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认知无线电技术具有智能电磁频谱感知、干扰避免和动态频谱接入的能力,因此利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提升战术网络的性能.由于战术作战的复杂性,需要建立适用于战术任务的认知无线电架构.首先分析了战术通信的特点和认知无线电技术在战术网络中的运用,以及目前国外战术认知无线网络的建设情况.结合战术通信网络移动性高、电磁对抗复杂的特点,利用对抗环境下的战术网络结构和模型,提出了分层的战术认知无线电网络结构以及面向作战任务的网络管理方法,形成拓扑结构分层次、管理运行分阶段的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均衡考虑了网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动态变化的战术网络,为认知无线电在战术通信中的技术应用和网络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金红军 《电讯技术》2012,52(8):1387-1394
概述了民用移动通信发展过程,总结了LTE技术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利用LTE技术同步发展战术通信的新思想.目前战术通信已经不能满足多媒体业务发展的需求,逐步向着高速化、宽带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美国战术通信发展很快,民用技术的军用化扮演了重要角色.LTE技术符合战术通信的发展方向,但也存在移动性差、电波衰落大等问题,通过采用频率下移变换、小型化设计等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利用LTE技术发展无线宽带战术通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可以极大推动战术通信的发展,使战术通信发生根本性变革、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基于公安340 MHz频谱资源,通过5G新技术的公安宽带无线通信专网系统,进行网络架构,系统功能,系统性能,典型应用的研究,对促进对公安无线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系统架构、典型应用的发展和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日新月异的的发展,宽带VOD视频点播技术因其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和流媒体传输技术倍受教育、娱乐等行业的青睐。设计了一种基于Direct Show技术的视频点播系统,该系统采用VC编程语言实现,基于C/S架构搭建通信网络,通过套接字实现多台客户机与服务器间的通信。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视频播放流畅,可以满足网络视频点播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美军战术通信网络未来必将会朝着基于IP无线电的全球信息栅格(GIG)组网演进,而JTRS(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使得基于IP无线电组网成为现实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针对JTRS中最重要和复杂的WNW(宽带网络波形)聚焦于挑战性的MANET(移动Ad-Hoc网络),对于协议栈架构、跨层信令和物理层资源分配等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提出了拓扑结构控制最优的UCDS算法和方案。也针对同一级的SRW(士兵无线电波形)和更高一级的HNW(高频段网络波形)、NCW(中心网络波形),以及整体战术GIG网络进行了组网特征分析和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6.
刘台  朱超  程意  王一鸣 《电信科学》2022,38(10):120-130
战术通信网络具有高动态、弱连接、低带宽和多链路备份等特性,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技术通过传统网络控制设备软硬件解耦,将核心控制功能软件化,通过集中控制策略获取全局视图,从而实现资源的灵活调度与信道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战术通信网络朝着更加智能化的弹性适变网络发展。首先介绍了SDN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了传统架构战术通信网络的若干问题,并对SDN技术在外军战术通信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SDN在军事通信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思路,对应用场景进行了构想,最后对SDN在军事通信领域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龚达宁 《电信科学》2006,22(7):33-37
本文介绍了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网络架构的发展背景和目标,并分析了不同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网络架构发展状况和技术特点以及进一步发展演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姜志勇  张海燕 《通信技术》2015,48(9):987-992
美海军通信系统发展受网络中心战思想引领,装备体系完善、一体化程度高,进入了以网络为中心的综合一体化建设新阶段。目前已形成完整架构,并反映在其发展战略和装备发展规划中。对美海军通信系统架构、海军联合通信网络以及美海军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对技术的需求和对通信网络建设的影响,提出了未来基于网络中心战的美海军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为我国海军通信网络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美军战术互联网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阎瑾 《通信技术》2011,(9):105-107
战术互联网(TI)是美军现役战场通信网络,是以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将战术电台、交换路由设备和信息终端等互联而成的,面向美军数字化战场的一体化战役/战术通信系统。以美军战术互联网的架构为基础,研究了上层战场地域通信网和下层战术电台互联网的组成,分析了战术互联网中最典型的网络互连设备,并从网络互联的角度阐述了各子系统的功能特性和其在战术互联网中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宽带无线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集群技术也呈现出数据宽带化、业务多样化、终端多模化和系统IP化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开展的宽带无线多媒体集群系统的研究情况,包括系统的网络架构,信令接口、支持业务和关键技术等。具备多模兼容的宽带无线多媒体集群系统将有希望成为未来集群通信宽带化的主导体制。  相似文献   

11.
贡越  程时昕 《电子学报》1997,25(11):49-53
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大型大学校园中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设计允许每个移动宿主机在校园中自由漫游时保持传输连接性。设计结合了无线局域网和高速异步转移模式交换技术,提供了一个有处理大量移动宿主同时运动的有充足集合带宽的无线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rchitectural design at the conceptual/functional level of communi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onboard a high-speed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such as a high-speed train, a transoceanic cruise ship, or even a mid- to long-range airplane. Existing commerci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such as AMPS and GSM, are inaccessible to passengers onboard these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A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is laid out to provide passengers with communi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Within this framework, the transport system itself becomes an entity of a mobile network whose connection with the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may be interfaced through either a land terrestrial microwave or a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entire architecture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he mobile subsystem, the radio transport, and the land backbone network. Potential research topics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13.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IEEE802.20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鑫  唐宏 《通信技术》2007,40(11):151-153
文中介绍了未来高速移动通信新标准IEEE802.20的总体情况,分析了IEEE802.20的技术特性,系统参数,无线接口特性,包括分层结构,延迟与切换要求,频谱效率,系统架构以及物理层和MAC的要求,分析了IEEE802.20网状拓扑结构的设计,最后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移动通信和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宽带高速数据传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成为实现高速安全数据传输的重要技术途径.考虑到一些特殊的需求和应用场景,比如对偏远地区的覆盖,构建应急通信系统,特别是军事宽带战术互联网,基于空中移动平台的毫米波MIMO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毫米波视距(line-of-sight,LoS)MIMO信道建模、天线阵列优化、混合波束成形设计以及物理层安全等相关技术的当前进展、存在的挑战,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推动基于空中平台的毫米波MIMO系统的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震  曾斌  李建森  王自江 《电讯技术》2014,54(4):397-401
信号情报传感器组网侦测技术对于无源探测系统提高传感器侦测能力和在对高速运动目标的瞬时定位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意义。在对国外传感器组网发展状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航空信号情报传感器利用卫通链路和通用战术数据链进行机器-机器组网的关键技术以及多平台目标关联模型,最后给出了航空信号情报传感器利用通用战术数据链进行机器-机器组网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涛  赖凡 《微电子学》2022,52(2):169-180
随着通信产业尤其是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无线电频谱的低端频率已趋饱和。采用各种调制方法或多址技术扩大通信系统的容量,提高频谱的利用率,也无法满足未来通信发展的需求,因而实现高速、宽带的无线通信势必向微波高频段开发新的频谱资源。毫米波由于其波长短、频带宽,可以有效地解决高速宽带无线接入面临的许多问题,因而在短距离无线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各种半导体器件是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硬件基础,创造性研发满足毫米波无线通信应用的新兴半导体技术和电路,是提升通信系统容量、解决构建新一代通信系统关键问题的主要技术推手。文章沿着毫米波半导体器件技术创新发展脉络,从相控阵等关键技术的系统架构、半导体材料和工艺、器件设计和封装测试入手,分析总结了第五代(5G)、第六代(6G)移动通信技术毫米波系统和器件技术发展趋势。以美国DARPA的MIDAS计划为例,阐释了军用毫米波器件技术的研究前沿和进展。  相似文献   

17.
张雷  许飞  隋天宇 《通信技术》2015,48(4):423-429
当前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战术通信系统发展缓慢。把先进民用技术引进到战术通信中,不仅符合军民融合的趋势,而且还能迅速提升战术通信系统的性能。LTE和WiMAX作为4G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标准,采用了大量创新传输技术,例如OFDM和MIMO,使传输性能相对3G系统得到大幅提升。二者均采用了全IP体系结构和面向连接的传输特性,使业务QoS和传输时延性能得到了很好的保证。首先对4G移动通信的LTE和WiMAX标准进行概述,然后提炼出可以使用到战术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并分析这些关键技术在战术通信中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改进技术,最后介绍了4G在战术通信使用方向并就军民融合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5G移动网络绿色通信技术相对于4G技术来说,在网络速度、网络延时和网络容量上进行了不断的提升。随着我国智能化的设备不断发展,5G移动网络绿色通信技术所面向了全社会的网络。由此可以预见,在未来人们的数据传输将变得更加高速率和高性能。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结合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具体建设和关键技术,分析当前我国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能耗问题,同时对于5G绿色通信技术的关键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