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烤烟晾制变黄时间对烟叶烘烤效果的影响,试验设置了24、48、72和96 h等4个晾制时间梯度,与采收后直接烘烤相对比,对烘烤过程中烟叶变化情况、能耗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烤烟晾制变黄可缩短烤房内变黄时间,降低烘烤能耗,对烤后烟叶的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效果随晾制变黄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综合比较,烤烟晾制变黄48 h效果最好,可节省烤房内变黄时间20 h,有效缩短烤房使用周期,节约烘烤能耗15%,外观质量好,上中等烟比例提高5%,化学成分协调。  相似文献   

2.
湖南烤烟烟叶中镁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的特征及关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湖南烟区烤烟烟叶中镁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烤烟烟叶中镁平均含量为0.378%,有66.3%的烟叶缺镁,且呈现由北往南逐渐降低趋势;土壤交换性镁平均含量为1.317 cmol/kg,约40%土壤交换性镁偏低;烟稻复种连作方式在土壤和烟叶上的缺镁程度均高于连续旱作方式;烤烟烟叶中镁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烟叶的缺镁程度及比重明显高于土壤.  相似文献   

3.
今年二月以来,湖南桂阳县认真贯彻全国烤烟工作会议精神,在主攻质量上,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作了一些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调整烤烟布局因地制宜,适当集中,是烤烟种植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按照烤烟形成优质丰产所要求的条件进行布局,才可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果。对那些不宜种烟的地区,我们进行了调整:不种;把有基础、有条件适宜种烟而质量好、单产高的社队增加种植面积。尤其是对实行烟稻连作,烟叶质量好、单产高的社队,鼓励其增加烟稻连作面积。烟稻连作提高烟叶质量的原因:1、解决了土地轮作不过来的矛盾,减少  相似文献   

4.
烤烟连作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通过 3年定位点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烤烟连作后烟株的田间长势 ,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均明显下降。连作对烟叶内在质量也产生影响 ,但对内在质量的影响滞后于对烟株生长、产量、产值的影响。 3种连作田的改良措施成效不大  相似文献   

5.
黑麦草绿肥翻压下烤烟减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湘西烟地翻压黑麦草作绿肥后烤烟减施氮量,采用大田试验,设计了减施氮量0%、10%、20%、30%等4个水平,研究了不同减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经济性状和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黑麦草作绿肥后,不同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经济性状以及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减施氮肥10%,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优于对照,与不减氮处理没有差异;其上等烟比例、产值高于对照和不减氮处理;其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评吸质量优于对照和不减氮处理。减施氮肥20%~30%,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质量相对较差。翻压绿肥还田应根据绿肥种类和土壤肥力状况适当减少烤烟施氮量;湘西烟地翻压黑麦草作绿肥以减少施氮量10%为宜。  相似文献   

6.
根区施用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稻茬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出适合湘南稻茬烤烟根区施用的生物有机肥,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湖南省桂阳县不同生物有机肥根区施用对烤烟农艺性状、叶绿素、光合特性、经济性状及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区施用三饼合一生物有机肥、纯天然生物有机肥在促进烤烟生长、提高烟叶光合能力、提升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等方面具有优势。(2)根区施用三饼合一生物有机肥的烟叶产量与产值最高。(3)三饼合一生物有机肥、植物秸秆有机肥根区施用在提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方面具有优势。湘南稻作烟区应选择三饼合一生物有机肥进行根区施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类有机肥对中烟100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筛选出适合中烟100生长的生物有机肥,通过两年两地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处理对中烟100农艺性状、大田发病情况、主要经济性状、初烤烟叶化学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八福仙生物有机肥处理能增强烟株生长势,提高烟株抗病性,改善主要经济性状,协调初烤烟叶化学成分,提高烟叶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8.
施氮量对翠碧1 号生长发育及烟叶质量风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和化学分析,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翠碧1 号烤烟生育期、烤后烟叶产质量和烟叶风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生育期、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均有显著的影响。施氮量增加,烟株大田生育期明显延长;烤后烟叶产量、不同部位单叶重、总氮和烟碱含量明显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还原糖/烟碱和总氮/烟碱比值表现下降的趋势;烟叶“清香型”风格彰显趋向弱化。施氮量大于78 kg/hm2 时,烤后烟叶产值增加不显著;施氮量在58.5~97.5 kg/hm2 时,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较好,烟叶“清香型”风格彰显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腐熟小麦秸秆用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施用腐熟小麦秸秆能够明显提高烤烟产量、上等烟比例,增加烟叶的经济性状,改善烤后烟叶的物理特性,协调化学成分,提高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改善评吸质量。总体来说,施用腐熟秸秆6000 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恩施烟区烤烟的主要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关系,明确影响烤烟经济性状的主要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3种肥力烟田烤烟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肥力水平下株高和有效叶数对烤后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影响较大,其次为茎围、上部叶面积和中部叶面积。中等肥力水平下烟株的茎围与产量、产值和均价等经济性状指标的关联度较大,其次为有效叶数、中部叶面积和株高;低肥力水平下,烟株节距是影响烤后烟叶产量、产值以及上等烟比例的重要因素,其次为有效叶数。在恩施烟区实际烤烟生产中,可根据与经济性状的关联度较大因素,改进烤烟生产技术措施,进而提高烟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烟稻复种连作对河潮土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的影响及关键因素,研究了南方不同烟稻复种连作年限的河潮土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变化,并采用相关及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有机质、机械组成等理化指标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稻复种连作5~25年的河潮土中,>5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升高26.24%~64.41%,0.5~0.25和<0.25 mm团聚体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9.45%~53.70%和18.99%~45.63%,团聚体重量平均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分别显著增加26.17%~57.01%和38.01%~104.33%,而分形维数降低,团聚体稳定性增加。相关及冗余分析表明,有机质、粗砂粒、中砂粒、细粉粒和黏粒是引起团聚体分布的关键指标,>5 mm、<0.25 mm及0.5~0.25 mm团聚体是引起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的关键指标;烟稻复种连作引起河潮土有机质、粗砂粒、中砂粒、细粉粒和黏粒含量变化,主要导致>5 mm的团聚体的形成或破坏,进而导致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变化。因此,烟稻复种连作5~25年有利于改善河潮土结构和改良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连作对云南烤烟根际微生态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探讨不同连作年限对根际微生态和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连作年限增加, 烤烟长势变弱, 烟叶烟碱和氯含量增加, 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降低, 内在化学成分相对不协调;连作5 年烟草与头茬相比, 产量、产值分别下降了35.0%、47.6%。对烤烟根际微生态的研究表明, 根际土壤抗性相关酶——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脱氢酶——活性均呈现:连作2 年> 连作5 年> 头茬, 暗示连作土壤富集酚类物质、过氧化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 刺激了这类酶活性提高;进一步运用BIOLOG 分析发现连作2 年和连作5 年促进了以酚酸为底物的微生物生长, 说明重茬导致土壤酚酸物质富集, 病原微生物增加。综上, 随着连作年限增加, 自毒物质富集, 病原微生物增加, 进而引起连作障碍, 导致烟草产量降低, 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不同类型植烟土壤对连作的响应差异,以云南的红壤、水稻土和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分析烤烟连作5年土壤化学指标、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连作5年后,与轮作处理比较,水稻土和红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pH、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紫色土仅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3种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下降,脲酶活性不同程度增加,但紫色土增加不显著;水稻土的蔗糖酶活性显著下降,红壤和紫色土则变化不明显。3种类型土壤均以变形菌门、蓝细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拟杆菌门等5个菌门为优势菌群。连作5年后,不同类型土壤的细菌群落相对丰度与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紫色土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与轮作处理最为相似,其ACE和Shannon指数在3种土壤中变幅较小。综合比较来看,烤烟连作对紫色土的主要生化指标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小,说明紫色土对烤烟连作响应相对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不同烤烟种植模式的物质流、能量流及价值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合理的种植模式对提高烟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促进烟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以皖南地区4种典型烤烟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取田间调查分析的方法,从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角度研究了不同烤烟种植模式的氮磷钾投入产出、投能结构和价值转换及其数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烤烟种植模式均需调控氮、磷肥的施用量及其肥料结构,提高其利用率,并在各烤烟轮作模式中重视钾肥施用及秸秆还田管理。在各作物中种植烤烟的有机能和无机能之比最高(0.71),且其投能组成中人力能最高,其次是化肥能及农机能。烟稻复种连作的T1模式其能量产投比最低,而烤烟轮作的T2模式最高。虽然T1模式的经济纯收入最高,但从价值产投比和物质及能量的高效利用角度综合考虑,烤烟-水稻→小麦-水稻→烤烟的2年轮作种植模式为皖南地区较优的烤烟种植模式,后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烤烟新品种龙烟101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烟101是以优质、抗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obaccomosaicvirus,TMV)、适应性强为育种目标,采用烤烟品种龙江925为母本,抗TMV品种CV91为父本,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免疫TMV烤烟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龙烟101遗传性状稳定,植株结构及田间群体结构合理,田间生长势强、耐连作;免疫TMV,中抗黑胫病,靶斑病较轻,感青枯病、CMV和PVY,综合抗性与对照NC89相当;主要经济性状和原烟外观质量优于对照NC89,化学成分较适宜,感官质量与对照NC89相当。综合评价,龙烟101在品质、产量和抗病、抗逆性等方面均较好,适宜东北烟区和黄淮部分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菇渣发酵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菇渣发酵有机肥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在减少传统烤烟基肥(化学复合肥)用量300 kg/hm2的基础上,不同用量的菇渣发酵有机肥与基肥配施对烤烟生长、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菇渣发酵有机肥可以减少烤烟基肥用量,提高烤烟产质量;其中以烤烟基肥用量450 kg/hm2与菇渣发酵有机肥3000 kg/hm2组合处理烤烟产质量效果最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烤烟经济性状,改善化学成分协调性。  相似文献   

17.
强还原土壤灭菌(RSD)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且能够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的技术.为了揭示RSD技术对植烟土壤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连作障碍严重的植烟土壤中加入有机物料豆渣,淹水覆膜后进行RSD处理,并比较植烟前后RSD处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同时评估RSD处理对烟草植株生长势和抗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8.
烟草化感自毒作用与其连作障碍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对烟草连作导致其产量和品质下降,土壤营养失衡和病虫害的发生进行了综述,认为烟草的品质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质性是烟草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强烈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深化烟草化感自毒作用研究,强化栽培技术的"地域性",构建现代烟草农业的生态格局等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