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的生化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质疏松症的生化学诊断三木隆己等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应用骨盐量的减少、血液与尿液等的生化学检查及骨骼的X线摄影等方法来进行.自觉症状也是诊断的依据之一.血、尿的检查,必需对除外骨质疏松症以外的疾病,而进行钙、磷等生化学检查,此外应确定有无甲状腺、甲状...  相似文献   

2.
退化期骨质疏松症是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总称。本病是由多种因素致病的一种综合征,其特点是骨组织量减少。近年来,随高龄人口的急剧增加,对本病的对策不仅是医学而且将成为社会问题。本文介绍其流行病学、病因、诊断和预防以及治疗等的最新进展。一、定义一般引起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的疾病称为骨减少症。骨质疏松症是指其中不伴有化学组成变化而有骨组织量减少的病症而言。从前在绝经期后发生者称为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发生的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降钙素板桥明降钙素是由32个氨基酸构成的肽激素,在人体由甲状腺的C细胞合成,当血清钙浓度升高等因素刺激时血中浓度升高,具有明显的抑制骨吸收作用。目前在日本公认是治疗骨质疏松症、伴随骨质疏松症出现在痛的治疗药,与活性型维生素D、...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是病因复杂多因素的疾病。其原因涉及遗传、内分泌、代谢、营养和物理等方面。掌握骨代谢的关键是骨细胞的动态变化,破骨细胞使骨吸收和成骨细胞使骨生成的平衡决定骨量。骨吸收比骨生成多时,骨量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症,其治疗是用某种方法去抑制破骨细胞,而刺激成骨细胞,以改善两者间平衡,阻止骨量减少或增加骨量。一、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骨质疏松症女性远比男性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女性闭经后数年间主要为骨吸收致使骨量急剧减少,引起闭经后骨质疏松症。此后,可产生持续性骨量减少,男女皆可发生,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闭经后,由于雌激素分泌停止,其影响能持续相当长时  相似文献   

5.
早老性痴呆(阿耳茨海默氏病,ATD)的发病率随人口构成老化而增加,已成为社会重要问题。因而必须认真考虑早老性痴呆的治疗。对早老性痴呆进行治疗时,有关该病的生化学基础知识是必要的。早老性痴呆的生化学研究有10年左右的历史。本文拟就该病患者脑内所见的异常蛋白质及与之有关的DNA以及神经递质的异常加以论述,并介绍如何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6.
约40%的消化系统就诊患者,是无解剖学或生化学异常的功能性疾病。这些患者应用以往的检查方法是无异常发现的,而现在可以应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测定许多物质或信息量,这是过去不可想像的。就是说功能性疾病将来也有可能用某些参数表示。即使在认为器质性改变的疾病群中,往往血酶检查也多无异常。但是相信对这些检查结果阴性病例能够进一步开发血酶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检查方法的开发除技术的进步外,还受费用方面的制约。可以预想,能够准确认定进展到一定程度的器质性病变的内镜和影像检查方法今后还要进步。  相似文献   

7.
一、雌激素和骨质疏松症基于更年期以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卵巢摘除的年轻人也常发生本症的事实,考虑雌激素缺乏是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最近Davidson 等将有大腿骨折的高龄妇女25例(平均年龄75.6岁)和闭经后年龄相仿的25例进行了比较。结果明确了骨折组未与蛋白结合的游离雌二醇和睾丸酮比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地低下。同时体重在骨折组也有意义地低。瘦人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已有许多报告。Fru-  相似文献   

8.
历史:Kisch (1920年)首次报告1例早发闭经的病例。该患者9岁月经来潮,17岁时闭经。其后也有几例同样的报告,但都是以临床症状为依据进行诊断。Bjoro (1962年),Keettel等(1964年)进一步提出,促性腺激素值升高,在诊断本病方面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早期闭经患者的月经初潮一般正常,但在35或40岁以前即无月经。表现出与闭经妇女完全相同的内分泌状态,即不可逆的卵巢功能不全。然而,在临床所见的相同症状患者的卵巢中,可见原始卵泡的存在。将此称为促性腺激素——卵巢抵抗综合征,或卵巢无反应综合征。虽然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但有的患者自然地或通过治疗而发生排卵或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59例各期肺癌的生物化学进行了探讨。59例肺癌中11例(18.6%)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增高,其中7例血清转氨酶增高。3例经肝扫描证实有肝转移。转氨酶正常的4例中有1例亦发现肝转移,因肝功损害的8例表现ALP增高。剩下3例中1例从同功酶电泳判定是骨性ALP增加和胚胎性ALP出现,此例是骨转移。因无骨性ALP增加和肝转移,故为肺癌  相似文献   

10.
一、术前肝功能评价和手术适应症正确地评价患者术前的肝功能,且以此决定手术的适应症是防还术后肝功能不全最为必要的。首先,心了解病史和当时的临床表现,其次,是检查肝功能。但是肝脏具有极为复杂、多方面的功能,而目前施行的一般肝功能检查(血清蛋白及分类、血清直接、间接胆红质、GOT、GPT、ALP、血清浊度试验、ICG、球胆红质、尿胆素原、出血及凝血系统检查)是有价值的筛选试验,但不能充分掌握肝功能的全貌。下面将叙述各种病情时必要的检查和  相似文献   

11.
四、初期多普勒法、超声法的临床资料1.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心脏各时相一般高血压性心脏病时IRT(等容舒张期即主动脉瓣关闭终了至二尖瓣开放开始:Ac-Mo)延长,其延长程度随心电图所见的从正常范围至左室肥大、左室劳损而渐渐增强,此时射血前期(从Q波开始至主...  相似文献   

12.
1.症状:本病约半数患者主诉有心动过速、倦怠感等贫血症状,余半数无症状或食欲不振,通过检查可出现血细胞异常。虽出现贫血症状的比例低于普通成年人,但是因老年人活动少于青壮年,所以血红蛋白值虽低,却不易出现自觉症状。因出血症状就诊者,几乎全是慢性骨髓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2.检查所见:末梢血所见,除单一乃至全血细  相似文献   

13.
随着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增多,肾性骨营养障碍作为合并症之一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活性维生素D_3治疗肾性骨营养障碍已取得明显疗效,但抗维生素D_3者也不少。肾性骨营养障碍患者的骨组织学改变可分为纤维性骨炎、骨软化。Alfrey 等在尸检后发现患者脑、骨骼中含高浓度的铝,指出本病与铝有密切关系。对肾功能衰竭的大白鼠给予铝剂后,可观察到铝在骨内沉积和骨软化,这证明了铝与骨软化密切相关。一般认为铝性骨病的特点有:骨活检能见铝沉积,生化检查见血清硷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降低;另有报道PTH 对低钙刺激的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18例(男9,女9)44~74岁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通过骨骼X线摄片和血清生化学检查,研究此时的骨代谢。结果1.X线变化①分类(表1) 如表1所示,全部病例均有骨病变,100%有骨疏松症,50%有纤维性骨炎(特征性骨膜下骨吸收),83.3%有以主动脉为中心的髂外动脉及肩、肘周围的钙化。②X线变化与透析时间透析5年以下与5年以上两组间的骨变化无显著差别。有骨病  相似文献   

15.
一、急性摄取洒精Mendelson等以16例正常男性成人为对象,检查急性摄取酒精后血中酒精、睾丸素、黄体生成素(LH)的浓度变化。发现随着酒精浓度上升,血中睾丸素值下降,若血中酒精达到峰值(109mg/dl)时,不仅血中睾丸素下降,而且血中LH上升。急性酒精负荷时睾丸素水平下降的机制,一般认为是在睾丸的睾丸素合成降低和在肝脏的睾九素转换亢进。在辜丸,  相似文献   

16.
一、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的鉴别诊断代谢性酸中毒可分为阴禽子间隙(AG)增大的正常血氯性酸中毒和AG正常的高血氯性酸中毒。典型的AG增大型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此时酸中毒的血清氯浓度正常。而正常AG型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清氯浓度增高,见于肾小管性酸中毒、腹泻等消化液丢失造成的酸中毒及NH_4Cl输入过多等引起的酸中毒等。肾性HCO_3~-丢失性酸中  相似文献   

17.
影响急性肝功能不全预后的重要因素当然是肝实质的损害程度。重症肝病中有严重的精神神经症状以及出血、肾功能不全,呼吸循环系统功能不全等多器官衰竭的,死亡率很高。因此急性肝功能不全的预后不能单从肝实质损害程度进行判断,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检查所见对预后的估计仍有重要意义。现叙述如下:一、黄疸: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取决于胆红素的生成与清除两方面。肝功能不全时主要是清除方面障碍而致血中胆红素上升,一般急性肝炎时黄疸程度与肝损害成正比,但亦有急性肝功能不全特别是重症肝炎时无明显黄疸而死亡的病例,其真正原因尚不清楚,但应考虑到胆红素的生成障碍及尿中胆红素的排泄量增加。据Christensen 等调查,重症肝炎中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23mg/dl)者,预后不良。血清胆红素升高除肝功能损害外尚可由溶血亢进所致,故高度黄疸可看作多器官衰竭的指标之一。然而急性肝功能不  相似文献   

18.
本病的病因除年龄这一生理因素外,与各种激素的异常,特别是闭经后的雌激素缺乏有关(因闭经后女性发病率高)。此外,甲状腺降钙素的不足,维生素D 代谢异常,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钙及蛋白质缺乏等营养问题、运动问题、种族差异等也是发生本病的背景因素。本文以传统药物疗法,特别是最新疗  相似文献   

19.
慢性炎症疾病有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糜烂性胃炎、特应性皮炎等。汉方医中虽无“炎症”一词 ,但对炎症的 5大特征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一致的 ,如局部灼热发炎、发红、疼痛、肿胀以及功能障碍。中医认为是属于“热”的范畴 ,是“热邪”引起的各种征候及病态。当炎症持续发展成慢性 ,一般可有炎症的征候 ,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而炎症却在持续发展 ,现代医学的影像及血液生化检查有异常 ,如慢性肝炎即是如此。在无影像及生化学检查等现代医疗诊断手段之前 ,主要靠详细的临床观察 ,通过望闻问触来判断病变 ,作…  相似文献   

20.
引起新生儿期心肺症状的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CHD)、心律不齐、胎儿及新生儿循环转化异常,母亲有糖尿病或低血糖等时引起的无形态学异常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等。近年来,由于胎儿超声心动的进展,至今未明的胎儿循环异常及胎儿、新生儿期的一系列疾病逐渐得到了认识。胎儿期心脏病利用超声断层检查可了解胎儿的发育、胎盘位置、羊水以及胎儿的畸形,亦可发现胎儿心脏病。一般高龄孕产妇患有各种心脏病、代谢病、胶原病、风疹、羊水过多、RH 不合以及用过酒精、镇静药、阿斯匹林等药物者有 CHD、染色体异常、畸形综合征等家族史者以及胎儿有心律不齐、胎动减少等情况下,在妊娠20周前后和28周前后应进行超声波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