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连珊  王嘉君 《首都医药》2003,10(13):14-14
今春以来,SARS疫情暴发初期,由于病因尚未确定、无特效药治疗、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且疫情来的突然,加之我们没有一个成熟完善的危机应对体系,给毫无心理准备的市民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一时间,“八味药”,胸腺肽、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对广大市民来说无疑是一颗颗“定心丸”和一副副安慰剂。但随之而来的是不良反应事件频频发生。仅从宣武区搜集到的不良反应信息看,轻者口干、舌燥、腹痛、腹泻、皮疹、药热……,重者视力严重下降,以至失明。不合理滥用、超剂量服用、中西药不合理并用等等,引发出新的药源性疾病。尤其发人深思的是,其中医务人员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很高,占总数的48.4%。可见,加强ADR知识的广泛深入宣传是何等必要。  相似文献   

2.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百余年来,世界上屡屡发生致死、致残的药害事件。回顾这些惨痛教训,时刻提醒我们密切关注药品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药品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使悲剧不再重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物,已成为全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3.
结合文献,论述药品不良反应和安全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特  张松  宋秋艳 《云南医药》2015,(3):353-356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能及时发现临床用药安全隐患;为新药使用评价、药物遴选提供依据,确保用药安全;加强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与用药不当的鉴别能力,避免医疗纠纷[2]。现对我院2012年收集到的251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规律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51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2003年军队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的5165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总结归纳,对涉及药品种类,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不良反应发生年龄及强度等做出重点分析.结果:发现在516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存在着给药剂型较为集中、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年龄偏高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非合理用药的现象.结论: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督促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 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2月-2013年10月收集的118例ADR报告。结果118例ADR报告所涉及的药品种类中,以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最高,为41.5%(49/118),其次是中药注射剂及中成药,为16.9%(20/118);静脉给药途径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大,为83.1%(98/11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为39.0%(46/118)。结论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及静脉给药途径是引起ADR的主要因素,以这些因素为重点加强医院ADR监测工作,尽量保障患儿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7.
462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确定来年ADR监测工作方向。方法:对我院2007年度收集到的46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中20至59年龄段构成比最高;ADR涉及的药品151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74.68%(345例),中成药引起的ADR次之;静脉给药的ADR占72.08%(333例)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14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万坚 《海峡药学》2008,20(12):157-159
对我院2006-2007年所收集的14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ADR中,以抗感染药所致的ADR占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涉及ADR发生的药物。其作用途径以静脉注射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42例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22例(52.4%);中药制剂引起的ADR10例(23.8%);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69.0%(29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66.7%(28例)。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于杰  姜丽丽  王建平 《医药导报》2012,31(1):115-118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浙江省中医院2010年度发生的390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报告中女性ADR发生率高于男性,老年患者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高; 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菌药物、中药针剂领先;ADR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新的一般的反应94例,一般的272例,新的严重的5例,严重的19例. 结论 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正>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一方面可以保障用药安全,防止进一步损害的发生,为新药研制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我院自2005  相似文献   

12.
131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将医院2006年收集到的131例ADR进行分类汇总,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131例ADR中,化学药品引发121例,中成药引发10例。在121例化学药品所致ADR中,静脉给药引发者最多,占总例数的49.62%;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居首位;皮肤及附件损害是ADR的最主要表现,占总例数的52.89%(64例),而较严重的ADR有10例。结论:ADR的发生与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多种因素相关,应加强对ADR的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SARS流行期间与既往3年同期SARs预防用药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情况.方法 对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4年收到的与胸SARS流行期间相应药物(包括中药)的ADR与既往3年周期进行比较.结果 由于健康人群预防用药,SARS流期间ADR报告数明显增多,ADR人群的年龄范围广构成更趋年轻.SARS流行期间和既往同期预防用药的ADR均集中于用药后前3天.干扰素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综合征,胸腺夶为过敏反应,中药为消化系统反应也出现了一罕见ADR.所有病列预后良好,结论 在疗效不确定的情况下是否提倡在人群使用预防用药使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现代药物学中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看到许多震撼人心的纪录,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新药产品的不断涌现,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的突出表现--药源性疾病,已成为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们必须引起注意的紧迫问题,如不能尽早或及时识别药源性疾病,将给患者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方法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利用自发呈报的方式,收集到2000年1-12月52所医院及疗养院的1534份不良反应报表,采用Fox-Pro数据库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文就不良反应报表的基本情况、所涉及的药品分布、临床表现及转归等情况进行汇总,根据1534例不良反应报表统计,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为769例次,占全部例次的44.01%;1534份ADR病例共涉及16大类药物,其中抗感染药物所致ADR数量最多,占全部ADR病例的54.17%,60岁以上的达521例;1534份ADR报表中,有14例患者死亡,均怀疑与药品不良反应有关.结论我们应采取1、加强监测工作,针对一些毒性大的药物,应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2、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药物不良反应信息,汇总、分析、评价,按规定向国家ADR监测中心报告,并定期向各个报告单位反馈信息资料.3、深入临床,开展"药师下临床"活动,参与临床科室的日常用药,及时掌握用药情况及存在问题,协助临床医生在用药时做到"有效、安全、经济".4、加大奖惩力度,充分调动监测员的工作积极性.5、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适时开展宣传、教育、培训、以及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各个报告单位的先进工作经验,共同提高广大患者的用药常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根据2006年丽水市ADR监测中心收集的1430份报告表,按患者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物、ADR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处理结果等进行统计。结果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有关,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以静脉给药为主,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见。结论应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监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1]."近年来关于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和讨论较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临床上要求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产生的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集的287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易发生于女性患者,特别是儿童及老年患者,抗感染药物诱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居中首位。结论医院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王冬青 《河北医药》2016,(13):2066-2068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保障用药安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1~12月上报的256例ADR分别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及分布、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56例病例中,男120例(占46.88%),女136例(占53.12%),男少于女;41~60岁和>60岁的中老年人占比例为66.01%,中老年人ADR比例最高;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给药发生ADR比例最高(208例,占81.25%);药物类别方面由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居首位(105例,占41.01%),其次为中药制剂(63例,占24.61%);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94例,占36.72%)。结论加强ADR监测,根据药物特点及临床具体应用情况合理、规范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臧联合 《首都医药》2007,14(18):39-40
目的分析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正确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0~2006年收集的258例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涉及102种药品,且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中药制剂,位居第三的是心脑血管类药物。结论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促进合理用药及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任新凤 《医药导报》2012,31(5):685-687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人民医院2009~2010年收集到的34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8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60者占22.13%;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见,占61.49%,其次为中药制剂;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常见;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1.33%。 结论医务人员应强化合理用药意识,开展和加强临床ADR监测,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