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薄层色谱法(TLC)使对硫膦中的主成分,o,o′-二甲基-对硝基苯基硫代膦酸酯(DMNPTP),与以杂质共存的二硝基与邻硝基衍生物分离。TLC法中用硅胶(G254)作吸附剂,用石油醚与乙酸乙酯(8 2)的混合物作为展开溶剂,经TCL分离后,用刀片将样品(含DMNPTP)的色谱带括下,经蒸发除去有机溶剂,用硝酸-高氯酸加热消化并蒸发至干后,用硝酸溶解残渣。此时,溶液中原来以DMNPTP存在的化合物已转化为正磷酸盐,随即用磷钒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其磷含量,测定波长为其吸收峰450 nm,由测定值换算为DMNPTP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N-甲基-2-硫-咪唑树脂对钯Pd(Ⅱ)吸附的容量,Pd(Ⅱ)与Fe~(3+)、Cu~(2+)、Ni~(2+)、Mn~(2+)的分离系数、吸附Pd(Ⅱ)的速率常数、Freundlich吸附常数。通过化学法、红外光谱等方法,分别确定树脂功能基对钯吸附的络合比,及吸附过程功能基与钯发生了配位键合.选用混合洗脱剂可定量洗脱钯,并证明此法在实际应用中,可富集、回收钯。  相似文献   

3.
以乙二醛、甲基肼和盐酸羟胺为起始原料,经缩合、肟化得到中间体肟基甲腙;该中间体不经分离直接加入到硫酸铜-吡啶-水体系中,经缩合环化得到2-甲基三唑-1-氧化物(MTO);随后用混酸(硝酸+硫酸)硝化得到目标产物2-甲基-4,5-二硝基三唑-1-氧化物(DNMTO);初步探讨了环化反应的机理,研究了反应温度与时间等因素对硝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硝化反应条件.与此同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及元素分析等分析了中间产物和DNMTO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的总收率为16%,纯度为99%;最佳硝化反应温度为100℃,最佳硝化反应时间为0.5h.  相似文献   

4.
以1-[二-(4-氟苯)甲基]哌嗪、端炔及单质硫为原料,应用吡啶为催化剂和溶剂,在80℃反应24h以18~84%的收率制得了17个含有1-[4-二-(4-氟苯)甲基哌嗪官能团的硫代酰胺衍生物3(a~q).合成的17个目标化合物通过熔点测定和质谱、红外光谱及氢(碳)核磁共振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确证.并进行了体外抗肿瘤及抗菌...  相似文献   

5.
用改进的Vilsmeier反应由3位未取代的中氮茚合成了一系列3-硫代甲酰基中氮茚(硫醛),对其在甲醇溶液中哌啶催化下与碘化1,2-二甲基吡啶鎓盐及碘化1,4-二甲基吡啶鎓盐的缩合反应进行研究,高收率地合成了相应含中氮茚环的二甲川菁,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谱及质谱确证,并测定了其在固态下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所有的化合物发射波长都在400nm以上,有希望成为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6.
阳离子型UV光引发剂--三芳基硫鎓盐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凌华招  谢川 《合成化学》2006,14(2):170-171
以硝基苯、浓硫酸、六氟磷酸钾和碘酸钾为原料,经氧化、取代、置换反应得到3,3′-二硝基二苯基碘六氟磷酸盐(2)。2与苯硫醚在苯甲酸铜的催化下合成了3-硝基苯基二苯基硫六氟磷酸盐(3)。3是一种新型的三芳基硫鎓盐阳离子UV光引发剂,其结构经UV,1H NMR,IR及MS确证。  相似文献   

7.
从3-甲基-2,4-戊二酮出发,经多步反应合成了3,3′,4,4′-四-甲基-2,2′-二吡咯基甲烷(TMDPM),改进了合成TMDPM的脱羧反应.研究了TMDPM与对-硝基苯甲醛反应合成meso-5,15-双-苯基-卟啉反应,发现对-甲基苯磺酸是卟啉原合成的良好催化剂,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是将卟啉原转化为卟啉的良好氧化剂;硝基卟啉经SnCl2还原成氨基卟啉后,用固-液抽提进行氨基卟啉的纯化,得到了5,15-双(对-硝基苯基)-2,3,7,8,12,13,17,18-八甲基卟啉、5,15-双(对-氨基苯基)-2,3,7,8,12,13,17,18-八甲基卟啉及其金属衍生物,并表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液中红细胞中的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TPMT)的HPLC测定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酶促反应的产物浓度,从而计算红细胞中TPMT的活性。以S-腺苷-L-甲硫氨酸(SAM)作为甲基供给体,6-硫鸟嘌呤(6-TG)作为酶反应底物,TPMT催化6-TG生成2-氨基-6-甲基巯基嘌呤(6-MTG),采用HClO4溶液终止反应及沉淀蛋白,分离上清液进行色谱分析。色谱柱为AichromBond-1 C18柱(5μm,4.6mm i.d.×150mm);等梯度洗脱,流动相为V(乙腈)∶V(0.01mol/L磷酸钾缓冲溶液)=6∶94(用HCl调pH2.74),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为310nm,发射波长为390nm。结果表明,6-MTG在0~2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093μg/L(S/N=3),回收率为81.4%~106.3%。方法能用地巯基嘌呤类药物药代研究和临床用药监测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二苯亚砜为起始反应物,通过改进反应溶剂,首先合成了溴化三苯基硫盐,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该盐的反应收率.再运用银盐置换法,合成了光致酸发生剂——对甲基苯磺酸三苯基硫盐,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和核磁共振表征.  相似文献   

10.
研究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磺与铅 (Ⅱ )的反应 ,建立了直接测定低合金钢中铅含量的光度分析方法。在 0 .6mol/L硝酸溶液中 ,铅 (Ⅱ )与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形成 1∶2的蓝色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6 3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2 2× 10 5L/(mol·cm) ,铅 (Ⅱ )含量在 0~ 2 .0 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用该方法对合成样品中的铅含量进行测定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 10 1% ,RSD为 2 .5 %~ 4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