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264/AVC的运动补偿处理环节需要消耗大量的内存访问带宽,这成为制约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表明,如此巨大的带宽消耗具体来自5个方面:像素数据的重复读取、地址对齐、突发访问、SDRAM页切换和内存竞争冲突.提出一种基于2D Cache结构的运动补偿带宽优化方法,充分利用像素的重用以减少数据的重复读取.同时通过结合数据在SDRAM中映射方式的优化,将众多短而随机的访问整合为地址对齐的突发访问,并减少了访问过程中页切换的次数.此外还提出了访存的组突发访问模式,以解决SDRAM竞争冲突所引入的开销.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优化设计后,运动补偿的访存带宽降低了82.9~87.6%,同现存优化效率较高的方法相比,带宽进一步减少了64%~87%.在达到相同带宽减少幅度的前提下,所提出的新方法比传统Cache结构电路面积减少91%.该方法目前已在一款多媒体SoC芯片设计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何威  周克  张超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26(1):93-94,96
设计了基于MCS-51单片机的大容量(超64KB)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方案,采用具有19根地址线的大容量Flash芯片F29C51004作为扩展存储体。将数据线和地址线合并使用,对F29C51004进行分页访问,解决了单片机存储单元及端口不足的问题,释放了I/O口。文中以扩展8MB的数据存储器为例,给出了单片机扩展板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相似文献   

3.
在基于云存储的校园信息化服务中,将灰色优势分析应用于HDFS系统读取数据过程中,根据用户访问的历史数据预测下一数据节点的地址,减少向地址节点请求地址的过程,提高数据读取速率.  相似文献   

4.
8031单片机以其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而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仪表中,由于其内部有128字节的数据存储器(RAM),使之在一些不太复杂的应用系统中,只要外接一地址锁存器(74LS373)和程序存储器(ROM)即构成一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8031单片机名义上可以提供32根I/O口线,但实际上,由于P_3口是多用途的,若用作替代功能(专用功能)时,一般不能用作I/O口线;由于P_2口和P_0口要频繁地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和传送数据,也不能再用作I/O口,在极端情况下,8031单片机只有P_1口的8根口线可用作I/O口,可见,8031的口线是十分宝贵的.在8031最小应用系统的设计中,通常采用扩展I/O口线或者外加数据锁存器和地址译码器的方法来完成显示功能.图1是一般情况下显示部分的连接框图.  相似文献   

5.
HMA是多种内存类型中的一种特殊内存,它是指位于1M内存之后的65520字节的内存空间,大约64K。它的特殊性在于,当CPU处于实模式下并且第21条地址线(A20)被激活时,CPU可直接对其方便的访问,而A20地址线关闭时,CPU却无法对其读写操作。其原因是,此段内存用16进制表示地址为0FFFF:0010H---0FFFF:0FFFF。在A20地址线关闭时,由于寻址无法超出1M空间,所以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小文件的数量越来越多.高效管理海量小文件、提供低延时的小文件访问服务,是并行网络文件系统的研究热点.小文件数据读取访问中,由于数据读取粒度小并且不同小文件之间的数据访问空间连续性差,难以发挥数据存储设备的大粒度顺序访问的性能优势,导致小文件的访问性能远远低于大文件的访问性能.在扩展只读目录授权机制框架下,提出一种小文件间数据预读机制,充分发挥了数据存储设备大粒度顺序访问性能的优势,大幅降低了小文件数据读取访问延迟.典型应用环境实测表明,对比pNFS系统,小文件数据顺序读取访问性能最高可提升8.92倍,随机读取性能最高可提升11.82倍.  相似文献   

7.
隔离双积分型AD转换是工业控制中常用的AD转换方式,本系统是以CPLD为核心实现的双积分型AD,用VHDL语言编写CPLD的程序.CPLD接在89C52单片机的地址数据总路线上,CPU通过访问总线上的地址实现对CPLD的控制,进而实现控制AD转换的启动和停止以及转换后数据的读取.  相似文献   

8.
在Windows环境下,用C/C 编写一个面向数据处理的应用程序时,当待处理的数据量较大或类定义较多时,在连接时很容易出现错误:“Segment filename_TEXT exceed 64K”。这是由于该程序所占用的数据、代码、堆栈等段空间的总和超过了64K,而任何一个特定的段地址,其偏移地址只能在64K范围内变化,越界后就会出现以上错误。下面提供了几个合理使用内存资源的方法,它可以大大提高应用程序对大量数据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风电监控系统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访问需求,提出了引入时序数据库技术来解决传统数据库在处理海量数据时碰到的存储容量和访问效率方面的问题.所采用的时序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在满足海量数据存储和访问需求的同时,很好地解决了数据模型的描述和存储问题.介绍了基于时序数据库开发的一些风电高级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众所周知,八位微计算机只有十六根地址线,它能提供的最大地址空间为2~(16)=64 K字节.现有的低档八位微计算机,如TRS-80等,除去系统软件占有的地址空间外,提供给用户的最大内存空间为48K,一般为30K,这样小的内存往往给用户开发带来困难.但用软、  相似文献   

11.
超大容量高速存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超大容量高速数据存储的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实现了存储容量的灵活扩展,采用分页并行存储的方式提高存取速度,实现了对FLASH存储器中无效块的识别及多块FLASH读取操作时的地址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8031单片机通过与8位数据总线复用的16位地址总线对外部存储器进行寻址,可寻址64K外部程序存储器和64K外部数据存储器.在某些实际实用中,如语音处理系统,8031提供的64K外部数据存储器空间是远不够用的,必须进行扩展.我们采用“段”切换的方法扩大其数据存储空间.这种方法是将4096M字节的物理空间分割成65536个大小为64K的小空间,8031通过改变一段”寄存器中的内容来访问不同的64K数据存储区即“段”.其存储空间分配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变化数据捕获方法是数据集成基础设施的战略组成部分,不断推动ETL、EAI等技术的发展.许多数据库厂商都提供了自己的CDC(Change data capture)产品,但只限于针对本身的数据库系统,价格也比较昂贵.虽然通过扫描数据库日志文件可以捕获变化数据,但大多数数据库系统都不提供日志文件的内部格式而只是提供日志访问的程序接口,如Oracle,SQL Server和DB2等.这些提供的接口有的访问活动日志,有的访问稳定日志,有的访问归档日志,因此很难保证读取日志文件的可靠性.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如何利用程序应用接口读取日志文件,忽略了对可靠性的分析.本文针对读取不同类型的日志文件的可靠性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靠读取规则及读取算法;并提出了从日志文件中有效抽取变化数据算法,实验证明了可靠性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前 NAT64/DNS64 已成为 IPv6 重要过渡技术。在实际项目实践过程我们发现,当 IPv6 用户访问 IPv4 资源时,如果某些应用层协议含有 IPv4 地址,将导致应用层业务无法正常工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代理的优化方法,通过中间代理服务器进行应用层地址翻译,实现了应用层业务的正常访问。基于真实实验环境对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原有 NAT64/DNS64 中应用层业务无法正常访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CPU当代英雄     
1985年,也就是在80386推出之前CPU对内存的访问总是以实模式的方式,即第64K一个分段,而80386的推出使PC机的内存访问方式有了一些变化。在The Intel 8088,Intel 8086,80188和80186中只有实模式,在实模式下寻址方式只能使用段地址 偏移量的方式,内存空间只有1MB,4个段寄存器。80386中加入了两个新的段寄存器。至于使用哪个寄存器,取决于操作指令的前缀。在80386的在保护模式下,内存的访问方式有些类似于IBM S/360,使用地址 索引寄存器 比例  相似文献   

16.
基2×2FFT的地址映射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应科  侯紫峰  韩承德 《计算机学报》2000,23(10):1051-1055
FFT处理器是根据 FFT运算特点来进行设计的 ,可以充分提高处理效率 ,达到平均每周期完成一个蝶式运算的处理能力 .在这类芯片中 ,需要并行无冲突的数据访问部件来提供蝶式运算所需的多个操作数 .文中对已有的一些算法进行了比较 ,并提出基 2× 2 FFT的并行数据访问算法 ,通过使用 4个存储体 ,它可以同时完成所需的 4个数据的读取或写入操作 .该算法易于用硬件实现 ,其操作数访问地址的产生速度快于已有的算法 .  相似文献   

17.
方生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3,(12):2758-2760,2767
在B/S模式或C/S模式系统开发中,ADO.NET对象是前台页面(或窗体)与后台数据库之间的重要桥梁。通过ADO.NET对象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读取、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首先介绍了Ado.net组件的体系结构,其次分析了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的两种模式,最后针对这两种模式,通过实例实现了应用ADO.NET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远探测方位反射声波成像测井仪(BAR)是新一代成像测井仪,其测井数据存储于内部大容量存储模块中;为了实现在测井现场快速读取和回放测井数据,设计了一种基于USB总线的数据读取接口;数据读取接口通过USB总线与PC通讯,通过自定义高速串行总线与下井仪数据存储模块通讯;高速串行总线为基于M-LVDS的差分总线,设计的工作频率为80 MHz,采用8B/10B编码;数据读取接口电路采用FPGA作为主控芯片,高速总线协议和传输控制均在FGPA中实现;所设计数据读取接口已实现8 口井的现场测井数据读取,数据读取速度达到57 Mbps;该设计实现了测井数据的现场快速读取和回放,保证了测井数据检验的时效及测井施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8位单片机最大寻址空间只有64K的状况,介绍了一种用“页地址”扩展单片机寻址空间的方法,并通过实例描述了采用CPLD进行扩展寻址空间的逻辑和电路实现,最后介绍对扩展寻址空间内数据进行组织和访问的过程。该方法可扩展大容量的寻址空间,不占用I/O口资源,并且电路实现和编程简单,升级方便。  相似文献   

20.
射频识别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读取距离大、数据可加密、存储容量大和非视距读取等优点。基本的RFID系统由标签和阅读器组成,标签内存储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常以此作为依据识别物体;阅读器用于读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