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温升计算是大型电机设计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电机设计的合理性及电机的使用寿命,电机温升越高,电机故障率就越高,通过探究电机温升与故障的关系,总结经验,使电机的设计更加合理,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电机轴承故障是电机常见故障之一。对电机轴承故障进行精确诊断是确保电机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现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监测的电机轴承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利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监测电机轴承振动,采集电机振动加速度数据,然后对电机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提取与电机轴承故障相关的时域特征参数和频域特征参数,再依据电机故障故障特征参数判断电机是否存在轴承故障。实际应用表明,电机轴承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可对电机轴承故障进行精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利用系列电机的特点和拥有一定数量的电机设计单的资源,编制了设计电机方案的合拼程序。揭示了系列电机派生规格设计的规律,就是只要电机的核心部分相同,不论电机参数各异、冷却方式不同,它们都可能是同一电机并可使用同一电机设计单。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的控制策略,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搭建了试验台,试验台主要包括电源模块、负载模块、制动能量消耗模块和冷却模块;在LabVIEW软件平台上将监控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集成设计,开发了试验台测控系统。制定了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控制策略,包括单电机模式和双电机模式下的控制策略以及单电机-双电机和双电机-单电机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利用试验台及测控系统进行了控制策略试验。试验表明,试验台及测控系统能满足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控制策略试验要求,控制策略能实现单电机模式和双电机模式的平稳运行,且能实现单电机-双电机和双电机-单电机模式切换。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电机控制器测试方案存在灵活性低、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电机模拟器硬件在环仿真测试方法。该方法利用功率变换器模拟电机的电气特性,基于OPAL-RT电力电子解算器的电机半实物仿真,可以更好地模拟电机电气特性,解决了无真实电机情况下的电机功率器件仿真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电机模拟器能够很好地跟踪电机的运行电流,从而模拟电机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6.
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关注混合励磁电机研究,该电机具有高转矩密度、大的磁场调节范围、高效率等优点,为进一步提高电机效率,寻找新的电机结构,双转子新型复合结构电机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电机相当于2台电机复合,结构紧凑、提高电机空间利用率、功率密度大,但电机极数匹配、电机齿槽转矩、气隙磁密与普通永磁电机不同。因此,从电机结构、运行原理、磁场计算、齿槽转矩等方面,通过计算和软件模拟分析变化规律,优化电机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7.
《电气制造》2008,(4):43-43
3月14日,CAXA电机行业研讨会在无锡举行,上海人民电机、上海特波电机、皖南电机、无锡汾锡电机、无锡中达电机、常州亚美柯宝马电机、江苏远东电机、青岛红旗电机以及南京鑫元机电等近30家来自上海市、江苏、安徽和山东等省市的知名电机企业总工及技术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电机通风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快速的把部件损耗形成的热量带走。由此可知,电机内部冷却风路的通风散热能力对电机的温升影响很大,而电机内风路的通风结构以及流体特性决定了电机整体的温度分布。电机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电磁设计提出的热源参数,对电机的冷却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实现对电机温升有效控制的同时确保温度的合理分布。通过对典型规格高压电机的内风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电机内各部分的温度分布状态及影响内风路的不利因素,对优化高压箱式电机风路结构,降低电机温升具体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定宙  徐刚  林涛 《电器》2012,(Z1):624-627
电机过热保护是很多家用电器设计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大多数工程师会通过在电机上增加硬件的断路开关或者温度检测装置来实现对电机的保护。但这样不仅增加了系统成本,而且也会降低电机本体的可靠性。本文通过软件来实现电机温度的检测,并实现对电机的保护。由于电机定子线圈电阻与线圈温度的对应关系,所以在三相电机的变频控制过程中加入应用软件算法来实现对定子线圈电阻的测量,然后根据电阻计算得到电机温度,根据测量的电机温度来实现对电机过温的保护。另外,本算法还加入了电机温度校正功能,从而取消了由于不同电机之间参数差异而引起的温度测量误差。经过验证,该算法测量的电机温度精度高,完全可以满足对电机的过温保护。  相似文献   

10.
李剑锋 《电器》2006,(7):I0006-I0007,I000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家用洗衣机以及空调普及率越来越高。整机销量的提升,势必带动此类家电产品的重要部件行业——电机产业。电机的效率、功率因数、调速范围及噪声等指标直接影响电器的节能环保及技术进步。家电用电机主要是小功率电机,凡空调、洗衣机中有转动件的,都由电机来驱动,如空调室内机风扇电机、室外机风扇电机、压缩机电机、室内机转叶电机、洗衣机洗涤用电机等。电机种类比较多,本文重点关注家用洗衣机及空调风扇用电机行业。压缩成本,质量堪优“我们国企根本竞争不过江浙一带的个体电机企业,从2000年开始就已经退出家…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矢量变换的交流传动系统李亚普诺夫函数寻找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传统二阶系统稳定性出发 ,推导出直流传动系统的Lyapunov函数 ;在此基础上 ,运用矢量变换的思想 ,把MT坐标系中交流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函数反变换到三相定子坐标之中 ,得到与感应电机相对应的一类函数 ;证明了这种函数的正定性以及其导数的定号性 ,并对变换过程中函数值域的变化情况进行讨论 ;最后对 15kW的国产Y系列电机进行研究 ,得出其稳定性判别函数 ,方法简单 ,而且稳定性区域大小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感应电机类动态负荷引起的暂态电压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电压坐标平面的暂态电压稳定问题的分析方法,描述了感应电机类动态负荷在转速-电压坐标平面上的稳定边界。通过转速-电压坐标平面上电机运行点与稳定边界间的关系,可直观判断感应电机的加减速状态,并可清晰地解释感应电机类动态负荷在受到扰动后的暂态过程中引发电压失稳的机理。通过对比感应电机在转速-电压坐标平面上的工作点与所提的稳定边界间的关系,可以判断系统是否会出现电压失稳。通过单机无穷大系统及两区四机系统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由PWM逆变器供电的磁阻同步电动机的运行稳定性,导出了dq0坐标系中PWM 逆变器-磁阻电动机的小信号模型,以稳定度λ作为稳定性能的指标,应用Rout-Hurwitz判据判定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了电机和系统参数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所得结论对变频磁阻电动机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达负荷模型对华东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路  励刚  武寒 《电网技术》2007,31(5):6-10
以华东电网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推荐的马达模型和参数,仿真比较了马达负荷模型的动态特性,分析了马达负荷模型对电网暂态稳定仿真结果的影响及原因,认为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中,送端电网采用马达负荷模型有利于提高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15.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synchronous motors and induction motors with regard to industrial power system stability. Representation of motor loads in stability studies is reviewed. The specific system studied is an infinite bus supplying a combination induction and synchronous motor load through a transmission line and transformer. The system is subjected to a fault at the transformer and critical values of fault clearing time are computer calculated for ratios of synchronous motor load to induction motor load from zero to unity. The effect of variation of motor parameters on clearing tim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电压失稳机理是进一步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关键。分析了网络视在功率传输特性和感应电动机负荷特性,揭示了以感应电动机为核心的暂态电压失稳正反馈动态过程。将与滑差相关的感应电动机负荷及网络视在功率传输的相互作用关系定义为感应电动机网荷互馈特性,并据此进一步分析了含有感应电动机负荷的系统电压崩溃过程,明确了基于感应电动机网荷互馈特性的暂态电压失稳机理,提出了感应电动机负荷电压失稳判据,构建了简单系统算例验证分析结果。分析表明,以感应电动机为核心的电压失稳正反馈动态过程是系统暂态电压失稳的重要环节;将感应电动机故障切除时滑差对应的恢复电压作为判断感应电动机电压稳定的必要条件,能够提高暂态电压失稳判定的准确性与适用性。所述电压稳定判据为预防电压失稳现象的发生和制定电压失稳解决措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计及感应电动机负荷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该文建立计及感应电动机机电暂态过程的单负荷无穷大系统的小干扰电压稳定分析数学模型,分析了感应电动机负荷参数变化对小干扰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以简单系统为例,说明了基于潮流模型的静态电压稳定指标的共同物理本质,文中通过不同感应电动机负荷参数的小干扰稳定分析和时域仿真,对基于潮流模型的静态电压稳定指标进行了准确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以前基于潮流模型的静态电压稳定指标忽略了电力系统的动态负荷因素,其指标认为是电压稳定的系统却可能发生电压失稳,因此,基于潮流模型的静态电压稳定指标是不准确的。该文提出的小干扰电压稳定分析数学模型是电压稳定的一种简化分析,在实时等值系统的基础上具有在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暂态电压稳定与负荷动态特性之间关系紧密,而感应电动机负荷特性是引起暂态电压稳定的重要原因。利用极限切除时间来评估负荷节点暂态电压稳定状况已有研究,但相关研究都忽略了故障中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的变化对极限切除时间的影响。为进一步准确求得极限切除时间,对计及故障中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的变化的极限切除时间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的数学模型,求得了极限切除时间。极限切除时间反映了负荷节点暂态电压稳定状况,在综合程序(PSASP)中对EPRI36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电压稳定分析中异步电动机动态负荷建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电压稳定分析中异步电动机(IM)负荷的建模问题。分析一般的动态负荷模型(GDLM)不能捕捉IM动态行为的机理。分别以IM的滑差模型和滑差磁链模型为基础,严格地导出了适用于电压稳定分析的简化一阶(SIM)和详细三阶(DIM)动态负荷模型,同时还说明了SIM和DIM模型实质上是对GDLM模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对SIM和DIM模型在暂态电压稳定分析和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SIM和DIM分别以不同的准确度适用于不同场合的电压稳定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桂红  韩肖清 《电力学报》2010,25(2):131-134,145
以EPRI-7节点系统为研究对象,负荷模型采用50%恒阻抗并联50%感应电动机,利用PSASP软件,通过改变感应电动机定转子电抗、电阻、惯性时间常数等参数,分析感应电动机参数变化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并考虑了感应电动机处于不同运行状态时,系统阻尼比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感应电动机的转子电阻、定子电抗对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影响比较大;并且感应电动机运行在额定状态附近更有利于系统的小干扰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