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一种高硫煤脱硫降灰的流程,即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Falcon离心分选机-旋流微泡浮选柱,可实现对煤的全粒级分选,并达到较好的脱硫降灰效果。  相似文献   

2.
吴庆勇 《科技资讯》2006,(24):40-41
重介选煤由于其分选精度较高而被全面推广。无论是块煤重介还是末煤重介旋流器洗选都使用重介质。设计时,介耗指标一般为0.5~1kg/t入料。应该说是合适的,但选煤厂投产时都面临介质消耗过高的问题,有时高达5kg/t,甚至15kg/t以上。经多年摸索,很多厂介耗过高问题基本解决了,但也有不少厂一直未解决好。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高硫煤的脱硫降灰,采用三锥水介旋流器,取华恒高硫煤小于3 mm粒级的煤样进行脱硫实验,探讨三锥旋流器脱硫降灰的粒度下限,分析颗粒在三锥水介旋流器内部的运动特性,得到了颗粒径向速度与颗粒密度和粒度、所处的径向位置、颗粒的切向角速度以及颗粒轴向位置等变量的函数关系式。结果表明:三锥水介旋流器的降灰粒度下限为0.125 mm,脱除黄铁矿硫粒度下限为0.074 mm。该旋流器中产生的自生介质和前两段锥体连接处的淘析作用可以使三锥水介旋流器实现高效分选。  相似文献   

4.
车用燃料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优化催化裂化操作条件,氢转移反应,选择性加氢,生物催化脱硫,吸附脱硫部硫技术降低汽油,柴渍硫含量的发展状况,分析认为对于低硫原油产品利用氢转移活性高的催化剂,对于含硫原油产品利用高选择性的生物催化脱硫和加氢脱硫的组合完全可以达到车用燃料深度脱硫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EDTA-Fe为气相硫化氢脱除络合铁催化剂,建立脱硫体系模型.实验考察了脱硫液中碱度、EDTA/Fe摩尔比、总铁浓度、硫代硫酸根浓度对EDTA-Fe催化剂稳定性及脱硫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硫液中碱度值的增加降低了EDTA的降解率,降低了脱硫选择性;EDTA/Fe摩尔比的增加导致EDTA降解率增加,脱硫选择性降...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重介质洗选系统的工艺设计、厂房及设备布置特点,根据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东欢坨动力煤选煤厂由美国塞吉满公司设计,采用先进的模块化设计理念,空间小,设备紧凑,主要洗选工艺为两段两产品重介旋流器串联主再选。2012年底选煤厂针对生产实际,对原设计的串联主再选旋流器系统重新设计和改造,使两段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并行运转,提高了原煤入洗量和气精煤产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对钱家营矿原煤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选煤优化软件进行计算机优化,得出钱家营矿选煤厂重力分选最佳方案:各层煤单独分选出不同的精煤产品或采用选后配煤的方法将单独分选出的产品混合,以获得用户要求的产品.该方案比混合分选或混合后分级入选精煤产率高,可为选煤厂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火电厂燃煤中排放的硫氮氧化物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介质阻挡放电是一项有效的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了粉尘在介质阻挡放电空间中的电场荷电与扩散荷电;分析粉尘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得出粉尘本身对脱硫有促进作用,提升脱硫效率3%左右,粉尘对NO没有脱除作用,随着输入电压提高,粉尘荷电造成的能量消耗影响减小,粉尘消耗多余能量降低放电空间温度使脱除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重介质选煤及重介质分选机的发展应用,重点说明了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原理、结构、工艺特点以及在选煤厂的推广应用效果,展望了该项技术发展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中频感应炉熔炼废铁屑进行铸铁脱硫的实验研究,阐述了炉内脱硫、炉外脱硫的实验研究方法,探索了苏打脱硫的实施方法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自动寻找脱硫过程的规律和知识,对脱硫过程进行决策支持,采用RBF神经网络作为建模工具,针对建模过程中出现的RBF中心和宽度难以确定的难点,在分析蚂蚁算法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智能蚂蚁算法对RBF神经网络模型的中心和宽度进行自适应选择,从而达到模型训练精度和范化能力的一个最优的平衡,进而提高模型的预报精度;在分析脱硫工艺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数据预处理,最后进行仿真分析,其模型的预报精度好于传统脱硫静态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焦炉气采用改良ADA脱硫工艺产生的脱硫液盐分的质量浓度达到250g/L时脱硫系统脱硫效率会降低,若脱硫液副盐的质量浓度一直居高不下,将造成脱硫塔堵塞、脱硫塔阻力上升、塔后H2S超标以及鼓风机机后压力升高等不良后果。增设脱硫液蒸发结晶提盐装置可明显降低脱硫液中的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氰酸钠等盐分的质量浓度,保证溶液正常的脱硫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湿法脱硫钙硫比概念的分析并结合实际运行参数说明了钙硫比对脱硫系统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钙硫比的因素,并进一步论证了钙硫比对脱硫系统的影响,有助于湿法脱硫系统运行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结合目前我国燃煤脱硫的实际状况,在系统分析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从而进一步说明了进行燃煤脱硫立法的必要性,并对立法的有关内容和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火电厂脱硫技术中,石灰石—石膏法烟气湿法脱硫应用广泛。针对脱硫装置运行中存在的脱硫效率降低的问题,进行了脱硫增效剂的添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使用脱硫增效剂,能够有效地提高脱硫效率,改善脱硫系统运行工况,降低厂用电量。  相似文献   

17.
脱硫反应器是高温煤气脱硫反应中脱除硫化氢的核心装置,其技术和脱硫指标直接制约着煤气脱硫效率的高低。流化床反应器能使脱硫剂更大面积地与煤气进行接触,这对于提高脱硫效率有很大作用,所以它在高温煤气脱除硫化氢方面有着很大应用潜力。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流化床反应器在脱硫方面的应用和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8.
基于响应曲面法研究喷淋塔的脱硫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实验台,利用响应曲面法(RSM)对喷淋塔的脱硫效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喷淋塔脱硫效率的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该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脱硫效率与浆液pH值、液气比(质量比)、烟气温度和烟气速度等重要操作参数之间的关系,R-Sq值达到0.964.因素分析表明,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最大,同时液气比和浆液pH值以及液气比和烟气速度的交互作用均对脱硫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得到的改进预测模型可以计算喷淋塔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9.
使用AlCaO作发热剂在中频感应炉内进行了钢液升温的实验研究·对实验中影响升温热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工业生产中本复合发热剂中铝的升温热效率可达87%·在实验基础上,针对升温过程中钢液化学成分的变化还对AlCaO复合发热剂的辅助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使用AlCaO作发热剂对钢液进行升温是可行的,升温同时兼具脱硫效果,可有效防止连铸时中间包水口阻塞·  相似文献   

20.
A new electric arc furnace (EAF) steelmaking process with increasing hot metal charging ratio and improving slagging regime simultaneously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a 50 t electric arc furnace for more than a year at No. 1 Steelmaking Plant of Shanxi Taigang Stainless Corporation Limited. The essential fact of the new EAF steelmaking process was to charge hot metal in two portions or steps: firstly, 35wt%-40wt% hot metal was pretreated by blowing oxygen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reactor for decar burization and improving hot metal temperature and melting premelted slag; secondly, 30wt% hot metal was charged into EAF with high basicity refining slags from ladle furnace (LF)-vacuum degassing furnace (VD) refin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t metal charging ratio can reach to about 65wt%-70wt% for the new EAF steelrnaking process; meanwhile, the tap-to-tap time of a 50 t EAF can shorten by 5-10 min,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can decrease by 35-50 kW·h/t, the lime consumption can reduce by 10.5 kg/t of molten steel, and the content of harmful heavy metals in molten steel can be easily controlled to less than the upper limits of aimed steel specification or grad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AF steelmaking process. In addition, the dephosphorization ability shows a slight strengthening, however, a small degree of lessening for desulphurization ability is observed for the new EAF steelmaking process, but the weakness of desulphurization ability cannot become an obstacle to its further application since a stronger desulphurization ability can be achieved during secondary refining of LF coupled with VD after EAF steelmak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