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大学生就业风险的社会危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就业难和就业不公平的现象表明,我国已出现大学生就业风险。在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层面,大学生就业风险导致社会心理压力过大,大学生及其家庭的投资受损或收益下降,某些大学生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不升反降。在高等教育价值层面,大学生就业风险导致读书无用论泛滥,影响高等教育的投入和产出,伤害高等教育的公信力。在社会公共利益层面,大学生就业风险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与不合理配置,造成人才市场的竞争机制被扭曲,损害社会公共道德,并可能导致社会裂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发展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适应今时代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形势谈起,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指出了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要遵循"大学生自主,政府支持、高校引导"的方针来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大学生打造新的就业平台。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及其他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同时也促使我国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从转型期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系统考察我国变化的就业环境及其特征,对大学生就业总量及走势展开分析,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更是其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将是我国高等教育能否继续健康、有序地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从目前贫困大学生的求职现状、就业面临的困难及就业心理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就业对策,从而帮助贫困生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较多,本文从政府、用人单位、学校、个人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众化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演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在就业形势目趋严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观念逐步走向务实与理性。掌握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演变趋势,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大学生就业问题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密切相连。而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研究就业问题的本源,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本文以大学生就业为视点来剖析大学教育体制、教育目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通过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高等教育走上一条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管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出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如何改革大学生就业管理,使大学生尽快为用人单位所接收,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研究的新课题。一、大学生就业管理中的问题1.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缺乏严格的法律法规制约和管理。从就业工作方式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主要采用学校直接面向用人单位或举办人才招聘会等方式,这种运作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信息渠道比较窄,成交率比较低。从就…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调查中发现,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并且市场上的就业者竞争非常激烈,就业形势对于高等院校毕业生来说较为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对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肖宜宁 《文教资料》2009,(27):162-164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上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高职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入手,分析高职生就业面临的困难与优势,着重探讨通过就业指导来转变高职生就业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素质与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当前在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的研究中,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研究。表现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导致以知识教育代替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或者以能力教育代替素质教育。因此,应该在区分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学生就业的素质与能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成为对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检验指标,以及对高校社会适应性的检验指标,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相连。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校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双重压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日显重要,建立一支高水准、高效率的就业指导队伍成为高校建设中应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同时也出现了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调,最突出的一点是大学生就业难.探析德国高等教育的结构特点,借鉴德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经验,有助于改进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创业: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新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从择业、谋业到创业,大学生就业观念已发生了巨大转变,大学生不仅是求职者,更应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业将成为大学生一种新型的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16.
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新法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职业技术教育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时候,普通高等教育也对以就业为导向有所思考。面对连年的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了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该文通过对家庭、学校、学生本人分工的研究,提出构建学生职业生涯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就业质量的提升与良好的就业稳定性紧密相关,对于大学生就业,不能光看就业率,就业质量亦非常重要,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应纳入政府考核大学生就业的核心指标之中。提升就业稳定性对于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企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增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大学生要做好职业规划;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企业要以员工为本;政府要担当责任。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必须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坚持科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突出人才特色,实施人才培养特色工程,形成办学特色.开发人才就业工程,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实现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峻,通过对河南省几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毕业时的心理、就业压力的来源和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期待等,对大学生和高校方面提出建议,以使高校大学生毕业时减少压力尽快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了政府就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