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伦潭水库水体水温分布、水库泄水温度状况及坝下游河道水温沿程变化进行预测计算,并就低泄水水温对农田灌溉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山口岩水库水温计算及其对下游河道水温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山口岩水库水温分布、水库泄水温度状况及坝下游河道水温沿程变化作了预测,结合灌区工程布置及灌溉农田的基本情况,对水库兴建后水温对下游农田灌溉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库区水温结构属典型的分层型;在坝址至半山水汇入口6km长的河段水温回升较慢,年平均水温温升率为0 414℃/km,对应的左岸直灌区和锡陂灌区沿程水温在水稻生育期的月平均值低于水稻生长所需的最低水温,需采取调温措施;在坝址下游10km断面,由于受袁河支流半山水汇入影响,各月平均水温与建库前天然水温相差不超过0 3℃,能满足农田灌溉的要求。最后从工程设计、水库调度运行、灌溉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不完全年调节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将引起水库水温结构变化,探明水库下泄水温规律及下游河道水温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以红山水库为研究对象,在水库水温结构判定基础上,采用Sobek软件及河道一维水温模型,预测红山水库坝前垂向水温分布情况,并对水库下泄水温及河道沿程水温恢复情况进行预测,为分析红山水库低温水对下游农业灌溉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6,(5):72-76
水库水温分层影响下游鱼类等的繁殖和农业灌溉作物的生长。采用EFDC模型,建立三维水动力模型,模拟汤村水库水温特性,分析水库水温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汤村水库从水面到水面下12 m水温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库表水温在1.0~28.5℃之间变动,8月水库水温最高;水体水温随水体深度增加而下降,且沿水深方向下降梯度逐渐变小,1月水库表层水温与中下层水温基本一致;河道水温在坝址下游约3 000 m处恢复至天然河道水温,水库下泄水体温度对天然河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大中型深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原有天然河道水温的时空分布,沿水深方向会出现水温分层现象。由于取水高程不同,水库流入下游河道的水温值会随取水高程的不同而不同,流入下游河道的水体会在各种热能因子的作用下逐步恢复到天然水温。对丹江口水库下游270 km河道进行二维数值模型计算,其河道水温的恢复过程基本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河道二维数值模型可以用于水库下游河道水温预测,为水库修建后对下游河道水温环境的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秀铜  李璐 《人民长江》2010,41(17):65-68
采用立面二维水温模型研究了水库运行对下泄水温的影响,对单层进水口和2层叠梁门两种不同的水库取水方式,分别预测了对应的水库下泄水温的变化,据此探讨了锦屏一级水库不同取水方式对水库下泄水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层进水口相比,2层叠梁门方案的下泄水温在春季偏高,冬季偏低,更接近于天然水温过程,对下游河道水温过程的改变较小,有利于维持下游河道原有的水生生态环境,是对下游河道水生生态环境改变较小的水库取水方案。  相似文献   

7.
分层型水库垂向水温分布模型解析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东亮  李兰  杨梦斐 《人民长江》2010,41(15):67-70
分层型水库垂向水温计算常采用垂向水温分布模型的数值解法或经验公式法,数值解法计算工作量较大,经验公式法简便但不能随便移植使用。在Huber和Harleman建立的垂向一维水库水温模型的基础上,简化模型结构和部分参数,推导出垂向一维水库水温分布模型解析解,并用二滩水库的实测水温资料验证了解析解,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提出的垂向一维水库水温分布模型解析解法可用于深水型水库垂向水温分布预测。  相似文献   

8.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最后一级——向家坝水库下游1.8km至重庆小南海水库库尾间河段。梯级水库运行后,其下泄水温的改变可能会对保护区鱼类的生长、繁殖带来影响。本文采用立面二维水温模型CE-QUAL-W2模拟了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联合运行后向家坝的下泄水温,并分析了下泄水温变化对保护区鱼类生长、繁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向家坝、溪洛渡两库联合运行时,除黄石爬鮡外,保护区其余有繁殖期记录的34种珍稀、特有鱼类均会受到水温节律变化影响;金沙江下游4个梯级水库同时运行时,保护区内所有鱼类均会受到水温节律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9.
准确模拟和预测水库及下游河道的水温分布规律对降低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起着重要作用。基于MIKE系列软件,采用一维水温模型对怒江中下游天然河道水温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在对怒江规划龙头马吉水库的水温类型进行判别的基础上,运用库区立面二维水温模型对库区及下泄水温变化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马吉水库为典型温度分层型水库,来水量越大,表层水温越低,底层水温越高。水库建成后,下泄水温过程与天然河道水温过程差异加大。上述研究可为在水电工程运行中采取措施应对水温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水库及下游河道的水温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收集国内外水库与下游河道水温时空分布资料的基础上 ,对水库水温分布类型判别及其影响因素 ,水库表层年平均及各月水温变化估算 ,下游河道水温秋冬升温与春夏降温及冬季最小不封冻距离估算等进行探讨 .  相似文献   

11.
Simulation of wate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Fenhe Reservoi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need of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water discharged from the Fenhe Reservoir, the reservoir wate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as examined. A three-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in-plane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temperature.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were calibrated with field data of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Fenhe Reservoir. The simulated temperature of discharged water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d data. The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between the discharged water and the natural river channel is less than 3℃ under the cur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This will not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environment of downstream areas.  相似文献   

12.
迪那河五一水库水质分析评价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迪那河五一水库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及预测,结果表明:该水库水质较为良好,但劣于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现状水质类别,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水库在各时段内及全年水质大部分指标达到Ⅰ类水质标准,对下游居民生活用水和灌区作物用水无影响。水库蓄水后,水体的DO能力减弱,洪水期相应指标得到改善,有利于重金属污染物的附着沉降,同时水库上游无居民生活区,周围无新污染源排入,不会造成水体的BOD5指标超标和CODmn指标提高,不会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中华鲟自然产卵期逐渐推迟的问题,对影响中华鲟繁殖关键要素水温的因素开展研究。基于三峡大坝及葛洲坝上下游典型断面的水温及气温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后10年(2003—2012年)的水温变化情势和影响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江段特定时段水温的原因。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在10月水温高于蓄水前,对下游中华鲟产卵江段水温产生直接影响;局地气温变化与水温情势变化密切相关,是引起中华鲟产卵江段水温上升的根本原因,对水温上升的贡献度约为61%。  相似文献   

14.
漫湾水电站水库水温分布观测与数学模型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建设的高坝大库越来越多,下泄低温水的影响日趋严重,对水库下泄低温水的影响和减缓措施的研究应给予关注和不断加强。本文是对已投入运行的漫湾水电站库区的水温结构进行研究。通过2004年2月对漫湾水库进行水温分布现场观测,并辅以三维数值模型计算,获得了较详细的水温分布成果。研究结果表明,漫湾水库的水温结构既不属于典型分层型又不属于完全混合型,应属于局部分层型或过渡型。该成果对于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用于类比分析研究与漫湾水库条件类似的其它水电站。  相似文献   

15.
双峰寺水库为武烈河流域拟建的1座大型水库,利用武烈河承德站水温和气象系列资料,在对水库水温分布类型判别的基础上,通过对库表面月平均水温的估算及库底平均水温计算方法比选,并根据水库下游河道环境生态用水要求,确定分层取水的水深控制范围,为水库水工分层取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库群建成运行改变了河道天然洪水传播特性,主要表现在洪水传播时间明显变化。通过建立朱沱—三峡坝址库区河段水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坝前水位、不同断波流量,以及不同最大流量持续时间条件下的洪水波传播特性,揭示了各因素对断波在该河段传播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影响断波在河道中传播过程的因素较为复杂,断波流量、最大流量持续时间和坝前水位均会对其传播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其中最大流量持续时间对洪水传播时间的影响最小,断波流量其次,坝前水位的影响最大。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入库洪水精确预报和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北方地区径流特征及供水水库调度的实际需求,构建了供水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模型。模型将下游生态需水过程分为最小生态需水及适宜生态需水两个等级,要求枯水期水库放水过程能够满足河流最小生态需水要求,确保下游生态不退化;丰水期放水过程贴近适宜生态需水过程,为下游提供良好生境。基于该模型,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承德双峰寺水库生态调度问题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北方供水水库生态调度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张鹏飞 《人民长江》2019,50(6):34-38
为探讨梯级电站联合运行对下游水库水温影响,以乌江梯级开发电站中的东风水库为研究对象,根据东风水库2002年及2006年实测水温数据,分析了东风上游水库建成前后东风水库水温的变化过程,同时运用EFDC模型计算了东风水库上游引子渡和洪家渡水电站下泄低温水对东风库区表层水温及坝前垂向水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梯级水库运行对天然河道水温的累积性影响程度跟主要支流水体温度及流量均有关,入库流量越大,东风库区相同位置库表水温越低,与天然水温的温差越大;下泄低温水温度越低,相同位置库表水温越低,与天然水温的温差越大;入库流量越大、入流温度与天然水温温差越大,低温水影响越大,上游下泄低温水对库区累积性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