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流式细胞术在人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FCM)检测急性白血病 (AL)细胞表面抗原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FCM为基础 ,应用一组三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 (Monocolonalantibody,MoAb)对 14例AL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5例为双表型 ,即同时表达二系抗原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3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例 ) ;9例为系列专一性 (即仅表达一系抗原 ,AML 6例 ,ALL 3例 )。结论 :双表型较系列专一型预后差 ;FCM法具有测定细胞量大 ,快速和准确的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舟山海岛地区急性白血病表面抗原表达和免疫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CD25侧散射(SSC)设门方法对94例白血病患者进行白血病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分析。结果94例急性白血病分型可分为3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31.91%(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占65.96%(62例),急性杂合型白血病占2.13%(2例)。在62例AML中CD13和/或CD33最常见,有20例表达淋系标记:30例ALL中CD3、CD19最常见,有15例表达髓系标记。结论免疫分型能提高急性白血病诊断的准确性,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西地区儿童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术(FCM)在广西地区儿童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分型诊断价值,了解儿童白血病免疫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CD45侧散射(SSC)双参数设门方法进行FCM白血病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分析. 结果:120例广西地区儿童急性白血病分型可分为3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65.8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占27.5%;混合型白血病占6.67%.79例ALL中,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占91.14%,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占7.59%.伴髓系抗原表达的ALL占 25.32 %,主要表达CD13(22.78%).髓过氧化物酶(MPO)在AML特异性表达.结论:应用FCM能对广西地区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正确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细胞抗原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72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进行免疫分型。结果:AML患均表达两种以上髓系抗原,其中部分伴有淋系抗原(CD7)表达,M7表达巨核细胞抗原。ALL患均表达淋系抗原,部分表达一种或两种髓系抗原。1例混合型白血病同时表达两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4例慢粒急淋变既表达髓系抗原又表达淋系抗原。结论:免疫分型是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基础上对于急性白血病诊断与分型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CML-BC)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和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8例成人CML-BC及同期420例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58例CML-BC中。CML-AML占77.6%,CML-ALL占13.8%,CML-MAL(混合性白血病)占5.2%;AL中,AML占66.2%。ALL占32.9%,MAL占1.0%。CML-AML中,CD7及CD34表达高于AML;CML-BC和CML-AML中CD7与CD34共阳性表达分别高于AL和AML(P〈0.05)。276例AML中,纯型占62.3%,变异型占37.7%;130例ALL中,纯型占44.6%,变异型占55.4%;42例CML-AML中。纯型占59.5%,变异型占40.5%;8例CML-ALL中,纯型与变异型各占50.0%。结论CML-BC中干祖细胞阶段的抗原较AL高表达,变异型CML-BC与AL比例相当。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AL)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69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1)29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30%,其中CD13为20.7%,CD33为10.3%,T-ALL和B-AL 系抗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367);CD34表达阳性的ALL髓系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表达阴性的ALL髓系抗原表达率(77.8%vs13.3%,P=0.036);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CR率明显低于髓系抗原阴性表达的CR率(33.3%vs80%,P=0.0203);(2)4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淋系抗原表达率为30%,其中CD7为15%,CD19为12.5%,CD2为2.5%,CD7主要分布在M1,M2亚型中,CD34阳性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阴性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61.1%vs4.5%,P=0.000125);AML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CR率低于淋系抗原阴性表达的CR率,但差异无显著性(50%vs 71.4%,P=0.126),结论:成人A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约为30%,CD34阳性A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阴性A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有抗原错译表达的AL的CR率低于无抗原错译表达的AL和CR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抗原表达规律和免疫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设门方法的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膜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结果15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可分为4类:未分化型占0.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9-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5%,急性混合型白血病5.1%。108例儿童ALL中,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占90.7%,T淋巴细胞白血病占9.3%,CD10、CD19、CD20在B—ALL中表达较高,阳性率分别为83.5%、98.9%、21.6%。CD13、CD33、CD117、胞浆内MPO在AML各亚型中有较高的表达率,阳性率分别为94.8%、94.8%、67.6%、86.5%,AML—M3患者CD34及HLADR呈低表达,均明显低于其他髓系白血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分型技术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骨髓形态学诊断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8.
分析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MIC:分型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ALL。患者按常规骨髓涂片及细胞化学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并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用R显带技术分析13例的细胞遗传学。结果:FAB分型ALL-LI型3例,L2型35例,L3型2例。细胞免疫表型符合T细胞系ALL13例(伴髓系表达2例),B细胞系ALL21例(伴髓系表达4例),T/B细胞系共同表达ALL5例(伴髓系表达1例),未分化型急性白血病1例。13例中有8例核型异常。结论:ALL患者形态学检查结合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综合分析,有利于明确白血病细胞克隆的来源,有利于估计预后,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抗原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6例儿童AL的免疫表型.结果 46例AL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0例,杂合型6例.30例ALL中,T系ALL 4例(13.3%),B系ALL 26例(86.7%).ALL中3例(10%)有髓系抗原表达,以CD33阳性最常见;AML中4例(40%)有淋系抗原表达,以CD7阳性率最高.儿童AML淋系抗原表达阳性率高于儿童ALL髓系抗原表达(X2=4.32,P<0.05).B系ALL中CD34阳性率为56.5%.AML中CD34的表达频率为40.0%,其中M2的CD34阳性率为66.6%,高于其他AML病儿的CD34阳性率(X2=5.42,P<0.05).结论 应用免疫分型可以较好地分析每例白血病病儿,尤其是对于混合型白血病及抗原交叉表达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佟红艳 《浙江医学》1998,20(9):541-542
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成人ALL的7%~25%,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ph染色体阳性者占1%~3%。我们于1994年8月~1996年7月从70例成人初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检测出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53例初治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2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均表达两种以上髓系抗原,其中7例伴有淋系抗原(CD19、CD7)表达。3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28例表达淋系抗原,16例表达伴有髓系抗原(CD13、CD33、CD15);4例ALL患者为纯髓系表达(ALL23例,ALL31例)。2例混合型白血病(AMLL)同时表达两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结论 白血病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免疫分型能确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Mo,AMLL),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免疫分型是对细胞形态学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FAB分型及免疫表型在过氧化物酶染色(POx)阴性急性白血病(AL)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先取POx阴性AL住院患者,选择符合条件的病例,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后分类计数,并经POx、PAS、CE、AE NaF、NAP积分等细胞化学染色检查;免疫表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根据EGIL之积分标准诊断杂合型急性白血病。结果:38例POx阴性AL患者,FAB分型诊断为ALL33例,AML5例;免疫表型诊断为ALL28例,AML6例,HAL4例。结论:POx不能作为区分AML和AML的惟一凭据,对Pox阴性的AL,有必要予CE、AE NaF,NAP积分等其他化学染色结合免疫表型检查,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对混合细胞白血病(MAL)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几组三色荧光标记抗体检测208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 208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混合细胞白血病(MAL)14例,所占比例为6.7%,B/髓系共表达10例(71.4%),T/B共表达3例(21.4%),T/髓共表达1例(7.1%);71例FAB分型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纯淋系抗原表达31例,淋系伴髓系抗原表达(My+ALL)40例(56.34%);123例FAB分型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纯髓系抗原表达79例,髓系伴淋系抗原表达(Ly+AML)44例(35.77%);14例MAL,CD79a、cCD3及MPO表达比例为100%、100%和81.8%.14例MAL中11例表达CD34(78.6%),2例白血病细胞部分弱表达,1例不表达.11例淋系和髓系混合细胞白血病中,CD117的表达率为81.8%(9/11).结论 对于MAL、My+-ALL、Ly+-AML等,单纯依靠细胞形态学均不能对其进行准确诊断,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弥补了FAB分型的不足,减少了误诊率,可对白血病细胞进行准确的分型诊断,为临床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AL)和恶性淋巴瘤(ML)免疫表型与其预后的关系。②方法 将标本(骨髓液、外周血或实体瘤组织)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用单克隆抗体(McAb)处理,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分型;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③结果 241例AL中B细胞性白血病(B-ALL)147例,T细胞性白血病(T-ALL)14例,混合性急性白血病(HAL)1l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69例。11例ML中非霍奇金病(NHL)9例,其中BⅢ型3例,BⅣ型1例,BⅥ型1例,TⅡ型2例,TⅢ型1例及非T非B型1例;2例霍奇金病均为A^ B^ 型(BⅣ/TⅡ及BV/TⅡ)。HLA-DR阳性是影响AML化疗的不利因素,CD34阳性在ALL中标志着预后良好,但在儿童髓细胞白血病中是预后不良的标志;恶性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和病理类型的恶性程度一致。④结论 AL与ML免疫表型与临床预后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MEISI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HEL细胞系(HOX阳性细胞株)、20名健康对照者及92例AL患者MEISI基因的表达。结果 20名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中无MEISI基因表达(阴性),HEL细胞系阳性。在92例AL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MEISI基因表达阳性率为5.26%(2/38);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阳性率为42.59%(23/54);表达阳性者完全缓解(CR)率(39.13%)明显低于阴性者(74.19%)。结论 MEISI基因表达与AML有一定的相关性;MEISI基因表达阳性者CR率低,提示MEISI基因有一定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25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主要表达CD13(96.00%)、CD33(92.00%)、MPO(80%)、CD34(68.00%)、HLADR(72.00%).20%的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变异型(Ly AML),最常见为CD7.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4例(36.36%),主要表达CD19(100.00%)、HLA-DR(100.00%)、CD22(75.00%)、CD10(50.00%)、CD34(50.00%);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7例(63.64%),主要表达CD7(100.00%)、CD2(71.43%).结论: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法进行AL免疫分型,对白血病的准确诊断和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细胞膜及细胞质抗原,探讨其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90例AL患者16种膜抗原及3种细胞质抗原表达.结果134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以CD13(89.6%)、CD33(77.6%)表达为主,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也较高,占99.25%;125例B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主要表达CyCD79a(97.6%)、CD19(84%)、CD22(84%)、CD10(68.8%);31例T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以CyCD3(96.8%)、CD2(71%)、CD3(80.6%)、CD5(87.1%)、CD7(83.9%)为主.CD34在AML组表达4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62.8%;ALL组髓系抗原表达以CD13、CD33多见;AML组淋系抗原表达以CD7多见.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膜、细胞质抗原检测对AL的诊断分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用玻片法单克隆抗体对65例儿童ALL进行免疫分型。结果:T细胞系ALL占27.2%,B细胞系ALL占63.1%,TB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占9.2%,其中伴髓系抗原表达率7.7%。结论:免疫分型对于ALL的分型诊断而言,可以认为是金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干扰素同源序列结合蛋白(ICSBP)在初诊急性白血病(AL)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方法检测36例AL的ICSBP的表达,结果:12/25例(48.00%)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8/11(72.7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28/32(87.50%)例健康人(NB)阴性表达,AML阳性表达率低于ALL和NB且有显才性差异,6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M3)及红白血病(M6)患者均阴性表达,而9/14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患者及2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均呈阳性表达,AML经化疗取得完全缓解后ICSBP有增高趋势,结论:ICSBP在AL发病中作用机理不明,部分AML患者的发病机理可能涉及ICSBP基因,而在ALL的发病理机中可能不涉及ICSBP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三色流式细胞术对197例急性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急性淋系白血病细胞均表达淋系抗原,46.7%和11.1%的成人ALL细胞表达CD13和CD33;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均表达髓系抗原,M3中只有1例表达CD34,HLA-DR均无表达;同时AML中有12例表达淋系抗原CD7,21例表达CD10;197例急性白血病中有11例(占5.6%)为杂舍型急性白血病(HAL),其中有6例B/M型.结论:CD45/SSC设门方法能排除骨髓中正常细胞的干扰,免疫表型的检测和研究对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和明确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