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化对细粒混积岩储层发育特征与控制因素的认识,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店组二段为例,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纳米CT与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在总结细粒混合沉积样式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混积样式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储集空间展布与连通性的差异,认为组分型细粒混积岩的总孔隙体积、总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均大于组构型细粒混积岩,储集空间的连通性也好,储层的发育和演化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有机质热演化的共同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孔店组二段细粒混积岩可分为组分混合与组构混合两类,主要的储集空间包括宏观裂缝和微观孔隙,其中裂缝分为构造缝、层理缝、成岩收缩缝和异常高压缝等4类,孔隙分为无机质孔隙、有机质孔隙和微裂缝3类;组分型细粒混积岩的总孔隙体积平均为0.013cm3/g,总比表面积平均为9.058m2/g,平均孔径为4.05nm,易于形成良好的立体孔缝网络;组构型细粒混积岩的总孔隙体积平均为0.004cm3/g,总比表面积平均为3.611m2/g,平均孔径为3.75nm,储集空间连通性较差;沉积环境决定了岩石的物质组成与混积样式,提供储集空间发育的物质基础;成岩作用控制储集空间的类型与特征;有机质热演化与无机成岩作用相互协同,影响储集空间的形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2.
提出近油源低渗透砂岩油藏中的油层和水层地层水电阻率(Rw)选值及饱和度计算方法.选取东营凹陷南斜坡沙河街组沙三段(ES3)、沙四段(ES4)不同含油级别岩样,利用离子色谱技术对其进行氯盐含量测试,发现不同含油级别样品氯离子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进一步将氯离子质量浓度折算成矿化度,明确了油层、水层地层水矿化度取值规律及差异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低渗透砂岩油藏中油层地层水矿化度约是水层的1.2~1.7倍,从油气成藏角度分析认为,油层地层水主要为伴随烃运聚的高矿化度水赋存于岩石微孔隙中,且与水层或围岩隔离,不宜扩散交换,得以保持成藏流体高矿化度特征(平均大于30g/L),而水层中基本保留了原始沉积的低矿化度水,导致即使同一套油水系统中,油、水层具有不同的矿化度,这一认识对近油源的低渗透砂岩油藏应当具有普遍意义.进而在反算典型水层地层水电阻率的基础上,利用实验获得的水层和油层地层水电阻率比例(水层R_w≈1.45×油层R_w),优化了油层R_w选值方法,为有效提高研究区低渗透砂岩油藏的饱和度解释精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济阳坳陷沙河街组和孔店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阳坳陷沙河街组各个层段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三段有机碳含量最高,显示出该段烃源岩品质最好,沙四段次之,孔店组有机碳含量最低,其烃源岩品质最差;沙三、沙四段烃源岩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含有少量的Ⅱ型干酪根,孔店组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在有机质成熟度方面沙三段、沙四段到孔店组成熟度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4.
在滩坝砂体薄储层预测方面,单纯的应用地质分析方法和地震预测方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建立一套适用于现有资料和技术条件下的薄互层储层预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为例,提出了基于滩坝砂体成因层序特点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层序地层研究,明确滩坝砂体发育区;其次,分析滩坝砂体的地质-地震响应特征,选择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方法和地震属性参数组合;最后,对目标层段进行多属性分析确定有利相带。井震结合精细描述滩坝砂体。应用该方法,对东营凹陷沙四段滩坝砂体的预测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地质分析与地球物理技术的综合应用是预测描述薄互层储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更好的探讨碎屑流和牵引流共同控制的冲积扇储层在顺物源方向上的强非均质性特征,以沧东凹陷内小集油田枣Ⅲ—枣Ⅱ油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井岩心精细描述及各级次构型单元的精确表征与定量统计,明确了冲积扇单一成因砂体及各类隔夹层特征,提出了冲积扇区带划分方案,建立了碎屑流和牵引流共同控制的冲积扇储层构型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碎屑流和牵引流共同控制的冲积扇扇中-扇缘按顺物源方向可进一步划分为扇中内带、扇中中带以及扇中外带—扇缘带.扇中内带水动力条件以牵引流和碎屑流为主,辫流带砂体呈连片状,辫流砂岛单砂体规模最大,平均长300~800 m,宽150~450 m,厚5~12 m,夹层最为发育,发育中孔中渗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开发潜力大;扇中中带发育牵引流沉积,碎屑流沉积少见,辫流带砂体呈连片状向条带状过渡的形态,辫流砂岛单砂体平均长250~65 0 m,宽150~300 m,厚3~9 m,夹层数量减少、规模减小,发育中孔低渗储层,非均质性最强,是油气开发的备选区带;扇中外带-扇缘带仅发育牵引流沉积,辫流带(径流带)砂体呈条带状,辫流砂岛单砂体规模最小,平均长200~500 m,宽100~250 m,厚2~6 m,夹层仅可见少量辫流砂岛内落淤层,发育低孔低渗储层,非均质性中等,不建议作为常规油气开发区带.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南皮斜坡致密油勘探开发部署, 实现高效产油, 综合开展9 口井268 块岩心扫描电镜、铸体薄片与恒速压汞等物性资料分析, 通过开展沉积、成岩及其与储层物性之间相关性研究, 明确储层性能影响因素, 开展成岩演化模式构建。结果表明, 研究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占比较大, 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1 mD 为首要储层; 沉积、成岩作用为致密储层主影响因素, 其中砂体分选好的水下分流河道为优质致密储层发育区; 成岩早期压实作用导致储层的低孔、低渗性, 胶结作用抑制储层物性发育, 致使早期储层致密化, 成岩中期较强溶蚀作用促进次生孔隙发育, 极大改善储层物性, 绿泥石黏土薄膜发育抑制石英次生加大, 对渗流通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饶阳凹陷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在区域沉积背景分析基础上,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建立沙三下亚段层序地层格架,并对沉积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沙三下亚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可划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3个体系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等3种沉积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于断陷西部缓坡带,扇三角洲发育于断陷东部陡坡带,湖泊发育于断陷中部.低位域、高位域时期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规模较大,储集体发育,湖侵域时期湖盆扩张,烃源岩发育.结果表明:高位域时期的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物性最好,为Ⅰ类有利区;低位域时期的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储层物性次之,为Ⅱ类有利区,此类砂体与湖侵域烃源岩形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9.
储层含气性识别是该区致密砂砾岩气勘探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依据储层试气结果,以常规测井曲线和通过偶极子声波测井计算的岩石弹性参数作为储层含气性识别的技术资料,分别利用敏感曲线交会、主成分分析、多参数判别分析3种常用的线性方法和核Fisher非线性判别方法识别研究区储层含气性,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优选出最适合研究区的储层含气性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从技术资料角度,岩石弹性参数识别该区气层、差气层和干层的效果优于常规测井曲线的识别效果;从模型方法角度,非线性方法识别气层、差气层和干层的效果优于线性方法的识别效果;核Fisher方法最适合研究区储层含气性识别,经反复验证,基于常规测井曲线的核Fisher模型的符合率达到70.7%以上,基于岩石弹性参数的核Fisher模型的符合率达到81.7%以上.核Fisher非线性判别方法识别致密砂砾岩储层的含气性是可行的,该方法对其它地区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孔店—沙四下沉积时期,在东营凹陷的纯化地区发育了以冲积为特点的红色碎屑岩地层,紫红色泥岩与砂岩呈互层分布。砂岩单层厚度薄,砂体侧向叠置,埋深较大,预测难度大;红层储层具有层速度大、密度高、低伽马等特征。研究分析表明,声波阻抗难以有效区分储层与围岩,泊松比与密度的乘积能较好反映砂岩特征,利用叠前弹性反演技术对研究区储层进行了预测,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认识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沙河子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充填类型,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分析该区东南缘西丁家地区沙河子组三级层序地层划分与沉积充填特征.结果表明:通过SB1、SB2和SB3层序界面识别,沙河子组地层由下至上分为SQ1和SQ2两套三级层序.三级层序内部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的堆积方式主要表现为进积,湖侵体系域的堆积方式主要表现为退积,高位体系域的堆积方式主要表现为进积和加积.该区沉积相类型主要包括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其中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相为主要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相发育在陡坡带的下降盘,受强烈沉降作用控制明显;辫状河三角洲相发育在以长轴物源为特征的缓坡带,层序发育、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响应具有同步性.该研究结果为寻找松辽盆地东南缘深层洼陷带隐蔽油气藏、确定有利勘探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湖相含油气沉积盆地凹陷区半深水—深水环境储层砂体沉积特征、模式以及岩性地层型油气藏新目标区勘探前景,以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为例,系统总结国内外砂质碎屑流研究成果和认识,以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剖析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储层砂体沉积背景、识别标志、沉积特征、沉积模式,认为半深湖—深湖区规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供源型砂质碎屑流沉积,储层特征和质量与水下分流河道相当.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相带受两级坡折控制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外前缘及(砂质)碎屑流带.砂质碎屑流粒度较粗,具有(大套)块状砂岩、突变接触、漂浮泥砾和泥质撕裂屑等主要识别标志,正、反旋回均有发育,平面上呈舌状或似朵状.储层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12.5%和5.51 mD,为中—低孔、中—低渗有效储层.储盖组合和侧向遮挡条件有利,烃源条件好,油气充注足,易形成规模岩性油气藏,勘探前景好.  相似文献   

13.
浊积岩油藏作为一种典型的岩性油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本文以滨县凸起东坡沙三段浊积岩为例,针对东营凹陷浊积岩油气藏“埋藏深、个体小、厚度薄和含灰质”等特点,对其形成条件、地质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重点介绍了针对浊积岩油藏的储层预测描述方法、技术,使用多参数联合岩性识别技术有效区分浊积砂岩与含灰质砂岩、灰质泥岩;另外,研究设计基于深度学习孔隙度物性预测方法,有效开展浊积岩储层预测。该技术在东营凹陷滨县凸起地区的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部分目标经钻井证实,结果预测吻合率达86%,对滨县地区及其他地区浊积岩砂岩储层预测具有借鉴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湖相深水细粒沉积岩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心、薄片、测录井、全岩X射线衍射、地球化学元素等资料及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细粒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划分了岩相类型,明确了岩相高频旋回成因机制,建立了岩相沉积模式,探讨了米兰科维奇旋回对页岩油勘探的意义.认为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细粒沉积岩发育多种岩相类型,并且记录了稳定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岩相旋回性变化主要受控于偏心率和岁差参数,纹层状岩相层偶形成与四季气候变化有关,长偏心率旋回周期分为干冷气候半周期和暖湿气候半周期,暖湿气候半旋回背景下的岁差旋回中期附近地层单元是页岩油勘探的优选层段.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细粒沉积主要发育8种岩相类型;长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周期造成的地层旋回厚度分别为39.4m,3.0~5.2m以及1.7~2.4m,牛页1井沙四上亚段共记录了4个长偏心率旋回和84个21.9ka岁差旋回,堆积速率介于84.47~146.20μm/a;暖湿气候半周期背景下的岁差旋回中期主要发育富有机质纹层状泥质灰岩相,是页岩油勘探的最有利层段,通过米兰科维奇旋回可实现页岩油勘探有利层段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利用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聚焦双离子束扫描电镜、能谱、XRD、恒速压汞等技术手段,结合岩心观察,综合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储集空间特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生烃作用及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长石、岩屑和凝灰物质的溶蚀是形成"高孔高渗"储层的关键.研究结果表明:芦草沟组致密储层低成分和结构成熟度特点导致储层抗压能力弱,原生粒间孔空间变小,储层平均孔隙半径为124.5μm,平均喉道半径为0.3μm,平均孔喉半径比为339.1;生烃作用产生的有机酸导致次生溶孔发育,次生溶孔和原生粒间孔占总孔隙的80%以上;受沉积作用控制,储集空间类型组合由湖盆边缘的原生粒间孔+次生溶孔组合向湖盆中心的次生溶孔+原生粒间孔+晶间孔组合过渡;生烃产生的异常高压与构造作用可形成微裂缝,改善储层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16.
岩相对优质储层及有利含油区的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查明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不同岩相或岩相组合的储集特征和影响机制,综合运用全岩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XRD)、总有机碳含量测定(TOC)、岩石薄片鉴定、镜质组反射率(Ro)、场发射扫描电镜、低场核磁共振、高压压汞实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以及物性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芦草沟组不同岩相孔隙差异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的岩相包括高碳块状粉砂质砂屑云岩(HK-Ⅱ1)、高碳纹层状粉砂质泥页岩(HW-Ⅰ2)、富碳块状粉砂质砂屑云岩(RK-Ⅱ1)、富碳块状泥质粉砂岩(RK-Ⅲ2).页岩有机质生烃伴生的有机酸、碳酸溶蚀作用显著,催生了粒间孔、粒内孔和溶蚀缝的规模发育.不同页岩岩相的孔隙结构大小以及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相互之间的耦合、匹配关系是导致孔隙差异化发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因沙河街组储层埋藏较深,沉积相类型较复杂,储层横向变化较快,且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沙河街组储层的描述难度很大.针对以上技术难点,建立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描述的"四步法"技术体系,即背景岩性分析砂层组技术、目标层地质模式分析技术、模式约束地震相分析技术、恢复古地貌储层描述技术.以锦州25一1南油田为例用此方法预测沙二段储层的展...  相似文献   

18.
因沙河街组储层埋藏较深,沉积相类型较复杂,储层横向变化较快,且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沙河街组储层的描述难度很大。针对以上技术难点,建立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描述的“四步法”技术体系,即背景岩性分析砂层组技术、目标层地质模式分析技术、模式约束地震相分析技术、恢复古地貌储层描述技术。以锦州25—1南油田为例用此方法预测沙二段储层的展布规律。从开发井结果看,锦州25—1南油田沙二段新井全部钻遇设计油层,且基本上为自喷生产,平均单井产油能力为225m3/d,产气量为3×10^4 m3/d,油藏开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在碳酸盐岩潜山勘探中,为了解决因基础资料缺失而造成的岩相分析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地震属性聚类的岩相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首先通过地震属性提取、优化和聚类分析得到地震相图;然后结合地质基础资料赋予每种地震相准确的岩相意义;最后检验结果准确性并分析岩相展布规律。选取振幅扭曲度、平均波峰振幅、最小振幅、均方根振幅、平均瞬时频率等5种属性进行FCM聚类分析,研究南堡凹陷内石灰岩、泥灰岩和白云岩3种岩相的展布特征,结果表明:石灰岩相呈基底式分布、面积约占61%,泥灰岩相多呈条带状分布、面积约占31%,白云岩相多呈点状分布、面积约占8%;在南堡1井和老堡南1井进行验证,吻合程度较高,说明该方法用于分析潜山储层岩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中的固体沥青镜下观察及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其赋存特征与来源,分析了储层固体沥青发育的石油地质意义,认为百口泉组储层沥青主要来源于下伏风城组烃源岩,是早期生成的石油成藏后发生逸散,残留重质组分后期经历长时间埋藏热演化形成,玛湖凹陷内部百口泉组固体沥青的首次发现证明了风城组早期生烃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百口泉组储层固体沥青在单偏光下呈黑色,分布在溶蚀孔隙、微裂缝和粒间孔等各种不同的孔缝中,总体与岩石颗粒呈镶嵌接触.扫描电镜下观察,固体沥青表面平滑,显示较强的均质性特征,有微裂缝分布,以碳元素为主要成分.由于固体沥青易吸附黏土矿物,降低储层孔渗条件,导致电阻率测井上表现为高阻电性(90Ω以上);其次,储层内原油生标特征与沥青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原油呈现混源特征;此外,固体沥青反射率较高(BR0可达1.2%)说明凹陷内百口泉组经历了较高的热成熟演化.研究固体沥青的成因及其影响对于解释百口泉组原油混源现象普遍及揭示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油气成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