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为了研究区域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了连云港市2008—2017年10年的水足迹和相关评价指标的值,并构建脱钩评价模型,从宏观层面探索连云港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关系。结果表明,2008—2017年期间,连云港市人均水足迹在1. 01 hm~2上下波动,农业用水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仅考虑本地水资源,水资源压力指数较大,连云港用水主要依靠外调水;从水资源利用效率来看,10年间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基本处于协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绿色发展背景下不同地区农业用水效率时序与空间的差异,在DEA中嵌入农业面污染源,构建环境约束下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安徽省为例,运用该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分析效率值时序变化及空间特征,并运用Tobi t模型对效率影响因素作进一步分析。水环境约束下,2011—2020年间安徽省农业用水效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南北两端效率值较高、中部较低,最大影响因素是污染源。研究表明,动态规模报酬下环境污染对约束效率呈负向影响,划定DMU决策单元时应考虑效率溢出,该研究可为绿色农业用水效率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黄河是一条水少沙多、淤积严重的河流。研究下游河道发展前景的关键是来水来沙条件。根据黄委会近几年对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在既要满足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适当照顾农业用水,又要考虑下游的冲沙水量,使河道在现有每年淤积量的基础上不再增加的条件下,估计今后二三十年内全流域最大允许河道外工  相似文献   

4.
在考虑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耗量两个关键指标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1997—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与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用水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利用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t检验和Breusch-Godfrey检验等多重检验优选EKC模型参数,并进一步对水资源供给端和需求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水总量、工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量的EKC均呈倒“N”形,用水总量、工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量已进入控制性下降阶段;第三产业用水量EKC呈线性增长趋势,第三产业用水量还未到达控制性下降阶段,仍将持续增长;第三产业用水量是未来用水的主要增长点,应加强地下水综合减采工作。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云南省在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水平落后、灌溉试验资料缺乏条件下的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编制技术方法,从理论计算和灌区实际调查两方面综合分析得到灌溉用水定额,并以全省宏观层面的水资源供需分析及与已审定的规划设计和研究成果相比较,最终得到反映云南现状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全省共划分出6个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分区,水稻还进一步细化至二级分区,反映出不同气候、土壤、水资源条件对水稻灌溉用水定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农业用水静态效率冗余调控的影响因素,以农业经济为导向构建 DEA 模型测度农业用水静态效率,以静态效率松弛变量为基准量化冗余离散偏差测算定量调控比例,运用相关矩阵等分析调控影响因素,并以安徽省为例进行分析。农业经济导向下2006—2020年间安徽省农业用水静态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维度呈马鞍形分布;农业用水静态效率时间维度冗余率53.3%,DMU 定量调控比例2.63%;空间维度冗余率81.3%,DMU 定量调控比例15.5%。研究表明:农业用水静态效率冗余调控受模型容纳能力与纯技术效率影响,农业用水总量冗余调控会造成产出失控应优先考虑效率模型容纳能力;纯技术效率冗余影响率88.5%且对各DMU冗余呈负相关影响,通过提升管理技术水平可减少农业用水静态效率冗余。该研究可为各地区农业用水静态效率冗余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安全与灌溉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中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增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灌溉农业、雨养农业发展以及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发展趋势变化。研究了中国在不同粮食自给率条件下2010年和2020年灌溉面积发展需求,以及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变的条件下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幅度需求。分析结果认为在粮食自给率为95%情况下,2010年和2020年中国灌溉面积应当分别达到5868.9万hm2和5996.8万hm2;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要保障灌溉面积的发展,2010年和2020年灌溉水利用率应比2000年分别提高10.80%和16.46%。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灌溉发展对策,提出从田间、灌区和流域3个层次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农业灌溉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2014—2015年,在甘肃省疏勒河流域采用调查分析和座谈走访方式,对甘肃省疏勒河干流区农业用水水权确权分配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农业用水权确权方案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明确了基本规定,提出了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结合土地合法承包面积和农业用水定额进行确权的方案,为疏勒河水权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下的限额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分阶段受旱试验,获得了三年的限额灌溉试验观测数据;采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理论分析试验数据,建立了限额灌溉条件下的作物蒸发蒸腾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分析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求解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参数。采用动态规划法研究了水资源不足条件下的限额灌溉制度的多阶段优化法。研究成果表明,在产量能达到充分灌溉条件下产量的90%的情况下,可节约灌溉用水40%,能为水资源极其短缺地区的农业高效用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业高效用水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广志 《中国水利》2001,(11):64-67
一、澄清与节水有关的几个概念 没有不用水的农业。水的来源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天然降水,二是人工灌溉补水。在我国特殊的地理、气候自然条件下,必须把解决农业用水问题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的重点。农业用水问题的关键是高效用水、节约用水。因此,研究农业节水,  相似文献   

11.
用水量效益函数能够指示用水效益随用水量的变化特征.基于2000—2018年唐白河流域5个地区用水量和经济效益指标的面板数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分别采用截面加权最小二乘法和似不相关法进行回归计算,定量分析该地区用水经济效益与用水量的关系,得到唐白河流域及其不同产业的用水量效益函数.结果表明:唐白河流域人均农业增加值随农业...  相似文献   

12.
While extending irrigated areas to aug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rrigation efficiency should be increased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also to obtain the sustainable use of valuable and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Through the use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which is a linear programming technique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a decision-making unit, it is possible to decide whether the use of water in an irrigation district is efficient or not. In this study, an input oriented DEA model is constituted to focus on the efficient use of inputs, and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irrigation districts having similar types of agriculture in the Buyuk Menderes Basin, Turkey. This paper aims to determine the efficient irrigation district(s), in other words where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 is the most profitable, considering two inputs; water volume supplied and the total irrigated area, and one output, the total valu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weight restrictions consistent with decision makers’ value judgements are added as constraints into the DEA models to prevent excessive weight flexibility assigned to inputs and outputs. The results have provided the efficiency scores of the irrigation districts and numerically delineated desired features of the irrigation districts for maximum efficiency. The analyses for three study years have inferred the robustness of the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DEA is a practical tool for detecting local inefficiencies and proposing possible improvements for irrigation districts that could offer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or growth.  相似文献   

13.
Optimal Use of Irrigation Water in the Jordan Valley: A Case Stud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ater shortage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most countries in theMiddle East. Irrigation water consumes about three-fourths of theavailable fresh water resources in Jordam and many othercountries in the reg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practical approachto manage and optimize the irrigation water use in the region.The ultimate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outside water and tomanage the irrigation water use under geographic,socio-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constraints. This approach usesthe added value (net revenue) of one cubic meter of waterconcept in evaluating different irrigation water use management.This concept has been demonstrated, based on a case study in theJordan Valley.This case study shows that water scarcity can be incorporated inirrigation water management by proper choice of crops andfarming patter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to maximize the netrevenue from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cess subjected tolimitation on water and other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factors.Results of analysis showed that a net water saving of about9%occurred i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to minimize water useunder the same level of profitability. This example shall beuseful for water and agricultural planners. Sometimes virtualwater is widely exported in form of crops that consumes largeamounts of water without full economic consideration to theadded value of water. In some cases, food imports may be afeasible option in water-poor countries instead of water import.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1-2012年邢台市用水量资料,分析邢台市用水结构变化及演变趋势,总用水量相对稳定并呈递减趋势。农业用水比例较大,占总用水量的76.4%,由于开展农业节水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农业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工业用水相对稳定,工业开展节水和水资源重复利用,在用水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大幅度增长。生活用水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水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用水是从2002年开始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质量意识的加强,环境用水呈增加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不同行业用水量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农业用水逐渐减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逐渐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用水结构变化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主要是伴随着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的过程而实现的。水循环伴随的生态服务价值包括调节气候价值、输送价值、水体自净价值;碳循环伴随的生态服务价值包括净初级生产力、生物量;氮循环伴随的生态服务价值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水污染损失。针对河道内生态用水不同组分量纲不同,采用能值统一度量水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以郑州市水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计算其2011年生态服务价值为3.16×1020sej,各项服务价值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输送价值调节气候净初级生产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量水体自净水污染损失,分析其优势和薄弱环节。研究成果可为水生态修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分析云贵两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动态变化,利用脱钩弹性模型评价了云贵两省2001年-2010年间用水总量与生产总值、农业用水量与农业增加值、工业用水量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云贵两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整体较差;其中农业用水脱钩关系最差,两省均有50%的年份为强、弱耦合;两省工业用水脱钩关系分别有30%和20%的年份为强耦合;用水总量脱钩关系相对较好,两省均有70%的年份为强、弱脱钩。经济增长缓慢、用水效率偏低、用水结构不合理是造成脱钩关系不佳的主要原因。对比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对于改善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间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使两省在"十一五"期间的脱钩关系较"十五"期间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7.
以郑州市贾鲁河流域为研究区,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使用DEM、土地利用、土壤、气象、人工取用水数据、农业管理措施等资料构建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应用改进的SWAT模型进行了流域水循环模拟,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采用相对误差、NASH效率系数、相关系数作为模型适应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模型在研究区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为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的系统揭示和区域水资源的综合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王政祥 《人民长江》2018,49(22):40-44
利用2003~2017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资料,对澜沧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变化特点及流域供水量、用水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澜沧江流域各项用水指标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澜沧江近年来的水资源量变化不大;(2)总用水量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农业用水量基本上稳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加;(3)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显著,用水效率得到明显提高;(4)流域水资源量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9.
河流生命危机与河流伦理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哲学的观点看,河流具有生命.人类与河流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时期.在当前河流生命危机时期,需要构建河流伦理观.河流作为道德主体,具有完整性权利、连续性权利、清洁性权利、用水权利、造物权利.人类对河流的道德义务应通过尊重性、整体性、保护性、评价性、补偿性等原则来实现.河流立法有助于促进人们河流伦理水平的提高.构建河流伦理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的组成部分,其创新意义在于扩大了道德共同体的边界,改变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确定了新的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20.
水域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之一,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水域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生态价值损失。本文分析了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对水域生态系统中水文循环以及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对水域生态系统价值的损益情况,探讨了水循环价值损失、污染净化价值损失、防止地面沉降的价值损失等三方面的价值损失计算公式,以及工业供水效益、农业供水效益以及生活用水供水效益等三方面的计算公式。最后本文以杨凌示范区为案例,分析了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对杨凌示范区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并计算了一般性生活生活用水对杨凌地区水域生态系统的损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