘫肢体肌力,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住院天数和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吴发荣 《中国现代医生》2014,(10):102-104,107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治疗组治疗后LSIA、Q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为(85.32±6.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7.63)分,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为(72.27±8.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39±8.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针灸治疗可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席玉玲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711-7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社会竞争的激烈,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脑卒中病残率为85.6%,其中15%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从早期开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护理,有利于降低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对我科2004年1月-2007年3月住院的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发现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后遗症明显减少,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针灸及康复治疗措施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配合使用针灸治疗方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肌力、下肢肌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造成偏瘫的因素很多,包括脏腑不调、自身骨病或长年卧床等导致的静脉闭阻,气血壅塞,在常规康复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配合应用针灸治疗措施,有利于调理气血,化瘀解痉,缓解关节活动受限,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尽快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致残率较高。为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我院神经内科对10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葛明飞 《甘肃医药》2020,(8):730-731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对比两组运动功能、肌张力、疼痛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FMA高于对照组(P<0.05),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等速肌力训练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减少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利群 《中外医疗》2012,31(29):72-73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择84例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再给予平衡功能反馈训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erg平衡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反馈训练,可以促进患者的步态平衡功能和行走能力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外伤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外伤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 6 4例颅脑外伤合并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2例。两组病人治疗均从术后第 3周开始 ,疗程 6周。治疗组采用心理、认知、作业治疗及促进技术疗法 ;对照组采用促进技术疗法。采用Fugl -Meyer运动评分 (FMA)和Barthel指数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 经FMA、Barthel指数评价 :治疗前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治疗后治疗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多数患者遗留有程度不同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我院对72例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了中医康复护理措施,观察其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柱琴 《大家健康》2013,(16):188-18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手术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接受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6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及Barthel指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的肌张力的恢复及改善Barthel指数,对于术后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心理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内科收治的72例中风偏瘫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配合心理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心理护理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可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詹新徽  韩淑芳 《农垦医学》2005,27(6):475-47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结果:经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后,两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